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鹅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鹅肝
图片来自changepw

鹅肝又称肥肝[1]是一道法国著名料理。它是一种使用制成的食品。

根据法国法规,肥肝的原料鹅或鸭必须以特殊的填鸭法(gavage)养殖,使肝脏加肥,方可制成肥肝。

虽然传统上用鹅肝来制作肥肝,但主要由于成本的原因,现在绝大多数肥肝都用鸭肝来制作,2014年法国产的肥肝之中97%都是鸭肝。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肥肝”并未说明是鹅还是鸭,需要时使用“肥鸭肝”和“肥鹅肝”以精确说明。

然而中文口语中却常用鹅肝来指代所有肥肝,鉴于目前鸭鹅肝的使用比例,这种称呼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混淆。

历史

肥肝其实历史比想像中悠久,起源于约公元前25世纪埃及,当时的埃及人已经发现鹅可以被过份喂饲,从而得出肥大的肝脏。

其后肥鹅肝传至罗马帝国。随著4世纪罗马帝国的衰亡,肥鹅肝这种食物也几乎失传,只有犹太人保留下来,直至16世纪传回法国地区,并于该处发扬光大成为法国料理的名菜之一。

饲养方法

除少数之外,生产肥肝的农场通常以管饲法/填鸭法将饲料直接强灌到胃部的方式来迫使鸭或鹅罹患脂肪肝

孵化后,雏鹅/鸭中的雌性被认为其肝脏不适宜制作该菜肴,故将被直接除去。剩下的雄性将在局促的空间中被饲养,在约14星期后便开始强迫灌食。灌食为期2至4星期,每日2至3次,使用管子将特别调制的玉米浆直接灌入其食道。这会使大量过剩的脂肪在其肝脏积聚(脂肪肝),最后得出肥大的肝脏。

争议

这种饲养方式受到很多动物权益维护人士所批评,他们认为这种从过份喂饲的鸭或鹅取肝的方式是对鸭或鹅的残忍虐待,因此发起拒吃肥肝的运动。

制成品

一个完整的鹅肝一般重量大约为700至800克,鸭肝则为450至600克,会以冷冻的方式保存。很多时候,鸭肝与鹅肝会制成小罐装的肥肝酱以便保存。 肥肝可以以整块贩售,或是制成慕斯芭菲肉酱,以及佐餐。

昂贵的肥肝酱不耐保存,极易被霉菌侵蚀。

大多数肥肝酱商品中含有大量鹅油防止腐败。而肥肝酱一旦开启必须在五天左右吃完而且必须密封保存。

食用

由于肥肝的生产和价值相对较贵,法国人通常也只在大型节日(例如圣诞夜或新年夜)才享用肥肝。肥肝会被切成块状香,或将肥肝酱涂在面包上食用。

通常,肥肝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餐厅中最常见的是半熟肥肝,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成品容易保存。

大致程序是:冷冻整件肥肝,去掉里面的纤维,用手掰碎,加入牛油,盐等调料,用保鲜纸包好(呈火腿肠状),放在装了水的烤盘内,入焗炉烘烤半小时左右,拿出放入冰箱内待用。

而煎肥肝需要掌握非常好的火候,否则,结果可能就会得到很小的一件肥肝和很多的油。因为这种方式烹饪的肥肝不容易制作,所以一般来说,在餐厅里,煎肥肝会比半熟肥肝贵很多。

还有其他的肥肝制作方式,例如烤肥肝——用香料,和肥肝放进焗炉里烤。这种肥肝是口味较重,比较香。一般在吃肥肝的时候,会用面包,加上果酱,或者,加上特制的红酒洋葱。

营养成分

鹅肝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矿物质,有补血养目之功效,是活鹅体内培育的脂肪肝 。

这种脂肪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被欧美人士尊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鹅肥肝含脂肪40%—60%,相当于装饰蛋糕的奶油。

在这些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65%—68%,而另外的三分之一是饱和脂肪酸。

另外每100克鹅肥肝中含4.5—7克的卵磷脂,是正常鹅肝的3倍。

鹅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铜、三酰甘油卵磷脂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增加体内的酶活性,调解钙、磷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属于高胆固醇食品,并且其富含于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胆固醇的含量,至于商家宣传的完全不会升高人体胆固醇含量,出于商业的目的更多。

食品科学里说“不饱和脂肪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其实是因为饱和脂肪会升高胆固醇,而如果用不饱和脂肪取代食谱中的饱和脂肪,那么就会避免了饱和脂肪的“作恶”。鹅肝中也有三分之一是饱和脂肪,吃下去了一样增加胆固醇含量,而一起吃下去的那些不饱和脂肪对此无能为力。

肥鹅肝含有油脂甘味的谷氨酸,故加热时产生诱人香味。在加热至35℃的时候,其脂肪即开始融化,故有入口即化之感觉。

禁止

一些国家和法院已裁决禁止以强制喂养的方式生产的鹅肝的销售。但一些地方的禁令只针对鹅肝,同样以强制填喂生产的鸭肝则不受限制。

2006年,美国芝加哥曾禁止生产及售卖肥肝,直至2008年因为禁令备受批评而被撤销。

2012年7月1日起,加州成为全球首个全面禁止售卖及食用肥肝与肥肝制品的地区。

2014年7月,在动物权利团体倡导之下,印度政府宣布由于制作过程过于残忍而下令全面禁止肥肝进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