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 (中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士族,是中國歷史上自東漢至唐代,世代為高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種貴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後,「士族」一詞含義有所改變,士人取得官位後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沒有世襲的意思。[1]
目錄
名稱
士族名稱甚多,據考證還有世族、世門、高門、門戶、門閥、門地、門第、門胄、門望、華儕、華腴、膏腴、膏粱、甲族、貴遊、貴勢、貴族、望族、勢族、勢家、世家、世胄、金張世族、大姓、甲姓、著姓、右姓、閥閱、名族、高族、高門大族、士流、鼎族、盛族、冠族、華族、右族、權族等[2][3][4]。
權力基礎
士族往往擁有大量土地,宗族位於廣大農村,在地方上擁有勢力,進而參與國家政事,擁有中央權力。地方有事時,士族藉助其中央權力,維護其宗族勢力。中央有政變時,士族在地方的宗族與地主身份仍延續不絕。[5]南北朝時的世家大族,還往往供養大量奴隸、部曲和蔭附民。[6]
演變
漢代
士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西漢一度十分的平民化,出現布衣將相之局,但此後新一輪世家的因素逐漸積累,出現了官僚世家、豪強世家和文化世家三種世家。
官僚世家:秦漢實行選賢任能,但也保障官僚特權,二千石一級的官員可以任子一人為郎官。儘管有些家族做官上延續兩三代就衰落了,但是總有一些家族延續的更長,因為世代為官,逐漸建立了族望,形成官族,「家世二千石」。
豪強世家:在鄉里,擁有大田莊、大宗族和大量依附民的豪強世家,在東漢不斷發展,其子弟往往在本地做官。
文化世家:東漢以來,經學主要通過家族來傳承,不斷湧現經學世家,東漢末年又出現了名士家族。
鄉里豪族因為有經歷實力,可以讓子弟去讀書,學習經書後有了文化進入士林,可以通過明經做官的道路進入官場,政治權勢的獲得,又反過來加強他們在鄉里的權勢。東漢的官場官族、鄉里豪族、士林學門不斷的互相轉化,逐漸合一,三位一體發展而成為中古的士族門閥,把經濟、政治、文化融為一體。
弘農楊氏世傳歐陽《尚書》,號稱「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世傳孟氏《易經》,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號稱「四世五公」。
三國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父親曹嵩是宦官養子,出身宦官家族的他,因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士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的統治階級為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的外來政權,以至於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援。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中正制,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主要依據人的德行與才能評定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正制初行時,尚能秉持當年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只看族譜家世,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士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世家大族因而產生。
兩晉南北朝
西晉沿用九品中正制,加速士族階級發展,門閥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司馬懿家族出身世族河內司馬氏,故重視士族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在金陵立足,有賴門閥支持,更受朝廷重視,門閥政治達到鼎盛。
南方
- 吳姓: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吳郡朱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號稱「吳四姓」)為首。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係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吳四姓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士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侯景南下攻陷金陵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僑姓士族除蘭陵蕭氏以外,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北方
虜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洛陽所在河南郡為郡望,河南元氏、河南長孫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陸氏、河南源氏、河南竇氏等貴族為首,號稱「虜姓」,由鮮卑貴族,搖身一變為漢姓士族。
郡姓:隨著北魏政權的分裂,郡姓分裂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到北齊,仍然保持漢代講經學、重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為大姓。在唐朝,此七族合稱七姓十家。另一支是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人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京兆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為了與高歡的東魏抗衡,在蘇綽等協助下,將西遷關、隴地區的山東士族籍貫更改為關內郡望,以府兵制為基礎,建立了一個帶有胡風的,相容鮮卑貴族、漢人士族的統治集團,即是陳寅恪提出的關隴集團。
隋唐
唐代世家大族的特徵是注重郡望,世官世祿世婚。[7]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士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士族支持擁戴,且山東士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削弱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山東士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士族,將其逐漸排除。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削弱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唐太宗指示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氏族志》。結果改定唐朝皇族李氏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山東士族博陵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后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這意味著士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士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士族官員,與牛黨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北方門閥,在經過了長期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仍存有「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有些世家大族甚至連李唐皇室也看不上眼,唐文宗為莊恪太子李永選妃時,朝廷大臣的女兒們都進入了挑選名單之中,朝廷內外因此動盪不安。唐文宗得知後對宰相鄭覃說:「我希望為太子求娶你們滎陽鄭氏有禮數的女子為妻,聽說在外的大臣們都不願與我做親戚,我也是數百年的士族,這是為什麼?」唐文宗於是放棄了選妃的計畫[8][9]。不久鄭覃把孫女嫁給了僅為九品衛佐的崔皋[10],唐文宗無可奈何地說:「民間締結婚姻,不計較官品卻崇尚門第。我家已做了二百年的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和盧氏嗎[11]?」這種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到了黃巢之亂才因破壞而快速消滅。
消亡
從晚唐到北宋,名族貴冑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為官,則由約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盡是新興,唐代大族幾盡消亡。[12]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由於黃巢本人出自社會底層,仇視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傷亡。再者,唐哀帝末年朱溫投當朝公卿三十餘人於黃河中,當時武夫李振在朱溫側,說道:「此輩自稱清流,今投入黃河,永為濁流!」而朱溫竟笑著點頭,史稱白馬之禍。黃巢、朱溫、柳璨之流,不僅覬覦皇位,也滿腹牢騷,對既有的社會階級懷有強烈恨意,大肆殺害、醜化士族。唐朝覆滅後,五代十國仍為唐末政治及藩鎮割據的延續,各政權的統治者多重武輕文,這使得社會上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門閥,也不渴望與士族聯姻,對於所謂的世家大族普遍產生反感。士族富饒的家園與產業遭到破壞,引以為傲的貫冊族譜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餘族人逃亡各地。百年間士族便徹底衰亡,與庶民再無區別,其地位由鄉紳地主階級取代。
唐末五代的戰亂,亦可說是一場「階級戰爭」,徹底摧毀中國自東漢晚期以來長達約七百年、以門閥為主的政治、社會型態。幾代之後,那些散居各地的族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記共有的傳承。[13]
五代時,舊有統治階層毀滅,為一批新人所取代,傳統士族崩潰。宋代的望族,即使附會是某個唐代士族的後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時開始。[14]北宋王清明《揮麈前錄》,記錄了當時最顯赫的36個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團,和唐代的社會中堅沒有關係,已沒有一個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15]
參考文獻
引用
- ↑ 陶晉生:《北宋士族》,頁26。
- ↑ 毛漢光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141頁
- ↑ 何啟民 《世族與門閥》
- ↑ 中古世家大族的剖析
- ↑ 陳啟雲:〈中國中古「士族政治」的問題〉,頁325-326。
- ↑ Johnson, David:〈世家大族的沒落〉,頁291。
- ↑ 柳立言:〈宋代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態〉,頁331。
- ↑ 《唐語林•卷四•企羨》:文宗為莊恪太子選妃,朝臣家子女悉令進名,中外為之不安。上知之,謂宰臣曰:「朕欲為太子求汝鄭門衣冠子女為新婦,扶出來田舍齁齁地,如聞朝臣皆不願與朕作親情,何也?朕是數百年衣冠,無何神堯打朕家事羅訶去。」遂罷其選。
- ↑ 《太平廣記•卷一八四•貢舉七》:文宗為莊恪選妃,朝臣家子女者悉被進名,士庶為之不安。帝知之,召宰臣曰:「朕欲為太子婚娶,本求汝鄭門衣冠子女為新婦,聞在外朝臣,皆不願共朕作親情,何也?朕是數百年衣冠,無何神堯打家羅訶去。」因遂罷其選。
-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五•列傳第九十》:覃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位相國,所居第不加飾,內無妾媵。女孫適崔皋,官裁九品衛佐,帝重其不昏權家。
-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九十七》:開成初,文宗欲以真源、臨真二公主降士族,謂宰相曰:「民間脩昏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 ↑ 陶晉生:《北宋士族》,頁3-4。
- ↑ Johnson, David:〈世家大族的沒落〉,頁303-305。
- ↑ Johnson, David:〈世家大族的沒落〉,頁232、285。
- ↑ Johnson, David:〈世家大族的沒落〉,頁264-267。
來源
-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中國中古「士族政治」的問題〉,頁318-348。
- 柳立言:〈宋代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1.2 (2010),頁289-364。
- Johnson, David 著,耿立群 譯:〈世家大族的沒落——唐末宋初的趙郡李氏〉,載 陶晉生 等 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頁231-339。
-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1)。
-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 Template:Link-jp 著,李濟滄 等 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Template:Link-jp 著,徐穀梵 等 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 宮崎市定 著,韓昇 等 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 Patricia B. Ebrey 著,範兆飛 譯:《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 李濟滄:〈魏晉貴族體制的形成與鄉論〉。
- 李濟滄:〈六朝貴族的自律性問題——以九品官人法中鄉品與官品、官職的對應關係為中心〉。
- 李濟滄:〈六朝門閥貴族制度與地方政治〉。
參見
相關制度
相關事件
著名士族
- 東漢大姓:南陽鄧氏、扶風竇氏、汝南袁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
- 僑姓: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
- 吳四姓:吳郡朱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吳郡陸氏
- 會稽四姓:會稽賀氏、會稽魏氏、會稽虞氏、會稽孔氏
- 關中郡姓:京兆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
- 山東郡姓: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 虜姓:河南元氏、河南長孫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陸氏、河南源氏、河南竇氏
其他士族
- 義興周氏
- 吳興沈氏
- 吳興姚氏
- 汝南袁氏
- 汝南周氏
- 潁川陳氏
- 泰山羊氏
- 平輿許氏
- 河內司馬氏
- 安定胡氏
- 安定皇甫氏
- 琅邪諸葛氏
- 渤海高氏
- 渤海封氏
- 上穀寇氏
- 清河房氏
- 清河張氏
- 扶風竇氏
- 中山甄氏
- 武功蘇氏
- 鉅鹿魏氏
- 敦煌令狐氏
- 河間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