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中文名: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外文名: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別 名: 副熱帶季風氣候

學科部門: 氣象學與氣候學

學科類別: 自然地理學

亞熱帶季風氣候(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亦稱之為副熱帶季風氣候,是一種受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天氣 的非周期性變化和降水季節變化都很顯着的中緯度季風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熱冬溫,四季分明,季風發達。最熱月平均氣溫一般高於22攝氏度,最冷月氣溫在0-15攝氏度之間。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夏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需要注意的是亞熱帶濕潤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似,但其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未形成季風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出現在亞熱帶大陸東岸,緯度25°-35°間,如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以北的地區,地學界亦有學者認為大 巴山區比秦嶺山區更適合作為中國亞熱帶北界。日本、朝鮮半島南部亦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季風氣候受海洋影響,其海洋性的特徵相對明顯。[1]


中國近現代氣象學與氣候學研究的開拓者是「竺可楨」,竺可楨於民國十年(1921年)出任中國第一個地學系——國立東南大學地學系系主任,講授氣象學、世界氣候等課程。


於中國而言,秦巴山地地帶性植被從南向北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常綠闊葉林帶逐步過渡為落葉闊葉林帶,秦巴山地因此常被作為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分界線,即南北分界線。但是分界線具體在哪裡卻出現了較大的爭議,主流觀點有3類:秦嶺主脊、秦嶺南坡和秦 嶺北坡。進入21世紀,對於中國亞熱帶的北界問題的重新測定也有了一定成果和突破。


科研成果

民國二十年(1931年)竺可楨按照簡單明確、與天然區域符合以及和大氣環流相一致的原則,將中國開創性的劃分為8個氣候區域。還認 為自然區劃工作必須也能夠為農業生產服務,在竺可楨力主下,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以氣候因素為主,各帶的劃分主要是氣候帶的劃分。


20世紀50年代進行的自然區劃工作中,竺可楨於1958年用大於等於10攝氏度積溫為主要指標,確定中國熱量帶(溫度帶)分布,以4500攝氏度確定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並提出亞熱帶是熱帶和溫帶之間的過渡帶,充分反映自然地理現象的連續過渡性。


亞熱帶大陸東岸因地處回歸線附近,故形成亞熱帶氣候。又地處副熱帶沿海一帶,夏季受海陸氣溫差異影響,吹東南風,冬季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影響,吹西北風,這二者輪流控制,季節性交替,偏角超過120度,形成了季風;又其降水受行星風帶和巨大地形影響顯著, 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和降水季節變化都很顯著,因而形成季風氣候。


氣候特性

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體氣候特徵為夏熱冬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季風發達。以中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例,其具體氣候特徵為: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為15-22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攝氏度之間,溫暖指數為135攝氏度每月至240攝氏度每月 之間;從0攝氏度以上積溫來看,長江至亞熱帶北界為5500-6000攝氏度,長江至南嶺為6000-7000攝氏度,南嶺至亞熱帶南緣則達到7000-8000攝氏度;從無霜期來看,江淮流域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終霜期在翌年3月中下旬結束,達230-240天以上,而四川盆地則達300天以上,雲貴高原受高度影響為260-270天,兩廣地區則為300天以上。


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但季風性特徵明顯;從地域來看,降水總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南沿海可達2000毫米,而長江流域為1000毫米;從時間來看,春季降水約占全年降水總量的20-45%,夏季為30-50%,秋季為15-20%,冬季僅有10-15%。


自然景觀

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亦稱之為亞熱帶季風林。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和金縷梅科等是常綠闊葉林中的主要樹種。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的樹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徵,葉片革質全緣、表面光亮,葉面常迎向陽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綠闊葉林又有照葉林之稱。典型的有樟樹茶樹柑橘樹甘蔗等。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域範圍廣,地形複雜多樣,因此其還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乾熱河谷稀樹灌叢、山地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等非地帶性植被。


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域範圍廣,跨越緯度大。根據其熱量和降水等氣候因子的差異,將亞熱帶季風氣候劃分為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北亞熱帶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處冷暖氣團交匯和南北氣候過渡區,其溫暖指數高於135攝氏度每月,1月均溫0-5攝氏度,7月均溫24-29攝氏度, 年平均氣溫約13.5-16.5攝氏度,絕對最低氣溫大於零下20攝氏度。10攝氏度以上年積溫約4500-5400攝氏度,無霜期約200-250天。


中亞熱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亞熱帶的中間地帶,其溫暖指數不足175攝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響相對較大,具有海洋性暖濕氣候特點,特別是 朝鮮半島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豐富,大多為1000-1500毫米。年均溫多在16-20攝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溫一般在2-8攝氏 度之間,冬季絕大部分地域比較暖和。


南亞熱帶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部與熱帶季風氣候相鄰,受海洋影響較大,其溫暖指數為175攝氏度每月至240攝氏度每月之間,熱帶海洋氣團較為活躍,夏秋之交多颱風雨,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有明顯亞熱帶向熱帶過度的特徵。


氣候變化

1999年至2007年期間,中國植被NDVI在北亞熱帶濕潤區和中亞熱帶濕潤區都是以2000年最低,以2004年最高;在南亞熱帶濕潤區是以2000年最低,2003年最高。3個氣候區植被NDVI在這9年間都有增加,其中以北亞熱帶濕潤區植被NDVI增加較多,分別以0.085/10年速率極顯著增加,在中亞熱帶濕潤區,植被NDVI以0.057/10年的速率弱顯著增加,在南亞熱帶濕潤區,植被NDVI的增加不顯著。


部分中國學者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導致的氣溫上升使中國一年三熟區界限北擴超過360公里。由於氣溫的升高,導致農作物蒸散普遍增 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來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將更加濕潤,東南部的中、南亞熱帶地區則由於降水過多不利於作物生長,使得生長期有所縮短。在山地高原區,農作物的種植區域也會向高海拔地區移動,但面臨的農業氣象災害也將增加,如病蟲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縮短等。


地域分異

日本韓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相較於中國緯度更高,降水更為均勻,氣溫年較差也較小,這是因為其離海洋更近,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更小,其海洋性特徵更加明顯。同時,日本暖流(黑潮)流經該地區,也會使暖流沿岸增溫增濕。


中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內部差異同樣較為顯著,東部濕潤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維度跨度大,其季風性也有大小之分,西部內陸區的季風氣候,受地形影響,具備明顯的高原性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中國分布最為廣泛,包括湖北省重慶市、貴州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部,四川省、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台灣省、江蘇省、安徽省大部,以及河南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部分地區在內的廣大地區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世界分布

日本包括本州島南部、四國島、九州島和琉球群島在內的地區,韓國南部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價值意義

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其雨熱同期,冬季溫暖的特徵,物產較為豐富。普遍種植水稻,擁有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高產商品糧基地。在部分山區還大量種植玉米。油料作物得到推廣,種植的茶葉一直為中國等東亞國家的重要飲料作物。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由於降水豐富,河流眾多,水產養殖業也很發達,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已發展為外向型農產品加工業基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