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地退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地退化

圖片來自innerself

土地退化(英語:Land degradation)是指生態系統因干擾而長期喪失其功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自我恢復。土地退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有關,這兩者都是直接原因。

概述

土地退化有稱水土流失(也被稱為侵蝕作用或土壤侵蝕),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指地球的表面不斷受到風、水、冰融等外力的磨損,地表土壤及母質、岩石受到各種破壞和移動、堆積過程以及水本身的損失現象,包括土壤侵蝕及的流失。未來,要有效減少土地退化、進行土地資源管理,勢必也要全面性地從化學汙染、土壤侵蝕、養分缺失、水資源短缺、]度與生物循環紊亂等問題,整體性規劃與行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把土地退化高發區和土地植被進行比較,我們發現按面積計算,18% 的土地退化發生在農田,25%在闊葉林,17%在北部森林,這與森林退化的趨勢是一致的。

型式

土地退化 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但總是會嚴重破壞兩者之間的健康平衡 五大關鍵生態系統功能。 這些是:食品生產; 纖維供應; 微氣候調節; 保水性; 和儲存。其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包括土壤肥力的喪失,物種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土壤侵蝕以及湖泊中過多的營養物質徑流。 在危險的地面:土地退化是土壤變成沙漠[1]

影響層面

土地退化它影響大片的土地表層和全球1/3的人口,窮人和貧困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證據顯示,的直接影響包括:土壤有機碳、養分減少,土壤蓄水量和調節能力下降及地下生物多樣性喪失。間接地,它會導致生產能力和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 例如,牧場土地退化會擾亂野生動物遷移,使草料發生變化,導致蟲害和疾病發生,增加動物食物和水的爭奪。

土地退化還對人類造成嚴重的連鎖反應,如營養不良,疾病,強迫遷移,文化破壞甚至戰爭。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土地退化可導致荒漠化或遺棄土地(或兩者兼而有之)。 長期乾旱和肥沃土地的喪失可能是導致戰爭的因素 蘇丹敘利亞.

全球威脅

推斷土地退化純粹是開發中國家的問題是錯誤的。 總體而言,發達國家的土地普遍降級 - 例如,如圖所示 土壤有機碳含量下降幅度更大,土壤健康的衡量標準。 然而,在富裕國家,退化率已經放緩,這些地區的人們通常不太容易受到影響。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問題正在迅速增長。 但氣候變化,特別是在乾旱和森林火災日益頻繁的地區,即使在加州澳大利亞等富裕地區也會導致土地退化。

調查與評估

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乾旱地區土地退化評估專案(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in Drylands, LADA)展開了一項新的定量全球評估,該評估對過去25年淨初級生產力 (NPP, 或生物質能產量) 發展趨勢做出分析,指出了土地退化的主要發生地區。淨初級生產力是根據衛星測量出的不同植被標準化指數 (NDVI, 或綠色指數) 計算得來的。 淨初級生產力呈負數趨勢並不一定意味著出現土地退化,因為土地退化還取決於另外幾個重要因素,特別是降雨。面臨土地退化危險的地區是那些在過去25年來排除乾旱造成的單純影響外,淨初級生產力和雨水利用效率呈下降趨勢的地區。[2]

降水型侵蝕

從侵蝕類型看,西北部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因土質疏鬆,降水集中。黃土或鬆散的風化殼在缺乏植被保護情況下極易發生侵蝕。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主要是流失型侵蝕;而南方地區,地形起伏,降水量大,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水土流失則常是降水型侵蝕。

關注地區

根據這個評估報告,全球需要關注的地區主要包括:赤道以南的熱帶非洲及東南非、東南亞(特別是山坡地)、中國南方、澳大利亞中北部地方、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特別是山坡地和乾旱地區)、巴西東南部和彭巴斯草原、阿拉斯加北部森林加拿大西伯利亞東部。

1981—2003年間全球12%的土地面積出現了淨初級生產力絕對下降,另有1%的土地出現了嚴重的消極變化。從雨水利用效率看,29%的土地利用效率絕對減少,2%出現了嚴重的消極變化。受影響地區居住著10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對肯亞進行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這項研究的部分成果,圖3顯示肯亞的土地使用、生物質能和水利用效率狀況。

乾旱地區

根據新報告,43%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受土地退化影響的地區。 據報導,2050估計,4億人將生活在乾旱地區。 這些被聯合國定義為「乾旱率」低於0.65的土地,這意味著失去的水量遠遠超過降水量。這些地區極易受到糧食和水資源的不安全影響,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東地區。 肯亞80%的地區為乾旱地區,該地區25年來生物質能和雨水利用效率變化趨勢顯示,有兩個黑色地區為土地退化高發區:圖爾卡納湖(Lake Turkana) 周圍的旱區和東部省的大片農地。東部省的農地是近期把農業生產範圍擴大到貧瘠土地而產生的。這一初步分析有待在乾旱地區土地退化評估專案國家案例研究的基礎上加以考證,這一研究同時也將確定土地退化的不同類型。

原因與型態

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

化學汙染

化學汙染 (Chemical contamination and pollution):商業使用的化合物多達5萬多種,並且每年以數百種的速度遞增,預計未來20年,全球化學品產量將增加85%。然而,在化學品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並未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以致嚴重污染環境。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些化學品具有持久性,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及動物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土壤侵蝕

土壤侵蝕 (Soil erosion):侵蝕是指土壤被水或帶走的自然過程,當土地管理不善將使這一自然過程加劇。土地管理不善包括:清除森林草地後種植作物(這會使地表植被覆蓋不足),不當耕作和過度放牧。而採礦、基礎建設和城市發展等活動,由於缺乏精心設計和維護的保護措施,也會導致水土流失。

養分缺失

養分缺失 (Nutrient depletion):養分缺失是指植物所需營養的水準下降,導致土壤肥力降低,這些營養包括氮、磷、鉀和土壤裡的有機物。養分缺失往往伴隨著土壤酸化,這會增加等有毒物質的溶解性。收割莊稼和清除作物殘渣會使土壤養分缺失, 除非通過糞肥或無機化肥補充養分。

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短缺 (Water scarcity):全球只有11%的淡水以河流和地下水的形式供灌溉、城市工業用水、飲用水和儲備水之用。灌溉農業消耗的淡水資源最多,而且早已充分利用了得不到補充的地下水,其他方面對用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有效的水資源管理必須在雨水剛落地的那一刻起開始,這一刻也是土壤管理決定雨水是否帶走表層土,或滲透到土壤供植物利用,或補給地下水和河流的時候。

鹽度升高(鹽化)

鹽度升高(Salinity):當土地缺少合理的排水系統把鹽從土壤中帶走時,增加灌溉排水就增加了鹽度升高的可能性。全世界有約20%的灌溉農田(45萬km2)受到鹽化影響,每年因鹽度升高喪失生產力的土地達2 500~5 000 km2。

生物循環紊亂

生物循環紊亂 (Disturbances in biological cycles):水循環、碳循環和養分循環是生命的基礎。這些循環的完整性決定了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和適應力,以及生態系統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農業依賴於控制這些循環的部分環節,往往要犧牲同一循環的其他環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