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气预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气预报》中国气象局及中央气象台制作、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的一档天气服务节目,由于首播时间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故又被称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或“联播天气预报”。1980年7月7日开播[1],当时作为《新闻联播》的一个环节,之后分离出来称为独立节目。

历史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在央视一套播出,当时安排在《新闻联播》的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播出,时间只有两分钟,由当天的新闻主播播报。最初的《天气预报》使用的是手绘地图,后于1983年使用城市灯光显示图板,图版被安装在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念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亮起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操作,以便于观众迅速找到正在播报的城市。开播初期,曾有观众反映《天气预报》占用了时间,使得新闻时间被压缩;为此,央视和气象部门进行了民意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保留。

1984年,《天气预报》实现制播分离,开始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同年开始使用浦琪璋根据同名民乐曲改编演奏的《渔舟唱晚》的电子琴版本作为背景音乐,沿用至今(全国哀悼日除外,此时无背景音乐)。1991年至1992年期间,《天气预报》曾经使用其它背景音乐,终因恶评如潮而换回《渔舟唱晚》。同样在1984年,央视开始使用“微机图形动态显示系统”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编码器”,《天气预报》开始出现电脑图像。1985年,摄像机翻拍的黑白动画卫星云图取代了手绘的预报图,同年还增加了中国责任海区天气预报(此环节后改在《午间新闻》及之后的《新闻30分》中播出,现在在央视新闻频道13点档《新闻直播间》之后播出)。1986年10月1日,彩色卫星云图启用,同时开始使用卡通化天气符号。

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中分离出来,每晚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1993年3月1日,宋英杰作为第一位气象主持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主持人出镜后的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并不显示主持人姓名;直到半年后才在节目中打出“主持人 中央气象台 XXX(人名)”字样,现已简化为只打出人名。

1993年全国天气趋势时效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2003年3月3日预报时效再次拉长到72小时,之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区域性天气预报以及地质灾害、高温警报等环节。而在2000年之后,因应环保的趋势,《天气预报》使用的中国地图底色由黄色改为绿色。

2014年11月18日,央视在2015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宣布,在《天气预报》节目开辟二维码广告位。目前《天气预报》节目仍在屏幕上设有二维码,观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可进入“中国天气网”查看所在城市的最新天气预报。

节目概况

播出时间

主持人

环节设置

首先播报全国天气趋势,同时会根据需要播报灾害预警、特定地区天气趋势等;之后播报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天气,并由主持人旁述;之后为部分沿海开放城市革命老区及部分海岛天气,以滚动字幕的形式播报,无配音;最后再次播报北京天气。

早期《联播天气预报》城市预报的广告位所插入的广告以当地知名企业相关建筑物(如总部)外景图为主,风光图较少。目前《联播天气预报》城市预报的广告位所插入的商业广告比例出现下降,且不再为当地知名企业相关建筑物外景图,其余广告位均为公益广告和风光图。而港澳版综合频道、中国天气频道、学习强国客户端播出的版本的城市预报的广告位则均为当地风光图(部分风光图与内地版不同)。

播报城市顺序

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其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节目结尾
  • 再次播报北京天气。

视频

天气预报 相关视频

“气象先生”宋英杰:让天气预报有温度更靠谱
主持人杨丹已加入天气预报23年,我们是看着她长大的

参考文献

  1. 《天气预报》首播背后的故事 ,搜狐网,2018-11-07
  2. 霍佳简介,中国天气网,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