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國北朝之鮮卑化漢人政權。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建國號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史稱北齊[1]或後齊,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七年。 北齊國勢本來頗為強盛,但由於北齊帝王多為殘暴昏庸之主,導致政治情勢混亂,國勢也日漸衰落。
後主時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統治下日漸興盛,而北齊則衰落,更枉殺大將斛律光、高長恭。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內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為北周臣民。范陽王高紹義逃奔突厥投靠他缽可汗。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不降周,奉高紹義為主繼續抵抗。後來北周與突厥關係改善,580年,高紹義遭他缽可汗出賣被交給北周。
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583年消滅高寶寧勢力,589年南下滅陳,結束中原自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地域演變
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區,占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含西梁、東梁)、陳(取代梁,但只占有前者部分領土)等。
勢力與制度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和與其鼎立的陳、北周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例如,北齊取消了受倍田的規定,不過一夫一婦的實際受田數仍相當於倍田,北魏對奴婢受田沒有限制。北齊則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0人之間。另外還規定了賦稅。
此外,魏收於此時編寫了《魏書》[2]。
兵制
東魏和北齊初創之際,兵制繼承北魏,兵民分離,鮮卑人為兵。在齊文宣帝時改革,軍人出現漢人勇夫,但沒有改變兵民、漢胡之分。
後在河清三年(564年),出現一種新的兵制,將當兵與種田結合起來,成為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模板。
藝術
佛教及印度、中亞、西亞文化在本時期持續對藝術產生重大影響。部分中國史上最精緻的佛像座落於北齊的佛寺洞窟寺,這些佛像說明當時製作佛雕的工藝,以及北魏以來藝術風格的快速進展。一些大型陶雕源自北齊。北齊的陶器的特色包括雙色以上的釉色,白胎陶器亦於此時期發展。此時期繪畫品質極高,由太原的婁叡墓壁畫可見一斑。
視頻
北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550年6月9日 由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史稱北齊 ,搜狐,2017-06-09
- ↑ 魏書,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