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宋英傑 | |
---|---|
著名主持人 | |
出生 | 1965年1月15日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氣象先生 |
職業 | 天氣預報主持人 |
知名於 | 獲得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
知名作品 |
《氣象節目主持概論》 《天氣真好》 《天氣預報》 《飲食養生匯》 |
宋英傑(英語:Song Ying Jie,1965年1月15日 - ), 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祖籍河南鄧州,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
198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氣動力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氣象台從事預報工作。宋英傑以其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2004年在"我最喜愛的氣象主持人"全國性評選中,獲得最佳主持人"氣象先生"稱號。
2015年1月1日,主持湖北衛視健康美食養生欄目《飲食養生匯》[1] 。
目錄
人物經歷
198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氣動力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氣象台從事預報工作。
1993年3月1日,作為中國第一位氣象預報主持人走上了電視熒屏,氣象專業高級工程師。第八、九屆全國青聯委員,IABM(國際氣象傳播協會)創始會員,中國氣象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宋英傑以其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2000年、2002年、2004年,曾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氣象節目比賽主持藝術一等獎。
1993年3月作為中國第一位氣象預報主持人走上了電視熒屏,以其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2004年在"我最喜愛的氣象主持人"全國性評選中,獲得最佳主持人"氣象先生"稱號。
上世紀80年代末,社會對於主持人的認可和推崇遠不及當下清晰而熱烈。宋英傑說,那時的自己很樸實。雖然不太清楚主持人的具體工作,但既然不影響自己的預報工作,那麼便當成一項業餘愛好而欣然應允。也許命運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前期很多不經意的努力與付出註定會積澱為日後的成功,並顯得恰如其分。
做主持人工作之前,他就很喜歡練習自己的普通話。"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話沒有太多的口頭禪,這是一個人素養和品格的一部分。"秉承這種想法的他,喜歡聆聽專業播音員的發音,對着鏡子一字一句讀報。音調,語音,用詞,節奏,一個個微小繁瑣的細枝末節,幾近機械地訓練着。所以,當宋英傑字正腔圓播報天氣預報的時候,很多觀眾都誤認為他是播音主持專業出身。
1993年,宋英傑從幕後走向台前,從此開始了職業主持人的生涯,正式踏進全新的領域。如果做一名主持人失敗了,該如何全身而退?主持這個行業,是否會給自己更大的發展空間?宋英傑說,他從未設想過。他不是一個凡事謹小慎微、精心計劃的人,面對挑戰,他噴射出全部的激情。
從愛好轉向職業,從預報員轉型為主持人,他深厚的專業背景知識,他的博學多聞,他的自信篤定,他的兢兢業業,無疑都為他提供了一個可以全面展現其才華與氣質的舞台,使他能夠從容踏定在進步與開放的時代中如魚得水,並取得巨大的成功。
2012年度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頒獎典禮於1月20日晚八點在央視新台址2000平米演播大廳舉行。
1993年,宋英傑作為中國第一位氣象預報主持人走上了電視熒屏。
2013年,他獲得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20年他風雨無阻,他始終堅守用心去傳播氣象服務節目,讓觀眾"看得清、聽得懂,記得住,用得着",他就是宋英傑,他也是氣象行業主持人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個性特點
對於今日的自己,宋英傑說:"我時刻感恩。感恩於當初領導對自己潤物無聲的提攜,感恩於觀眾對自己的喜愛與包容。"正是這種感恩之心,使得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錄完節目,我喜歡重新審視,不滿意時甚至會辱罵自己",宋英傑說:"我習慣以一種挑剔刁鑽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節目。因此,我常常有一種起步感,總是走在路上,不斷追求提升的空間。"他說,十幾年來,唯一可以告慰這個職業的便是自己從未懈怠過。
柏楊曾說,愛之切,故言之也苛。宋英傑直言:"《天氣預報》節目,還沒有從十幾年前的固有模式中完全脫解出來。"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將準確的預報通俗易懂傳達給公眾,那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我特別希望在預報本身的表達上能夠與時俱進,有所突破。這是一種合力和共識的群體性行業行為,而非個人性情和喜好使然。"因此,他常常用12字來告誡自己,要讓觀眾"看得清、聽得懂、記得住、用得着"。只有真正滿足觀眾需求,才能夠與他們談一場純粹而完滿的"精神戀愛"。
《天氣預報》節目培養出一個氣象專業出身的主持人很不容易。我必須做好這件事情,對得起自己初始的選擇和這項事業曾帶給我的榮譽,他誠懇地說:"我已經把生命歷程中最有光彩、最有智慧的時光都獻給了這個節目,我希望它能在我的手中變得越來越好,這也是我的使命。"
在這種使命感的驅動下,心懷大愛的他開始致力於公益活動。在這次採訪不久之前,他曾和同事遠赴廣西,組織"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活動,進行氣象科普知識普及的講座,與公眾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需求。
他不喜歡用"宣傳"這個字眼來面對公眾,那種板起面孔說教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他覺得,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和公眾溝通,用一種彼此尊重的方式讓聽者更好地接受與理解氣象科普知識。
參與節目
2010年12月10日:《天天向上》
2012年7月7日:《謝天謝地你來了》天氣預報特邀助演。
2015年1月1日:《飲食養生匯》主持人。
公益活動
自2009年九月份開始,一直通過重慶市婦女兒童基金會的"圓夢行動"資助川外女大學生。她們分別是來自四川外語學院國際關係學院的秦雪姣和楊麗。4月9日上午9:30,宋英傑老師來到川外看望這兩名學生。當談及春節期間潼南的地震時(秦雪姣和楊麗都來自重慶潼南),宋英傑老師說他當時很牽掛她們,立即打電話聯繫她們,得知潼南受影響不大時,大家都平安時,才放心。秦雪嬌說,當接到宋叔叔問候家鄉情況的電話時,她被完全地震撼和感動了。宋叔叔並不是把她們當成普通的捐助對象應付了事,而是賦予了她們親人般的關懷與真情[2]。
兩個孩子很努力,很爭氣,當了班長,還拿了一等獎學金。他也很高興。他並不是把這個捐助作為一次性的付出,而是希望他的愛能持續下去,和孩子們做一生的朋友。
作為一個亮相幾率很高的節目主持人,宋英傑也算得上是全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了。但是在川外的幾個小時,他表現得相當親切隨和,體貼睿智。一會給孩子們簽名贈書,一會主動給孩子們拿水果糕點,還大方地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川外60年校慶在即,陪同的老師代表學校發出邀請,宋英傑也欣然允諾,儘量爭取參加。
當得知宋叔叔要到來,秦雪嬌和楊麗精心為其準備一份小禮物-重慶特產陳麻花和一張自製的卡片。那張卡片是她們花了整整一天製作的,卡片正面,寫着wise sunny happy humorous smiling healthy 六個英文單詞。這大概就是兩位同學對宋英傑老師的印象了。
百名玉樹地震災區藏族兒童參觀世界氣象館
六一兒童節,來自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百名藏族兒童參觀世界氣象館。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傑和李婧與這些快樂的小遊客們一起互動,讓大家體驗氣象節目,嘗試做氣象主播[3]。
考察活動
2013年6月19日,第二屆"美在新疆"大型互動考察活動在烏魯木齊正式啟動。當日14:15分,活動特邀嘉賓之一中國著名主持人宋英傑飛抵烏魯木齊。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三周年之際,由自治區黨委外宣辦、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天山網、騰訊網聯合承辦,特變電工特別贊助的第二屆"美在新疆"大型互動考察活動將於6月19日-6月23日舉行。此次活動特邀中國著名作家畢淑敏、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宋英傑、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國際問題專家張國慶、鳳凰衛視資深出鏡記者雷宇,以及中國氣象頻道專欄紀錄片中心攝製組前來新疆實地考察。
第二屆"美在新疆"大型互動考察活動期間,受邀嘉賓將走進烏魯木齊和伊犁,近距離了解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三年來新疆在經濟、社會、民生、文化、旅遊等各個方面的大建設、大變化、大發展,並親身感受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新疆豐富獨特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新疆壯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受邀嘉賓將通過網絡、微博等新媒體把新疆的新形象、新面貌傳遞給全國人民,傳遞到世界各地,展示一個真實的、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新疆。[4] 。
央視主持人宋英傑自爆孩子記得前世
現在不怎麼看電視的人很多,沒看過央視天氣預報的應該就很少了吧?畢竟天氣情況和我們的生活還是息息相關的,在央視主持了二十多年天氣預報節目的宋英傑可以說是觀眾的老熟人了。 作為人們熟知的公眾人物,宋英傑也有自己的微博賬號,時不時會發一些新鮮有趣的事和大家分享,有時候會進行一些文化科普,看了還是很長姿勢的。他還出了一本書,叫《二十四節氣志》,內容結合了傳統文化與氣象科學,被讀者評價說妙趣橫生,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5月10日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宋英傑在新浪微博自爆:「豆包同學快四歲了,晚上臨睡之前跟我聊天,他說:我的老家在四川,就在成都西邊一點點。我的兩個女兒還在那兒,一個15,一個10歲了。我已經好久沒見到她們了,可能都快認不出來了。我想去四川看她們,然後再回來。我和四川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完這些話,他就睡着了,我去陷入了深深的遐想.....」 在微博上宋英傑向網友解釋:「他說他老家在四川,這話已經說了很久了,不下一百遍,還說從四川什麼地方坐船去過重慶。」 「他說在成都西邊,然後我說雅安,他說不是;都江堰?不是。我就幫着數,最後說北川?他說是,所以嚇到我了。雖然之前也跟我翻地圖書,但從來沒聊過縣級地名。他說他離開老家十年了,可是她從來沒有聽說過汶川地震這個詞彙,而且也不看電視。」 「今天早上起來看新聞,播到四川強降雨的新聞時,他老說老家下雨了。我追問你老家確切在哪兒,他說是樂山和重慶之間。」 這件事被很多網友轉發,有的用科學來進行了解釋,有的開始分享自己知道的類似事件,讓人感到民間傳說的力量還是無處不在的,也讓人越發好奇小豆包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了。但是遺憾的是宋老師並沒有帶孩子去四川求證,後來也說小豆包每次說的地點都不一樣了,怕也是沒有辦法確定了。熱心網友也是試圖進行合理科學的解釋![5] 小孩子把自己接觸到的信息組合在一起進行了想象,還是真的有神秘因素起作用?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只是這方面科學研究還是太少,未知的領域也只能存而不論了。
呼圖壁:開鐮收新麥 喜悅慶豐收
2048年7月10日,中糧集團、新糧集團在昌吉州呼圖壁縣共同舉辦了「福臨門小麥開鐮文化節」。
活動現場,主持人「阿凡提」騎着可愛的小毛驢開場,幾句俏皮話,瞬間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被譽為「世界夜鶯」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爾帶來天籟美聲,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和「麵食小王子」劉輝也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同時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主持人宋英傑,在現場為觀眾解讀了新疆的氣象特點、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小麥高品質的關係。隨後,參加開鐮節的人們走進一片金色的麥田,一起比賽割麥,體驗了傳統收割小麥的過程。
昌吉州今年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24.5萬畝,預計總產量在85萬噸左右。這兩天,各糧食收購企業正在騰倉並庫,檢修收儲機械,確保收購工作順利進行。
「黑小麥是新疆的特有品種,過去我不敢種植,擔心價格太高沒人收,今天在活動現場,中糧集團的負責人讓我放心大膽的去種,他們要跟我簽訂單。」呼圖壁縣種糧大戶范靜告訴記者,中糧集團的專家不僅通過專業的市場數據分析,指導他選種種植,還當場與他簽了採購預約訂單。
今年3月,自治區下發了《自治區小麥收儲制度改革方案》,對實行了14年的小麥收儲機制進行改革,將「敞開收購、敞開直補、政府定價」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優質優補」,建立「政府引導、市場定價、多元主體收購、生產者補貼、優質優價、優質優補」的小麥收儲新機制,支持轄區內具有糧食收購許可證的加工企業入市收購。
中糧糧谷作為中國最大的糧食加工商之一,自2015年,中糧福臨門聯合國家糧食局,多次舉辦糧谷文化節,開行業先河。2017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中糧集團與新疆糧油集團聯合,成立了中糧八一面業(呼圖壁)有限公司。中糧集團不僅通過麵粉加工帶動上游小麥種植,增加當地就業和農民收入,還通過品牌拉動,打造新疆特色麵食「文化名片」。以小麥加工升級為核心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了主糧產業化發展脫貧攻堅新模式。
今年小麥開鐮文化節選址在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旨在拓展新疆高品質麵粉市場,助力當地政府打造「天山北坡優質冬麥」產區品牌,引導農民更加關注小麥的品質,讓優質的新疆小麥,搭乘中糧福臨門品牌的快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新疆麵粉正通過電商平台和線下銷售渠道,源源不斷地銷往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僅帶動農民了增收,還積極響應政府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糧集團行業資深總經理兼中糧糧谷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楊紅說,此次小麥開鐮文化節,中糧福臨門始終秉持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使命和責任,對產品實行嚴格的產地限定,對產業鏈中的每個細微環節都嚴格把控。未來中糧集團將發揮央企在農業「走出去」中的領軍作用,將新疆麵粉銷往全國各地,同時打造中亞、中東麵粉走廊,將優質麵粉產品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瓜多爾港推向中東市場。
視頻
參考資料
- ↑ 《飲食養生匯》變臉鳳凰網資訊,2014年12月30日
- ↑ 氣象先生宋英傑來渝資助川外兩女生 女生回贈陳麻花網易新聞,2010-04-10
- ↑ 百名玉樹地震災區藏族兒童參觀世界氣象館新浪世博,2010年06月02
- ↑ 中國著名主持人宋英傑來疆參觀考察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天山網, 2013年06月19日
- ↑ 央視宋英傑連透露4歲兒子竟說自己老家在北川,還有兩個女兒不思蜀的飛天小狐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