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
越調 |
中文名稱 : 越調 批准時間 :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 國家級 申報地區 : 河南省周口市、許昌市、 遺產類別 : 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 : Ⅳ—27 |
「越調」,流行於河南大部、山東、陝西南部、安徽西部以及湖北北部等地區,歷史悠久,為河南三大劇種之一。因其伴奏樂器以四胡為主,故又被稱作「四股弦」。2007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台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是越調的母調。唱腔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間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上路越調比較相似。
2006年5月20日,越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Ⅳ—27[1]。
目錄
歷史
越調歷史悠久,在清代乾隆年間,已經在河南南陽等地區廣為流傳。隨後漸出現了越調劇社,並在清末形成了獨特的劇種並逐漸走向興盛。在劇種成後逐漸了三種獨特的演出形式,分別是皮影越調戲、木偶越調戲以及越調大班戲。這三種演出形式,至今仍在在河南南陽、湖北北部以及安徽西部等地區的農村流行。 自起創立以來越調形成了超過五百個傳統劇目,而其中尤以擅演「三國」劇目而聞名。
發展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為了適應廣大群眾的審美需要,越調演出劇目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其中節日、廟會「對棚戲」的開展,促進了女演員的出現;題材上以反映現實生活、民間傳說、傳統故事為內容的「小三門」戲、「公案」連台戲等「外莊戲」迅速增加,進而大量地代替了以「外八角」為主的「正莊戲」的演出。由於這些「外莊戲」劇目多是由藝人自己編創,或由曲藝說唱改編而來,多用俚語方言演唱,鄉土氣息濃厚,生活性強,通俗易懂,白少唱多,活詞活唱,長短靈活多變,因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其中代表性劇目有《李雙喜借糧》[2]、《火焚繡樓》、《白奶奶醉酒》、《楊八姐鬧酒店》、《張廷秀私訪》、《李天寶弔孝》、《劉公案》等。演出劇目的變革,引起了音樂的變革,音樂唱腔除了保留少量常用的曲牌外,大部分都被板腔體所替代,新板式應運而生,【銅器調】、【十字頭】、【亂彈】等極大地豐富了板腔音樂,並使唱腔板式由原來的【慢板】、【流水】為主過渡到【慢板】、【流水】、【銅器調】、【亂彈】等板類並用。「外莊戲」的興起,打破了「正莊戲」演出中不易隨意「搭班」的狀況,促進了各地劇目、人才及各方面藝術的交流,推動了越調藝術的全面發展。越調劇種從此走上了全盛時期,成為河南最大的劇種之一。
越調在清朝末年發展到了它的興盛時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區出現了很多專業班社。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年)前後的西峽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後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緒三年(1877年)前後的內鄉、淅川(楊營)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發展外,有的班社還向外傳播遠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鄖陽柳林陂羅公廟舞樓上,就保存有「光緒三年二月內、陽二邑(楊營)永和班月吊(越調)在此一樂也」的戲班題壁。根據當地老藝人們的追述,據說在當時,僅汝州、寶豐、郟縣就有一百多個越調班社,在鄧縣也有幾十個科班。在辛亥革命時期,越調也有很大的發展,那時演出的劇本《火燒梅伯》、《趙公明歸天》、《三仙妹》等戲還採用嗩吶作為伴奏樂器。1917年,南陽大越調班子還曾經到過開封老羊市戲院演出。此後,著名的越調班社計有鄧縣老越調班、長葛縣長慶班、舞陽大越調班、許昌一道轍班、襄城石行班與七班、禹州馬車廠班、新鄭縣四街戲班等。在此期間,以舞陽班的老桂紅為首的一批女演員開始登上越調舞台。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河南地區的職業班社逐漸減少,越調的傳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來的專業班社已經寥寥無幾了。
1950年前後,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毛愛蓮等組建了紅光劇社。其他演員先後組織的越調演出團體有九女社、勝利劇團、新生職業劇團、大眾劇社等。1955年民間職業劇團進行普查登記,在原有的民間越調班社基礎上,河南省先後成立了鄭州市越調劇團、商丘專區越調劇團(後調歸周口地區)、許昌地區越調劇團、鄧縣越調劇團等十六個職業團體。
1956年,越調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加工整理的傳統劇目《刮海》、《收姜維》、《哭殿》、《送燈》、《大保國》等,獲劇本、演出、演員等多項獎勵。新中國建國以後,於1959年舉行了河南省越調會演,匯集了全國上下十六個專業越調劇團,共有一千多名越調工作者會聚許昌,是越調界空前的盛會。1963年,申鳳梅率周口地區越調劇團到北京演出,周恩來總理看了申鳳梅主演的《收姜維》後,接見全體演出人員,誇獎「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正當越調生機勃勃前進之時,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少越調劇團被撤銷建制,大部分越調的劇團逐漸解散,大部分演職員被迫下放到農村,使越調藝術遭到嚴重挫折。於1976年之後才逐漸恢復。現今河南省有專業越調劇團十三個。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越調劇團恢復了十一個職業團體。1982年,申鳳梅再次率周口越調劇團赴京演出。
演出特點
越調起源於曲牌體,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加入了板腔體,最終成為一種曲牌體與板腔體合一的獨特劇種。越調曲牌多來自民間音樂和其他戲曲劇種,分弦牌和笛牌兩種共計兩百多個。越調的板式也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慢板、導板、飛板、流水、哭腔、吹腔、銅器調、雜調、贊子、緊打慢唱、雜調等[3]。
越調的唱腔高亢明快、唱中有笑,笑中有唱,以字帶音,以音傳情,既能抒發悲傷、深沉的情感,又能書法壯懷激烈的感情。越調唱腔主要為」越調」並輔以崑腔、唱吹腔、七句半等。
越調具備濃重的鄉土氣息和中原地區民間音樂的特色、越調的唱腔豐富,具有本行當特有的套路和板式。演員演出時以本嗓演唱同時輔以假聲,其中流行唱腔的主因較其他劇種高出5個音節。
伴奏樂器以俗名為「上天梯」的四胡為主,月琴、臥笛為輔,隨着其發展逐漸增加了諸如短杆墜壺、二胡、嗩吶、悶子、三弦以及琵琶等。文場與武場的伴奏有所不同,文場樂器以墜壺、二胡、嗩吶、笛子、琵琶、三弦為主;武場演出樂器則主要為板鼓、堂鼓、大小鼓等。
演出分類
行當與角色
越調行當角色齊全,包括文生、武生、正旦、花旦、閨門旦、浪旦、武旦、老旦、大淨、二毛、大紅臉、二紅臉、三花臉、等十幾種。
河南越調則尤以女演員扮鬚生而聞名,然而在越調的發展歷史中,直到三十年代才有女演員登台演出。著名的鬚生女演員有張秀卿、楊桂芝、申鳳梅、申秀梅等[5]。
著名演員
藝名分別為大寶貝、小寶貝的張秀卿和楊桂芝是越調當中女扮鬚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抱琵琶》、《收姜維》等。
越調女扮鬚生一直是人才不斷,繼大小寶貝後崛起的就是被稱作「大梅」「小梅」的申鳳梅和申秀梅女士。「大梅」申鳳梅的代表作品為被人稱作「兩吊一收」的《諸葛亮弔孝》、《李天保弔孝》、《收姜維》。其中申鳳梅被稱為「活諸葛」。
毛愛蓮被稱為「越調皇后」,她工於旦角,她塑造的性格各異的旦角,從閨門旦,到花旦,到正旦,都別具風格,毛尤以其特殊的甜美的發音為觀眾喜愛。
其他著名藝術家有:何全志、孫太安、李金枝、牛德山(藝名牛和尚)、李明玉、史道玉、張秀卿、張秀蘭、李大勛、申鳳梅、金鳳樓、楊桂芝、邱秀玲、張琴、張桂蘭、何金堂、何全金、田發根、李玉華、陳靜、李金英、袁秀蓮、劉琳
著名唱段
*息干戈樂一統謳歌昇平(《無佞府》趙光義唱) |
*夾棍夾榔頭打閻王要命(《張權哭監》張權唱) |
*河北找兄記得牢(《古城會》關羽唱) |
*楊家忠心保大宋(《無佞府》楊景唱) |
*包大人他逼我把實話講(《三勘蝴蝶夢》王孟氏唱) |
*御街落下一隻鳳 (《打鑾駕》包拯唱) |
*徐延昭住班房揚袍舞袖(《大保國》徐延昭唱) |
*西華陳州遭年成(《跪嫂》包拯唱) |
*當朝要把玉石分(《明鏡記》魏徵唱) |
*跪靈堂哭了聲都督英賢(《諸葛亮弔孝》諸葛亮唱) |
*穿街過巷往前走(《火焚繡樓》洪美榮唱) |
*百花開爭芳艷天睛氣暖(《無佞府》佘太君唱) |
*三支將令往下傳(《收姜維》諸葛亮唱) |
*老將軍你不要羞愧難當(《收姜維》諸葛亮唱) |
*歷艱辛保皇叔同把業創(《諸葛亮弔孝》諸葛亮唱) |
*手拉着兒和女如痴如寢(《劉全進瓜》劉全唱) |
*嚴霜單把獨根打(《淚灑相思地》父、女對唱) |
*哭靈牌三叩首悲聲大放(《奴禍》高珍唱) |
*見姑娘尋短見(《血濺烏紗》李天民唱) |
*我一見眾兒媳跪埃塵(《楊門女將》佘太君唱) |
*一陣狂風天色變(《楊門女將》穆桂英唱) |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衛隊》韓英唱) |
*面對着公字閘(《龍江頌》江水英唱) |
主要流派
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又稱豫西越調、南陽越調、大越調,是越調的母調。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有秦腔的元素,人們認為這是「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東漸的結果。南陽越調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為象鼻四弦,定E調。男演員較多。象鼻四弦音樂明亮而華麗,有勾音、墊指、靠弦等多種指法。四根弦的定弦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
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常用短杆墜子(經過特殊改造的墜胡)作為主奏樂器,有的劇團定F調。女演員較多。
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南陽越調比較相似。人們也稱其為「湖北越調」,以區別於流行於河南境內的「河南越調」。
主要劇團
現在住要演出越調的專業劇團為河南省越調劇團。河南省越調劇團現駐於河南省周口市。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6月的隸屬於河南省淮陽專屬三分團的民友越調劇團。
榮譽與獎項
在已故越調錶演藝術家申鳳梅的帶領下,越調得以發揚廣大,並在20世紀六十年代三次進京演出,先後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人的接見。
在1963年的4月2日、9日、5月15日,越調前後三次進入中南海演出。周恩來在看過越調《收姜維》後上台與申鳳梅握手,並對她說「你把諸葛亮演活了,河南的諸葛亮很會做思想工作!」[6]
越調在文藝界也引起關注,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破格把地方戲演員收為徒弟。作家老舍對此題詞「東風駘蕩百花開,越調重興多俊才,香滿春城梅不傲,更隨桃李拜師來。」
影視作品
學術著作
越調戲曲理論研究的著名專家有趙抱衡、魏天葆等。魏天葆著有《河南越調音樂概論》一書。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越調作為傳統虛擬性的戲劇表演藝術,在襄陽、南陽、陝南地區亦頗具影響,該劇種的傳統劇目突出了懲惡揚善的戲劇思想主題,彰顯出中國戲劇藝術的教育功能本性。它以自身的戲劇板式、音樂聲腔、伴奏模式為優勢,創造了完整的戲劇音樂程式化體制,為當今研究民間戲曲、地方劇種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線索。
傳承現狀
截止2009年,河南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調劇團和許昌市越調劇團兩個專業演出團體,資金缺乏,新劇目產生困難,藝術人才青黃不接。當務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調動各種力量對之進行搶救和保護,首要任務則是對老藝人的絕活兒進行搶救性挖掘。
傳承人物
何全志 | 男 | 1936年5月出生 |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調傳承人 | 河南省周口市申報。 |
---|---|---|---|---|
袁秀蓮 | 女 | 漢族 |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 | 河南省許昌市申報[7]。 |
毛愛蓮 | 女 | 1930年3月出生 |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 | 河南省許昌市申報。 |
葉祥成 | 男 | 漢族 | 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調傳承人 | 湖北省穀城縣申報。 |
保護措施
為了扶持許昌越調等地方戲,許昌市將「舞台藝術送農民」確定為「十項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起,每年按照「政府購買、院團演出、農民受惠」的原則,向4個專業劇團購買公益性演出400場,每場補助3000元,一舉穩住劇團陣腳,解除了演員們的後顧之憂。
2013年2月6日,成立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許昌市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把精力投入到劇目創作和人才培養上來[8]。 2018年6月5日上午,在順城街飛天舞蹈藝術學校,穀城縣非遺保護中心正式授牌,設立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越調」傳承基地。
2019年11月,越調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8年3月23日,越調現代戲《丑娘》劇本研討會,在許昌市鄢陵金雨玫瑰莊園舉行[9]。
劇目演出
2018年4月25日,中國越調網和河南越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特邀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來京演出,下午2時在北京石景山區文化館劇場演出了越調傳統劇目《收姜維》。
2019年1月15日晚,大型越調革命歷史劇《吉鴻昌》在鄭州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
2019年3月17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組織的2018大運河文化帶省市戲曲非遺傳承人匯報演出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拉開帷幕,社旗縣越調劇團選送的河南省越調項目非遺傳承人王付春表演的越調《秦香蓮》中「見皇姑」一折贏得現場觀眾與專家的熱烈的掌聲、喝彩聲。
視頻
越調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越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 越調《李雙喜借糧》,優酷
- ↑ 越調最初的唱腔形式,中國戲曲網
- ↑ 越調劇目分類,中國戲曲網
- ↑ 越調行當角色,中國戲曲網
- ↑ 看越調經典《收姜維》,品申派傳承之美 ,搜狐,魅力越調,2016-08-23 19:49
- ↑ 越調名家袁秀蓮新定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搜狐,西部戲曲,2018-06-25 16:43
- ↑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 ↑ 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召開《丑娘》劇本研討會, 中國政府網,2018-03-28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