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和諧式大廈
圖片來自xuite

和諧式大廈英語:Harmony Block[1],簡稱「HR」)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在1992年至2009年間所落成的公共屋邨大廈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大廈中廣泛採用。

目錄

大廈設計說明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樓梯、預製乾、預製廚房工作檯、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規劃時,可加入和諧附翼大廈與大廈相連,加強靈活性。亦可因應需求而改變單位設計及配搭,以提供不同數量的大、小單位

此外,所有和諧式大廈均使用統一的指示牌及字體設計系統(主要是名為「房署宋體」的明體,有可能參照當時其他照相排版字體而修改;後期年代實則上與「細明體」相近,甚至採用電腦向量字體),首個版本於1991年7月發表,其後曾修改若干次,所以即使屬同一代大廈設計亦可能會有相異的指示牌及字體。

和諧式大廈於興建期間曾作出大量改動,大致可分為三代。

第一代

主要於1992-1996年間落成,而其中1992-1994年間有部份落成的早期/第一代和諧式大廈採用鐵窗設計,包括天耀邨天祐苑天瑞邨廣田邨大窩口邨安蔭邨厚德邨裕明苑利安邨葵盛東邨。房委會於1990年8月通過,其後興建的和諧式大廈必須改用鋁窗;因此在同年8月起動工並於1993年後落成的樓宇(華心邨華冠樓、水邊圍邨疊水樓及富泰邨君泰樓除外),開始引入鋁窗作標準設計。

第一代和諧式大廈的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設於單位露台內,沿用了以往由房委會興建的公營房屋大廈將有關喉管置於室內的作風。廚廁設計方面,所有家庭單位的廚房外均附設露台;而三睡房單位更破天荒採用了廁所與浴室分離的設計,屬香港公共房屋首見。

首批引入此類大廈的屋邨包括小西灣邨佳翠苑馬坑邨龍欣苑慈正邨秀茂坪邨康雅苑麗安邨怡靖苑天瑞邨天愛苑等。第一代和諧式大廈外牆的窗戶較大,且沒有在外牆設置冷氣機石矢台。其他例子還有麗安邨的和諧1A型、黃大仙下邨的和諧三型。從1995-1996年落成的大廈開始,大廈的外牆物料由沿用多年的「紙皮石為主、油漆為輔」,改為以「油漆為主,紙皮石為輔」。同時,從相若時期開始,外牆的設計亦有改變,從本來的平滑表面改為每層均有直條紋路,並一直沿用至現今的部份非標準設計大廈,此舉原因不明。

第二代

主要於1996年至1997年間落成的過渡期/第二代和諧式大廈則在外牆設冷氣機石矢台,窗戶則約縮小大約3份之1;家庭單位方面,客廳窗的面積較大、而睡房窗的面積則較小,但葵芳邨葵明樓及葵正樓、平田邨平信樓、平仁樓、平旺樓及平誠樓、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金坪邨以及坪麗苑,則開始採用與第三代設計相近的較大面積的客廳及睡房窗,至於位於廚房外的露台則依然保留,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位置亦與第一代大廈相同。

而第二代和諧一型大廈的1P型單位與第一代相似;三睡房單位方面,第二代的仍保留第一代的浴廁分離的設計,部份屋邨/屋苑(如:金坪邨及坪麗苑)已經開始取消在浴室內浴缸設計,改為採用屏風式企缸設計。

第二代和諧式大廈有:金坪邨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翠屏南邨翠杭樓、翠杏樓及翠榮樓、明德邨坪麗苑煜明苑顯明苑東霖苑等。

第三代

自1997年至2002年間落成的後期/第三代和諧式大廈起,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由以往設於露台,改為設於大廈外牆。廚廁設計方面,取消了原設於廚房內的露台,以擴大廚房面積並重新規劃灶台及洗碗盤的位置;而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由原先的浴廁分隔的設計,改為提供一個設有浴缸的洗手間連同一個不連淋浴設備的洗手間,與1995年起落成的私人參建居屋看齊,並可自行分間一間套房。另外,一、二及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的洗手盤及座廁的位置對調,並安裝楕圓形洗手盤連木製桌面及長型鏡子。窗戶方面,客廳及睡房窗採用了同一高度的設計,而和諧一型一人單位的廚房窗則縮得比前兩代更小。同時,因節省建築成本的原因,第三代和諧一型及三型A、C翼尾的1B型單位的三角形向外窗台於大部份屋邨及屋苑都被移去,僅有極少數於1997至1998年間落成的大廈仍然保留該設計,例如天慈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第一及第二期、石籬邨石泰樓等。

從1998年1月落成的尚德邨及廣明苑開始,位於大廈地下的屋宇裝備房(包括變壓器房等)改用不銹鋼門,取代沿用多年的鐵門。

另外,從1998年起興建的和諧一型大廈,其緊急發電機房改設於天台,水缸設計亦加高,而樓層標準改為40層(除少部份項目),是為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首幢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為何文田邨景文樓;而擁有最多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的屋邨為秀茂坪邨,一共有11座。值得一提的是,興華(一)邨平田邨其中三座及葵盛東邨其中兩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不是第三代後期版本設計,但緊急發電機房設於天台(該等大廈亦是最後一批第三代和諧式大廈,而同期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已在全港各屋邨落成)。

因應新和諧式單位設計於2000年面世,於2001年尾至2003年落成的部份末代和諧式屋邨採用了經改良的單位設計,家庭式單位的廚廁改為與新和諧式相近的設計,單位面積依舊不變,而和諧一型大廈電梯大堂外的平衡陣則改為每層都加設。此款設計僅可見於富昌邨富悅樓、石籬邨九期、長宏邨一期、鯉魚門邨一期、牛頭角上邨一期、葵盛東邨盛和樓及愛東邨愛寶樓。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當中興華(一)邨葵盛東邨尚德邨等部份第三代和諧式大廈底部開始設有厚板轉換層結構(英語:Transfer Plate)的設計,下方則設有商場/停車場基座,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與私人住宅比較,和諧式大廈的電梯大堂及通道等公用地方所佔的樓面面積較多,因此較私人住宅寬敞。然而,審計署曾因此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房委會沒有善用土地以獲得最多的實用面積[2],而此等問題亦在新和諧一型大廈出現(例如上水清河邨所在用地准許地積比為7倍,但最後僅使用了約4倍)。

住宅單位設計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台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台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

和諧式單位主要分為單身人士或二人單位(1P/2P)、2/3人單位(2P/3P)、一睡房單位(1B)、兩睡房單位(2B)及三睡房單位(3B),如下表所示。

值得一提,和諧式本以每人享有更多空間作設計理念(每人約10-11平方米),因此和諧式單位較其它款式的同類型單位面積更大。2017年前,2B型單位屬4-5人單位,而3B型單位則為5-7人單位。由於近年土地資源短缺,導致新建非標準構件式單位面積較和諧式同類單位縮減不少,因此房屋署近年嚴格以每人享有7平方米面積作編配標準,令更多2人家庭獲派小型單位,而20.13平方米的2人單位只可編配予2人家庭,34平方米的和諧式1B單位在正常情況下則只會編配予4人家庭(但調遷及特快公屋計劃下的3人家庭仍可獲派此款單位),同時將其它類型單位的編配人數幅度收緊。

和諧式大廈編配標準[3]
單位類型 大約室內樓面面積(平方米 編配人數幅度
小型(1/2P型單位) 16.33/17.40/17.81 1-2人
2人/3人(2/3P型單位) 20.13/21.69/21.96 2-3人
1睡房(1B型單位) 30.34/34.44/34.76 3-4人
2睡房(2B型單位) 39.74/43.26/43.58 4-6人
3睡房(3B型單位) 49.06/49.34/52.21 6-8人

參考文獻

  1. Block Types. www.housingauthority.gov.hk. 2019-07-17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英語). 
  2. 審計署報告 (PDF). [2008-03-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01). 
  3. 新和諧式大廈租住單位的編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