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雲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雲港

,別名海州、郁洲、港城,江蘇省下轄地級市,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東海水晶之都。

連雲港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夏商時代屬徐州人方東夷。連雲港屬溫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花果山東西連島孔望山等。連雲港水系基本屬於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境內探明礦產資源40餘種,有磷、蛇紋石水晶石英等。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

夏商時代:屬徐州人方東夷。

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人方國東夷。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後楚,屬郯子國。

秦代屬東海郡(郯城),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堂邑、廣陵、凌12個縣。

西漢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郯城),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費、厚丘、容邱、東安、合鄉、丞、建陽、曲陽、司吾、於鄉、都陽、陰平、吾鄉、武陽、新陽、建凌、昌慮、都平、建鄉、平曲38個縣。

東漢時期隸屬於徐州刺史部東海郡(郯城),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魏時屬東海國(郯城),該國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城11個縣。

西晉時期隸屬於徐州東海郡(郯城),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鄉、贛榆12個縣。

東晉時期屬東海郡,先後歸於後趙、前燕、南燕、東晉。該轄朐縣、郯城、利城、襄賁、祝祺、厚邱、贛榆7個縣。

南朝前期屬東海郡,該郡轄齊郡、東莞、琅玡、西海、東海、北海郡;南朝後期僑置青州、冀州,轄地同上。

南朝齊、梁僑置:

東莞郡、琅玡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 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 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 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北朝東魏僑置琅玡郡(稱海州朐縣):

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 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 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 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 琅玡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 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北齊、北周置海州:

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 朐山郡,轄朐山縣; 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 沭陽郡,轄沭陽縣; 海安郡,轄襄賁縣。 宋元時期 宋太宗至道三年(998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海州屬淮南路。宋神宗熙寧五年(1073年),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海州屬淮南東路。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1131年),海州為金侵占。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2年),海州復歸南宋。宋孝宗隆興年間(1163年—1165年),海州再割讓金國。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20年),海州再歸南宋。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年),海州改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西海州為元所占,復改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領朐山、沭陽、贛榆(懷仁縣改)、東海縣及錄事司。後改為海寧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寧府改為海寧州,錄事司與東海縣均併入朐山縣。海寧州改屬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設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海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淮東道宣慰司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淮安路。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海寧州歸吳,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寧州復改名海州,屬淮安府,廢朐山縣,沭陽縣直屬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贛榆縣,從唐貞觀元年(627年)以來的局面從此被打破,相當於今天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同年,廢江南行中書省,海州屬中書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年),廢行中書省,淮安府歸六部直轄。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海州為滿清侵占。

清順治二年(1645年),設江南省,屬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出江蘇省,海州屬江蘇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統州治及贛榆、沭陽二縣,脫離淮安府管轄,相當於今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沭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響水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縣治設於今海州區。因東瀕大海,故稱東海。4月,析縣境東部11鎮設置新縣灌雲縣。東海縣初屬江蘇省徐海道,後屬江蘇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隴海鐵路終端港建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將東海、灌雲各劃出一部分成立連雲市,區域:臨洪口以南,燒香河以北,東至東西連島,西沿臨洪河新浦、板浦以東為範圍。為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民國時期市縣平級)。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軍封鎖隴海鐵路,東海縣境域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以隴海鐵路為界,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了兩個抗日民主政府。鐵路南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建立的東海縣民主政府屬華中局淮海區,大部分地域屬沭陽縣,包括今東海縣安峰鎮、曲陽鄉、房山鎮、平明鎮和張灣鄉南部。鐵路北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建立海陵縣民主政府,先後屬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區、臨沂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海陵縣更名為東海縣(1949年5月,路南東海縣撤銷,其所轄區域併入沭陽縣和灌雲縣,此後,只有一個東海縣,屬山東臨沂專區。隴海鐵路北縣境西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後屬郯城縣,包括今桃林鎮、山左口鄉和李埝鄉西部)。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日,連雲市第一任市長張振漢到任。(因爆發抗戰,連雲市籌備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現市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中共魯中南行署轉山東省政府命令:東海縣境劃新浦、海州、連雲港、雲台山地區設立新海連特區。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屬山東魯中南行政區。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1949年11月建立),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1]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0年5月,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年底恢復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建制,隸屬山東省臨沂專區。

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屬徐州專區管轄,1961年10月1日,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因港得名改連雲港,1962年升為江蘇省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兩縣與原淮陰地區的灌雲縣劃歸連雲港;1996年江蘇省又將淮陰市的灌南縣劃歸連雲港,轄四縣四區。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雲台區,將雲台區的朝陽鎮、徐圩鎮、板橋鎮和中雲街道劃歸連雲區管轄,南城鎮、花果山鄉、雲台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贛榆縣,設立連雲港市贛榆區;撤銷新浦區、海州區,設立新的連雲港市海州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連雲港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江蘇省東北部,處於北緯33°59′~35°07′、東經118°24′~119°48′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日照市接壤,西與山東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毗鄰,南連江蘇宿遷市、淮安市和鹽城市。東西最大橫距約12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32千米。土地總面積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759.4平方千米,市區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連雲港位於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境內山海齊觀,平原、大海、高山齊全,河湖、丘陵、灘涂、濕地、海島俱備。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如一隻飛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為西部崗嶺區、中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區和雲台山區四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100米~200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及濱海平原3類,總面積5409平方千米。擁有耕地面積3797.9平方千米。東部沿海主要是約700平方千米鹽田和480平方千米灘涂。雲台山脈屬於沂蒙山的余脈,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雲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峰。連雲港有雲台山、錦屏山、馬陵山、羽山等山脈。連雲港有標準海岸線162千米,21個島嶼,其中東西連島為江蘇第一大島,面積7.57平方千米,基岩海岸為江蘇省獨有。[1]

氣候 連雲港處於暖溫帶南部,常年平均氣溫14℃,1月平均溫度-0.4℃,極端低溫-19.5℃:7月平均溫度26.5℃,極端高溫39.9℃。歷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為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的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略有海洋性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常年平均氣溫14.1℃,歷年平均降水883.6毫米,常年無霜期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水文 連雲港水系基本屬於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區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從市內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稱。境內還有玉帶河、龍尾河、興莊河、青口河、銹針河、柴米河、薔薇河、善後河、鹽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餘條,有17條為直接入海河流,有鹽河等河直接與運河及長江相通。連雲港共有水庫168座,其中石樑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庫較大。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水資源總量56億立方米,利用率達40%。境內河網稠密,有大小干支河道53條,其中17條為直接入海河流。連雲港共有水庫168座,其中石樑河水庫為江蘇省最大水庫,可蓄水4億立方米。連雲港沿海地區面積99.33平方千米,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資源總量56億立方米,利用率40%;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600立方米。

動物資源 連雲港動物資源主要分水生、陸生和鳥類。水生動物中的海洋水產品占連雲港水產品總量的72.8%,海州灣漁場為中國8大漁場之一。主要經濟魚類為帶魚、鰳魚、黃魚加吉魚4大類。近海水域和內陸水域主要生產對蝦、海帶及淡水魚類。陸上動物主要為人工飼養的畜禽品種,達12科、18屬、90多個品種。連雲港有各種鳥類225種,列入國家珍稀保護鳥類計31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境內探明礦產資源40餘種,有磷、蛇紋石、水晶、石英等。東海縣水晶儲量、品位居中國之首,收購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是中國最大的硅產業基地和水晶工藝品、硅微粉、碳化硅等產品的加工和出口基地。[2]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戶籍人口 534.4 萬人,比上年 末增加 0.07 萬人,增長 0.01%。年末常住人口 451.1 萬人,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 286.89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3.95 萬人, 增長 1.4%。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63.6%,比上年提高 1 個百分 點。

民族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共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科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京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基諾族等49個民族。

社會事業

科學教育 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 比重達到 40.5%。研發支出占 GDP 比重突破 2%。深化科 技體制改革,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機 制的基礎作用,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 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新增國 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61 家。獲批國家「新藥創製」重大專項 27 項,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科研載體加快推進,全年獲批省工 程技術研究中心 5 個、企業技術中心 3 個,院士工作站 1 個。

2019年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 5 所(含獨立 院校 1 所)、成人高校 1 所。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 招生 1.58 萬人,在校生 5.19 萬人,畢業生 1.16 萬人;研究 生教育招生 464 人,在校生 842 人,畢業生 72 人。全市中 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 4.5 萬人(不含技校)。九年義務教育鞏 固率 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 100%,普及高中階段教 育。特殊教育招生 138 人,在校生 1261 人。全市共有幼兒 12 園 618 所,比上年增加 22 所;在園幼兒 18.60 萬人,比上年 減少 3.5 萬人。出台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十條意見,大幅提 升教師獎勵性補貼,全市新增教師崗位 1800 多個。新海高 中獲批建設省高品質示範高中。江蘇海洋大學成功創立,職 業技術學院建成醫藥化工產教融合基地,財會學院通過高職 辦學評估。

文化衛生 2019年全面建成 1690 個村(社區)綜合 性文化服務中心,按時實現省定城鄉全覆蓋的目標;推進縣 (區)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評比表彰 20 家優秀 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命名 4 個特色文化之鄉、10 個特色文 化廣場,基本實現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創編大型淮海戲《永遠記住你》、旅遊演藝與民族器 樂劇《夢西遊》、呂劇《英雄之銘》、京劇《德耀中華》、 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和舞蹈《崴薩囉》等一批藝術作品,《就 戀這把土》《英雄之銘》《情韻海州》《孤島夫妻哨》等 4 部作品獲第四屆省文華獎。新增市級非遺項目 23 個,市級 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43 名,1 人獲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淮海戲代 表性傳承人。

2019年全市擁有衛生計生機 構 2740 個,其中: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6 個, 13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9 個,婦幼衛生機構 9 個。各類衛生機構 擁有床位 2.81 萬張,衛生技術人員 3.11 萬人,其中執業(助 理)醫師 1.29 萬人,註冊護士 1.43 萬人。全市 112 家預防 接種門診全部建成標準化門診,位居全省第一方陣;農村無 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提升至 97.4%,實現進位爭先。衛生監 督標準化試點工作高分通過省級驗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 法被評為「江蘇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十大創新舉措」,電子健康卡 建設獲評中國智慧健康醫療優秀成果。

風景名勝

綜述 連雲港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依山傍海,山海相擁,港城一體。擁有6個國家4A級景區、14個風景區和近210個風景點,包括孕育古典名著《西遊記》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連島海濱浴場(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國健康型海水游泳場)因孔子登山而得名的孔望山、噴珠滴翠的漁灣和中國抗日第一山——贛榆抗日山。

連雲港古蹟較為豐富,歷史久遠。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和江蘇3大旅遊區之一。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遊記》、《鏡花緣》等)、名「氣」(連雲港空氣質量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於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遊景觀。

1959年和1978年在錦屏山南麓二澗和東海縣山左口鄉大賢莊,均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唯一的有明確地層關係的舊石器時代遣址。錦屏山地帶新石器時代遣址有19處,二澗遣址為中國原始農業最早開發區之一。1979年發現的長20米、寬10米的「將軍崖岩畫」。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國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