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景山區,隸屬於北京市,為北京六個主城區之一,是重工業企業、高科技單位和多個國家體育運動中心聚集的地方,自古就是軍事要地和京西歷史文化重鎮。石景山區地處北京西部,位於長安街西段,總面積84平方千米,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該區是北京市城區中山林資源最豐富、綠化覆蓋率最高、人均擁有公共綠地最多的地區。
歷史沿革
- 自有史以來,至中華民國時期,石景山區現轄地區(簡稱「石景山地區」)無獨立建置,分別屬於薊國、燕國、廣平縣、幽都縣、宛平縣、北平特別市郊五區。1948年12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將石景山地區劃為「北平市第二十七區」,是為獨立建置之始。後兩次更名,於1952年8月27日,定名為「石景山區」。其後,區劃幾經變動。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決定,將石景山辦事處改名為石景山區,此後,行政區域未再變動。
- 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王朝,封帝堯之後於薊,都城薊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封召公爽於燕,都城在今房山區董家林一帶。石景山地區屬薊國地。後薊國衰落,約西周末年被燕國兼併,燕遷都薊城。石景山地區屬燕國都邑地。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薊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廢止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石景山地區屬廣陽郡薊城薊縣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西漢實行郡、國並立制度。石景山地區屬燕國薊城地。元朔三年(前126年),漢武帝廢燕國置「燕郡」。地屬燕郡薊城地。元狩六年(前117年),封劉旦為燕王,燕郡復稱燕國。
- 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漢始設十三州部。石景山地區屬幽州燕國薊城地。元鳳元年(前80年),燕王劉旦謀反失敗自殺,改燕國為「廣陽郡」。石景山地區屬廣陽郡薊城地。本始元年(前73年),改廣陽郡為「廣陽國」。地屬廣陽國薊城地。王莽新朝元年(9年),廢廣陽國設廣陽郡(曾改名廣有)。石景山地區屬幽州廣有郡伐戎縣地。東漢形成州一郡(國)一縣三級政區,建武二年(26年),復置廣陽國。地屬廣陽國薊縣地。建武十三年(37年),廢廣陽國並人上谷郡。地屬上谷郡薊縣地。永平八年(65年),恢復廣陽郡。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並人冀州。地屬冀州廣陽郡薊縣地;不久,幽州復置。石景山地區屬幽州廣陽郡薊縣地。
- 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實行州一郡一縣三級制度,前後雖有幽州燕郡、燕國等稱謂變化,石景山地區始終為薊縣轄地。
- 隋開皇元年(581年),隋取代北周,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州一縣二級制度,石景山地區屬幽州薊縣地。大業三年(607年),廢幽州置「涿郡」。地屬涿郡薊縣地。
- 唐初,武德元年(618年),廢涿郡,復置幽州。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石景山地區屬河北道幽州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劃全國為十五道,開始形成道一州一縣三級政區。地屬河北道幽州薊縣地。天寶元年(742年),幽州改稱「范陽郡」,析薊縣置廣平、廣寧二縣。地屬河北道範陽郡廣平縣地。天寶三年(744年),撤廣平、廣寧復並薊縣。至德元年(756年),於薊縣西置廣平縣。乾元元年(758年),復改范陽郡為幽州。石景山地區屬河北道幽州廣平縣地。大曆三年(768年),改幽州為「范陽府」,地屬范陽府廣平縣地。建中二年(781年),設幽都縣。地屬范陽府幽都縣地。唐末,廣平縣廢,後在幽州(唐代稱薊城為幽州)城西設玉河縣。石景山地區屬范陽府幽都縣、玉河縣地。
- 五代時期,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為報答契丹援立之助,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石景山地區屬幽都縣、玉河縣地。
- 契丹天顯十一年(936年)末,契丹進占幽雲十六州。遼會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為「南京」,又稱燕京;設南京道,同時改國號為「遼」。遼實行道一府一州一縣四級政區,南京道下轄幽都府。石景山地區屬南京道幽都府幽都縣、玉河縣地。開泰元年(1012年),幽都府改稱「析津府」,幽都縣改稱「宛平縣」。地屬南京道析津府宛平縣、玉河縣地。金天輔六年(1122年)底,金攻占南京。翌年,宋宣和五年(1123年)三月,北宋接管,改燕京為「燕山府」,析津府改為「燕山府路」。
- 石景山地區屬燕山府燕山府路宛平縣、玉河縣地。金天會三年(1125年)年底,金國奪占宋燕山府,恢復燕京和析津府,並置燕京路。天眷元年(1138年),廢玉河縣,轄地並人宛平縣。石景山地區屬燕京路析津府宛平縣地。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海陵王下詔遷都燕京。貞元元年(1153年)三月,改燕京為「中都」,析津府改為「永安府」(翌年又改為「大興府」),燕京路改稱「中都路」。石景山地區屬中都路大興府宛平縣地。
-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軍攻占金中都,將中都改稱燕京,中都路改稱燕京路。石景山地區屬燕京路大興府宛平縣地。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為中都,燕京路改稱中都路。地屬中都路大興府宛平縣地。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翌年二月,改中都為「大都」,中都路改稱「大都路」。石景山地區屬大都路大興府宛平縣地。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軍攻占大都城,將大都路改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隸山東行省。翌年三月,設北平行省,北平府隸北平行省。石景山地區屬北平行省北平府宛平縣地。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地屬順天府宛平縣地。
-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軍攻占北京。石景山地區屬順天府宛平縣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順天府轄域內設東、南、西、北四路廳。石景山地區屬西路廳宛平縣地。
-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溥儀「遜位」。3月10日,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4月2日,臨時參議院決定以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石景山地區屬順天府宛平縣地。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10月5日,順天府改稱「京兆地方」,地屬京兆地方宛平縣。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1月,京師警察廳在近郊設東、南、西、北郊四個警區,石景山地區歸西郊警署管理。
-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當時,北洋政府仍設在北京,統治北方地區。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軍進占北京。6月21日,南京國民政府決定:直隸省改名「河北省」,將原京兆地區各縣併入河北省;北京改名為「北平」,設北平特別市。lO月30日,行政院確定北平特別市區域,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北平特別市西郊區,南部屬河北省宛平縣地。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設立市轄區,將全市分為15個區。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8月,十三區(西郊區)正式成立。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北平特別市十三區、南部屬河北省宛平縣地。
-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軍占領北平。12月14日,日軍扶植的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翌年4月17日改北平為北京。1938年7月,偽河北省公署劃全省為4個「道」,宛平縣分屬「津海道」;1940年6月改為8個道,宛平縣分屬「燕京道」。1940年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成立,臨時政府改組為「華北政務委員會」。9月,偽「公署」廢除以數字命名的市轄區為內、外城郊排序,4個郊區改稱東郊、南郊、西郊、北郊。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北京市西郊區、南部屬河北省燕京道宛平縣地。
-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級偽政權垮台,北京恢復北平名稱。12月6日,北平市政府恢復以數字命名市轄區,共16個區,西郊區定名為「十五區」。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北平市十五區、南部屬河北省宛平縣。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北平市警察局將4個郊區分局調整為8個,稱郊一至郊八分局。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北平市政府將十三至十六4個區調整為8個區,稱十三至二十區,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十七區;當時,郊區各區按警察分局的順序習稱為郊一至郊八區。故石景山地區北部屬北平市郊五區、南部屬河北省宛平縣。
- 1948年12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將石景山地區劃為北平市;二十七區,為石景山區獨立建置之始。1949年1月下旬,北平市第二十七區人民政府成立,區政府設在北辛安大街。5月,市政府批准,田村、模式口、高井、五里坨、三家店等地劃歸二十七區管轄,轄區面積由31.25平方公里增加到99平方公里。
- 1949年7月1日,北平市第二十七區改稱北平市第十九區,轄域不變。
-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自8月1日起,第十九區改稱第十五區,轄域不變。
- 1951年4月7日,根據北京市郊區委員會決定,第十三區(今海淀區)所轄東楊坨村地區劃歸第十五區管轄,轄區面積增加到124平方公里。
- 1952年8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將第十五區所轄三家店、東楊坨、五里坨、黑石頭等村劃歸京西礦區管轄,第十五區改稱石景山區。區政府設在北辛安和平街3號。轄區面積61平方公里。
- 1954年5月,北辛安鎮建置撤銷。
- 1956年3月17日,市政府將京西礦區所轄五里坨鄉、黑石頭鄉、高井鄉和海淀區所轄八大處鄉劃歸石景山區。
- 1958年5月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石景山區,原轄區大部併入豐臺區,田村、西黃村鄉劃歸海淀區,五里坨鄉劃歸門頭溝區。
- 1963年7月8日,北京市人委報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石景山辦事處,為市人委派出機構。
- 1964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決定,將石景山中蘇友好人民公社移交豐臺區領導。
- 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決定,石景山辦事處改名為石景山區,石景山中蘇友好人民公社劃歸石景山區管轄。
- 1978年,區委、區革委會機關從北辛安和平街3號遷址石景山路35號。
- 1980年12月24日-29日,石景山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區革命委員會,恢復區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氣候特徵
石景山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73.11毫米,是華北地區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之一。
位置
石景山區位於北緯39°53′-39°59′,東經116°07′-116°14′。距市中心僅14公里,是外城四區中距市中心最近的城區,利於吸納人氣距天安門16千米。處在長安街的西向延長線上。位於北京市西山風景區南麓和永定河沖積扇上,地勢北高南低,略有起伏。石景山區西北部山地是太行山余脈。
地形地貌
石景山區位於北京市城區西部,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連綿起伏的山地,屬太行山北端余脈向平原的延伸部分,有克勤峪(曾稱薦福山)、天泰山、翠微山、青龍山、虎頭山等山峰40餘座。山區約占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中部和南部為永定河沖積形成的微傾斜平原,有海拔200米以下的石景山、金頂山、老山、八寶山等殘丘橫亘其間。最高處為北部的克勤峪,海拔797.6米,最低處為東部石槽東南的農田,海拔僅為58.1米。 石景山區蘊藏着眾多人文名勝。世界稀有的釋迦牟尼炅牙舍利珍藏於此處靈光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擁有明代壁畫精品的法海寺,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幽雅碧秀的蟠龍山交相輝映。此外,先驅者之魂--八寶山革命公墓、沒落王朝的歷史見證--明代宦官田義墓和寶勝仙橋、萬善橋、慈善寺、雙泉寺、承恩寺等物華天寶均薈萃於石景山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聳立在永定河畔的石景山上寺廟林立,碑碣壘壘,晾經台、藏經洞、大戲台別具一格。一代名園八大處,宛如七星北斗綴在盧師、平坡、翠微山三山之間大放異彩。
名勝古蹟
天泰山
- 天泰山位於石景山區西北部,香山公園西南。北至海淀區掛甲塔,南至雙泉寺,西至五府莊、潭峪,東至南北馬場。主峰海拔430.8米。因主峰西有平台一處,曰天台,山因名天台山,亦作天太山、天泰山。天台處有明清古剎慈善寺,亦稱天台寺。舊時每年三月十八日開廟。寺內中路大悲殿正中原供金漆木雕觀音像,兩旁有碧霞元君等8尊塑像,這種佛、道共進一堂的現象,在京郊較為罕見。後殿供肉身坐化和尚,俗稱魔王菩薩和尚,相傳即清世祖順治帝。1917年、1924年馮玉祥兩次住在天泰山慈善寺,留下「勤儉為寶」、「真吃苦」、「耕讀」、「淡泊」等重要石刻,是一處避暑勝地。慈善寺為區級保護文物。
翠微山
- 翠微山位於石景山區與海淀區交界處。東南距市中心約20公里。海拔387米,為香峪大梁東南坡的山峰之一,北與香山遙相對應。山勢和緩,原名平坡山,因唐建平坡寺得名;明洪熙初年(1425)改叫翠微山。南麓多古寺,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底、大悲寺、龍王堂、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等依山而建,合稱八大處,為京郊著名遊覽區。西南山麓還有明建法海寺。
石景山
- 石景山位於石景山區西部。為西山山前的侵蝕殘丘,地勢和緩,海拔184米。歷史上為永定河河防要地。自元代以來,在此修堤防水。1949年以來,先後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官廳水庫及引水渠。東南山麓一帶,建有石景山發電總廠和首都鋼鐵公司。[1]
蓮花河
- 蓮花河發源於石景山區石槽,流經蓮花池。蓮花池以上稱新開渠。原在鴨子橋入南護城河,1951年治理後改在萬泉寺東入涼水河。全長4.2公里,底寬16—20米。主要支流有新開渠、水衙溝。水源原主要出自蓮花池泉水,後被新開渠石景山工業廢水所代替。古稱洗馬溝。
法海寺
- 法海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北京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明正統四年(1439年)創建,五年建成。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本寺的寶貴遺產和主要特色,是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