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祠 (平镇)
忠义祠,原称大墓公,又称平镇万善祠、中坜忠义祠,是位于台湾桃园市平镇区的阴庙,近中坜车站,祭祀乙未战争时被当地客家人所劫杀的广东籍清军,曾被误会受祭者是荷兰人。
目录
由来
乙未战争,台湾民主国败亡,大部份的唐景崧亲兵经日军缴械后,雇外国轮船从淡水遣返中国大陆。有少部份被称为“河南兵”的广东籍散兵游勇南下逃到桃竹苗,结果在沿途被客家义勇、民众组团或个人截杀。吴德功的《让台记》载: “…适台北溃勇走依之;甫过桃仔园中坜,粤民团勇始闻台北失守,见广勇金帛累累,疑为劫饷判杀之徒诈称南下以袭新竹,于是沿途截杀,军械衣服洗抢一空。适栋军数营闻喊声震地,亦派队出哨,于是广勇遭杀者数百馀人…。”
据黄荣洛调查除中坜外,在杨梅、新埔、竹东、峨眉等客家庄纷传杀害逃逸清军的事件,有些留下冢墓,有关者如龙潭三角林烈士祠、新埔二十七公庙、新竹市南坛大众庙、宝山乡双溪万善祠、竹东三重埔万善祠及头重埔的万善爷等。此外,北埔乡传说姜满堂爆富,与拥有广勇的龙银有关,因此后代会祭祀一条扁担,称为“布施爷”。
其中一些粤勇来到中坜石头庄(今中坜火车站附近)时被杀。黄荣洛访问同学的祖父吴庆月回忆当时这批清兵全被押到有一口二、三甲的大池塘边,身上钱帛全被没收,枪枝全部缴械。处决前清兵曾跪地求饶,只求免死,但杀者却说正欠菜肴,要杀他们做菜肴等,遂无一幸免,让池塘之水染成血红色。黄荣洛解释,桃竹苗客家人认为出钱义助台湾民主国,组义勇军抗日,而唐景崧却弃台、这些粤勇又造反、叛乱不抗日,罪不可赦,于是各路抗日份子通令掳获粤勇,就格杀勿论。这群粤勇也有客家人,同时造成客族相互残杀的惨案。
忠义祠管理主任委员刘坡荣据其先父说法,是当时清军先惊吓到河畔吃草的牛群,这些兵员好意拦阻却被误为抢牛,一时惊动庄民,后来发生冲突,清军钱银丁丁咚咚滚出,爆发大规模抢银杀戮战,最后整支军队几被歼灭。徐贵荣曾访献地建祠的汤阿秀后人,询问死者、杀者身分,但被闭门谢客,一问三不知。徐贵荣推估可能后人怕被报复,或基于现实对自己不利。
中坜文史工作室陈盛增在〈“中坜神社”狛犬移镇“忠义祠”〉,也引用徐贵荣在《联合报》是当时清军惊吓牛的口传。陈盛增父亲认为劫杀河南兵者其后代事业并不顺利,且子嗣单薄有绝后之虞;收留或救河南兵者,其后代则较兴旺。
日后,这些清军被误传属河南籍,有更甚者音误为荷兰人,使得过去还有荷兰领事人员前来调查。还传说是荷兰人为逃避郑成功追击,一路往北逃难至中坜一带时遭汉族、平埔族联手攻击,合葬在此。像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旁的义勇忠祠也是被报媒报导成荷兰人。
沿革
相传之后中坜街庄一直不平静,就有人开始捡骨堆砌用牛车载离,但牛车行驶到今日龙冈路一段与中北路二段龙冈桥附近,车拉不动,于是掷茭请示后,同意在此安葬。
1898年季秋,经中坜街庄士绅等号召捡集遗体,庄民汤阿秀献地建立,原称“大墓公”,除安葬当时的广东籍清军外,也安葬附近万善公、大墓公骨骸。墓碑大字中刻“义冢诸君之墓”,左右低小字分刻“万善诸君神位、大墓公之神位”。1991年报导时亦称“平镇万善祠”;也有唤为“中坜忠义祠”。
1950年,由游天增、刘增祥发起增建拜亭。1976年,大墓公附近已发展成街衢,墓因年久失修,适逢龙冈路拓宽,又横在路中,经刘坡荣鸠资兴建,将义冢由墓形改成祠宇,于1976年2月30日举行落成庆典,并更名为“忠义祠”。
祭祀
农历七月十六日祭典时都由十一个村落,轮流来举行普渡祭典,并分成五组分别是中坜中建、中央石头、新兴东兴振兴、旧明中荣、兴南永。
1991年8月25日上午,认为此祠是埋葬荷兰人的万客隆荷兰籍总经理彼得.柯乐迩以大祭官身分祭拜此祠。他表示三年前来台湾负责万客隆行销工作,了解中元普渡习俗后入乡随俗,每年中元节都举行祭祀孤魂、好兄弟仪式,最近获悉平镇乡龙冈路口的万善祠内有卅多具荷兰人尸骨,且从来没有荷兰后裔祭拜,决定今天率队以古礼方式祭拜自己同胞孤魂。他还解释,三百六十多年前荷兰人来台湾是为了赚钱,与他现在到台湾负责万客隆生意的目的完全一样,遂能够想像出当年荷兰同胞的心思,但没想到会如此不幸流落异乡,尸骨合葬异国。
祠
祠,又称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国,并广为东亚文化圈[1] 传统民间信仰采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贤、烈士,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县百姓为纪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赵邦清,为他修建了生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为历代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台湾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建。依中华民国内政部所颁布《忠烈祠祀办法》,于各直辖市、县市政府所在地设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则设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此外又有供奉义民的义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载:“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于祠、庙性质相近,而一些设立时为纪念先贤的祠,后世也会被信众视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对象也被视为神祇,故有时会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为名,如黄大仙祠。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国时代由中国传入,在高丽王朝逐渐普及开来,在朝鲜王朝达到繁盛,但现今已较少见。
- 台湾民间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是台湾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信仰,包括揉合中国民间信仰“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汉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爷千岁信仰,以及台湾原住民的祖灵信仰,前者随著中国闽南、粤东移民由华南地区渡过台湾海峡东来,于台湾落地生根,逐渐产生具有本土风格的民间信仰,但大体上仍奉祀原有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现出台湾人充满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舍身救民的日本军人;再次者如各地有应公、万善同归,有的更分灵者众,如南鲲鯓代天府万善爷;后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则有汉化的情形。
缘起
中国闽粤移民渡海来台时,大多迎请海神或故乡地方神祇之分灵嗣奉。由于移民渡海需面对莫测的海象变化,到台垦殖后,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须与台湾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垦殖团体相互械斗,争夺土地、水源、商业利益等等,又时常危及生命财产,分灵而来的原乡神祇,成为移民的心灵寄托,而信奉同一神明也产生了同乡之间的意识形态认同,渡海来台的海神、乡土神、瘟神(王爷)等信仰,并逐步发展为无所不能的地方守护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护神外,也有因为各种职业不同,而奉祀不同职业的保护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来流行于泉漳一带的正一派、闾山派道教来台后,经过一段时间与佛教、儒教掺合,逐渐变成民间的传统信仰及文化现象,与只求个人与家庭之“富贵财子寿”的台湾多神格“民间信仰”。
1911年《台湾私法》引《台湾府志》,列举玉皇上帝、东岳大帝、玄天上帝、天上圣母、神农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国王、水仙尊王、开漳圣王、广泽尊王、注生娘娘及临水夫人、五显大帝、元帅爷、王爷、大众爷、义民、城隍爷、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诸神皆属儒教。1921年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也是承袭这种宗教观,扩大了日治时期儒教宗教的范畴。片冈岩,《台湾风俗志》,1921,(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90年众文图书中文版)643-679页。日治时期儒教并不局限于民间信仰,1941年《大众人事录》〈黄纯青〉词条:黄纯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报告书〉,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黄纯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时期横跨到战后,宗教信仰都定位为儒教,1918年八芝兰公学校(今士林国小)所编的《乡土志》,儒教即列为“宗教”之首。
尚有一种民间信仰被专家把它归类为“儒宗神教”,因为就其信仰内容来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笔挥鸾来阐述儒宗孔教的伦理道德教化,相容圣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强调修身、齐家、行善、劝化;即以劝化世人,挽救人心,导正社会颓风恶习为宗旨。
至于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虽也落地生根,成为具有台湾风格的信仰,但由于人口比例较低,暂不列入。有的则如一贯道供奉五教圣人,将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之模式。
乡土神简表
台湾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会,在汉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省籍族群,他们在移居台湾时带来了原乡的信仰,这些神祇称为乡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观音菩萨、天上圣母(妈祖)、关圣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属于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灵,但有些地方对某一神祇特别虔诚,有乡土神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