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江三角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國際公認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中國第一大經濟區。

長江三角洲地區共有30個城市,面積21萬平方公里。北起通揚運河,南抵錢塘江杭州灣,西至南京,東到海邊,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該區域岸線平直,海水黃渾,有一條寬約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潮間帶淺灘。

歷史演變

長江三角洲基底為揚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馬拉雅構造運動中斷沉降。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中,地殼和海平面頻繁升降,最後一次大海侵結束後,長江攜帶的泥沙不斷沉積,開始在江口發育三角洲。

由於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斷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併入北岸。紅橋期、黃橋期、金沙期、海門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壩、沙洲群,形成今天長江北岸最大的沖積平原城市鹽城,以及儀征、邗江、泰興、靖江、如皋、如東、南通、海門、啟東諸縣地。江口附近的崇明、長興、橫沙等沙島,也將按此規律併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北岸沙嘴延伸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南岸沙嘴經江陰、太倉、外岡、馬橋一線向東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與錢塘江北岸相連後達杭州灣,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沙嘴內側的淺水海灣被淤封成為古太湖的前身。此後淺水海灣不斷淤淺,逐漸演變為湖盪羅布、河道交錯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側濱海地區不斷淤積成濱海平原

長江入海的地方,由於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斷淤積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萬里長江由西向東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斷淤積,滄海桑田,歷經千萬年,終於形成坦蕩、寬闊的三角形的陸地。

氣候特點

長江三角洲屬中國東部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年均溫15~16℃;最冷月均溫2~4℃;最熱月均溫27~28℃。10℃以上活動積溫4750~5200℃;生長期225~250天。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勻。作物年可二熟至三熟。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於小城鎮和中等城市,城市熱島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最大,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

河湖眾多

長三角區域內河湖眾多,水網密布,主要有江蘇的洪澤湖、太湖、駱馬湖、高郵湖、邵伯湖;浙江的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鄞縣東錢湖;安徽巢湖、菜子湖、南漪湖、武昌湖、升金湖、龍感湖等著名湖泊,除淮河長江、錢塘江、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河流以外,還有江蘇的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浙江甌江、靈江、苕溪、南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安徽的青弋江、水陽江、秋浦河、裕溪河——杭埠河——南淝河、皖河、滁河、池河、漳河等水系。

農業經濟

長江三角洲地處中國最肥沃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水稻是長江三角洲的主要作物,歷來是中國優質商品糧基地,絲綢茶葉也非常有名。長江三角洲也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三角洲南北兩翼在人文上有較大不同,大部分地區居民講吳語,另外一些地區居民講江淮官話,以及浙北部分地區的中原官話方言島。該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該經濟圈的範圍則遠遠超過地理上的三角洲。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長三角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兩省,其中江蘇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和大量的非金屬礦產,另有一定數量的金屬礦產。浙江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多用於建築材料的生產等用途。上海礦產資源相當貧乏,基本無一次常規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1]。但是,具有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二次能源生產,產品主要是電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氣(包括液化石油氣)。其他可以利用開發的能源還有沼氣風能、潮汐及太陽能

土地資源

長三角地區生態系統類型複雜,地表覆蓋多樣。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共有6大類14小類,分別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覆蓋度草地、中覆蓋度草地和低覆蓋度草地)、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坑塘、海塗和灘地)、建設用地(包括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和公交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岩石用地)等。

水資源

長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邊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環境良好,多年平均當地水資源量為537.79億立方米,長江幹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730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長江總體水質尚好,主泓水質多為Ⅱ類,沿岸部分具有Ⅲ類水。太湖上海蘇州無錫的主要飲用水源,但水質一直在下降,總體為Ⅲ類水(占70 %) ,Ⅱ類水僅占15 %,其他河道、小湖泊均為Ⅳ類和Ⅴ類水。錢塘江水系以Ⅱ類、Ⅲ類水為主。京杭運河為Ⅴ類、劣Ⅴ類水。

人口總量

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統計局發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兩省一市」範圍的長三角常住人口達到15610.59萬人。

區域含義

地理概念

長江三角洲地區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兩省一市。

工業經濟

以上海為龍頭的江蘇、浙江經濟帶。這裡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長江三角洲快速積聚的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強有力地推動着這一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超級巨人」上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已超1.6萬億元,位列中國第一;一批「小巨人」城市其國內生產總值都成飛速增長。經濟總量基本都過千億人民幣。為「長三角」都市圈帶來豐富性和層次感的縣域經濟,極具競爭力。2005年11月揭曉的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排名中,有七個「長三角」的縣市(區)進入前十位[2]。縣域經濟的崛起,使「長三角」城市連片化、都市化成為可能。

這一經濟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眾多世界級經濟巨人的目光。截至2007年,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逾200家,僅在蘇州投資的有81家,投資項目達188個。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合同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已變成一個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在「長三角」這個都市圈裡,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軍的企業獨領風騷。2007年,長三角集中了近半數的中國經濟百強縣,聚集着100多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園區,還有包括萬向集團、金山石化、揚子乙烯、大眾汽車、上海貝爾、東方通信等在內的數千家巨人型企業。

城市經濟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地區,該地區工業基礎雄厚、商品經濟發達,水陸交通方便,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基地。

交通建設

2009年,長三角地區公路總里程達26.2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821公里,同比增長0.77%和5.21%,內河航道總里程達43621公里。長三角港口吞吐量為27.06億噸,比上年增長12.97%。

2009年,長三角地區共完成客運周轉量3578.3億人公里,占全國的14.44%,其中公路完成2011.2億人公里、鐵路完成653.7億人公里、水運完成15.1億人公里,分別占全國的比例為14.95%、8.3%、21.88%;完成貨運周轉量25250.2億噸公里,占全國的20.83%,其中鐵路完成672.2億噸公里、公路完成2403.8億噸公里、水運完成21637.8億噸公里,分別占全國的比例為2.66%、6.61%和37.67%。

鐵路線路

京滬鐵路、滬寧高鐵、滬杭高鐵、寧杭高鐵、京滬高鐵、寧啟鐵路、滬杭鐵路、浙贛鐵路、滬蓉高鐵合寧段、甬台溫鐵路、新長鐵路、隴海鐵路、滬通鐵路(建設中)、連鹽鐵路(建設中)、江蘇沿海鐵路(建設中)、寧安城際鐵路(建設中)、連淮揚鎮鐵路(建設中)、徐宿淮鹽城際鐵路(建設中)、杭黃高鐵、商合杭高鐵(建設中)、北沿江高鐵

公路

京滬高速公路、滬昆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鹽靖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蘇紹高速公路、紹諸高速公路、嘉紹高速公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寧合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寧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滬常高速公路、蘇州繞城高速公路、錫澄高速公路、常州西繞城高速、江蘇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溫高速公路、鹽淮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寧淮連高速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點黑龍江省同江市,終點為海南省三亞市)、鹽徐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泰鎮高速、鎮丹高速、宿揚高速、揚州繞城高速公路。

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常州奔牛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淮安漣水機場、連雲港白塔埠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舟山普陀山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台州路橋機場、義烏機場、衢州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航運

上海港、南京港、無錫港、常州港、徐州港、揚州港(儀征港)、鎮江港、泰州港、蘇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鹽城大豐港、連雲港港、寧波港、紹興港、舟山港、台州港、溫州港、滁州港、乍浦港、馬鞍山港

橋樑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三橋、南京長江四橋、南京長江五橋(建設中)、江陰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蘇通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建設中)、高郵湖特大橋、揚州大橋、杭州錢江大橋、錢江二橋(彭埠大橋)、錢江三橋(西興大橋)、錢江四橋(復興大橋)、錢江五橋(袁浦大橋)、錢江六橋、錢江七橋、錢江八橋、錢江九橋、錢江隧道(錢江十橋)錢江鐵路新橋、江陰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馬鞍山長江大橋、舟山跨海大橋、東海大橋、杭州灣三大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嘉紹跨海大橋、崇啟大橋等。)

海港

江蘇954公里海岸線上,建設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設以連雲港港為龍頭,包括灌河口海港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鹽城大豐港為龍頭,包括鹽城射陽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為龍頭,包括呂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線,串出一個南融長三角、北聯渤海灣、溝通中西部的江蘇「黃金海岸」。2007年8月,《江蘇省沿海開發總體規劃》出台,江蘇將利用10年時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萬億元。依託沿海大港建設,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產業、現代物流業、臨港大型石化產業為重點的沿海產業帶,加速形成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

旅遊概況

江浙滬兩省一市擁有25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48個國家AAAA級旅遊區,擁有中國總量20%左右的旅行社,在中國百強國內旅行社中占有一半的席位。而且這三個

省市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脈相連,在旅遊資源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中華藝術宮(原世博會中國館)、世博會主題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館、恒隆廣場、正大廣場、上海歡樂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原世博文化中心)、尚街、8號橋、M50、智造局、同樂坊、迪斯尼樂園、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灘世界地質公園、澱山湖、奉賢碧海金沙海灘、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世紀公園、滴水湖等

視頻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中國地理:7.2 長江三角洲地區
滬通長江大橋,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樑,國人為之驕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