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物多樣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物多樣性。原圖鏈接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是在 1986 年首度被提出,為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的簡稱,最早是指對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真菌及微生物物種種類的清查。此後,生物多樣性在學術上的定義被擴充及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的變異性,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個體、族群、物種、群集、生態繫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型式。

概述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提供人類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纖維、油料、橡膠等重要的工業原料。中醫藥絕大部分來自生物,截至如今,直接和間接用於醫藥的生物已超過3萬種。可以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基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定義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是在1986年才被提出,為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的簡稱,最早是指對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真菌微生物物種種類的清查。此後,生物多樣性在學術上的定義被擴充及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的變異性,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個體、物種、族群、群集、生態繫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型式。廣泛定義上,亦指各式各樣的生命相互依賴著複雜、緊密而脆弱的關係,生活在不同形式的人文及自然系統中,也就是人和萬物生生不息在地球的生物圈共榮共存。而生物多樣性本身具有生態與經濟、科學與教育、文化、倫理與美學等價值。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聯合國大會於2001年5月通過決議,宣佈每年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增加人們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喚起全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鼓勵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為關愛生物多樣性貢獻一份力量[1]。 2019年聯合國旗下研究機構IPBES(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發表了「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顯示,目前約有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威脅,而許多更是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這個結果打破了過往紀錄。然而,全球76億人口只佔所有地球上生物量(biomass)的0.01%,卻已讓83%的野生哺乳動物和半數植物消失。有些物種甚至可能未發現就已滅絕,那人類足跡未及之地還有多少物種?我們永遠不得而知[2]

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為人類提供食物、藥物、工業原料、燃料,提供生態系服務,以及供娛樂、藝術欣賞等。這些價值大致可以分為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兩類,除此有時也包括潛在價值,即尚未被發掘的價值。在全球數百萬種生物交織的生物多樣性網絡底下,人類享受著生物多樣性帶來的許多價值及成果,諸如飲食、生態觀光產業、藥物、乾淨的水源、空氣及人類生活常常應用到的物質諸如木材、棉花、麻等。

重要性

生物多樣性工作是 21 世紀全球重大議題之一,亦是人類永續發展之基礎。根據研究估計,全球生物多樣性正處於快速喪失之趨勢,生物物種正以一百至一千倍的速率逐漸滅絕消失,人口以及資源消耗的增加,加以污染的結果、地球的暖化以及外來物種的引進,生物多樣性的危機今日已經成為人類應面對的現實。為引起全球的重視及解決此重大問題,1992 年 6 月在「地球高峰會議」之後,迄今已有 180 個國家先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並積極展開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的相關工作,為全球最大的公約組織。

分類

地球上包含人類在內繽紛多樣的所有生命,最大哺乳動物藍鯨,到顯微鏡底下才可見的藻類、細菌病毒等等都是。雖然生物們彼此存在既錯綜複雜又難以割捨的關係,卻都是構成地球生生不息的重要成員。因彼此所依存及衍伸又可歸類成三大類:

  1. 物種多樣性: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多樣化。
  2. 遺傳多樣性:單一物種間具有如大小、顏色、形體等差異。(例如人類有高矮胖瘦、臉型髮型上的差異等)
  3. 生態系多樣性:提供物種棲息生存的地方,例如珊瑚礁生態系、森林生態系、湖泊生態系、濕地生態系等等。

威脅

根據科學家估計推測,地球上物種大約接近900萬種;其中約3/4生活在陸地、1/4生活在海洋。雖然每年世界各地依舊有許多新物種發表,但更有以超越新種發現量更多的物種慘遭滅絕。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的可能原因包括:

  • 棲地破壞、棲地零碎化。
  • 入侵物種-外來物種侵襲。
  • 基因污染。
  • 人口過多造成環境污染、過度開發(Overexploitation)、過度捕獵、過度捕撈。
  • 農林業的單一耕作或育種雜交。
  • 全球氣候變遷(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biodiversity)。
  • 地質活動。

台灣現狀

臺灣因地理位置特性,大小山群為數豐富,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68座,加上環海洋流迴繞及多樣的氣候變化,孕育出將近6萬種豐富動植物資源,其中不乏僅臺灣存在的特有種生物,極其珍貴。然而棲地的破壞、過度的捕撈及外來種的引進等原因成為威脅臺灣生物多樣性的致命傷。

台灣目前尚非「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依照該公約的規範,各國對其國內的生物資源擁有主權,也有責任保育該國的生物多樣性,鼓勵以永續的方式利用其生物資源,達成保育全球生物多樣性及促進人類永續發展之目標。

生物多樣性提供價值及服務不僅涵蓋在一般民眾食衣住行及育樂方面、更反映在原住民傳統知識的生活與文化中。有鑒於世界各國全球化產業的發達,生物多樣性喪失影響下的衝擊將不再只局限於單一國家,而是串聯至世界各地。為守護臺灣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並永續利用其資源、維繫臺灣生物多樣性之健全,更應該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及推廣。

努力方向

臺灣生物資源相當豐富,概估全島的生物約 15 萬種,佔全球物種數的百分之 1.5。臺灣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跨亞熱帶與熱帶,有多樣性的棲地與生態系,是全球生物資源的重鎮,也是持續我國經濟發展、追求全民優質生活環境與長遠利益的基礎保障。生物多樣性工作包括保育、永續利用與公平互惠三大項,故涉及的範圍包括經濟產業的發展、社會文化的延承、政策與法規的擬定,以及制度、組織、教育及研究等多層面,為全國性的統合工作。

生物多樣性工作在國內應由行政院作縱向指揮,各部會作橫向聯繫與配合,以及民間的認知及充分參與,在國際應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上之經驗交流及發展合作[3]

影片

自然保育與生物多樣性(上)
What is biodiversity?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未來 精華版-中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