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感湖是由安徽江西之間古長江滯洪湖泊彭蠡澤[1] 收縮、分化而來。春秋戰國時期龍感湖與今江西省境內的鄱陽湖連為一體,稱彭蠡澤,西晉以後長江南北分隔,江北諸湖泊為一體(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統稱「雷池」,華陽河幹流與雷池統稱大雷水,唐宋元以後,湖面的縮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漸被各區域性湖名代替。在黃梅境內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大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內的叫龍湖、官湖等。1955年,中央長江水利規劃辦公室正式下文,將龍湖、感湖合併稱為「龍感湖」。

目錄

形成演變

長江下游兩岸地區,遠古時曾為陸地,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氣候又轉溫暖,海面開始回升,河流強烈淤積,將晚更新世低海平時期形成的長江古河床和古階地,被沉積物埋藏覆蓋。海面上升沿江低地過去形成的湖泊進一步擴展外,又形成了許多新的構造沉溺湖、淤積壅塞湖、河道廢棄湖等各種成因的大小湖泊。沿江的白盪湖菜子湖白兔湖破崗湖泊湖武昌湖龍感湖升金湖八里湖等都是這時進一步擴展或形成的。從沿江湖泊沉積物分布的空間演變規律可知,距今2~4千年前,是湖泊面積的最大時期。 龍感湖及其東部相連的諸湖,於第四世紀下沉形成水域,古稱彭蠡澤,與長江故道交匯。三國時代,「彭蠡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由於長江沖積物長時間沉積,湖底逐漸抬高,致古彭蠡澤逐漸萎縮。後來江湖分離,長江泓道南移,「彭蠡澤」為兩部分,長江以北的叫大雷池、雷水、雷池,長江以南的仍稱「彭蠡澤」(今鄱陽湖)。再後來,隨着湖泊沉積物和長江泛濫沖積物的淤積,「雷水」進一步萎縮,形成太白湖、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湖泊(其中龍湖和感湖合稱為龍感湖)。

地理位置

龍感湖位於長江北岸,大別山南側,地處三省交界處,為大別山南麓匯水區,全湖面積達420平方公里(對應14米水位),在中國湖北省安徽省交界處的一個淡水湖泊,為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和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共有。湖泊總面積22322公頃。 龍感湖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中游的重要蓄洪區域。也是宿松黃梅及湖區華陽農場的水產基地。湖泊周圍大量圍墾,成為重要的糧食基地。

自然生態

浮游植物

湖內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平均18.9萬/升,生物量3.034毫克/升,其優勢種類為蘭藻、絲藻、硅藻等。其中以原生動物、枝角類橈足類為優勢種群。水生維管束植物主要種類有馬來眼子菜輪葉黑藻苦草芡實聚草等。其中優勢種群是馬來眼子菜、菰和蓮。馬來眼子菜更是占絕對優勢。水生植物湖中心及河道水面疏稀,沿岸湖濱密集,尤其是湖區的南部最密集。

底棲動物

底棲動物水生昆蟲寡毛類多毛類占底棲動物總量75%為優勢種群。淤泥質湖底中的底棲動物的種群和數量要比沙質河底或硬泥底要多。

魚類

魚類有:短頷鱭草魚刀鱭鱤魚鱔魚太湖短吻銀魚赤眼鱒似鱭銀色銀須鮈餐條棒花魚油餐條光唇蛇鮈長春鯿蛇鮈紅鰭鮊鯉魚銀飄魚鯽魚三角魴鱅魚團頭魴白鰱青梢紅鮊中華細鯽擬尖頭紅鮊泥鰍蒙古紅鮊翹嘴紅鮊河鲶黃尾鯝黃頷魚銀鯝鰻鱺逆魚大銀魚烏鱧鯖魚黃鱔鯮魚刺䰾斑鱖中華鮍大眼鱖高體鰟圓尾鬥魚寡鱗鮍鮍沙鱷興凱鰟鮍黃蚴魚似鰟鮍刺鰍花暗紋東方魨麥穗魚湖北圓尾鮕華鰁窄體舌鰨黑鰭鰁

軟體動物類

軟體動物類有:湖沼股蛤洞穴麗蚌背角無齒蚌扭蚌蚶形無齒蚌河蜆褶紋冠蚌長蘿蔔螺圓頂珠蚌白旋螺三角帆蚌中國圓田螺劍狀矛蚌銅銹環梭螺紋沼螺方格短鈎蜷湖北丁螺

鳥類之鄉

龍感湖是湖北省第五大湖泊,也是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重要中轉站和冬棲地。保護區面積達2.2萬公頃,具有水質優良、人為干擾程度小的特點,是濕地水禽越冬的良好棲息地。專家們認為,龍感湖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中游眾多淡水湖泊中保持完好、具代表性的湖泊濕地之一。龍感湖白頭鶴自然濕地保護區是我國眾多淡水湖泊中保持最為完好的湖泊濕地,代表性強,生態類型獨特,研究和保護該區域的白頭鶴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有關專家近20年的監測結果表明,白頭鶴種群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瀕危水鳥中數量最大的種群。1987年1月,在龍感湖觀測到的數量多達425隻,占全球總數的3.3%。專家們在這裡還觀測到黑鸛東方白鸛白鸛大鴇等珍稀鳥類,同時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白琵鷺。另外,還發現數百隻鸕鶿鶴鷸大白鷺及2000多隻雁鴨。龍感湖也是全國最大的黑鸛越冬地。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展的「中國鳥類之鄉」評選活動中,共評出12個「鳥類之鄉」,龍感湖是湖北省唯一獲此稱號者。

參考文獻

  1. 彭蠡澤名由來,快資訊,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