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寄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寄青

來自 新浪 的圖片

施寄青(1947-2015.1.13),陝西省華縣人。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1],定居台灣苗栗縣南莊,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教師,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台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顧問、董事。2015年1月13日夜,她因心肌梗塞離世,享年68歲[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台灣教師、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

出生地點----青島

出生日期----1947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工作者、作家

逝世日期----2015年1月13日

主要成就----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

畢業院校----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代表作品----《走過婚姻》、《神之所在》等

翻譯作品----《印度之旅》、《南與北》等

人物經歷

1947年生於青島的施寄青,3歲赴台,畢業於政治大學中文系,曾任教於台灣頂尖的建國中學。

她在生育兩個兒子後與丈夫離婚,在此過程中深感台灣的法規、觀念、習俗對女性歧視不公,女性自身也缺乏自立自強精神,於是在1980年代創辦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開展性別教育,鼓勵女性自立,推動修改《民法》為婦女爭取到不冠夫姓、離婚可擁有子女等權利。

有人在電視節目上當面指責她"只挺女人",伶牙俐齒的她馬上回應:"我自己罵過的女人恐怕比誰都多",她解釋自己不只是為女性喊冤,而是要扭轉性別歧視,促進公平正義。

2000年施寄青退休,定居苗栗鄉下專注讀書寫作,並探索靈異世界。但她以演講和捐出稿費的方式繼續支持台灣婦女運動。

2014年底的一場演講會上預告是"最後一次公開演講",並稱"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代表我的工作都完成了"。在此之前,她已經留下"不搶救"的安排。

社會評價

學生贊她是"好有才華的老師",婚姻坎坷的女性尊她為"教主",讀者稱她"慈悲強大"。

勵馨基金會表示:"她把版稅不定期捐給婦女團體,還曾拿着現金到勵馨辦公室來。"

出版人陳蕙慧說:"不論早年爭取婦女權益,還是近年談論前世今生,她遭受許多困難誤解,卻都挺在那裡。

"對於她晚年的"看神聽鬼",台灣知名出版人郝明義認為:"她是真正的實踐者,因為自己在婚姻中受打擊而幫助其他的女人,實踐她自己相信的事。又因太多女人走不出失婚的陰影,一直擺脫不了依賴的習性,決定另有探索,這也是實踐。"

個人生活

家世

父施友仁為國民革命軍將領。1949年隨父母來台,父旋返中國大陸作戰,後因無援,投奔中華人民共和國,任陝西省政協委員。母迫於生計,於是改嫁,繼父雖待之頗佳,但施寄青與弟妹少時生活艱困,與妹妹曾在孤兒院生活過一段時間,並未享受身為將領子女的優渥。

因丈夫外遇而離婚,育有段奕倫、段奕德兩子。

社會活動

施寄青在教學之餘,刻苦學習英語,從事翻譯。已經翻譯出版的有《印度之旅》、《南與北》、《反敗為勝》、《紫色姐妹花》等六十多本書,被台灣人士譽為"翻譯界第一把快槍手"。她的著作《走過婚姻》一書,上市不到一月,便再版六次,轟動台島。

施寄青熱心於社會活動,加入"婦女新知基金會",任該會董事。她尤其關心離婚、喪偶以及其他在生活中受挫的婦女,積極創辦了台灣的"晚晴婦女協會",扶助及輔導遭遇婚變的婦女,成為一位有影響的社會活動家。她經常利用大專院校講壇及熒屏講演等機會,喚起受挫折的婦女在生活的顛簸中重新站立起來。她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挫折是不會打倒人的,只有自己打倒自己。"擲地有聲的語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她反對選美活動,認為"身體的美麗是暫時的,最不可信賴的,唯有厚植的實力,才能在社會上生存"。她希望女性不要企盼以身體的 美麗去作進身階梯,而要充實自己的才華。

施寄青3歲離開父親,一別就是二十多年,她天時無刻不在思念大陸的親人,終於1989年7月回西安探親。此間,參加了西安市作家協會、西安市婦女聯合會、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西安 市委為她舉行的座談會。在會上她作了親切感人的發言,給與會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999年7月,她再次回到西安探視病中的父親。她對親屬講:"大陸安定團結,至關重要。"

主要著作

《神之所在》,《我的老媽是名牌》,《我在台北長大》,《嬈嬌美麗是阮的山》,《通靈者說》,《高校生的7堂性別課》,《看神聽鬼:施寄青的通靈偵察事件簿》,《女生愛男生兩性平等教育》,《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兒子看招》,《跟我談性》,《女人治國》,《婚姻終結者》,《走過婚姻》。

施寄青精通英文,曾譯有《印度之旅》、《南與北》、《李·艾科卡反敗為勝》、《紫色姐妹花》等。早期著作與譯著主題以女權運動與性別教育為主,創作方向則轉往宗教鬼神與占卜方面。

視頻

台灣作家女權運動人士施寄青心臟病發作去世 2015年1月15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