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建国中学校徽
建国中学红楼

地址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56号
经纬度 25°01′49″N 121°30′46″E / 25.030390°N 121.512795°E / 25.030390; 121.512795

详细信息

其它名称 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
类型 男子学校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
创办日期 1898年(1898)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 第四附属学校寻常中等科
学区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学校编号 353301
校长 徐建国
职员人数 41人[[[1]]]
教师人数 221人[[[1]]]
年级 高一到高三[[[1]]]
学生人数 3,101人(2020年2月)[[[1]]]
班级数目 含特殊班级共86班(2018年8月)
校园面积 5.75公顷
校训 勤、朴、诚、勇
体育 橄榄球
学校网址 www2.ck.tp.edu.tw

最后更新:16 April 2021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英语: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简称建国中学、建国高中、建中,为一所公立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南海学园正对面。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台北一中三中四中

本校校区坐落于南海路上,邻近国立历史博物馆教育广播电台台北植物园二二八国家纪念馆等文教机构,交通上可乘台北捷运中正纪念堂站小南门站。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即是建中的指标建筑红楼(建于台湾日治时期1909年),已登录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建中以自由学风著称,社团的多元蓬勃发展也颇为著名。各年级设有科学班数理资优班人文暨社会科学资优班体育班。学生人数约3500人。有社团74个(其中1个为准社团,即新设立之社团)(2018年)。

校名

建国中学的校名,乃来自于当时台北一中与二中的名称争议。1945年12月6日一、三、四中台生联合复课后,14日,台湾省教育处令一中、三中、四中台湾籍学生收集进入一中,暂于四中校舍内上课。15日周五,于四中正式上课,暂由前四中校长小林敏代理校长。

事实上,一中至四中的名称仅决定于成立先后,但旧二中学生仍认为二中是以台人为主之学校,而一、三、四中则是以日人为主的学校,应由二中成为一中,对教育处此举表示不满。张耀堂校长自1946年一月中旬就任后,努力奔走。教育处于是于一月二十八日将台北一中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北建国中学”,二中则更名“台湾省立台北成功中学”,取其“建国成功”之意。自此,建国中学之名订定,沿用迄今。

由于日治时代台湾各地的“一中”多为招收日人子弟者(台中一中除外),二中才有较多比例的台生。因此在战后初期,类似的一中、二中争议不少。在台中是沿用校名,台南则互换,高雄则合并。而台北地区的女子高中较为特别,台北第一高女成为北一女中。台北第三高女更名为北二女中,再更名为中山女高。台北第二及第四高女则在战后不久因校舍受损严重停办,二高女原址在立法院,四高女原址在台北护理学院城内校区。

校史

1898年创校,初名“国语学校第四附属学校增设寻常中等科”,同年再改为“总督府国语学校第二附属学校中学科”,为专收日籍学生的中等学校。1902年改设“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中学部”。1907年独立设置为“台湾总督府中学校”。1908年迁入台北市鼓亭龙口町一丁目,今日的台北市南海路56号现址,并于次年启用台湾总督府土木局营缮课近藤十郎所设计的新校舍。

1914年发布告示第72号《台湾总督府中学校规则》。因新设“台湾总督府台南中学校”(今台南二中),校名更为“台湾总督府台北中学校”。1919年发布《台湾教育令》,总督府采许可制,准许台湾人子弟可以进入日人专用的各学校,试行“日台共学”。1920年台湾地方制度划分为五州二厅。1921年4月1日移交台北州管辖,更名为“台北州立台北中学校”。1922年发布《台湾教育令》第2次修正,实施日台共学,因“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学校”成立,改名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学校”。1923年代表台湾出赛“第9回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此为台湾队伍第一次参赛。|time=2020-01-26T03:54:49+00:00}}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台北一中和台北四中的台籍学生10月29日于永乐国民学校(今永乐国小)复课,后来台北三中台籍学生加入,12月5日,迁日新国民学校(今日新国小),12月6日于日新国小办联合开学典礼,后以为校庆,以资纪念。日本籍的学生,以“台湾省立仁爱中学”的名义于原龙口町台北一中校舍继续上课,旋并入台湾省立和平中学(今师大附中)。12月14日,台湾省政府教育厅下令将台北一、三、四中的台籍学生合并为“台湾省立台北第一中学”,暂于旧“台北第四中学校”校舍 (今建国中学东北角宿舍区)上课。1946年1月28日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北建国中学”,初设有日夜间部高中、初中、补习学校初高中等多种学制,一度男女兼收,1955年停止招收女生。1955年,因中华民国政府鉴于中枢方从中国大陆不久,深知时局不稳,实施“防空疏散政策”,规划台湾省各省立学校设立分校,于是建国中学主办的“台湾省台北市五省立中学中和联合分部”在8月设立,后1961年独立设校为今新北市立中和国民中学。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后改隶台北市政府,更名为“台北市立台北建国中学”;1968年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政策而停办初中,再更名为“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1983年停办附属高中夜间部2000年停办附属建中补校,仅存日间部高中部学制,并专收男生。

历届校长


日治时期


任别 就职时间 姓名


1896
町田则文(日语:町田则文


1902
田中敬一(日语:田中敬一 (师范学校长)


1907
本庄太一郎(日语:本庄太一郎


1908
本庄太一郎


1912
广江万次郎(日语:广江万次郎


1913
土屋允安(日语:土屋允安


1916
松村传(日语:松村伝


1925
滨武元次


1931
十仓精一


1934
高桥隆

十一
1938
渡边节治

十二
1942
森长整

十三
1944
志波俊夫


中华民国时期


任别 就职时间 姓名


1945
张耀堂


1946
陈文彬


1947
孙嘉时


1948
梁惠溥


1949
贺翊新


1955
凌孝芬


1957
贺翊新


1967
崔德礼

代理
1972
王芜先


1973
黄建斌


1986
李大祥

十一
1989
刘玉春

十二
1996
李锡津

十三
1999
吴武雄

十四
2008
蔡炳坤

代理
2010
徐建国

十五
2011
陈伟泓

十六
2015
徐建国

任别 就职时间 姓名


1896
町田则文(日语:町田则文


1902
田中敬一(日语:田中敬一 (师范学校长)


1907
本庄太一郎(日语:本庄太一郎


1908
本庄太一郎


1912
广江万次郎(日语:广江万次郎


1913
土屋允安(日语:土屋允安


1916
松村传(日语:松村伝


1925
滨武元次


1931
十仓精一


1934
高桥隆

十一
1938
渡边节治

十二
1942
森长整

十三
1944
志波俊夫

任别 就职时间 姓名


1945
张耀堂


1946
陈文彬


1947
孙嘉时


1948
梁惠溥


1949
贺翊新


1955
凌孝芬


1957
贺翊新


1967
崔德礼

代理
1972
王芜先


1973
黄建斌


1986
李大祥

十一
1989
刘玉春

十二
1996
李锡津

十三
1999
吴武雄

十四
2008
蔡炳坤

代理
2010
徐建国

十五
2011
陈伟泓

十六
2015
徐建国


中华民国四十四年元月

赫赫黉宇 髦士三千 熏陶入座 恐后争先
大而化之 贺公是瞻 金石贞固 永记年年

贺公仲弼主校六载春风广作育有方当离别群情凄怆之词刻石

勋勤为垂纪念建国中学全体学生三七五四人敬勒



赫赫黉宇 髦士三千 熏陶入座 恐后争先
大而化之 贺公是瞻 金石贞固 永记年年

贺公仲弼主校六载春风广作育有方当离别群情凄怆之词刻石
勋勤为垂纪念建国中学全体学生三七五四人敬勒

今“中华民国四十四年元月”字样已难以辨识

学校象征

校歌

建国中学校歌由赵友培作词,李君重作曲。旋律慷慨激昂,歌词也中充满对于学生成为国家栋梁的期许。而其中“看!我们重建灿烂的新中华”、“同学们!同学们!同学们!努力奋斗同建大中华。”两句也呼应著校名“建国”二字。校歌通常会在校庆、开学典礼、始业式、结业式与毕业典礼上由乐旗队演奏。惯例是演奏两次,一次原速,一次加快速度。学生在唱到“春风吹放自由花”后常会加上一段音阶下行的“砰砰砰砰”,虽然并未正式写入歌词中,但已经成为了一种不成文惯例。歌词节录如下:

孙嘉时校长任内,曾将校歌依原曲重新填词,将原本的“东海东,玉山下”改为“草山高,淡水清”版本,后取消,复用原词。日治时期台北一中亦有校歌,并有著“高砂岛是为日本国南方的重镇”、“仰望高耸入天的新高山”、“将此自觉之光辉散布到全世界”等歌词内容。。

校训

在建中,除了全台学校共同校训“礼、义、廉、耻”外,另外以“勤、朴、诚、勇”作为其校训。前者可以在红楼正门看到,后者则在红楼二楼的墙面上。而红楼二楼墙面上也题有“今日我以建中为荣,明日建中以我为荣”等十六字标语以勉励学子。另外在黄建斌、李大祥校长时期的《建中人》报脊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标语:如“发扬建中人精神 守国家立场 坚奋斗勇气 负真理责任 抱创导热诚”、“心平气和 明辨是非 正大光明 彬彬有礼 作一个堂堂正正的建中人”等也可算是另一种不成文的校训。不过今日师长较少就校训论述或以此要求、期勉学生。

校徽

三角形的深蓝色校徽中,是一个“北”字围成的框架,而三角形的中间,是一“台”字,象征建中所在的城市;其中,又表示建中过去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学校。

招生情况

进入该校的学生均经过严格的筛选,例如基本学力测验须达PR值98以上,而民国99年前更须达99才能达入学门槛,国中教育会考则要约34.8分(该区满分36分)左右才达到入学门槛(2020年)。高一有28班,高二28班,高三29班(2019年),学生人数约3500人。

国共战争后曾短暂配合政策收容来台之女学生外,该校长期以来皆只招收男性学生,近年虽有讨论改为男女合校,但始终没有实行。该校也一直采用台湾中学传统的卡其色军训制服与绿色书包,已经成为该校学生认同的标志。平日上午及下午都会有负责升降旗的同学身穿卡其军训服及学生大盘帽在红楼进行升降旗典礼也是该校的特色之一。

特殊班级

该校设有数理资优班人文社会资优班科学班、程式设计班及体育班;其体育班曾培育出多位台湾体育好手,包含网球界前亚洲球王卢彦勋;于2018年在网球四大满贯赛青少年组获得两冠一亚及年终球王,2019世大运男子单打金牌,有‘夜市球王’称号的曾俊欣也是2019年毕业的校友。

  • 程式设计班:(高一9班、高二会依二三类组各扩成一班)
  • 人文与社会科学资优班:24班
  • 数理资优班:25班、26班
  • 体育班:最后一班(高一高二28班、高三29班)
  • 科学班:27班
  • 程式设计班:(高一9班、高二会依二三类组各扩成一班)
  • 人文与社会科学资优班:24班
  • 数理资优班:25班、26班
  • 体育班:最后一班(高一高二28班、高三29班)
  • 科学班:27班
  • 课程教学

    该校在职教师组成教师会,退休教师有建中会。教师也有社团,如排舞社(师生一同参与)、教师合唱团等。除此,各科教师组成教学研究会。有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历史、生物等。教学研究会除出版学资(学生学习资料)以外,有时也举办各项活动。如国文科教学研究会的红楼文学奖、红楼文艺营,历史科教学研究会的历史周等。

    教学活动

    • 历史周:由历史科教学委员会主办。
  • 历史周:由历史科教学委员会主办。
    • 红楼文学奖:红楼文学奖于1980年由国文科教学研究会开办,为目前校内重要的文学奖。得奖作品集结为《建中文选》出版。
  • 红楼文学奖:红楼文学奖于1980年由国文科教学研究会开办,为目前校内重要的文学奖。得奖作品集结为《建中文选》出版。
    • 红楼文艺营:每年寒假举办,邀请许多知名作家演讲。
  • 红楼文艺营:每年寒假举办,邀请许多知名作家演讲。
    • 生活科技自制影片:每年在高一必修科目之一生活科技科老师指导下,由一年级学生拍摄短片。事实上,在深耕网站成立之前,生活科技课老师即已指导全校二年级学生拍摄短片,此历史可追溯至西元2000年。
  • 生活科技自制影片:每年在高一必修科目之一生活科技科老师指导下,由一年级学生拍摄短片。事实上,在深耕网站成立之前,生活科技课老师即已指导全校二年级学生拍摄短片,此历史可追溯至西元2000年。
  • 课外活动

    建国中学一向以“自由”为傲,但近来校方对于“自由”之诠释往往偏重于学习(自由学风),而学生则较为偏重生活、行为。由于对于自由认识的不同,学生与校方往往有所冲突。但相对于台湾其他高中,该校对于学生之约束较少,从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元与班际活动的参与上可以略见一二。近年曾有数次校方管理迟到或侧门翻墙事件太过严格而闹上媒体的状况,似乎显示校风在生活管理方面逐渐收紧,而自从2015年7月新校长徐建国上任后,校方对于班联会与学生的管控愈趋严格。

    该校的课外活动中,由校方或教师主办的有一年一度的校庆创意进场、园游会、班际合唱比赛、高二英语话剧比赛、班际橄榄球比赛、红楼文艺营、红楼文学奖。而该校的学生自治团体班联会也定期举办电影欣赏会、社团联展、校庆舞会等等活动。而除此之外,影响学生最多的莫过于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不入社团,犹如未入建中”是该校一句流传许久的话。建中社团的发展历史悠久、取向多元,社团活动相当活跃。校方有纪录的社团(含准社团)在2013年共有80个。校方未对社团活动之参与做限制,因此社团活动有相当高的自由度,但自99学年度起,依照教育部公布之九九课纲,每周五表订一节社团课程并列入学分计算,且自99学年度起所有高一新生皆需加入一个正式社团。社团人数与发展并不平均,大社可达百人以上,而小社团人数可能只有十馀人。一般来说,目前偏重娱乐性、大众性的社团,以及学术型的科学研究社团发展较佳。不过随著升学主义的高涨,多数社团都担忧或面临人数减少的问题。

    建中的社团可大致分为服务性、音乐性、综合性、学术性、技艺性、体育性等六类。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尽情发展自己的兴趣,或在课馀能够学得技艺,获得自我认同。社团活动中学长与学弟的紧密互动、春游、寒训、暑训、成发等社团活动,都是许多建中人心中难以抹灭的青春记忆。不少人在毕业之后,成为社团活动背后的支持力量,为建中社团的蓬勃发展继续努力。

    除了社团各自举行的成果发表展以外,每学期的社团联展(尤其是上学期的迎新社团联展)与校庆时的社团静态展览是相当重要的展现舞台:社团联展由班联会行政部门办理,以具舞台表演性质的社团为主,每年参与社团大约在12个左右,并且会邀请友校社团穿插;社团静态展则由校方办理,在校庆时于高三教室作静态展示。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各类社团,该校在新生入学时会举办社团博览会,以及发放由班联会行政部门编辑的社团简介。较著名的社团有合唱团乐旗队等。

    体育运动
    橄榄球

    建中橄榄球队为台湾高中橄榄球劲旅,日治时期曾在昭和9年、昭和15年两度夺得全日本中学橄榄球大赛(日语:全国高等学校ラグビーフットボール大会)冠军。战后曾经在全国橄榄球赛高中组连续获得十九次冠军。早期校友设计队服时,以纽西兰全黑队All Blac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为师,设计全黑色队服,因此被喻为黑衫军。建中橄榄球队为建中最具历史性及代表性校队,为建中争取无数荣誉,其坚忍不拔,沉著应战,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队训也被喻为建中精神的代表。

    建中校内刊物《建中青年》第80期曾经以橄榄球队作为主题报导,其中形容“南海少年游侠客,诗成啸傲凌沧州,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深累美人。”

    排球

    建中排球队为橄榄球以外,建中另一支成绩显赫的运动校队,在参加高中排球联赛乙级联赛期间曾于93和95学年度夺冠,98学年度选择升级挑战甲级联赛就夺下第八名的佳绩,队史最佳成绩为103和109学年度的第7名。

    棒球

    1906年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中学部(后来改名为台北一中)成立了台湾第一支正式棒球队,也是第一个打进甲子园的台湾球队,1923年台北一中代表台湾首次参加夏季甲子园大赛,然而第一战便输球淘汰,1929年台北一中再度打进甲子园,3连胜打进4强,创下队史最佳战绩,一直到1940年台湾最后一次参加甲子园大赛,也是由台北一中代表,总计参加5次夏季甲子园、2次春季甲子园。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北一中棒球队“自然消灭”,直到1998年重新成立棒球社,先后参加高中棒球联赛与金龙旗青棒赛,于97年学年度开始,在高中联赛中从硬式组转战软式组。以非科班出身为主的北区高中棒球联会,曾6度获得冠军。

    自治活动

    建中学生的自治活动以班联会为主,另外为毕业典礼相关活动成立之毕联会、毕筹会也算是学生自治活动的一部分。

    班联会,正式名称为“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班联会”。为少数将行政(行政部门)、立法(班代大会)、司法(评议委员会)三权分立学生自治组织。约在1960年代建立,迄今约40馀年。早期由班长组成。1970年代逐渐发展,形成今日班联会的基础,各式活动也多在此时期建立,如报刊型校刊《建中人》之发行、今日之社团联展(迎新、送旧与校庆音乐会)、电影欣赏会等。1980年代由于行政团队与其他班长的分化,而形成了今日行政-议会分立的局面,但在此同时也引发两份章程问题,行政-议会分立的体制并没有受到当时校方的认可,但班联会仍以该体制行事。1987年2月9日举办台湾高中第一次的自办舞会。今日班联会之体制于1992年正式确立,同时并确认全体学生皆为班联会员。但1990年以后班联会并不如以往活跃,活动的数量较以往减少,学生对主席普选的参与也日渐冷淡,《建中人》也数次停刊。今日多认为部份班代素质与行政部门的封闭是班联会弊病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班联会作为建中之学生自治组织,对于学生权利的维护有一定的功效。知名政界人士如孙大千、陈学圣在建中时都曾参与班联会活动。

    目前班联会之行政部门仍拥有一间专属空间,位于梦红楼地下室,主要业务有举办社团联展(上下学期)、电影欣赏会(目前与北一女中班联会合办,称“建北联合电影欣赏会”)、校庆舞会、校庆纪念品、毕业纪念品、《建社望友》社团简介编辑、建北特约商店协调 等。班代大会主要业务有审议预、决算、监督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另下设独立机关-选举委员会,专责举办班联会主席选举及会员投票(即校园内公投)。近年受网路匿名空间“黑特建中”影响,种种内幕与模糊地带一一浮上台面,班联会进行一连串的变革,但成效仍待观察。

    学生刊物

    • 建中文选:历届红楼文学奖得奖作品与课堂优良作文合编成建中文选。一年一本,早期由中央日报社代理出版。目前由国文科教学研究会发行。
    • 资优班成果汇编:数理与人社资优班各自的论文集(分开发行),由各届资优班制作。
  • 建中文选:历届红楼文学奖得奖作品与课堂优良作文合编成建中文选。一年一本,早期由中央日报社代理出版。目前由国文科教学研究会发行。
  • 资优班成果汇编:数理与人社资优班各自的论文集(分开发行),由各届资优班制作。
  • 该校有非正规地下刊物,如1990年代初,对当时校方制度表示不满的《火种》(仅发行两期),及其停刊后响应的刊物《阿鲁巴》(1993年发行,共四期)。

    校园环境

    建国高中校区坐落于南海路上,邻近国立历史博物馆教育广播电台台北植物园二二八国家纪念馆等文教机构,交通上可乘台北捷运中正纪念堂站小南门站

    其校园规划以操场为中心,各校舍皆围绕操场兴建。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即是建中的指标建筑红楼,其建于日治时期之1909年,当时建国中学之前身台北一中红楼为静态教学区,其馀为宿舍、风雨操场、武道馆等活动区域。二战结束后,由于学生人数增加,逐渐改建为静态教学之校舍。1998年列入台北市市定古迹

    校友

    建国高中为台湾历史最悠久,在校及毕业人数最多的高级中学1981年成立的建国中学校友会,简称建中校友会,现任理事长为陈国和。另外也设有建国中学校友会文教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现任董事长由校友会理事长陈国和兼任。

    知名教师

    曾任教于建中的知名教师包括:王育霖施寄青张香华曾昭旭陈烨高国华、陈怡桦。

    文艺作品中的建中

    建中虽然是一个以数理见长的高中,也没有艺术类的专门课程,但丝毫不影响建中人对电影的兴趣。校友中出现不少的导演和影评人。这些导演也喜欢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题材,使得建中也成为一些电影的素材。

    早期改编自校友吴祥辉著作《拒绝联考的小子》的同名电影,即以建中校园环境为题材,实地拍摄于淡江中学

    1980年代中期有一部电影《国四英雄传》,探讨台湾的升学考试问题。有一幕戏在建中和北一女校门口取景,并有一名徐姓高一资优班学生在电影中客串演出一名建中学生。

    导演王正方的《第一次约会》以其求学时代的建中为背景,在建中取景并有许多建中学生入镜。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他就读中学时发生在建中夜校生的情杀事件为题材。其中校园部分都在建中取景,并刻意避开不符合时代感的校景,试图重现数十年前压抑封闭时代的凝重感觉。

    由著名文学家、亦是建中校友白先勇所撰写的文学作品《孽子》,其故事男主角李青所处的校园场景一般认为即是建中校园。由公共电视制作、曹瑞原导演的同名电视剧“孽子”,男主角李青(范植伟饰)与赵英(杨祐宁饰)在校园内的情欲冲突场景,就是在建中红楼两侧的拱型穿堂下拍摄。

    在2010年上映的知名电影《艋舺》中的虚构学校“中华高职”,即是于建中的格物楼楼顶及明道楼走廊和教室取景。片中太子帮所翻越的围墙,位于明道楼后方。

    参见

  • 台北一中
  • 建国中学红楼
  • 建中乐旗队
  • 旧制中学校 (日本)
  •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校友列表
  •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建筑列表
  • 注释

    参考资料

    脚注
    网页

  •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建中校史室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红文简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驼.客.站@PBWiki / 社团家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书籍

    • 洪才登. 建国中学班联会演变与现况. 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第一届人文及社会科学资优班专题论文(未出版) (台北市). 2007 (中文(台湾)‎). 
    • 张英睿(1983)。建中建筑研究。建中青年,79期,65-69。
    •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1997)。建中世纪:百年校庆专辑。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郑维中(1992)。校史稿。建中青年,96期,34-81。
    • 林昂稷主编(2004)。建社望友─建中社团2004。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林韦翰主编(2006)。建社望友─2006建国中学社团简介。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洪才登. 建国中学班联会演变与现况. 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第一届人文及社会科学资优班专题论文(未出版) (台北市). 2007 (中文(台湾)‎). 
  • 张英睿(1983)。建中建筑研究。建中青年,79期,65-69。
  •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1997)。建中世纪:百年校庆专辑。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郑维中(1992)。校史稿。建中青年,96期,34-81。
  • 林昂稷主编(2004)。建社望友─建中社团2004。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林韦翰主编(2006)。建社望友─2006建国中学社团简介。台北市,建国高级中学。
  •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