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三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虞摶 (1438 - 1517),字天民,自號華溪恆德老人。今義烏市廿三里鎮華溪村人,明代中期著名醫學家。《金華府志》中載:「義烏以醫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後,唯摶為最。」與現代名醫陳無咎(號黃溪),合稱義烏醫家「三溪」。義烏三溪:義烏三溪名人虞摶,朱震亨,陳無咎
虞摶年幼即「習舉子業,博覽群書,善記誦,能詩」。年輕時,因母多病,立志學醫。潛心研讀各種中醫經典著作,繼承發揮朱丹溪醫理。其醫藥以丹溪為宗,集張仲景、孫思邈、錢乙、李杲諸家之精華,融會貫通,從而建立起一整套系統的醫學理論。虞摶的曾祖父虞誠齋受業於元代名醫朱丹溪門下,得到師尊親誨良多,醫術甚精。其父虞南軒年輕時就潛心攻讀醫書,醫術精湛,並以「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為座右銘,醫德甚高。其兄虞懷德也同樣精於岐黃之術。天民幼年時,患腐骨病,懷德親自檢方,盡心護理,雖濃血臭污而不顧,歷三月,天民病痊癒。故虞摶之家,可稱「醫學世家」。虞摶不但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病者求醫,多不收醫酬。他的書房,掛上自書的「恆德齋」三字的橫匾,並曾作自警「百字吟」張貼室中。
虞摶承祖父家學,繼丹溪遺風,博採眾長,由有獨創,尤精於脈理,「診人死生無不驗」。使用腸溶劑或用器械灌腸治便秘,療效甚佳。並創造性地提出「兩腎總號命門」、「三焦腔子之說」的醫學理論,指導醫療實踐,輕重患者,治癒眾多。時有一方伯,聞名來向虞摶求醫問道。方伯見到虞摶,態度非常恭敬,懇切地向虞摶求教。虞摶見其求醫態度真切,就直爽地告訴他健身養生的道理,說:「一要節制嗜欲,二要戒防性氣,三要謹慎言語,四要嚴格衣食,這幾條是攝生養性的要旨。」方伯聽了,甚為嘆服。
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虞摶的族史虞八一,時年五十,平日喜歡飲酒,得了腫脹病,通身水腫不消,腹脹尤甚,小便澀膩不利,大便滑泄。虞摶前注探視後說:「兄長的病,如果能做到三戒,即戒酒、戒色、戒鹽醬,重視飲食調理,我就有藥可治。否則,你的身體沒多少日子好拖了。」八一當即表示,今日開始就做到「三戒」。於是,虞摶就用「丹溪之法」,開了藥方,以丹參、白朮為主藥,加配利水道、制肝木、清肺金等藥,八一連服十帖後,小便暢通了,大便團實了,腫脹也逐漸消退,身心都感到健康舒服了。然而,過了半月後,有兩個平日常一塊兒飲酒的堂兄弟來約八一飲酒。八一開始還猶豫,但經不住「酒肉朋友」的一再勸說,就跟着去飲酒了。三人在酒店,直飲得醉爛如泥。次日,八一的舊疾復發且甚於以前。家人扶着他急向虞摶求治。虞摶見此情景,哀嘆不已,痛心地說:「你不守醫規,把醫言當戲言,病至如此,已是醫之不可為也!」過了一月後,八一終於病逝。
時東陽盧宅有個名叫盧和的,又名盧廉夫,是早年朱丹溪的弟子,善於鑽研朱丹溪的學說,著有《丹溪先生醫書纂要》一書。此公理論雖學得較透徹,但醫學實踐方面卻較欠缺,連自己的毛病也誤治了。他45歲時,正月初去永康走親訪友,因路途較遠,山路又多,回家後感到疲勞過度,渾身酸痛,但頭雖發熱卻不痛。自以為是患了感冒,就用自製的九味姜活湯飲服,連服三帖,然熱度不退。後又改服自製的小柴胡湯五六帖,熱度反而加重。到了第八天,熱度持續不退,急得家人手足無措。盧和這時想起名醫虞摶,就請人趕至義烏華溪急邀虞摶前去診治。虞摶急人之所急,拿起醫包就前往醫治。虞摶先詳細詢問了發病的經過,仔細分析了病因病源,然後開了一張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的藥方,讓盧和連服三帖,其病除且身體恢復如初。
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初春,虞摶的長嫂何氏,年57歲,突然得了中風病,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全身僵直,嘴唇緊閉,不會說話,滴水不進,喉嚨里發出象拉鋸似的混濁響聲。虞摶聞訊趕至急救,診其脈象為「六脈浮大弦滑,左甚於右」。於是,虞摶用藜蘆末一錢,加麝香少許,製成湯藥,灌入鼻竅。不一會,何氏連吐痰液一升左右,神智開始清醒,身體也略能轉動。接着,虞摶又給她煎小續命湯並倍加麻黃,連服二次,讓她和衣覆被而睡,出汗後人漸甦醒,能轉身活動。但右手、右腳尚不能活動,說話遲緩不暢。後又以東垣導滯丸、二陳湯,加芍藥、防風等多種藥物服用治療,終使語言、行動皆靈活如初。活至64歲才得他病而卒。
虞摶的長兄虞修德,年已70歲,患小便不通的泌尿系統疾病,連續20餘日,痛苦不堪。用盡各種辦法療理,毫無效果。虞摶得知後,就地採摘地膚草,洗淨搗汁服用,不幾次,小便就通暢如初了。人們稱虞摶「雖施至微之物,而有起死回生之功」。
虞摶一生著述甚豐,有《醫學正傳》8卷、《方脈發蒙》6卷,還有《證治真銓》、《蒼生司命真複方》、《百字吟》、《半齋稿》等醫學著作。他的醫療經驗與醫學理論不但遍傳國內各地,而且聞名于海外,尤以日本為盛。據日本矢數道明著的《田代三喜傳》中所載:「公元1448年,田代三喜乘船留學中國十二年,師事月湖,攜其著作而歸。」據考,月湖者,字明監寺,號潤德齋,寓居錢塘,學醫於虞天民,醫術精湛,以醫為生,著有《類證辨異全》9集、《濟陰方》等醫書。後月湖之醫廣傳日本。至今,日本各中醫院校皆以虞天民的著作為醫學教科書,足見虞摶的醫學理論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在國內,當今醫界的重要著作《中國中醫中藥名醫名方總匯》,其中收入虞摶驗方就達156個之多。可見其對祖國中醫科學貢獻之巨大。
虞摶78歲時立志「采歷代名醫治驗,總成一書」,其書名為《古今諸賢醫案》。令人十分遺憾的是,虞摶以其耄耋之年,研究編著此巨著,雖已成書大半,但未能完成全書而仙逝,終年80歲。被朝廷授予八品冠帶。後人姜芳曾為虞摶作《贈隱君虞天民冠帶序》,可惜此文,現已失傳。
主要參考資料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版
《中華名醫名方大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醫歷代方論精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版
《中醫歷代醫論精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版
《嘉慶義烏縣誌》,義烏市地方志辦公室整理,1997年10月
《武岩山下的變遷》,虞國強主編,中國計量出版社1999年版
朱震亨 [元] 元醫學家(1281~1358)
朱震亨(1281—1358),字彥修,又稱聘君,義烏赤岸人。因居所臨丹溪,學者尊稱為丹溪翁,後人習稱朱丹溪。自幼讀書務求理解精義,成年後企望科舉求仕。36歲到東陽八華山向許謙學程朱理學。因母久患脾病而習醫,兩應鄉試未中舉,40歲後乃專心學醫。曾離鄉到江浙各地訪求名師,後求教於杭州名醫羅知悌。十次求見遭拒,仍每日拱手侍立羅家門前,羅深受感動,遂收為門徒,悉心傳授。震亨繼承羅知悌學說,並博覽群書,辨析得失,闡發「相火」和「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理論,創立著名的滋陰學說,成為中醫學上養陰派代表人物。行醫寒熱虛實辨證施治,對症下藥,屢見神效,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杲,被後人尊為金元四大醫家。其學說傳入日本,形成漢醫中的丹溪學派,近代有丹溪學社。震亨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凡有求醫,立即前往,雨雪天,百里外,也不拒絕。聞有貧困無告者患病,不請自去,且樂於施贈藥品。至正四年(1344),赤岸村西北蜀墅塘堤壞水涸,千頃農作物受旱,震亨倡民興築;10年後再壞,又命侄領頭重修。著作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宋論》、《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本草衍義補遺》、《金匱鈎玄》、《素問糾略》等。
陳無咎 義烏三溪(1884~1948)
簡介
陳無咎 | |
---|---|
出生 | 1884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近代醫家 |
知名作品 | 《黃溪醫壘叢書》,計分五輯,包括《醫學通論》、《醫軌》、《臟腑通論》、《婦科難題》、《醫事前提》、《黃溪方案》、《在抱室問答》、《黃溪校議》、《剛底靈素》、《醫壑》、《傷寒論蛻》、《中國儒醫學案》等 |
陳無咎(1884—1948),義烏黃山人。原名瑞梯,字攬登。庠名綠繡,字蘭澄,號汪如。又名淳白、易簡,字茂弘,號無垢居士。辛亥革命後更名白,字無咎,號鳳雛。曾參加辛亥革命,後治哲學,更專力研醫,醫名甚著。由於無咎世居義烏黃山,村旁有黃山溪蹤綜流過,故又號「黃溪」。與元代的朱震亨,明代的虞摶(虞天民)同稱為「義烏三溪」。[1]
陳無咎自小稟性聰明,好靜勤學。他3歲能識字讀句,7歲即受教於私塾,習諸子百家。其祖父大章,是縣學的學生,注重醫學,通歧黃之術。當時義烏人口眾多,疾病滋生,故希望後裔能習醫以拯救痛苦。無咎之父陳汝森,是秀才,有志於功名。無咎自幼即失去父親,且自身多病,所以他尊從母親的意思繼承祖業,研習醫學。[2]
宣統元年(1909),陳無咎以浙江省試一等第四名的優良成績,進入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研讀法科,課餘鑽研博物、解剖、生理、心理、理化諸學科。
陳無咎高師畢業後獲師範科貢生,部選巡檢升用教諭。後師從東陽周庠、永嘉徐定超習醫,並運用生理解剖諸原理,解釋《內經》、《難經》、《金醫》等典籍。陳無咎熟讀古典醫籍,每讀必領悟古人之本意與精華所在,反對「墨守古方,強符今病」。他臨床堅持「按脈探理,因時辯方」,一切從患者及病因的實際出發,所以他為人診病,往往能應手奏功,藥到病除。
陳無咎其學本宗乃朱丹溪滋陰學說,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並不拘泥於此而能有所發展,可謂淵博弘深,酌古通今,別成機杼。他重實學而不駕虛名,對醫學有深湛的造詣。義烏歷史上有兩大醫家,即元代丹溪朱震亨、明代花溪虞天民。到了清末民初,陳無咎繼丹溪、虞天民之後,把義烏中醫推上了又一高峰。
青年時期,憂國憂民的陳無咎醉心於民主共和,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孫中山領導的「二次革命」失敗後,陳無咎隱居上海。當時,他在義烏老家的次子光炬患前蛾疹,因醫治不及時而夭折。他抱着喪子之痛,乃以其所學醫術復出為人診病,並決心傳「二溪」之學以弘濟世人。1915年,他到杭州為人治病。這年冬天,應友人邀聘到上海行醫。由於他治病有應手奏功、妙手回春之效,醫名漸噪東南,並更名為白,字元咎。
1916年,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袁世凱復辟野心畢露,欲稱王稱帝,中華民國處於搖搖欲墜的危境之中,陳無咎毅然棄醫投身於轟轟烈烈的護法運動之中。1919年,陳無咎奉中山先生之召入廣東,先後擔任浙江省長公署諮詢顧問、護法浙江軍總司令行營機要秘書、鄂東靖國軍參贊軍務兼秘書長、駐粵代表。在護法運動期間,孫中山親自委任他為浙江招撫使,命其在浙江招兵討伐直系軍閥孫傳芳。
駐粵期間,陳無咎常出入-,為孫中山先生號脈診病,深得中山先生器重。據陳無咎所著的《黃溪醫壘》叢書之一的《醫軌》所述,當年孫中山先生患胃蠕症,日本醫生高野大吉教以食水果及生硬食物,遂愈。高野乃自稱其治法為抵抗療病之元祖。中山先生在其所著《孫文學說》中也有引述而稱揚之。而陳無咎引證《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予以說明,認為抵抗療法乃中國醫學五味相勝之原理,非高野所首創。孫中山先生大為讚賞,並於1919年親筆題「磨夷研室」匾額贈之。
陳無咎淡泊名利,他對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現狀深惡痛疾。不久,即毅然辭官,於1921年到上海一邊行醫,一邊埋頭書齋,從事醫學研究和教育工作,並往來於滬杭之間為人診病。由於陳無咎醫德高尚,醫術超群,醫名聲大噪,傾倒東南名土。與其交往的多是愛國名流或有道大儒,如沈鈞儒、邵力子、于右任、胡漢民、田桐、經亨頤、張宗樣等。在此期間,這些知名人士紛紛為陳無咎題詞予以讚揚,如于右任為陳元咎的著作題詞為「丹溪正傳」,田桐贊他「學貫中西」,沈鈞儒題贈「盡見五藏」,經亨頤題為「蘇沈風流」。深諳醫道的張宗樣細讀陳的著作後,認為這是「壽世之言」,予以高度評價。
1925年,陳無咎拒絕軍閥的邀聘,在上海創辦了我國早期的中醫學校——「漢醫學院」,並任「丹溪醫科學社二十代總教」,努力培養中醫人才,弘揚中華醫學。192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取締中醫學校命令,不久,學院被迫停辦。為維護中醫事業的發展,陳無咎四出奔走,大聲疾呼,並-,闡明捍衛祖國醫學之主張,要求為中醫正名。此舉得到了眾多社會有識之士的聲援,使政府當局有所收斂。對政府當局處置中醫一事,陳無咎當時曾憤然撰文曰:「我以為,中華民國各種學校,重要莫過於中醫,中醫學術之湛深,有特殊之途徑,足以代表中華民國一切文化。」其慷慨陳詞,真可謂一針見血,振聾發聵。
1938年,陳無咎出任上海丹溪大學校長,接受名譽醫學博士學位,國民政府特授七級嘉禾勳章,獎給「保衛桑梓」匠額。他先後擔任了《神州醫藥總會》月刊主筆、中華博醫學會編審主裁、中央國醫館學術委員,並主持中醫學的名詞統一整理工作。這一時期,是陳無咎潛心醫學研究、著作頻頻問世的鼎盛時期。他將其一生醫學鑽研心得及其治病實驗、教育經驗寫成百餘萬言的《黃溪醫壘》叢書5輯,為中華醫學事業作出巨大的理論貢獻。《黃溪醫壘》叢書第一輯為《醫量》、《醫學通論》;第二輯為《醫軌》、《藏腑通詮》、《婦科難題》;第三輯為《醫事前提》、《黃溪方案》、《在搶室答間》;第四輯為《黃溪友議》、《剛底靈素》、《醫壑》等;第五輯為《傷寒論蛻》、《中國儒醫學案》。黃元白(原國民政府眾議員)在為陳無咎作小傳中寫道:「溯泗醫著以來,幾未有無咎之博者。中醫讀之,彌見奮興,喜得導師宗匠;西醫得之,深自悚蝗,不敢輕相國士。古稱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今無咎洞一術而三名俱立,此孟軻所由懸擇術也……」。許世英(曾任國民政府安徽省省長、駐日大使)在該叢書著文對陳無咎推崇備至,他說:「無咎教授空邃於醫學,近著《醫軌》一書,凡人質之強弱,生理之本原,病症之虛實,藥劉之取捨,融會中西,闡明意蘊,變古而不失其精,通今而不失其量,上追靈素,橫貫四家,今日東方醫學之正軌矣!業是術者苟能循是軌,而善師教授之意,以推得古人之意,神明而變化之,庶得其道矣。」除《黃溪醫壘》叢書之外,陳無咎還著有《黃溪大案》、《內經辨惑提綱》、《中華內科學講義》、《金匱參衡》等專著。
難能可貴的是,陳元咎工詩詞,擅書法,[3]還寫過有關辛亥革命文章和英烈傳略,如《震悔堂文存》、《倚劍樓詩集》、《善補過齋筆記》、《清史論衡》、《無閭子》、《周易簡解》等書籍,都自成一家之言,可謂學識淵博,才高八斗。同輩學者由衷地讚嘆:「他人有止境,而黃溪無止境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1946年,陳無咎出任國民政府簡任參議、-設計委員、國史館簡任百席纂修、上海市文獻委員會委員。這期間,國內戰火又起,陳無咎在一首七言詩中憤斥杜魯門、蔣介石挑起內戰的罪惡行徑。當愛國進步人士李公朴、聞一多相繼遭特務暗殺時,他義憤填膺,怒斥蔣介石為「流氓」。1946年夏,吳晗到大同大學發表進步演說,被特務包圍,後在進步學生護送下送至陳無咎家中,陳加以保護,使吳倖免於難。
1947年,陳無咎仍在上海行醫鬻書為生。同年春夏期間,曾回義烏黃山故里暫住。期間,常為家鄉父老問診治病,為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深得家鄉人的尊敬。如黃山附近村莊有一個13歲的女孩已癱瘓六載,四處求醫問藥均毫無見效,後經陳元咎精心診治,妙手回春,使之康復如初。病人家屬傾其所有來感恩謝德,陳無咎則不收分文。另有一病人王某,兩目紅赤,頭昏視物不清,諸醫均囑進清涼之劑,然延久不愈。陳無咎以大熱之清花桂一味,為引火歸原之計,果數劑而愈。除無咎其醫學醫術之精湛與辨證用藥之準確,可見一斑。
1948年,陳無咎走完了他光輝的人生歷程,與世長辭。
1992年,以民間集資的形式,在義烏市赤岸鎮朱丹溪故里建立了一座占地百畝的「朱丹溪陵園」。在陵園的一個山坡上,還專門增闢了丹溪學派傳人虞天民和陳無咎的「紀念堂」。
陳無咎的傳略己載人《中醫名人大辭典》、《中醫名人詞典》、《浙江歷代醫林人物》諸書中。其英名將與世長存。[4]
主要參考資料
《黃溪醫壘》叢書,陳無咎著
《義烏縣誌》,義烏縣誌編暴委員會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
《義烏文史資料》第8輯,;義烏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