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颶風卡特里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05年8月28日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卡崔娜

颶風卡特里娜(英語:Hurricane Katrina)另譯名卡崔娜,是2005年8月出現的一個五級颶風,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造成了嚴重破壞。2005年8月25日,颶風以一級颶風的強度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陸,8月29日破曉時分,再次以三級颶風的強度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外海岸登陸。登陸超過12小時後,才減弱為熱帶風暴。由於颶風卡崔娜對美國地區造成空前的災難,該名稱已從颶風命名序列中除名。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簡述

颶風卡特里娜形成於2005年8月23日,這個後來極具破壞性的五級颶風當時為巴哈馬附近的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8月24日,這股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命名為「卡崔娜」(Katrina),風暴之後繼續加強,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最南端以颶風最低標準強度登陸。


卡崔娜在穿越佛羅里達州的過程中雖然無法得到進一步增強,但仍然保持了颶風強度。經過該州領空後,墨西哥灣的溫暖海水令其爆發性增強成了有紀錄以來第六強的大西洋颶風。之後風暴以三級颶風強度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堂區非建制地區比勒斯(Buras-Triumph)附近登陸,然後又在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邊境上實現第三次登陸。卡崔娜接下來北上穿過美國中部,最終在五大湖附近被一股冷鋒吸收而消散。


形成

北美日间时区(简称EDT)2005年8月23日下午17点(协调世界时同日晚上21点),巴哈马东南部海域上空形成了第十二号热带低气压,这股低气压部分来源于因附近对流层上层低压槽影响而消散的第十号热带低气压。虽然给大西洋编号的标准做法是在低气压重新生成时保留原有的编号,但卫星图像表明有另一股东风波在波多黎各以北与第十号热带低气压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更为复杂的天气系统,因此国家飓风中心才将其重新归类为第十二号热带低气压[1]。与此同时,对流层上层的低压槽有所减弱,令该区域内的风切变也相应减少,从而令新的热带低气压得以发展。气象部门在之后的重新分析中确定,第十号热带低气压的下层环流已经完全瓦解和消散,只有一些残留的中层环流继续移动并与之上所述的东风波融合,因此不符合保留原有编号的标准[2]


影響

世紀天災:卡崔娜颶風襲美
世紀天災:卡崔娜颶風襲美
世紀天災:卡崔娜颶風襲美


美國政府要求紐奧良城市百萬人撤離颶風可能抵達的地區。墨西哥灣附近三分之一以上油田被迫關閉。七座煉油廠和一座美國重要原油出口設施也不得不暫時停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8月29日開盤時每桶飆升4.67美元,達70.8美元。在亞特蘭大,加油站的價格更要高5美元/加侖。8月31日,小布什政府同意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幫助嚴重破壞的原油加工廠恢復生產。国际能源机构9月2日宣布,所有26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每天将战略储备的200万桶原油投放市场,为期30天,以帮助解决因“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市场紧张局面。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当天应声大幅下跌。


在宣佈路易斯安那州進入緊急狀態一天後,8月28日布什總統又宣佈密西西比州進入緊急狀態。密西西比州哈瑞森縣(the Harrison County)共有80人喪生。整個密西西比州的死亡人數至少為218人,路易斯安那州423人,阿拉巴馬州2人,佛羅里達州14人。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和佛羅里達州至少有230萬居民受到停電的影響。另外也造成了大規模的通訊故障。由於投資者擔心颶風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損失,8月30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挫。有些城市甚至90%的建築物遭到了毀壞。布希說完全恢復到災前水平需要數年的時間。


紐奧良9月1日出現了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局面,部分地區的搶劫之風越颳越猛。劫匪們公然當著警衛隊和警察的面,大肆燒殺搶掠和強姦,又和警方槍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布兰科当天说,300名刚从伊拉克撤回的国民警卫队队员已经抵达紐奥良市维护治安,并被授权随时开枪击毙暴徒。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4时35分,紐奥良的河岸边突然发生数次剧烈爆炸。布希9月3日表示,他将下令7000名士兵在72小时内紧急赶赴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受灾地区。9月4日该市发生了武装团伙与警察之间的枪战,有4人死亡,局势仍相当混乱。紐奥良市警察面临沉重压力,有两名警察自杀身亡,200人交出了自己的警徽提出辞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佩索纳兹9月2日在日内瓦说,灾区目前有30至40万儿童无家可归。紐奥良市5名灾民感染霍乱弧菌丧生。位于灾区的两处航空设施遭飓风破坏。美鐵火車日落特快號由新奧爾良至奧蘭多服務中斷。


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领导的“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9月4日在网站上发表声明说,“压迫者”美国遭受飓风袭击导致大量伤亡是“真主动怒”的结果。

而NBA球隊紐奧良黃蜂的主場舘冰沙國王中心亦因受颶風襲擊嚴重損毀,致使黃蜂隊一度遷往奧克拉荷馬市的福特中心作為主場。


首次登陆

由于周围外界环境有利,第十二号热带低气压开始增强,于8月24日早上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升级为热带风暴并命名成“卡特里娜”(Katrina)。8月25日,风暴的对流出现爆发,并随之成为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5个飓风,这时距其在佛罗里达州的哈伦代尔海滩阿文图拉之间登陆的东部标准时间(简称EST)下午18点30分(UTC同日晚上22点30分)还差两个小时。卡特里娜以每小时130公里风速袭击了佛罗里达半岛NEXRAD气象雷达显示系统中有层次分明的风眼,并且这个风眼在飓风穿越该州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完整。佛罗里达礁岛群部分岛屿在整个8月26日都经受着热带风暴强度的大风,干龟群岛还短暂出现了飓风强度的狂风。[2]


墨西哥湾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起初预测飓风卡特里娜会在登陆后转向北上,最终于3到4天后吹袭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狭长地带[3]。然而风暴实际上却继续西进并转向西南偏西,气象部门最终预测其行进轨迹将指向新奥尔良[4]


风暴进入墨西哥湾后立即由于风切变较少,良好的上层外流,以及墨西哥湾暖流较高的海面温度而开始爆发性增强,到了8月27日,卡特里娜已经升级为三级飓风[5],成为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三个大型飓风。接下来飓风进入一段眼墙置换周期,这一周期虽然令其最大持续风速的增强放缓了18个小时,但风暴半径却几乎翻了一番[2]中部日间时间(简称CDT)8月27日下午19点,飓风进入第二轮爆发性增强期,到了CDT次日中午12点40分,卡特里娜已升级为四级飓风,最大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33公里[6],风暴之前还曾于CDT8月28日早上7点达到五级飓风强度,成为继1980年大西洋飓风季飓风艾伦以来墨西哥湾内形成的第一个五级飓风[7],这时距其第二轮爆发性增强期开始还只过了12小时。CDT下午13点,卡特里娜达到最高强度,最大持续风速达每小时280公里,阵风时速更高达344公里,中心气压低至902毫巴百帕,26.64英寸汞柱[8]。这一最低气压令卡特里娜成为当时有纪录以来第四强烈的大西洋飓风,不过同年晚些时候出现的飓风丽塔飓风威尔玛都会在强度上越越卡特里娜[2]。随着飓风逼近新奥尔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斯莱德尔的天气预报办公室发布了两份措辞强烈的警报[9][10]


到8月28日下午时,风暴的规模已经大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部分地区都可以感受到热带风暴强度的大风。卡特里娜的中心距密西西比河河口还有290公里,但风暴中心向外延伸370公里外仍然有着热带风暴强度大风,中心向外170公里范围内更有飓风强度的狂风[11]。从8月29日夜间到次日早上,卡特里娜因为进入另一轮眼墙置换周期而导致风速快速下降。内层的风眼墙在外层风眼墙完全形成前就已经瓦解也是风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在18个小时的时间里,飓风的最大持续风速就从每小时280公里降低到了每小时205公里[2]。不过风暴登陆时带去的风暴潮仍然很高,因为卡特里娜还有四级和五级强度时就产生了超过9.1米高的狂浪,海上的一个浮标更纪录到16.7米高的狂浪,这些狂浪和风暴潮一起在三级大型飓风卡特里娜的驱使下朝墨西哥湾沿岸前进[2]


第二次和第三次登陆

CDT8月29日早上6点10分,卡特里娜以持续风速每小时205公里的三级飓风强度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堂区非建制地区比勒斯附近实现第二度登陆。由于该区域海岸线的形状属于半岛,并且飓风刚从四级强度减弱为三级,因此当风暴的风眼还位于海面上空时,陆地上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四级飓风强度的狂风。卡特里娜登陆时气压为920毫巴(百帕,27.17英寸汞柱),从中心向外190公里外的风力都达到飓风强度,前进速度约为每小时24公里。随着风暴向路易斯安那州东海岸线行进,普拉克明堂区圣贝尔纳堂区圣坦曼尼堂区斯莱德尔都受到风暴潮和风眼墙狂风的严重破坏,新奥尔良东部也遭受了沉重打击,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12][2][13]


起初气象部门估计卡特里娜登陆时风速达到每小时220公里,属四级飓风[14],但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风暴在登陆前不久减弱为三级飓风。这一减弱的具体原因暂时还未能完全确定,有可能是因为眼墙置换周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风切变略有增强,或者是海面温度下降,风暴西部半圆的干燥空气以及与陆地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气旋强度减弱[2]。这与墨西哥湾以前出现过的强烈气旋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所有最低中心气压在小于或等于973毫巴(百帕,28.73英寸汞柱)的气旋如果会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登陆,那么其登陆前的12小时内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2]


几个小时后,强度又有小幅下降的卡特里娜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边界附近以风力时速195公里,中心气压928毫巴(百帕,27.37英寸汞柱)强度登陆,这仍然达到三级飓风标准。风暴第二次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为920毫巴(百帕,27.17英寸汞柱),表明卡特里娜是有纪录以来在美国登陆的第三强飓风,仅次于1935年劳动节飓风的892毫巴(百帕,26.35英寸汞柱)和1969年飓风卡米尔Camille)的909毫巴(百帕,26.85英寸汞柱)。[2]


由于风暴的规模极其庞大,因此极具破坏性的眼墙风力和风暴东北象限将高度创下新纪录的风暴潮推向海岸,冲击了密西西比州的整个墨西哥湾沿岸,该州受到卡特里娜直接破坏的包括韦夫兰Waveland)、贝圣路易斯帕斯克里斯琴Pass Christian)、长滩Long Beach)、格尔夫波特比洛克西海泉市戈蒂埃Gautier)和帕斯卡古拉阿拉巴马州拜尤拉巴特里也受到了直接冲击。风暴潮在贝圣路易斯达到最高的8.5米,远至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潮水也有4米高,是当地自1917年以来所遭遇的最强烈风暴潮[2]。风暴潮特别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当地的水文,飓风的巨大规模,以及风暴是在登陆前不久才有所减弱。卡特里娜向内陆进发斜穿过密西西比州的过程中给沿途造成了大面积破坏,几乎整个密西西比州都受到了严重影响[2]


消亡

卡特里娜在进入密西西比州领空时还保持着飓风强度,但之后就开始减弱,向内陆进发了超过240公里后,风暴强度在默里迪恩Meridian)附近上空开始低于飓风标准,到田纳西州克拉克斯维尔附近领空时已经降级为热带低气压并分裂成两半[15]。其中一半继续北上,对沿途的美国中部地区产生影响,一直持续到了8月31日才在五大湖东部地区上空由一股冷锋吸收,然后转变成一股强烈的温带低气压,在12小时里产生了50至170毫米降雨量,魁北克东南部和新不伦瑞克经受了时速50到98公里的烈风强度阵风。萨格內北岸因降雨引发了道路故障无法通行。北岸区域与魁北克省其他地区的交通中断了至少一个星期。卡特里娜分裂出的另外一半经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在乔治亚州中部和宾夕法尼亚州中部引起了剧烈的龙卷风爆发,导致两人死亡和数百万美元的损失[2]


EDT8月31日下午19点,卡特里娜的残留低压中心完全被加拿大东南部的一股冷锋吸收,系统中不再拥有可辨识的环流[16][17]


救援

2005年9月2日美國布希總統視察卡崔娜颶風災區的部分畫面
2005年9月2日美國布希總統視察卡崔娜颶風災區的部分畫面
2005年9月2日美國布希總統視察卡崔娜颶風災區的部分畫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9月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國務卿萊斯在與白宮協商後表示,美國願意接受外國因颶風而提供的任何援助。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員9月2日表示,联合国已经组建了一支特殊任务部队,准备派往灾区协助救灾工作。已有包括欧盟澳大利亚、中国 、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加拿大美洲国家组织等20多個国家、地区和组织向美国提供了援助。196名墨西哥官兵9月8日乘车越过边境进入美国,协助灾区的救灾工作。这是159年来墨西哥部队首次踏上美国领土。[來源請求]9月1日晚参议院批准105亿美元的救灾款。9月8日晚,美国总统布希正式签署了一份总额为518億美元的紧急救灾拨款法案。布希9月23日签署了金額為61億美元的灾后紧急减税法案,以帮助卡催娜飓风灾民度过难关。


面对国内民众的质疑和批评,美国白宫和国会9月6日宣布将对联邦政府在应对飓风袭击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展开调查。为了回应国内外对救援灾区不力的指责,美国政府9月9日宣布,撤去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署长迈克尔·布朗的救援指挥职务,由美国海岸警卫队副司令长官萨德·艾伦中将接替他主持救援工作。由于受到救灾不力的批评,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署长迈克尔·布朗9月12日提出辞职。不久以后,布希总统宣布提名该署有着30年消防经验的高官戴维·保利森接替其职。12月底,美国联邦当局说,有49人被指涉嫌参与盜竊卡催娜飓风受害者援助基金,而面临刑事指控。[18]2006年2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纳州推出房屋重建计划,帮助该州在卡特里娜飓风中损失惨重的居民重建家园。[19]


影片

2005年颶風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 作者:文茜世界周報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2015/09/05 第178集 十年前 13萬家園毀! 卡崔娜的天災之痛 作者:【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颶風小記錄11 颶風卡崔娜(2005年) 作者:超級科學迷



參考資料

  • Stewart, Stacy. Tropical Depression Twelve, Discussion No. 1, 5:00 p.m. E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3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Knabb, Richard D; Rhome, Jamie R.; Brown, Daniel P.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Katrina: 23–30 August 2005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12-20; updated 2006-08-10 [2013-09-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8-12). 
  • Stewart, Stacy. Tropical Storm Katrina Discussion No. 5, 5:00 p.m. E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4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Stewart, Stacy. Hurricane Katrina Discussion No. 14, 5:00 p.m. E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6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Knabb, Richard. Hurricane Katrina Advisory No. 16, 5:00 a.m. E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7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Knabb, Richard. Hurricane Katrina Advisory No. 20, 1:00 a.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8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Knabb, Richard; Richard Pasch. Hurricane Katrina Special Advisory No. 20, 7:00 a.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8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Pasch, Richard. Hurricane Katrina Intermediate Advisory No. 23a, 1:00 p.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8 [200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5).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New Orleans, Louisiana. August 28, 2005.
  • Whittell, Giles. Warnings were loud and clear—but still city drowned. The Times (UK). 2005-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3). 
  • Pasch, Richard. Hurricane Katrina Advisory No. 24, 4:00 p.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8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FEMA: Hurricane Katrina Surge Inundation and Advisory Base Flood Elevation Maps. Fema.gov. 2010-08-11 [201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urricane Katrina Service Assessment Report (PDF). 2006-06 [2014-03-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1-04). 
  • Pasch, Richard. Hurricane Katrina Intermediate Advisory No. 26b, 8:00 a.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29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Avila, Lixion. Tropical Depression Katrina Advisory No. 31, 10 a.m. CD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30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 Public Advisory 37 for the Remnants of Katrina, 11 p.m. EDT.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08-31 [201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Post-Tropical Storm Katrina Information Statement, 08:00 a.m. EDT. Canadian Hurricane Centre. 2005-08-31 [200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 [1][失效連結]
  • [2][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