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赤眼鱒: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別名與俗稱:紅眼鼓、紅眼棒、野草魚、醉角眼、紅眼鱒、馬浪魚。是優質的經濟魚類,全國各水系均產,具有生長稍快、適應性強、食性雜、商品售價高等優點。
一種觀賞魚,分布在歐洲和西亞淡水域的植物中間。後引入美國,稱美國擬鯉或珍珠擬鯉。群游,生活於水生植物茂密的湖泊以及緩流的江河。以植物、小動物及昆蟲為食。體粗壯,長達35-40厘米。重1-2公斤。
背部金黃或黃褐色。腹部銀白色,鰭深紅色,眼金黃色。 [1]
簡介
體長筒形,後部較扁,頭錐形,吻鈍。須兩對細小,體銀白,背部灰黑,體側各鱗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縱列條紋。鱗大,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中央。尾鰭深叉形、深灰具黑色邊緣。眼上緣有一紅斑故名赤眼、紅眼魚。
生活習性
江河中層魚類,生活適應性強。善跳躍,易驚而致鱗片脫落受傷。
食性
雜食性魚類,藻類、有機碎屑、水草等均可攝食,喜食人工配合飼料。
繁殖習性
赤眼鱒性成熟早,二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生殖季節一般在4-9月份。卵淺綠色,沉性。
形態特徵
赤眼鱒體修長,略呈圓筒狀,體色銀白,因眼上緣有一紅斑而得名。
頭小。吻圓鈍,兩側各有一可活動的三角形小側葉,吻皮向腹面擴展,蓋住上頜,邊緣成流蘇狀。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與下頜分離,前緣腹面有一橫帶,上被小乳突。兩頜具薄角質緣。須2對;吻須位於吻側溝的始端,較眼半徑長;口角須頗小,隱於口角內。鼻孔周圍有白色小顆粒,疏密不一。側線鱗36-38個。體背和側部青灰色,雜雲紋斑,腹部灰白。背鰭上部和臀鰭中部灰黑;尾鰭下緣黑色,其餘淺灰色。眼為紅色。
生長習性
赤眼鱒為廣溫性經濟魚類,廣泛分布於我國不同緯度的淡水水域。 在不同的水域生長速度不同:長江水系種群的體長生長速度最快,較黑龍江水系種群快2~3倍,達到相同體長要比珠江水系種群快約一年。
赤眼鱒的體長生長速度在低齡階段較快,隨年齡增加,體長生長速度逐漸變慢;體長生長加速度呈減速上升趨勢。3齡以前赤眼鱒全長生長速度較高,以後便逐漸緩而趨向最大值。
體質量生長曲線近似S形,在拐點前質量增加迅速,拐點後增加變緩。赤眼鱒全長增長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有拐點,生長速度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出生時全長生長速度最高,年齡越大,全長生長越慢。
繁殖習性
赤眼鱒產漂浮性卵,各水系的繁殖季節有所差異,一般為4~9月,以6~7月為盛產期。
繁殖的適宜水溫為22~28℃。赤眼鱒初次性成熟年齡為2冬齡, 3~5齡魚的絕對繁殖力隨着年齡和體質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對繁殖力雖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