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泛美航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泛美航空
成立 1927年
代表人物 胡安·特里普CEO 1927-68)
夏诺·戈雷(CEO 1968-69)
纳吉布·哈拉比(CEO 1969-71)
威廉·斯威尔(CEO 1971-81)
爱德华·艾卡(CEO 1981-88)
汤马士·普拉斯吉特(CEO 1988-91)
罗素·里尔(CEO 1991)
母公司 Pan Am Corp.
网站 http://www.panam.org/ Pan Am Historical Foundation

泛美世界航空英语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是美国一家已结束营业的航空公司。自1930年代起一直是美国的主要航空公司。最早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慢慢发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替航空运输业的经营带来许多创新,包括大量使用喷射客机珍宝客机和电脑化订位系统,机舱小姐与服务展示等等,泛美的创新也为现代航空业树立了榜样,更成为20世纪民航的象征,虽然是过去经典文化的缩影,但其革新精神也包含未来时尚的想像,这种独特的公司文化,在航空发展历史中有相当的地位。

1991年,泛美航空倒闭后,曾有两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义运作。第二家泛美航空于1996年至1998年间营运,集中经营来往美国加勒比海廉价长程航线。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为基地,但于2004年结业。(其姊妹公司波士顿-缅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义运作。[1])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为其IATA代码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为IATA代码和PAA作为ICAO代码。但三家泛美航空均无任何关联。

历史

组成

泛美航空公司于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诺德少校和卡尔·安德鲁·斯帕茨等人创立,他们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邮件运送的合约,但却没有能力去执行运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几位有权势和政治关系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撑,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一职。在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后,取得哈瓦那的著陆权。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这三家公司于1928年6月23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名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公司主席,特里普和其伙伴取得公司四成权益,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而泛美则成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并前,美国政府为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SCADTA在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取得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于是批准泛美的邮件运送合约,并把泛美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选定公司[1]。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

特里普与其伙伴计划将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时,泛美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并向美国邮政商议前往该地区的大部份邮件运送合约。1929年9月,特里普与查尔斯·林白到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商讨著陆权,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伦比亚。年终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翌年,因收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西往智利圣地牙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2]。泛美亦与基斯海运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30年代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安地斯山脉地区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于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线时都会引起一阵买卖热潮。在3月的一天内,美州航空公司的股价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与其伙伴曾阻止联合飞机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对泛美提出的收购,并继续掌管泛美航空的业务。(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联合航空的母公司)

泛美时代

泛美于南美洲扩展的同时,也于1937年与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尔肯(Bernt Balchen)商讨合作飞行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航线的合作协议。协议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岛雷克亚维克,再转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尔根。但计划其后搁置,泛美转而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法国的航线。英国国有的帝国航空非常渴望与泛美航空合作开办越大西洋航线,但法国则因为其国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并与泛美于一些航线上直接竞争而未对合作协议提起太大兴趣。但最后两国仍然与泛美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百慕达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但这条航线并未有完全投入服务。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与帝国航空合作提供纽约往百慕达的航线。泛美使用一架名为百慕达飞剪号(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飞行,而帝国航空则使用塞特(Shorts)C级水上飞机服务该航线。泛美亦于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业勘查飞行于1937年7月5日进行。一架名为泛美飞剪三号(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纽约起飞,停经加拿大纽宾士域谢迪艾克(Shediac)后抵达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诺·戈雷(Harold Gray)驾驶的泛美飞剪三号离开博特伍德飞往爱尔兰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国航空一架C级飞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飞前往博特伍德,于7月8日抵达蒙特娄,9日抵达纽约。这次试飞标志著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飞机于1939年初交付与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这种新型飞机每周飞行一班航班来往美国英国。由纽约起飞,停经谢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后抵达南安普敦。单程机票收费375美元,相等于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终站改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飞。二战期间,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时常横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军事行动。

泛美航空于1930年曾计划经阿拉斯加前往日本中国,并委派林白勘查航线。但因为美国对苏联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而未能开办。特里普因而决定开办由加州三藩市檀香山后分别前往香港奥克兰的航线。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马尼拉苏碧湾(Subic Bay)的著陆权后,泛美于1935年3月把价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运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飞行于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进行,又于年终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国广东的邮件运送合约。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马丁M-130飞行于11月22日启航。其后,泛美改用波音314飞行该太平洋航线,前往中国的乘客能在香港转接由泛美营运的中国航空公司航线网前往中国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飞机都以“飞剪”(Clippers)命名,而飞剪一词则取自19世纪的高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 ship),这些飞机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与邮轮竞争,泛美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飞航组员都会穿著正式的海军服装,而不会像运送邮件的飞行员一样穿著皮外套和颈戴丝巾。在登机时亦采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3]。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飞剪飞机都被军队征用,飞航组员以合约方式协助军方飞行。在这个时代中,泛美率先横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于1942年初首先开办环球航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为“迪西飞剪号”(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迈阿密飞往英属甘比亚班珠尔[4],成为第一位搭乘飞机出国的在任美国总统。而《星舰奇航记》的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亦曾经在这段时期担任泛美的飞行员。1947年6月19日,日蚀飞剪号(Clipper Eclipse)于叙利亚坠毁时他也在机上。

参考文献

  1. Bilstein, p. 79.
  2. Homan, Lynn M and Thomas Reilly, p. 38.
  3. Gandt, p. 19.
  4. http://www.zpub.com/sf/history/boeing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