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比亞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利比亞戰爭利比亞在2011年發生的武裝衝突,在利比亞國內常稱為「2月17日革命」,交戰雙方為穆阿邁爾·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勢力。

示威抗議最初從利比亞城市班加西開始,民眾要求阿邁爾·卡扎菲下台和進行民主變革,由此引發軍事戰爭,最後卡扎菲被殺身亡,利比亞分崩離析[1]

爆發背景

1969年,僅27歲的穆阿邁爾·卡扎菲中尉以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親西方的利比亞王國,並在同年9月改為共和國,取得政權後,把他的親屬和親信所屬的卡達法部落(Qaddadfa)和結盟部族領袖,安排在軍隊和政府中的重要職位上,並且非常巧妙地弱化他的競爭對手,以此來保持微妙的權力平衡、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

石油利益占利比亞GDP的58%,但是政府用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來發展及壯大國內的中產階層的部分有限,所以儘管利比亞有600萬人口[2],但是真正能獲得利比亞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1970年代政府花費巨資用於購買武器方面,並且大力贊助國外的反政府軍。通過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有21%的利比亞人處於失業狀態,這個數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

由於卡扎菲偏袒首都和周圍地區的部落,所以不僅所實施的經濟政策導致利比亞東部地區顯得相對和更加貧窮,卡扎菲還在各方面對東部居民進行歧視和打壓。

2009年利比亞的識字率是87%,2010年利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是0.755,這些數據比鄰國突尼斯和埃及要高,而且公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相對要高一些;但是利比亞2010年的腐敗率為2.2(10為最清廉),比兩個鄰國要嚴重。

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氣通訊、基本建設、酒店、媒體發行及消費品發行等諸多商業投資領域,每年都從中獲取了巨額利益。而卡扎菲的家族成員在世界各地的銀行竟擁有300億美元以上的資產。

於是在鄰國發生巨變後,許多利比亞民眾要求利比亞政治變革的呼聲更加強烈。

根據自由指數報告顯示(Freedom of the Press)卡扎菲所領導的革命委員會實行類似於前蘇聯東歐等國的政治領導體制。據報道宣稱有10%到20%的利比亞人為該革命委員會做監視工作,他們廣泛分布於政府機構,工廠企業以及學校教育部門,這與薩達姆統治時的伊拉克和當今金正日所統治的朝鮮的數據基本持平。

根據該國法律,利比亞人如果被發現與外國人從事政治方面的談話是一項犯罪行為,最高可面臨被判入獄三年的刑事處罰。卡扎菲為了避免民眾與外國人接觸,他將外語課程從學校的設置中刪除掉已長達10年,2011年一名抗議者聲稱他們沒人會說英語法語,因為卡扎菲只想讓他們保持無知和文盲的狀態。

卡扎菲對待反對派人士的態度是堅持毫不留情地予以剷除的原則,他不惜代價地武裝鎮壓那些表達不同意見的團體: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內的數個城市公開絞死進行示威遊行的學生和反對派成員;還曾在3小時內屠殺了阿布薩利姆(Abu Salim)監獄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亞政府還經常公開地處決那些反對他的政治活動家,然後在國家電視台上反覆播放處決過程的畫面。

有西方媒體認為,卡扎菲為了壓制那些反對和批評他的人,還僱傭許多殺手去暗殺那些公開批評他的一些人。例如2004年,利比亞曾出100萬美元去暗殺一名從利比亞移民英國的記者阿舒爾·沙米斯(Ashur Shamis)。

軍事干預

2016年1月10日,美國國務院解密了部分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郵件,其中包含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政府對美國形成威脅的內容。郵件稱,卡扎菲執政時,利比亞政府持有143黃金儲備,卡扎菲欲藉此創建一個泛非貨幣,與全球現行的美元系統相對抗。

郵件還顯示,利比亞巨大的石油產量,也是美國軍事干涉利比亞內政的原因。「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指出,2011年,西方領導人把卡扎菲趕下台的時候,爭相宣布這是「民主的勝利」,壓根沒有提到黃金、石油這些真實的原因。

視頻

利比亞戰爭 相關視頻

利比亞戰爭全面爆發,大軍已經打到首都邊緣,聯合國連忙呼籲冷靜
利比亞戰爭八年後,卡扎菲之子捲土重來,攜其父舊部強攻首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