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穗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穗魚

中文名:麥穗魚

拉丁學名:Pseudorasbora parv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綱:輻鰭亞綱

:鯉形目

亞目:鯉亞目

:鯉科

亞科:鮈亞科

:麥穗魚屬

:麥穗魚

英文名:Stone moroko、Topmouth Gudgeon


麥穗魚(學名:Pseudorasbora parva)是鯉科、麥穗魚屬魚類。體細長,稍側扁,尾柄較長,腹部圓。頭小而略尖,上下略平扁。吻略尖而突出。眼大,眼間隔寬平。口小,上位,口裂近乎垂直,下頜較上頜為長。咽頭齒1列,齒式5-5。唇薄。無須。鰓耙退化,排列稀疏。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較平直。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6(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9(分枝軟條)。體背側銀灰色,腹側灰白,體側鱗片後緣具新月形黑斑。雄魚在繁殖季節,吻部有明顯之追星。雌魚及幼魚體色較淡,體側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

麥穗魚為小型淡水魚類。常生活於緩靜較淺水區。為平地河川、湖泊及溝渠中常見的小型魚類。小稚魚以輪蟲等為食,體長約25毫米時即改食枝角類搖蚊幼蟲及孑孓等。耐寒力及對水的酸鹼度適應力很強。原產於中國(南至廣西、雲南,北達黑龍江,西達蘭州)、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麥穗魚

拉丁學名:Pseudorasbora parv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綱:輻鰭亞綱

:鯉形目

亞目:鯉亞目

:鯉科

亞科:鮈亞科

:麥穗魚屬

:麥穗魚

英文名:Stone moroko、Topmouth Gudgeon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 Schlegel,1846

保護級別:(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動物學史

麥穗魚是在1842年,由荷蘭動物學家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1858)與德國鳥類學家施萊格爾(Hermann Schlegel,1804-1884),在由德國植物學家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於日本主編的《日本之動物相》(Fauna Japonica)的魚類分冊中,以"小雅羅魚(Leuciscus parvu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麥穗魚屬(Pseudorasbora)為德國魚類學家布勒克爾(Pieter Bleeker,1819-1878),於1860年根據1842年的該種模式標本而建立。

中國在香港,麥穗魚最早由莊棣華於1980年代初期,於粉嶺及錦田一帶發現,1992年發表於《香港自然歷史學會紀念志》(Memoio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的第19卷,為香港的新記錄。

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為Leuciscus parvus、P. parva,次定同物異名頗多,有Fundulus virescens、Micraspius mianowskii、P. altipinna、P. depressirostris、P. monstrosa、P. parva parvula、P. parva fowleri、P. parva tenuis、P. parva altipinna、P. parva deptressirostris、P. parva monstrosa、P. parvus等。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6;胸鰭Ⅰ-12~13;腹鰭Ⅰ-7。側線鱗34~38;背鰭前鱗12~14;圍尾柄鱗12~14。第一鰓弓外側鰓耙7~9。下咽齒1行,5~5、5~4或4~5。脊椎骨4+30~35。

體長為體高的3.4~4.3倍,為頭長的3.7~4.8倍,為尾柄長的4.0~5.4倍,為尾柄高的7.4~10.0倍。頭長為吻長的2.6~3.6倍,為眼徑的3.5~5.2倍,為眼間距的2.0~3.0倍,為尾柄長的1.1~1.4倍,為尾柄高的1.6·2.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5~2.0倍。

體長37~102毫米。體長,側扁,尾柄較寬,腹部圓。頭稍短小,前端尖,上下略平扁。吻短,尖而突出,眼後頭長遠超過吻長。口小,上位,下頜較上頜為長,口裂甚短,幾呈垂直,下頜後伸不達鼻孔前緣的下方。唇薄,簡單。唇後溝中斷。無須。眼較大,位置較前。眼間寬且平坦。體被圓鱗,鱗較大。側線平直,完全,部分個體側線不顯。

背鰭不分枝鰭條柔軟(生殖期雄性個體末根不分支鰭條基部常變硬),外緣圓弧形,起點距吻端與至尾鰭基的距離相等或略近前者。胸、腹鰭短小,胸鰭後端不達自胸鰭起點至腹鰭基距離的2/3。背、腹鰭起點相對或背鰭略前。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短,無硬刺,外緣呈弧形,其起點距腹鰭起點較至尾鰭基部為近。尾鰭寬闊,分叉淺,上下葉等長,末端圓。下咽齒纖細,末端鈎曲。鰓耙近乎退化,排列稀疏。腸管短,尚不及體長。鰾大,2室,長圓形,後室長,其長為前室的1.5~2.0倍。腹膜銀灰色或白色,上具多數小黑點。

體背部及體側上半部銀灰微帶黑色,腹部白色。體側鱗片後緣具新月形黑紋。各鰭鰭膜灰黑。生殖期雄體體色暗黑,各鰭深黑色。吻部、頰部等處具白色珠星;雌體偏小,體背及上半部一般為淺橄欖綠色,產卵管稍外突。幼魚體側正中自吻端至尾鰭基通常具有1黑縱紋,後部清晰,體側鱗後緣亦有半月形暗斑,鰭稍呈淡黃色。

生活習性

麥穗魚為小型淡水魚類。常生活於緩靜較淺水區。為平地河川、湖泊及溝渠中常見的小型魚類。小稚魚以輪蟲等為食,體長約25毫米時即改食枝角類搖蚊幼蟲及孑孓等。耐寒力及對水的酸鹼度適應力很強。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南至廣西、雲南,北達黑龍江,西達蘭州)、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

引種: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斐濟、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意大利、立陶宛、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荷蘭、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中國台灣、西班牙、瑞士、土耳其、土庫曼斯坦、英國、烏茲別克斯坦等。

繁殖方式

  • 自然繁殖

1周齡即達性成熟期。成魚常在水域周邊附近的木杆、水草及石塊表面上配對產卵,而其雄魚有護卵的習性。產卵期在晉南伍姓湖為4月初到5月底。在河南、山東稍早,在內蒙古及寧夏為5~6月。卵濃黃色,卵徑約1.3毫米,為沉性黏着卵,常平鋪於水下光石塊及樹枝等硬物體上。產卵後雄魚護卵,懷卵量388~3060粒。

  • 人工繁殖

魚苗選擇 麥穗魚魚苗來源於周邊湖泊天然捕獲,要求體長>50毫米,體重>3克,2齡以上,性腺成熟度好、體質健壯、鱗片完整、無病無傷、無寄生蟲,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浸浴5~10分鐘進行魚體消毒,放養密度為1000~1500尾/畝。

魚苗培育 選擇面積為每畝水深為1.2~1.5米,底部淤泥小於10厘米的池塘作為培育池,每畝用75~100千克消毒劑化水全池潑灑消毒,7~10天後注水,栽種水草,自製的配合飼料和活餌料配合投喂,每日投餵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投餵的飼料量以魚2小時內吃完為宜,根據魚吃食的情況及時調整投餵量,進行魚苗催產時停食一天,定期補水換水,每次換水量為總池水的25~30%,麥穗魚魚苗培育期間經常檢查魚苗性腺發育情況。

日常管理 從3月下旬開始每隔5天沖水1次,每次3~4小時,以促進性腺發育,當水溫達10~15℃,檢查麥穗魚魚苗成熟度,雌雄魚體形在一般情況下區別不大,但在繁殖季節表現明顯的差異;成熟雄魚體大色深,在吻部,頰部等處出現明顯的副性徵,即白色的角質"珠星",手摸有粗糙的感覺,雄魚可擠得出乳白色的精液;雌性個體較小色淺,體側常有一黑色縱紋,產卵管稍外突,腹部膨大,有明顯的卵巢輪廓,腹部柔軟,生殖孔微紅。

催產 麥穗魚養殖產卵池面積為50~60平方米,水深為0.6~0.8米,事先每畝用75~100千克消毒劑化水全池潑灑消毒;催產藥物為魚用促排卵素2號,劑量為雌魚1.52微克/克,雄魚11.5微克/克,當發現雄魚開始追逐雌魚時,即可進行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 觀察發現催產麥穗魚的效應時間在12小時,注射藥物12小時後,將麥穗魚魚苗捕出,採用擠腹法采卵,剖腹破碎法采精,半干法授精,然後加入曝氣的水,用羽毛輕輕攪拌23分鐘,靜止25~30秒,吸出多餘的精巢組織及其它污物,將受精卵放入孵化池進行流水孵化。

孵化 麥穗魚養殖孵化池為半徑33.5米的圓形水泥池,事先經高錳酸鉀消毒,圍池底鋪一圈納米微孔管道增氧設備,水深50~60厘米,孵化用水為經100~150目紗絹過濾的生態淨化池水;將卵粒移入後流水孵化,溫度為20~25℃,池溶氧不低於6毫克/升,每天換水1/2,定期使用藥物消毒。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麥穗魚可供食用,可油炸食之,亦可當觀賞用魚。有大量做為餐廳油炸溪魚之用材。但價值不大,大多作為家禽飼料。麥穗魚善於捕食蚊幼,在滅病治害中有一定作用。[1]

物種危害

由於其吃蚊子幼蟲等特性,許多國家引進其來滅蚊,但由於缺乏天敵,有成為外來入侵物種的隱患,在中國雲貴高原地區成為外來入侵物種,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種滅絕的元兇之一。

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