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贛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贛州(江西省地級市)

贛州市原圖鏈接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總面積的23.6%,下轄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201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970.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5萬人。

贛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綜合保稅區,是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示範區、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是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贛州都市區是江西南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都市區。

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原中央蘇區所在地萬里長征的起點城市,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守仁辛棄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領導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州是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和世界風水堪輿文化發源地等美譽。

2017年11月,贛州市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贛州

面積:39379.64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Ganzhou

人口:970.78萬人(2016年戶籍人口)

別名:虔城、虔州、贛南、客家搖籃

方言:客家語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設區的市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江西省

著名景點:通天岩、八境台、郁孤台、贛州古城牆、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等

下轄地區: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

機場:贛州黃金機場

政府駐地:章貢區長征大道8號

火車站:贛州站、贛州西站(在建)

電話區號:0797

車牌代碼:贛B

郵政區碼:341000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部

行政代碼:360700

大學: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等

地區生產總值:2524.01億元(2017年)

市樹:榕樹

市花:杜鵑花

特產:贛南臍橙、南酸棗糕、贛南茶油等

簡稱:虔

建制沿革

贛南形成行政區的歷史悠久。吳嘉禾五年(236年)設置相當於市一級的行政機構——廬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設南安、贛州兩個政區,簡稱「南贛」。又因地處贛江上游、江西南部,並於清康熙年間和民國初先後置分巡贛南道和贛南道,亦俗稱「贛南」。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發大軍分五軍戍五嶺,其中一軍守庾嶺之界,置南壄縣,九江郡,贛南有行政建制縣始於此。[1]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南壄屬楚;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南壄隸之;五年(前202年),漢滅楚,南壄始隸漢;六年(前201年),置豫章郡,南壄隸之;同時增設贛縣、雩都二縣,贛縣築城於益漿溪(今章貢區蟠龍鎮一帶)。西漢末年,王莽稱帝,史稱新莽(9—23年),改豫章郡為九江郡,贛南三縣隸之。東漢·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復名豫章郡,南壄縣改為南野縣,贛縣、雩都、南野三縣仍屬豫章郡。[8]興平元年(194年),孫策據江南,分豫章郡置廬陵郡,贛縣、雩都、南野三縣隸之。

236年(三國吳嘉禾五年),析廬陵郡置南部都尉,隸揚州,治於都。領雩都、贛縣、平陽(由贛縣分出,即今興國)、陽都、揭陽(析於都白鹿營地置陽都,析陽都陂陽地置陂陽縣,隨後改為揭陽)、南安(由南野分出,約轄今南康、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約轄今大余、上猶、崇義等地)7縣。

280年(晉太康元年),改南安為南康,改陽都為寧都,改平陽為平固。

282年(晉太康三年),撤銷廬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郡治雩都,將南野併入南康領6縣。

284年(晉太康五年),改揭陽為陂陽。

289年(晉太康十年),贛縣移縣治於葛姥城(今章貢區虎崗一帶)。

291年(元康元年),南康郡改屬江州都督府。

349年(永和五年),郡治從雩都遷至贛縣(章、貢兩水間,今章貢區)。

550年(南朝梁大寶元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屬廣東東衡州始興郡。

581年(南朝陳太建十三年),大余改隸廣東東衡州安遠郡。

589年(隋開皇九年),改南康郡為虔州,隸屬於洪州總管府。平固併入贛縣、南野併入南康、虔化併入寧都。

593年(隋開皇十三年),陂陽縣設石城場,併入寧都。虔州轄贛縣、雩都、南康、寧都4縣。

627年(唐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道,虔州隸江南道,轄縣沿襲隋制。

682年(永淳元年),析南康東南地復置南安縣(約轄今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領5縣。

705年(神龍元年),復置大余縣,虔州領6縣。

742年(天寶元年),南安改名信豐縣,並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後改虔南鎮。

788年(貞元四年),分出雩都三鄉和信豐一里復置安遠縣,虔州領7縣。

904年(天佑元年),從雩都縣分出象湖鎮置瑞金監。

909年(後梁開平三年),虔州屬梁。

910年(開平四年),以虔、韶2州置百勝軍。

937年(南唐升元元年),改百勝軍為昭信軍,虔州屬之。

911年(乾化元年),析南康縣地置上猶場。

952年(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猶場為上猶縣,翌年改瑞金監為瑞金縣,虔南場為龍南縣,石城場為石城縣。至此,虔州領11縣:贛縣、於都、信豐、南康、大余、虔化、安遠、上猶、瑞金、龍南、石城。

975年(宋開寶八年),改昭信軍為軍州。

976年(大平興國元年),改軍州復為虔州。

982年(大平興國七年),從贛縣分出瀲江鎮7鄉及廬陵泰和部分轄地置興國縣,從於都分出縣東南6鄉於九州鎮置會昌縣,虔州轄13縣。

990年(淳化元年),以虔州原轄南康、大余、上猶3縣另置南安軍,治大余。虔州領10縣,為贛南分設兩個政區之始。

1121年(宣和三年),龍南縣改名為虔南。

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校書郎董德元以「虔」字為虎頭,虔州號「虎頭城」,非佳名,奏請改名,詔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合流之義,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稱為贛),贛州名始此。同時,虔化縣改名為寧都,虔南縣復名為龍南。

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改江南西路為江西行中書省,贛州、南安軍隸江西行省。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贛州、南安軍分別改為贛州路總管府、南安路總管府,隸屬與領縣如舊。

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贛州、南安兩路改為府。

1385年(洪武十八年),江西分為5道,贛州、南安2府均屬嶺北道。

1477年(成化十三年),設分巡嶺北道於贛州,贛州、南安2府屬之。

1494年(弘治七年),置南贛巡撫都察院於贛州,稱虔院。

1516年(正德十一年),置巡撫南贛汀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轄江西的南安、贛州,廣東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

1517年(正德十二年),從上猶、南康、大餘3縣劃出部分轄地置崇義縣,屬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領4縣:大余、南康、上猶、崇義。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增設分守嶺北、嶺東、嶺南、漳南4道,統於虔院。嶺北巡、守兩道治贛州,贛州、南安2府隸之。

1569年(隆慶三年),從安遠、信豐、龍南3縣劃出部分轄地置定南縣,隸贛州府。

1576年(萬曆四年),以安遠縣原轄尋烏等15堡另置長寧縣,隸贛州府。至此,贛州府領12縣,南安府領4縣。

1653年(清順治十年)至1669年(康熙八年),先後撤銷南贛守撫和巡、守兩道。

1671年(康熙十年),置分巡贛南道,轄贛州府、南安府。

1731年(雍正九年),改分巡贛南道為分巡吉南贛道,增轄吉安府。

1754年(乾隆十九年),升寧都縣為寧都直隸州,轄瑞金、石城2縣,為贛南分設贛州府、南安府、寧都直隸州3個政區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贛道為吉南贛寧兵備道,增轄寧都直隸州。

中華民國

1912年(民國元年)廢府(州)、廳設縣,省直接下轄縣。

1914年江西設潯陽、豫章、廬陵、贛南4道。贛州屬贛南道,道治贛縣,轄贛縣、於都、信豐、興國、會昌、安遠、長寧(現尋烏縣)、龍南、全南、定南、寧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猶、崇義17縣。

1926年,廢贛南道,省直接轄縣。

1932年江西省省劃為13個行政督察區,贛南各縣分屬第九、十一、十二、十三督察行政區。興國縣歸第九行政督察區。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轄贛縣、南康、信豐、上猶、崇義、大餘6縣,行政督察專署駐贛縣。第十二行政督察區轄寧都、廣昌、石城、瑞金、於都、會昌6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寧都。第十三行政督察區轄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尋烏5縣,行政督察專署駐寧都。

1933年,第十一、十三2個行政督察區合併,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先駐大余,後遷贛縣,轄11縣。

1935年,江西省改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贛南各縣分屬江西省第四、八督察行政區。第四行政督察區轄贛縣、南康、信豐、大余、上猶、崇義、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尋烏11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贛縣;第八行政督察區轄寧都、廣昌、石城、瑞金、會昌、於都、興國7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寧都。

1949年5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南昌,隨後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國民黨的江西省政府南遷贛縣。不久國民黨在贛州的統治隨着人民解放軍攻克整個贛南而宣告結束。

此外,在1929至1934年間,贛南大部分地區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各地先後成立蘇維埃政府,分別隸屬江西、湘贛、粵贛、贛南省蘇維埃政府,並於1934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設立贛州專區行政專員公署。

贛州市原圖鏈接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贛南各縣,後成立贛西南行政公署,轄贛州、寧都、吉安3專區。其中贛州專區領18縣(市):贛州市(8月析贛縣贛州鎮設贛州市)、贛縣、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

1949年9月中旬,成立寧都專區,分領8縣: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廣昌(由撫州專區劃入);贛州專區領11縣(市):贛州市、贛縣、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贛南分設2個專區。

1949年11月,贛州專區併入贛西南行政公署。

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南各縣仍分屬贛州、寧都2專區。

1952年8月,撤銷寧都專區,贛南再次合二為一,領18縣(市),廣昌劃歸撫州專區。1954年5月,成立贛南行政區,同時撤銷贛州專區,廣昌劃入,領19縣(市)。

1964年5月撤銷贛南行政區,恢復贛州專區。

1971年1月改稱贛州地區。

1983年10月廣昌劃歸撫州地區。

1994年南康、瑞金撤縣設市。

1998年12月,國務院批准贛州地區撤地改市,原縣級贛州市改為章貢區。

1999年7月,地級贛州市正式掛牌成立。

2012年6月,國務院正式出台《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贛州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凸顯,贛州因此成為中部首個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的城市。

2013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了贛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同意撤銷縣級南康市,設立贛州市南康區,同意將原南康市的潭東鎮、潭口鎮劃歸贛州市章貢區管轄。

2014年2月25日,贛州市南康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文,正式批覆同意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6年10月,江西省政府印發通知,按國務院有關批覆精神,同意撤銷贛縣,設立贛州市贛縣區,以原贛縣的行政區域為贛州市贛縣區的行政區域。

2016年12月28日,贛州市贛縣區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2016年末,贛州市轄章貢區南康區贛縣區3個市轄區(其中市轄區下轄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蓉江新區),以及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會昌石城尋烏14個縣,代管瑞金1個縣級市,共18個縣級政區。全市有7個街道辦事處,142鎮,141鄉(含民族鄉1個),5個管理區,10個營林林場,422個居民委員會,3461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贛州市位於中國華東江西省南部,地處贛江上游,處於東南沿海地區向中部內地延伸的過渡地帶,是內地通向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贛州東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龍巖市,南至廣東省梅州市、河源市、韶關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連江西省吉安市和撫州市,介於北緯24°29′~27°09′、東經113°54′~116°38′之間,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總面積的23.6%。

地形

群山環繞,斷陷盆地貫穿於贛州市,以山地、丘陵為主,占總面積的80.98%。其中丘陵面積24053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61%;贛州市山地總面積8620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21.89%;兼有50個大小不等的紅壤盆地,面積6706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的17%。贛州市四周有武夷山、雩山、諸廣山及南嶺的九連山、大庾嶺等,眾多的山脈及其餘脈,向中部及北部逶迤伸展,形成周高中低、南高北低地勢。贛州市海拔高度平均在300~500米之間,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50座,崇義、上猶與湖南省桂東3縣交界處的齊雲山鼎鍋寨海拔2061米為最高峰,贛縣湖江鎮張屋村海拔82米為最低處。

水系

贛州市四周山巒重疊、丘陵起伏,形成溪水密布,河流縱橫。地勢周高中低,南高北低,水系呈輻輳狀向中心——章貢區匯集。贛南山區成為贛江發源地,也成為珠江之東江的源頭之一。千餘條支流匯成上猶江、章水、梅江(古稱河水,也稱寧都江、梅川)、琴江、綿江(又稱瑞金河)、湘江(湘水,又稱雁門水)、濂江(濂水,又稱梅林江、安遠江)、平江(又稱興國江、平固江)、桃江(又名信豐江)9條較大支流。其中由上猶江、章水(古稱豫章水)匯成章江;由其餘7條支流匯成貢江(貢水,古稱湖漢水,又稱雩江、會昌江);章貢兩江在章貢區相會而成贛江,北入鄱陽湖,屬長江流域贛江水系。另有百條支流分別從尋烏、安遠、定南、信豐流入珠江流域東江、北江水系和韓江流域梅江水系。區內各河支流,上游分布在西、南、東邊緣的山區,河道縱坡陡,落差集中,水流湍急;中游進入丘陵地帶,河道縱坡較平坦,河流兩岸分布有寬窄不同的沖積平原。

水文

贛州市位於贛江上游,是以暴雨、洪水為主要自然災害的地區。每年4~9月為汛期,5~6月為洪水多發季節,春汛和秋汛也時有發生。2012年,贛州市年平均降水1967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25%。年實測徑流量431.33億立方米,贛州市徑流量年內分配不均衡,汛期(4~9月)實測徑流量為275.94億立方米,占全年徑流量的64%,非汛期徑流量為155.39億立方米,占全年徑流量的36.0%。各河川徑流量補給主要是降水,屬雨水補給型。

據對域內贛江、貢水、章水、上猶江、桃江、梅川、桂壩河、湞水、綿江、平江、濂江、湘水、琴江、崇義水、九曲水、尋烏水等17條重要大中河流及18個縣(市、區)的53處水質監測斷面,贛州市5個省1個市界河斷面和16個「百大哨口工程」,就江河水中金屬化合物、非金屬化合物和有機物等26個項目進行監測分析,各主要江河重要水域水質狀況為:質地優良的Ⅰ、Ⅱ類別水質全年比例為64.1%,豐水期72.1%,枯水期49.1%;合格的Ⅲ類水全年為22.2%,豐水期14.2%,枯水期31.4%;輕度污染的Ⅳ類水質全年為7.9%,豐水期10.6%,枯水期5.6%;重度污染的Ⅴ類水質全年為0.8%,豐水期0.1%,枯水期8.1%;嚴重污染的超Ⅴ類水質全年為5.0%,豐水期3.1%,枯水期5.8%。

氣候

贛州市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冬夏季風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酷暑和嚴寒流時間短、無霜期長等氣候特徵。 贛州市總降水量平均為1318.9毫米,比歷年同期少1.8成,屬偏少年份(其中上猶、大余、興國為正常年份,全南為特少年份,其他縣市為偏少年份)。以大餘1554.9毫米為最多,龍南1152.2毫米最少。全市年平均氣溫為19.8℃,比歷年同期高0.9℃,各縣市年平均氣溫在19.1~20.8℃之間。全市年平均氣溫以於都20.8℃為最高,石城19.1℃最低;章貢區為20.2℃。

春季,陰雨連綿。3-5月,冷暖氣流在贛南頻繁交匯,天氣變化無常,時冷時熱,陰雨常現。一旦冷暖氣流對抗劇烈,雷雨大風、冰雹、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均可發生。

夏季,先澇後旱少酷暑。初夏贛州市正處於副熱帶高壓邊緣西南氣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氣,降雨大且易集中。6月贛州市平均雨量為254.3毫米,最多的1968年6月高達534.2毫米,是全年月雨量之冠。該月平均暴雨17站次,是贛州市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主汛期。盛夏7—8月,中部盆地白天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6℃以上,但早晚氣溫一般均在30℃以下,雖然白天較炎熱,但少酷暑。

秋季,風和日麗天氣爽。10-11月中旬約一周時間,常受北方南下的高壓控制,大氣層結穩定,天氣晴好。月平均雨日只有6-8天,月平均氣溫14-21℃,月平均相對濕度70-80%,是全年陰雨日數最少、溫和氣爽最宜人的季節。

冬季,冷而不寒少雨雪。贛南緯度較低,北面有高山阻攔冷空氣直驅南下,入冬較遲,凍害較輕;又常受北方乾冷空氣團控制,少有雲雨形成。白天太陽照射,氣溫較高;晚上輻射冷卻,氣溫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澆凍。受強寒潮襲擊時,可產生固體降水或冰凌天氣,但機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數只有1-2天。

自然資源

贛州客家圍屋-關西新圍原圖鏈接

土地資源

由於地質構造關係和受成土等多種因素影響,贛州形成了土地類型地域性強、土地利用差異明顯、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積小、耕地後備資源不足、土地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點。2012年,贛州市土地總面積3936295.5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38136.5公頃,園地130888.70公頃,林地2921302.46,草地61467.05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71206.68公頃,交通運輸用地42757.50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2801.66公頃,其他土地47735.05公頃。除林地高於全國人均占有數外,余均低於全國人均占有量。

生物資源

贛州是中國商品林基地和重點開發的林區之一。植物區系具有種類繁多、成分複雜、起源古老等特點。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紀植物區系,是古老植物種屬的「避難所」,是東亞植物區系的發源地之一,還是中國特有植物珍貴樹種較多的地區。在動物地理區劃上,贛南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有較多森林野生動物(昆蟲)種類分布在境內各地。西南部的九連山,是中國中亞熱帶南緣東端自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了一些野生動植物的活化石和珍貴樹種。

據歷年多次森林植物調查資料估算,境內森林野生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主要有3類220科2298種。其中蕨類植物31科74種,裸子植物9科29種,被子植物180科2195種。在這些植物中,有喬、灌、藤本樹種1600~1800多種,已掌握的有134科1736種,採集有標本的126科384屬1170餘種,其中:喬木樹種500餘種,灌木(含藤本)樹種650餘種,竹類20餘種;有珍稀瀕危樹種124種,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樹種40餘種;引進樹種200多種。贛南樹木園採種育苗上山造林和原有的樹種保存1300多種,其中珍稀樹種131種。

贛南地形複雜,地域差異大,森林樹種垂直分布比較明顯,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崗地的林木樹種多為馬尾松、杉木、油茶、毛竹、黃竹、茅栗、白栗、樟樹、苦櫧、銀木荷、南嶺栲、紅楠等;海拔500~700米的低山多為殼斗科的麻櫟、錐栗、絲栗栲等,黃檀、擬赤楊、馬尾松、毛竹、杉木、泡桐、漆樹、深山含笑、烏桕、觀光木、茶梨、猴喜歡、天料木、苦梓、杜英屬、小山竹、黃樟、大葉楠、厚皮樹、楓香等樹種;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多為甜櫧栲、鈎栗、山合歡、椴樹、冬青、光皮樺、化香、竹柏、黃楊、楓香等樹種;海拔1000米以上低中山地多為天然灌木類,如杜鵑、鳥飯、檵木、小葉石楠、馬銀花、猴頭杜鵑、野山茶、吊鐘花、冷劍竹等樹種。儘管贛南林地緯度相差2~3度,但林木樹種水平分布上差異不大,樹種分界線不明顯。境內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31種,其中Ⅰ級4種,Ⅱ級27種;列入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8種。

礦產資源

贛南是中國重點有色金屬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美譽。已發現礦產60多種,其中有色金屬10種(鎢、錫、鉬、鉍、銅、鉛、鋅、銻、鎳、鈷),稀有金屬10種(鈮、鉭、稀土、鋰、鈹、鋯、鉿、鉫、銫、鈧),貴重金屬4種(金、銀、鉑、鈀),黑色金屬4種(鐵、錳、鈦、釩)、放射性金屬2種(鈾、釷),非金屬25種(鹽、螢石、滑石、透閃石、硅石、高嶺土、粘土、瓷土、膨潤土、水品、石墨、石棉、石膏、芝硝、重晶石、雲母、冰洲石、鉀長石、硫、磷、砷、碘、大理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燃料4種(煤、泥炭、油頁岩、石油等)。以上礦產中經勘查探明有工業儲量的為鎢、錫、稀土、鈮、鉭、鈹、鉬、鉍、鋰、鉫、鋯、鉿、鈧、銅、鋅、鐵、鈦、煤、岩鹽、螢石、硫、白雲岩、石灰岩等20餘種。贛州市有大小礦床80餘處,礦點1060餘處,礦化點80餘處。贛州市保有礦產儲量的潛在經濟價值達3000多億元。境內發現的砷釔礦、黃釔鉭礦為中國首次發現的礦物。1983年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與礦物命名委員會審查通過並正式確認的贛南礦,為世界首次發現的新礦物。

人口民族

贛州客家先民南遷記念壇原圖鏈接

2012年末,贛州市總戶數282.4萬戶,總人口926.7萬人,比年初增加8.44萬人。農業人口737.6萬人,占總人口數的79.6%;非農業人口189.10萬人,占總人口的20.4%。男性482.16萬人,女性444.54萬人。平均每戶人口數為3.3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33人。贛州市人口出生率13.32‰,贛州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4‰。2014年南康撤市設區後,贛州市城區面積達到2323平方公里,是原城區面積的近5倍。 截至2014年底,贛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38.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8.2萬人。 2014年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954.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68萬人。

截至2015年底,贛州市常住人口約854.71萬人,居全省首位。

2016年末贛州市戶籍總人口為970.78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10.15萬人。

2017年贛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166萬人,預計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2016年末,全市總人口970.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5萬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全市出生130423人,人口出生率13.18‰,人口自然增長率8.03‰。[2]

2015年,贛州市漢族人口919.55萬人,占總人口的99.2%。有畲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土家哈尼哈薩克傈僳高山拉祜東鄉納西景頗獨龍達斡爾仫佬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鄂溫克等41個民族,共7.15萬人,占0.8%,分布在18個縣(市、區)和贛州開發區的204個鄉(鎮)、486個村。贛州市有1個民族鄉、36個民族村、287個民族村小組。以畲族為主,回族集中在章貢區,瑤族集中在全南,有民族村30個。超過千人的有畲、回、蒙古3個民族。

交通

規劃

贛州市已制定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與周邊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連接,把贛州建成中國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贛龍鐵路擴能改造,建設昌吉贛鐵路客運專線,規劃研究贛州至深圳鐵路客運專線和贛州至韶關鐵路複線,打通贛州至珠三角、粵東沿海、廈漳泉地區的快速鐵路通道,加快贛井鐵路前期工作,加強贛州至湖南、廣東、福建等周邊省份鐵路運輸通道的規劃研究,提升贛州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造擴建贛州黃金機場,研究建設航空口岸。適時將贛州黃金機場列為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加快贛江航道建設,結合梯級開發實現贛州—吉安—峽江三級通航,加快建設贛州港。

此外,贛州市在2010年初啟動編制了《贛州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經專家評審原則通過。該規劃涵括了贛州中心城區、贛縣縣城和南康區等120平方公里範圍。贛州軌道交通建設仍處在規劃階段。

航空

贛州黃金機場位於贛州市南康區鳳崗鎮峨眉村,距贛州市中心16公里,占地面積2668畝,按4D級民用機場規劃,能滿足波音757、空客A320等機型起降,總投資為5.2億元,於2008年3月26日正式通航。2014年贛州黃金機場共保障航班788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87400人次,位列全省第二,貨郵吞吐量5543噸,航班保障架次、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三大生產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以12.01%、25.61%、46.04%的速度增長。

機場已開通飛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杭州、南昌、成都、昆明、海口、廈門等地的航線,機場每周通航百餘個航班。此外,贛州還被列為全國支線航空發展試點城市,引進了航空公司地級市基地。

鐵路

贛州市境內已建成的鐵路有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韶鐵路、贛瑞龍鐵路。還有已經開工建設的昌贛客運專線、贛深客運專線將與原有鐵路構成贛州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贛州站現已開行至北京、蘇州、南昌等地的始發列車,通達全國各大中城市。當前,贛州正加緊完善鐵路網絡,加快鷹(潭)瑞(金)梅(州)鐵路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規劃研究吉安至建寧鐵路,瑞金火車站已完成升級改造,成為贛州市規模最大的火車站。

昌吉贛客運專線已於2014年底正式啟動建設,線路自南昌樞紐引出,經宜春市所轄的豐城市、樟樹市,吉安市及其所轄的新幹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由興國縣經贛縣至贛州市,並引入與廣東相接的贛韶鐵路南康站,線路全長420公里,途經13個站點。項目總投資532.5億元,將按時速350公里標準建設。

2015年底前開工建設吉泉鐵路擬途經贛州市的興國、寧都、石城3個縣的13個鄉鎮,將設3個火車站。吉永泉鐵路將結束寧都、石城縣沒有鐵路的歷史。據悉,吉永泉鐵路定位為一條以貨運為主、客貨兼顧的鐵路幹線,為國鐵Ⅰ級鐵路,時速160公里,全線正線里程數601.57公里,其中贛州境內121.4公里,全線總投資約515億元,江西境內投資約140億元。

公路

贛州市境內公路運輸已基本形成以市區為中心,105國道、323國道、319國道、206國道為骨架通達四面八方的公路網絡,已初步建成以G35濟廣高速、G45贛粵高速、G76廈蓉高速、G45大廣高速、G72泉南高速石吉段、S66贛韶高速、贛州繞城高速公路等為骨架的高速公路交通。

贛州市加強公路建設,支持G45大廣高速贛州繁忙路段實施擴容改造工程,規劃建設興國—贛縣、尋烏—全南、廣昌—建寧等高速公路。贛州市加大國省道幹線公路改造力度,力爭縣縣通國道,重點推進通縣二級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站場建設。

水運

境內位於贛江源頭的贛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贛州港碼頭分布於貢江、章江及合流後的贛江河段。港區流域面積5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67萬平方米。2003年生產用碼頭泊位34個,總延長1350米,最大靠泊能力500噸,其中客運泊位1個,貨運泊位33個,有石油泊位2個,雜貨泊位16個,散貨泊位15個。

城市公共交通

贛州中心城區經營城市公共交通的企業是贛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城區有公交車994標台,其中大容量、節能環保型公交車306標台,公交線46條,公交場站5個,公交站點742個,從業人員1235人,公交線路總長1134.7公里,日均客運量約二十萬人次。

贛州市中心城區基本構建了「一縱一橫一環」為主線、四個區域公交線路均衡分布的線網格局,公交班次得到加密,公交線網的覆蓋率得到提高。2012年客運量達5630.70萬人次,全年完成營運收入7431萬元。 贛州公交站點遍布市區主要街道及周邊縣/鎮,主要樞紐站點包括火車站站前廣場、南門文化廣場和公交樞紐中心等,市區公交採用自動投幣,票價一元(縣/鎮除外)。贛州是江西首個開通快速公交的城市,開通了快速公交K1、K2、K3「環城快線」、K6「機場快線」共4條快速公交線路,其中K1、K2「快速公交」線路貫穿贛州中心城區東西、南北兩條主線,快速公交票價一元。

此外,贛州中心城區有出租車公司多家,共運營着1142輛出租車(其中南康區50輛),市區出租車一律打表計費,起步價為5元/2公里,2公里後1.6元/公里。

城市主幹道

紅旗大道,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雙向十車道,全長5054.4米,自東向西橫貫贛州老城區,是贛州市的一條形象大道,被評為「江西省園林路」,並以其頗具特色的綠化而聞名。

贛南大道,全長35.25公里,總投資30.05億元,連接贛縣梅林鎮、贛州老城區、章江新區、贛州開發區、南康區,其中新建跨江大橋3座(章江大橋、貢江大橋、新世紀大橋),新建互通式立交橋4處(贛縣起點立交、贛新路立交、跨紅旗大道立交和復興大道立交)已竣工通車。

軌道交通

2015年12月15日,贛州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項目中標公示等相關工作完成,初步確定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本項目的中標單位。

《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和《贛州都市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2-2030)》確定,贛州都市區將形成以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幹線為骨幹,以地面常規公交為主體,組團內部公交為支撐的公共交通網絡。為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根據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共規劃有4條軌道交通線,總規模為80千米至100千米。

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範圍為贛州都市區中心城市範圍,包括章貢區、贛州經開區、蓉江新區全域,南康區蓉江街道、東山街道、唐江鎮、鳳崗鎮、龍嶺鎮、鏡壩鎮、太窩鄉、三江鄉、龍華鄉、朱坊鄉、橫寨鄉、赤土畲族鄉,贛縣區梅林鎮、茅店鎮、江口鎮、五雲鎮、儲潭鎮、大田鄉,上猶縣東山鎮、黃埠鎮,區域總面積為2236平方千米。

快速路

根據規劃,最快將在「十三五」末期,贛州將建成基本格局為「四橫六縱一環」的快速路網。「四橫」是指飛翔大道-黃金大道-廈蓉高速、城西大道-武陵大道-東江源大道、贛南大道(南康-贛縣)、繞城高速。「六縱」是指南康機場快速路、蓉江七路、黃金大道-蓉江三路、東江源大道、迎賓大道-文明大道、虔東路。「四橫六縱」全長約254千米,其中,新建快速路約169千米,遠期改造高速公路約85千米。「一環」是指在贛州城市外圍形成一個高速交通閉環,包括繞城高速新線、廈蓉高速新線、大廣高速新線。贛州城市快速路網將通過分路段分時段實施的方式進行,建設大多數採用高架形式建設。

「四橫六縱一環」的快速路網建成後,可覆蓋超過300平方千米的建設用地,服務300萬城市人口,連接章貢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蓉江新區、贛縣區、南康區等區域,與贛州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一帶、三軸、六區」空間形態相一致。

經濟

綜合

2016年,贛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194.34億元,比2015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0.1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936.87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937.35億元,增長12.1%。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5.0:44.1:40.9調整至2016年的14.6:42.7:42.7。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298.86億元,增長9.6%,占GDP比重為59.2%。

2016年,贛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比2015年上漲2.0%,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4.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1%,其中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下降0.9%,黑色金屬及材料類下降6%,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下降5.7%,木材及紙漿類下降1.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2%,其中冶金工業下降2.5%,煤炭及煉焦工業下降4.7%,紡織工業下降8.1%,皮革工業上漲1.3%。

2016年,贛州市財政總收入366.32億元,比2015年增長3.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18億元,下降0.9%。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達16.7%,下降1.2%。全年各項稅收收入299.23億元,增長1.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6.83億元,增長10%。其中,民生類支出552.54億元,增長11.6%,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81.6%,比2015年提高1.1%。

2016年,贛州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141.84億元,比年初增加785.93億元。其中,單位存款835.35億元,增加131.79億元;儲蓄存款2342.27億元,增加328.1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842.18億元,比年初增加544.6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048.96億元,增加54.49億元;中長期貸款1677.95億元,增加477.96億元。存貸比68.6%,提高0.1%。

2016年,贛州市實現保費收入96.76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1.58億元,人壽險保費收入65.18億元。

農業水利

贛州主要農產品有糧食、烤煙、蔬菜及食用菌、花生、茶、瓜果、水果(如臍橙)、肉、生豬、水產品等。贛南臍橙以53.89億元的品牌價值居全國農產品價值榜榜首。

1958年4月27日中央農業科學院、省農業廳、贛南行署抽調一批農業科學研究人員,在興國埠頭建成中國第一個山區農業綜合研究站。

至2012年,贛州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37座,小型水庫977座,引水工程5.16萬處。

工業水電

民國7年(1918)10月光華電燈廠在贛州城東外建成發電,為贛南火力發電之始。

民國27年(1938)私商在贛州開設光明電池廠,為贛南電池生產之始。

民國28年(1939)私商在贛州興辦民生火柴廠,為贛南生產火柴之始。

1955年3月8日中國第一座壩內廠房式水力發電站——上猶江水電站在上猶陡水開工興建。1957年10月建成發電,裝機6萬千瓦。

工業產品:冶金工業、建築材料工業、造紙工業等。

金融業

民國38年(1949)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贛州支行成立,贛南開始發行人民幣。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銀行及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 等股份制銀行均在贛州設有分行,贛州還建立了江西省首個較為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擔保機構總數達41家。2009年贛州榮膺「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稱號。

批發零售業

贛州市批發零售業種類有糧油類、肉禽蛋類、水產品類、乾鮮果品類、飲料類、煙酒類、服裝類、金銀珠寶類、日用品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石油及製品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汽車類。

旅遊業

贛州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旅遊品牌有4個: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贛州。逐步形成以瑞金為核心的紅色旅遊產業集群、以贛州中心城區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遊產業集群、以龍南—贛縣為核心的客家風情旅遊產業集群、以安遠—尋烏—定南和上猶—崇義—大余為核心的生態旅遊產業集群、以興國三僚—章貢區馬祖岩—贛縣楊仙嶺為核心的堪輿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贛州旅遊格局。贛州精品旅遊線路有15條:生態旅遊線、紅色旅遊線、江西紅色文化旅遊金牌線路、贛州市內紅色旅遊精品線路、贛州城區一日游、特種旅遊線路、農業觀光旅遊線、客家旅遊線、工業旅遊線、水上觀光旅遊線、體育保健旅遊線、專項旅遊線、風水玄學旅遊線、宗教文化考察線、客家民居考察游。

綜合類

國家AAAA級旅遊區:通天岩(章貢區)、寶葫蘆農莊(章貢區)、五龍客家風情園(章貢區)、贛縣客家文化城(贛縣)、陽嶺國家森林公園(崇義縣)、三僚風水文化景區(興國縣)、大余丫山(大余縣)、關西新圍(龍南縣)、九曲度假村(定南縣)、三百山(安遠縣)、葉坪紅色旅遊景區(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瑞金市)、漢仙岩風景區(會昌縣)、通天寨(石城縣)、翠微峰(寧都縣)。

國家AAAAA級旅遊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瑞金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通天岩石窟、贛州城牆、關西新圍、燕翼圍、大寶光塔、贛州佛塔、梅關和古驛道、興國革命舊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七里鎮窯址、羊角水堡、太平橋、永鎮橋、玉帶橋、贛州文廟、東生圍、羅田岩、尋烏調查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瑞金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舊址。[3]

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陽嶺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峰國家森林公園、陡水湖國家森林公園。

紅色旅遊

共和國的搖籃—瑞金

瑞金以及周邊幾縣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所在地,因此瑞金市被譽為「共和國的搖籃」。常年都有大批的遊客來到瑞金觀光旅遊,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紅軍長征出發地—於都

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是從於都、瑞金等地出發的。

將軍縣—興國

新中國在1955~1965年授銜的人民解放軍將軍,贛州籍的有133名,其中上將3名、中將10名、少將120名。其中在1955年授軍銜時,僅興國籍將軍就有56名,興國縣因此被譽為全國聞名的「將軍縣」。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贛州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107人,在校研究生3176人,畢業生800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94萬人,在校學生9.78萬人,畢業生2.26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包括中等專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81萬人,在校學生7.39萬人,畢業生1.98萬人。普通高中招生7.12萬人,在校學生19.99萬人,畢業生5.98萬人。普通初中招生14.55萬人,在校學生41.13萬人,畢業生13.3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3.98萬人,在校學生90.93萬人,畢業生13.89萬人。

贛州高等教育較發達,市內擁有眾多高等院校,擁有在校大學生、研究生近十萬人,數量居江西省第二,僅次於省會南昌,贛州大學城已有多所高等院校設立新校區。

本科院校: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

獨立院校: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高職、大專院校: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贛南教育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贛南職業技術學院(在建)。

主要公立中學:贛州中學、贛州市第一中學、章貢中學、贛州市第三中學、贛州市第四中學、贛州市第七中學、贛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贛縣中學、南康中學、興國平川中學、於都中學、會昌中學、安遠一中、信豐中學、寧都中學、瑞金第一中學、上猶中學

主要民辦中學:贛州市文清實驗學校、贛州市文清外國語學校、贛州市厚德外國語學校。

文化體育

新聞業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日新匯報》(五日刊)創刊,鉛印發行。為贛南地區出版報刊之始。 地方媒體主要有贛州電視台、贛州人民廣播電台、贛南日報、贛州晚報、中國贛州網、贛州信息港等。

1950年3月,贛州同心戲院邀請採茶藝人劉日鳳、朱琳山、謝德勝等人到贛州演出,為贛南採茶戲進城市演出之始。

截至2016年底,贛州市電視人口覆蓋率99.4%。廣播人口覆蓋率98.5%。贛州市有群藝館、文化館19個,組織文藝活動839次;鄉鎮文化站283個,組織文藝活動1185次;藝術表演團體19個,演出場次3040次;圖書館19個,有藏書332.57萬冊,圖書流通225.21萬人次;博物館20個,文物藏品4.85萬件(套),參觀人數627.7萬人次。

體育

2012年全年舉辦群眾體育活動1082次,參與人數45.89萬人;體育健身俱樂部56個,市級體育協會21個;二級裁判員發展人數370個,二級運動員發展人數134個;公共體育場地38個,其中田徑場9個,體育館10個,游泳池10個,全民健身廣場9個。少兒體育學校19個,在校學生2914人,專職教練員88人。

衛生醫療

截至2016年底,贛州市共有衛生機構8876個。其中,醫院6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個,衛生院320個,村衛生室7350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98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9個。衛生技術人員3.77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25萬人,註冊護士1.64萬人。衛生機構床位3.87萬張。

贛州市原圖鏈接

人民生活

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301元,比上年增長13.2%;城市(章貢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4元,增長16.5%。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45.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40.0%。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2869元,增長18.3%。

2012年末,贛州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1.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5萬人,其中參保職工53.60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8.28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62.39萬人,增加0.7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41.07萬人,減少1.4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34.5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16.2萬人。9.77萬城鎮居民和31.45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城市規劃

根據《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贛州城區分成河套老城區、章江新區、開發區、水東、峰山、贛南大道六大片區。其中,章江新區是贛州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區,將成為贛州未來的中央商務區。根據規劃,到203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建設成為城市人口超300萬、城市建設用地達33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

對外交流

國際友好城市:麥卡倫市(美國)、不倫瑞克市(美國)、弗里敦市(塞拉利昂)。

國內友好城市:上海市寶山區、上海市靜安區、遼寧省錦州市、廣東省深圳市。

城市文化

贛州歷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歷來為江南政治經濟軍事重鎮。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陽明、辛棄疾、蔣經國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領導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南還是理學和心學的重要形成地。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周敦頤的《愛蓮說》、毛澤東的《菩薩蠻·大柏地》和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皆創作於贛南。

客家文化

贛南是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全市18個縣(市、區),除章貢區大部分地區和信豐縣的嘉定鎮以及其他幾個居民點外,其餘均屬客家語地區,客家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5%以上,有「客家搖籃」之稱。據統計,贛南籍客家人在港台及海外有20多萬,其中華僑分布在東南亞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贛州市境內仍有600餘幢客家圍屋,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的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升圍。贛州有客家文化城,也有許多客家古村落如白鷺村。

飲食

贛南臍橙

贛南臍橙、於都燒卷子、禾豐珍珠粉、沙地板鴨、梓山醬油、會昌醬干、龍南板栗、南康甜柚、尋烏蜜桔、興國灰鵝、贛州蜜餞、湖江蜜棗、上猶綠茶、客家糯米酒、豆巴子、龍南紫皮大蒜、信豐紅瓜子、信豐蘿蔔乾、南安板鴨、寧都肉丸、贛州苦瓜酒、酸棗糕、龍歸茶。另外還有齋婆柚、上猶石魚、包米果、九層皮、玉蘭片、毛尖茶、桂魚絲、竹筍乾、五香麻雞、美味雞、多味花生、野生蕨菜、銀杏精茶、花菇、通心米粉、豆乾、紅薯干、百禽臘鵝、夢裡香紅瓜子、小布岩茶、龍南恆泰香脆花生、茶樹菇、蓮子、陽埠腐竹、恆泰花生、黃元米果、汗頭菜等。

客家名菜

三杯雞、糯米雞、生煎鴨、米粉魚、鱔魚

客家名菜 — 四星望月

饊子、陡水湖全魚宴、贛南小炒魚、魚餅、魚粉皮、珍珠粉、客家釀豆腐、蝴蝶魚、荷包胙、蛋菇湯、興國魚絲、竹筒粉蒸腸、民間瓦罐煨湯、豫章酥鴨、三杯狗肉、贛味乳狗肉、四星望月等。

著名人物

贛南籍客家人名人輩出,如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盛唐詩人綦毋潛、北宋名醫陳恕、宋代詩人曾幾、散文家魏禧、書畫家徐思莊羅牧、孫中山先生的先祖孫誗以及近代經濟學家郭大力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贛南客家人也產生出了一大批將軍,如古柏肖華等,產生了54名將軍的興國縣,更有「將軍縣」的美譽。

鍾紹京(659~746),唐代書法家,興國縣清德鄉人。系三國魏國太傅、著名書法家鍾繇的第17代世孫,又是江南第一個宰相,鍾紹京的書法代表作為名帖《靈飛經》,《靈飛經》為中國書法史上著名小楷法帖之一。

鄭獬(1022~1072),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狀元。寧都縣梅江鎮西門人。入朝為度支判官,入值集賢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注,起草詔誥,享正三品。曾幾(1085~1166),贛縣人,南宋著名詩人。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魏禧(1624~1681),寧都縣人,清代散文家。所著傳記如《大鐵椎傳》、《江天一傳》、《劉文炳傳》、《朱參軍家傳》、《邱維屏傳》等,文筆簡練,敘事如繪。

高行健,1940年出生於贛州,祖籍江蘇泰州,後移民法國。2000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年60歲。是著名的劇作家、畫家、小說家、翻譯家、導演和評論家。

郭聲琨,男,漢族,1954年10月生,江西興國人,1973年8月參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

劉昌明,1952年生於贛州。中國著名水彩畫家,油畫家,美術學教育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夏崇源,1959年生於大余縣。現任公安部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副總警監警銜。

吳昌德,男,漢族,1952年生,江西大餘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2013年7月31日晉升上將軍銜。

王曉東,男,漢族,1960年1月出生,江西信豐人,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現任湖北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黨組書記,湖北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第一政委,湖北省總河湖長兼任長江河長,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城市榮譽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第三批)

中國魅力城市(2008年度)

世界橙鄉

世界鎢都

稀土王國

客家搖籃

風水堪輿文化發源地

中國恐龍之鄉

國家森林城市

2013至2016年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並被中央綜治委授予第四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

2017年11月,贛州市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12月24日,贛州市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旅遊攻略

內容來源於螞蜂窩

景點概況

簡介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是江西三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魅力城市之一,素有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世界橙鄉等美譽,擁有享譽國際的旅遊品牌: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贛州。贛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是一個宜居宜旅遊的生態美城。

最佳旅行時間

春秋兩季最佳

建議遊玩天數

2天

當地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語言

客家語-贛南話、西南官話-贛州話

景點遊玩

參考資料

  1. 建置沿革贛州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日期:2012-06-19 03:06
  2. 人口與民族贛州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日期:2012-06-19
  3. 源遠流長的「江南宋城」贛州市人民政府網 發布日期:2019-05-07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