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茈碧湖

中文名称;茈碧湖

地理位置;大理洱源县东北部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8.46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全天

著名景点;逍遥茈碧湖;曼妙梨园村

建议游玩时长;建议2小时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云南省大理市

茈碧湖位于云南省大理洱源县东北部,距洱源县城约3公里,距大理以北73公里,距离剑川石宝山风景区以南58公里。东、北靠山,西南连田,南北狭长,是高原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是洱海上游的主要湖泊之一,也是洱海的源头了,邓川坝子的灌溉水源主要靠它。

湖泊面积7.86平方公里,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最大2.5公里,湖岸线总长7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32米,湖水碧绿透明,湖中盛产的茈碧花属睡莲科,叶呈心脏形,浮于水面,茎长七八尺,根扎在水底泥中,夏季开花,类似莲蓬,多为黄白色,每天中午2时至下午4时开放,其余时间闭合为花蕾状,清香扑鼻,湖也因此花而得名。

这里的景色很美,这里的人很朴实,一湖之隔,仿佛就把这小小的世外梨园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如果你到大理,就来这里看看吧!

这里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茈碧湖、梨花飘香的梨园村,还有丰富的资源,是大理著名的“温泉之乡”、“乳牛之乡”、“鱼米之乡”......

目录

序言介绍

茈碧湖位于云南大理洱源县东北部,距洱源县城约3公里, 距大理以北73公里,距离剑川石宝山风景区以南58公里。东、北靠山,西南连田,南北狭长,是高原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是洱海上游的主要湖泊之一,也是洱海的源头了,邓川坝子的灌溉水源主要靠它。

湖泊面积8.46平方公里,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最大2.5公里,湖岸线总长17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32米,湖水碧绿透明,湖中盛产的茈碧花属睡莲科,叶呈心脏形,浮于水面,茎长七八尺,根扎在水底泥中,夏季开花,类似莲蓬,多为黄白色,每天中午2时至下午4时开放,其余时间闭合为花蕾状,清香扑鼻,湖也因此花而得名。

名称来历

茈碧湖又名宁湖,因湖内生长茈碧花而得名。湖中因产茈碧花,湖因此取名茈碧湖。茈碧花是湖中的特产,必睡莲科水生植物。叶呈心脏形,浮于水面,茎长七八尺,扎在水底泥中,夏季开花,类似莲蓬,多为黄白色,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4时开放,其余时间闭合为花蕾状,清香扑鼻。


先秦古籍《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西五十里,曰罴谷山。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芘碧"。茈碧花属睡莲科,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说:"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蒪菜(莼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

相传很久以前,洱源茈碧湖畔有个美丽能干的渔家姑娘,善于刺绣莲花洱海龙王为了娶她为妻,便派人来抢亲,渔家姑娘得知消息,驾着一叶轻舟,在花碧湖上漂荡,并将自己亲手刺绣的一朵朵洁白的莲花丢进水中。顷刻间,整个湖面开起了一朵朵36碧花。接着,姑娘就跳湖自尽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渔家姑娘,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两天的夜晚,都要举行海灯会。

明代建文帝曾泛舟湖见水色浑浊,心里很不愉快。正在这时,忽然听见渔船上传来白族姑娘美妙婉转的渔歌,建文帝听这歌声清脆悦耳,随风荡漾,非常高兴,于是将手中扇柄上的碧玉白菜坠子摘下来,抛给这位白族姑娘并相邀再唱一曲,不料用力不够,坠子落入水中,只见刹那间湖水翻滚,浊水变清,色碧如玉。[1]

详细介绍

湖泊面积7.86平方公里(加西南侧的草海,则为8.46平方公里),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最大2.5公里,最小0.75公里,湖岸线总长17公里,平均水深11米,最大水深32米,平均水温14Y c湖面最低海拔2052.8米,正常蓄水位2056.2米,总库容9322.4万立方米(其中灌溉库容1877万立方米,径流面积6如.1平方公里),湖水碧绿透明,年产鲜鱼近百吨。湖中盛产芘碧花,构成水花奇观,"芘碧湖"由此得名。茈碧花属睡莲科,叶呈心脏形,浮于水面,茎长七八尺,扎在水底泥中,夏季开花,类似莲蓬,多为黄白色,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4时开放,其余时间闭合为花蕾状,清香扑鼻。这种水生花卉,在日本称作"子午莲",属珍贵植物。死碧湖背靠青山,面对坝子,环境优美。湖北面有梨园,西而为黑谷山,山麓湖岸曾建澄碧楼和龙王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为庙会期,沿湖群众对歌放海灯,只见湖面海泛金波,争奇竞秀。湖内盛产的茈碧花,有"水花树"奇观,杨升底曾撰《泛湖穷源碑》志其胜。

茈碧湖水源充沛,北有弥茨河,南有凤羽河,还有凤河和潜流源源汇入。

湖泊径流区的侵蚀基准面,除南端低洼为泄水道外,四周地表和地下的水在湖内汇集。输水干渠??海尾河长8.5公里,下泄弥苴河,注入洱海。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水淹洱源坝子时,湖面曾扩大到28.36平方公里。建国后,茈碧湖为县内重点水利工程,几经修建,筑堤围湖,基本设施已经配套,成了用于灌溉6万多亩农田的水库。1955年3月至1956年9月,将"南映山光,北接海子,有堤界其中"的湖泊缩小,建成中型水库。该湖水无色无味,透明,色度平均8.5度,硬度69.7毫克/升,属天然地面软水,PH值平均8.15,溶解氧平均7.历毫克/升,各种金属含量很低。有机污染评价为二级(尚清洁级),毒物污染指数评价为一级(清洁)。外湖已出现沼泽化。现环海公路岸柳成荫,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已成为优美的风景区和疗养胜地。

在茈碧湖中,还有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叫"水花树"。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如果乘船到湖心,就有可能欣赏到这样的奇景:在碧绿透明的深水中,从下而上,冒出一串串晶亮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就像一株挂满珍珠的玉树

茈碧乡

茈碧乡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中北部,东接三营,南连县城,西毗乔后,北界剑川县沙溪。国土面积有197平方公里,海拔2090米,年均气温13℃-14℃,降雨量700-800毫米,无霜期约200天左右,日照年均约11小时,境内有8个民族,交通、电力、通讯发达,是一个以传统大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乡,以种植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经济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

秀美的风光

茈碧辖区有洱海源头国家级保护区的淡水湖泊茈碧湖,湖面水面积1.5万亩,储水量2200万立方米,湖面碧绿,烟波浩渺,有诗赞曰:"谁道洱河千胜景,源头此处更澄清"。茈碧乡自然风光秀丽,素有"茈山碧水"的美称。茈碧乡境内的"标山"是大理州丰水林重点保护区之一,山间林木繁茂,古木参天,群峰竞秀,山岭绵延。远在唐代,就在标山上建造了有"佛都"之称的诸佛寺和"罴谷层楼"的建筑群。[2]

浓郁的文化

茈碧乡境内代代有文人,村村有寺庙,有些名人的楹联、匾额悬挂、诗画雕刻于寺庙。特别是本主文化,融巫、儒、释、道为一体,蔚为壮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十分丰富,文化教育底蕴深厚,民间的"白祭文"更独具特色,众口皆碑。茈碧乡素有"唢呐之乡"、"乳牛之乡"和"梅果之乡"的美誉。唢呐之声激越高昂,在民族器乐中奇葩独放,源远流长。茈碧松鹤村的百人唢呐队多次代表州县参加各种大型文艺表演,荣获许多殊荣。

丰富的资源

特色产业境内资源丰富,陆路沿西山脚有龙泉公园、十二枫林、标山、龙王庙直至梨园、沿山腰有神奇迷离、民风纯朴的梅乡松鹤,有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璀璨夺目的绿茵潭水库,靠东有"高源明珠"茈碧湖,之后可到达茈碧湖旅游休闲度假村,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被游人交口称赞的"世外梨园",这里因茈碧湖而与外界相隔;这里有的是上百年树龄梨树掩映下的白族房舍村庄,有的是乡村的宁静与质朴无华;没有的是城市的喧嚣与纷争,远观是花海、林海、果园,别具一格的白族家庭式接待。

特色产业

茈碧乡国土面积广阔,雨量充沛,宜草面积广,适宜乳牛的饲养,广阔的宜林面积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又为茈碧乡提供了种植梅果林果的良好基础。境内有丰富的梅、梨、核桃板栗、木瓜等果树,其中优以梅为最,仅松鹤村委会的梅树就有14.5万株,年产鲜梅150万公斤,占全县鲜梅总产量的50%,以此为基础,茈碧乡的果品加工业在全县,乃至全州、全省颇负盛名,其中尤以茈碧湖果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最有名气,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私营企业"称号,州、县旅游产品定点接待单位。该公司开发生产的"洱宝"系列话梅、脆梅系列、雕梅系列、木瓜系列、李子系列、雕梅配系列、青梅饮料等120多个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知名食品信誉品牌"。

茈碧乡特色农产品:水稻,野生菌,松茸,梨,蚕豆,油菜,玉米,芸豆,大蒜,百合,山药,芋头,甜椒,芦苇,林木,核桃,木瓜,果品,李子,青梅。

特色旅游业

茈碧湖北邻梨园村,处处有百年梨树,盛称"世外梨园";西邻千亩渔田,是垂钓爱好者的理想去处。近几年来,茈碧乡积极引进资金,大力开发茈碧湖旅游业,投资200多万元的"茈碧湖乡村度假园"集吃、住、游、玩为一体,吸引着大量的旅客。

逍遥茈碧湖

梨园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茈碧湖北岸,是洱海源头的一个聚落特征明显的白族聚落村寨。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独特,梨园村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因村中遍地栽种树龄为500年到1000年不等的古梨树近万株而得名为"梨园"村。

梨园村三面依山,一面临茈碧湖,数万株粗壮高大的百年老梨树参天而立,

村庄掩映在梨林的荫蔽之中,你看,挂满了梨果的老梨树,挂着红辣椒串儿的老屋,挂着一串串大而结实的玉米棒儿的房梁以及那屋顶上袅袅娜娜的炊烟,不正显示着农家人生活的富足吗!村里有108户人家,主要以养殖奶牛、旅游为主,每户平均养奶牛3头,是该地区户均养殖奶牛最多的村庄,奶牛的品种由原来的荷兰引进奶牛培育而成,据说有一头奶牛的产奶量高达每天50公斤呢,秀美的景色,怡然自得的心态,丰足的生活,使梨园人颐享高年,据查,该村享年80岁以上的老人即有40多人。

从陶渊明始,人们就习惯于将那些远离喧嚣尘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僻静之地跟桃树桃花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有桃花桃树才够得上人们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境界,殊不知滇西还有一片净土偏偏与梨树梨花结缘,那也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那就是人称"世外梨园"的大理洱源县的梨园村。据史书记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过茈碧湖。《徐霞客游记》中,对茈碧湖周边村落和自然环境都有描述,唯独没有梨园村的记述。当地人认为,这是因为梨园村当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处所,不为外人所知。徐霞客当年旅游到此时,也没有发现梨园村。

世外梨园

梨园村坐落于洱海之源的茈碧湖东北角的山凹里,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茈碧湖,距洱源县城仅十公里左右,要前去那里,最佳路线还是乘船由茈碧湖上穿湖而过,在船上尽可享受茈碧湖的一泓碧水和四野风光,要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湖里因地底温泉热气上冒时形成的"水花树"奇观。由于气泡是从二三十米深处的湖底不断地涌出,由澄静清澈的水面上看去,宛如串串晶莹的珍珠。在夏天,茈碧湖中还有珍贵罕见的茈碧花开放,据说只在夜间子时和白天午时开放,被称为"花开子午"。茈碧湖也就因茈碧花而著名。

还在湖上,远远就见山坳里一片梨林,面积约六百多亩,

遮天蔽日地笼罩了整个山坳,没人指点的话,根本不知道一百来户白族人家就掩映在上万株梨树丛里。弃船登岸,就见有人划汽车轮胎在湖上垂钓,有人在湖畔浣布洗衣,沿栅栏曲径进入纵横规整的梨林,方隐约看见座座青瓦白墙或红墙的宅院散布在梨林深处,梨园与庭院相倚相偎,融为一体,林中绿草葱郁,野花点点,鸟儿翻飞,蝉儿鸣叫,宅院里鸡不惊,狗不吠。无论村里林中,风吹不到,日晒不着,劳作的人们背着箩筐无声地来往,一派安宁静谧的景象,心头不禁艳羡这里的老乡居然拥有这样一方得天独厚的水土,营造出这样一座"世外梨园"。

据说,梨园村最早的开拓者和居民是明嘉靖年间世袭邓川土知州阿氏的后人,其中一个叫阿迁乔的响应朝廷"军垦屯田"号召,带着两个儿子阿筱聪阿林聪以及一些族人,来到原来叫"大河头"的茈碧湖头山谷,在原始森林中开垦荒地,同时大量种植梨树。阿氏原为景谷县(咸远州)的傣族,来到当地后与当地原住民白族相互融合,渐渐地也就转变成了白族,说白族话、着白族衣、供奉白族的"本主"。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大河头成了人烟聚集的村落,梨树也长大成林,覆盖了整个山谷,与农业、渔业一道,成为当地人的主要生活支柱,大河头也就因此改称为"梨园村"。

古朴的乡村

至今没有人能说清为何阿氏偏偏选择的是种植梨树,用梨林来装点自己心爱的家园,也许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故土,出于对故乡的思念;也许是因为他们喜欢梨花的繁盛热烈,或是喜欢梨子的味道,总之他们在有意无意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颇为丰厚的衣食饭碗,为我们留下了一片可以暂避酷日和风浪的港湾,留下了一个敬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板。

世世代代以来,小小的梨园村都订立有乡规民约,不准损害或砍伐树木,又采取了将林木分给私人承包,土地开发和使用由村里统一规划,不许在梨树林周围开垦土地,这些措施,较好地保护了梨林这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口的繁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潜伏着危机。虽然古老的梨林保存了下来,但它毕竟不能永远荫庇村民们。村里每人都有六分水田,粮食足够自给,包谷等粗粮种了做饲料养猪,再养上几头骡马驮运肥料和地里的收成,再在湖上打打鱼、外出打打工,家里又多了些收入,日子过下去没多大问题。可是,古老的梨树不可抗拒地衰老了,它们的果子渐渐没有了市场,只有掉地下烂掉。

因村中遍栽梨树而得名,唯一的出村通道,就是划船通过茈碧湖。村子里面的房屋,全都掩蔽在梨树丛中。从茈碧湖对岸眺望梨园村,看到的只是一片山洼里的绿树,看不出一丁点村落的痕迹。是典型的聚落特点完备的白族古渔村。梨园村的老乡面临的不仅是要将自己的美好家园保护得像模像样,还得积极探索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七十八岁的赵炳文是村里精神最好的老人,他不仅帮着带十四个孙儿中最小的一个,还跑前跑后,帮儿子张罗农家乐接待,还要给好奇的游客充当模特,给他们拍照,因为他的形象实在突出,和善慈祥,长髯飘飘。过去他生养了三儿四女,老人才意识到,生育太多,造成了村寨人与土地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使得自己辛苦太多,受了不少罪才好不容易将那么多孩子拉扯大。改革开放后,可以在种地之外经营其它了,他家里先是养了不少羊,把羊卖了,买了条大船在湖上载游客,还搞起了农家乐。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传统生存方式的转变。

淳朴的乡民

村头的阿永泉一家是最早搞农家乐的农户之一,他们将梨林用好看的篱笆围起,支起桌椅板凳,挂起吊床,搞起秋千,还烧烤一些自己打捞的小鱼小虾,烧煮自己做的腌肉、

自己养的土鸡、自己种的菜蔬,还有"海水煮海鱼"、"生皮"、"乳扇"、"地参"等等风味食品,其中的"生皮"就得于当地盛行的独特杀猪方式:"火烧猪"。他们将猪杀死放血后,习惯用稻草将整猪烧得焦黄,烫过后再刮去焦毛,将黄脆的肉皮切碎了打蘸水吃,味道当然好极了。已有不少人家像阿永泉家一样,分别合伙开发经营已经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的梨林。梨子卖不出去,但梨林却有难得的观赏价值,春天的梨花、夏天浓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枝干,再加上农家的饭菜、农家的纯情,还有茈碧湖的风景、村落的田野风光,足以让人流连忘返、驻足不去。

梨园村的人很爱狗,几乎家家都养着,有的还是很好的狼犬

游客来的多了,它们都不咬人了,很懂事地跟人亲近,撒娇戏耍,增添了村里的乐趣。无论进到哪家家里,老乡都是以梨相待。梨成了"礼"。一些人家保留下了以前的老房子,虽比不上喜洲那边的深宅大院,却也有它的看头:家家都在廊下挂了红的辣椒、黄的包谷,很是入画。家家庭院里还种有香橼,清香四溢。在梨林里坐坐,满心都是悠闲和诗意;在梨园村走走,满眼都是景致和美丽。

有依山傍水的环境,有山青水秀的美景,这是梨园村人的福气;知道爱护环境,知道用梨树装点自己的家园。梨园村旅游业从1998年开始起步,现有10户开展农家乐,其中8户家庭式旅馆,床位为数112床,有农家餐厅8个,餐位共计150个,旅游船只12艘,旅游从业人员60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是茈碧湖河头龙王段老三的本主庙会,来自洱源、邓川大理、漾濞、剑川等地的白族,云集茈碧湖河头龙王庙,白天烧香祭祀本主,观看文艺演出和对歌比赛。晚上则在庙前空地上举办篝火晚会,观看彝族打歌,然后组织放海灯。

旅游攻略

梨园村一年四季都大有看头。春天房前屋后梨花满枝,夏天村里村外满眼翠绿,秋天梨挂枝头果实累累。就连冬天光秃秃的梨树,也因为虬曲多姿的造型,成片成片的铺排在房前屋后,把整个村庄装点成了一幅精美的素描画。梨园村原名为河头里村,清朝的时候,因村中遍栽梨树而得名,是典型的聚落特点完备的白族古渔村。这里白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迤逦迷人。梨园村已修通了直通洱源县城的8公路乡村公路,轿车可以直达。乘快艇到县城,水路直线距离5公里。[3]

无论是骑马踏青,还是躺在吊床上发呆,到林中去摘果实,到湖边钓鱼,在梨树下打牌,不同季节的不同休闲方式,都是游人喜欢的的玩法。梨园村里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烤全羊当然是不用提了。还有烤鸡。还有泡梨、泡李子、泡柿子。农家乐有新鲜的牛奶煮土鸡蛋,村民自己做的乳扇,还有羊头蹄汤。村边菜地里种出的新鲜蔬菜,每个季节各不相同。

1.交通

坐车:

坐车至下关后,在下关客运北站乘车90分钟直达洱源县城,乘坐三轮车或面包车至茈碧湖码头,再乘快艇或游船(均价15元/人)上岸即为梨园村。

2.自驾:

茈碧湖位于大理洱源县东北部,距洱源县城约3公里,距大理以北73公里。自驾车从大理古城出发,沿大丽路向北,过蝴蝶泉后转上洱源方向的岔路,此处左转上G214,沿G214走14、5公里后,左手看到"洱海之源"的大石碑,左转进入洱源县城方向。在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右转,很快到达大理地热国和茈碧湖。继续沿湖边的路向西,穿过村子再向北,一路穿村过寨,上了碧茈路,5、6公里的石子路的颠簸,在茈碧湖北面一个小码头旁,看见了梨花村的入口。

3.美食:

烤全羊,泡李子,木瓜茶、乳扇。

4.周边景点:

离大理洱源"地热国"很近,可以去哪里泡温泉,推荐两个时间段,一是黄昏里,一是星空下。因为地热国充满野趣和情调,需要"天时"的配合。黄昏时,红霞满天时,倦鸟归来,真有"百鸟归巢"的热闹;到了夜晚星空下,温泉区里又响起蛙鸣,更衬托出幽静和禅意。

优美的旋律

亚洲唱片公司总经理,亚洲唱片公司著名音乐家、制作人,佛曲作曲家、演唱家王俊雄,奕睆居士,在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方面不遗余力,他吸天地之灵气,纳山川之底蕴,先后推出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系列专辑。他在"抒情中国系列03-彩云南天"中谱写了《梨园春暖》乐曲,乐曲明亮、欢快,具有典型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

曲词:

《梨园春暖》

扬眉

二月大地暖,细雨朦胧还,

茈碧湖纱漫,不见龙王台;

三月春风来,嫩柳岸边歪,

澄碧楼水涨,荡漾漫阶台。

呢喃双飞燕,唤醒花神呆,

一堤湖边雪,尽将村屯皑,

轻舟独木刨,万顷碧波裁。

玉蕊凝皓婉,冰绡铁臂埋,


万万素蝶舞,枝头不恳乖;

对歌赛通宵,海灯湖面排,

一村遮霜雪,万亩梨花开。

哎呕~~、哎呕~~、哎哎呕~~;哎呕~~、哎呕~~、哎哎呕~~;

哎呕~~、哎呕~~、哎呵呕~~;哎呕~~、哎呕~~、哎呵呕~~。

一村遮霜雪,唦唦,万亩梨花开,唦唦

夏日叶茂盛、满眼皆苍绿,村里村外路径塞;

秋日叶飘落、满眼都金黄,累累硕果枝头歪;

冬日光秃秃、房舍可显露,虬枝曲桠多萌态。

(念白):逍遥茈碧湖,曼妙梨园村,嗨!

大地二月暖,朦胧细雨还,


纱漫茈碧湖,龙王不见台;

春风三月来,岸边嫩柳歪,

水涨澄碧楼,漫阶荡漾台。

双飞呢喃燕,花神唤醒呆,

湖边一堤雪,村屯尽将皑,

独木轻舟刨,碧波万顷裁。

皓婉凝玉蕊,铁臂冰绡埋,


素蝶舞万万,不恳枝头乖;

通宵赛对歌,湖面海灯排,

霜雪遮一村,梨花万亩开。

哎呕~~、哎呕~~、哎呕呕~~;哎呕~~、哎呕~~、哎呕呕~~;

哎呕~~、哎呕~~、哎哦呕~~;哎呕~~、哎呕~~、哎哦呕~~。

霜雪遮一村,唦唦,梨花万亩开,唦唦

满眼皆苍绿、夏日叶茂盛,村外村里路径塞;

满眼都金黄、秋日叶飘落,硕果累累枝头歪;

房舍可显露、冬日光秃秃,曲桠虬枝多萌态。

(念白):逍遥茈碧湖,曼妙梨园村,嗨!嗨!嗨!

发展前景

现政府已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梨园村的旅游开发的详细规划编制、村内道路改造及旅游厕所的建设。2003年-2010年累计接待旅游者近92万人次,2011年1-11月份,全村共接待旅游者6万人次,旅游收入为80万元。这是梨园村人的智慧;懂得用山水修身,懂得以树木养性,这是梨园村人的文化。他们已经用梨树梨园,营建了关于"世外桃源"的新意境。

交通信息

从昆明西部客运站坐汽车到下关,票价120-150左右。再从下关汽车北站买票坐车,票价25块到洱源城,再找辆小面包或者摩的到茈碧湖大理地热国,票价大概5-10元,从昆明大理坐火车也行,然后再转车到洱源

相关视频

美丽的茈碧湖

航拍 大理洱源茈碧湖 白鹭栖息地

大理洱源茈碧湖岸边有好多山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