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流行音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語流行音樂 | |
---|---|
藝人或藝術家 | |
演奏樂器 | 人聲、鼓、吉他、貝斯、鋼琴、合成器 |
台語流行音樂(英語:Taiwanese popular music,簡稱Tai-pop[1]),又名台語歌曲(英語:Taiwanese song),是指出產於台灣並使用台灣話(台灣閩南語)演唱的流行音樂類型。
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戒嚴時代曾因官方的獨尊國語政策被壓制,至1987年解嚴後開始復甦,並衍伸出多種表演型態。
在台灣發展起來的台語歌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華裔閩南民系族群之間也廣為流行,也被他們稱為閩南語流行音樂(英語:Hokkien pop music)或福建話流行音樂(英語:Fukienese pop music)。
目錄
歷史
1917年到1925年
當時社會要求禁唱諷刺日本人意味的台灣民謠,只有歌仔戲未被禁止,此舉限制當時的台灣人民唯一宣洩不滿及反映政治的管道。
1925年到1937年
此段是台語音樂的全盛時期,除了諷刺殖民體制的歌謠,亦有許多現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的,譬如〈望春風〉,而流行類歌曲始祖則是〈烏貓行進曲〉[2],但真正流行的是〈桃花泣血記〉宣傳主題曲,由阮玲玉主演的同名片在台灣上映,因為屬於無聲電影,因此需要有一首歌曲描述故事。
1937年到1945年
此時與戒嚴時期令台灣話歌曲陷入黑暗。因恰逢日本大規模擴大侵華戰爭,而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徹底實施皇民化運動,所有漢語的文化被逐一禁止,因而牽制台灣人發聲的機會,也因此重重扼殺台灣話的發展空間。
台灣戰後初期及戒嚴時期
國民政府遷台後,為鞏固政權及防止共產黨入侵,因而實施戒嚴,就連歌曲也都包括在內,因此所填的歌詞內容就低調許多,關於政治、太過悲傷、影射民生疾苦的不行,就連主題意識不明顯的也不行,使得許多經典歌曲都成當時的禁歌。在此背景下,文夏二千首歌曲中有99首被禁,為台語歌曲中被禁歌曲最多的創作人。
1976年公佈的《廣電法》中規定:「方言歌曲,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宜少播放」,媒體依此一天只能播送2首台語歌,多數詞曲創作者、唱片公司、歌星也因此失去表演機會。直到1981年以後,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才再度掀起風潮,而台語歌真正沉寂的時間約為1977─1981年,約有四、五年的時間。
代表人物:洪一峰、葉俊麟、許石[1]、楊三郎、周添旺、文夏等。
1987年至今
正式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因為無政治力介入創作的包袱,有更多人投入台語歌曲的創作,也是傳統社會邁入現代社會的指標。1990年,《向前走》專輯出版 掀起另一波新台語歌的風潮 此張專輯由台灣四大製作人聯手打造 在當時造成一股年輕人願意開始聽台語歌的風潮。江蕙是首位登上台北小巨蛋的台語歌手,締造全新紀錄,更是得過最多金曲獎的歌手,也是台語樂壇目前較受大眾注目的歌手之一。謝金燕於2012年5月12日成為繼江蕙之後第二位登上台北小巨蛋開唱的台語歌手。也有不少主唱國語的歌手公開演唱甚至錄製台語歌曲。近年來更有不少素人部落客,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自己的台語歌曲創作。
整體來說,台語歌曲的聲勢不及其他流行音樂,主要因為消費大宗的年輕族群比較偏好國語歌曲或外來歌曲。1997年因亞洲金融風暴而造成東南亞市場萎縮,加上盜版問題無有效方法解決,台語歌曲就處在絕對弱勢的地位上。中國閩南語市場雖仍未形成,然而隨著中國開始推廣方言,2006年,中國大陸舉辦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是一個華人地區、國外閩南語歌手的國際性的歌唱比賽。2009年,上海歌手李婭莎自從在台灣參加歌唱比賽後,轉型成為台語歌手,成為第一位專攻台語市場的大陸歌手。
視頻1
台語歌也走向多元化,具代表性的像林強、陳明章、朱約信、蕭福德、陳昇、新寶島康樂隊及謝金燕的電子舞曲和伍佰的搖滾曲風……等。現今諸如五月天、伍佰、蕭煌奇、秀蘭瑪雅的台語流行音樂是較為新穎的,有別於傳統台語歌,更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在反主流文化中也有許多用台語創作的獨立音樂,包括閃靈樂團、拷秋勤、農村武裝青年、滅火器樂團、濁水溪公社、董事長樂團、茄子蛋、Random隨性樂團。
視頻2
相關條目
注釋
- ↑ Tai-Pop - Music Downloads on iTunes. itunes.apple.com. [2016-09-13].
- ↑ 台灣歷史辭典- 十二畫- 黑貓進行曲 - 國家文化資料庫[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