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雨樹

目錄

雨樹

雨樹(學名:Samanea saman (Jacq.) Merr.)是豆科雨樹屬植物,無刺大喬木樹冠極廣展,高10-25米,分枝甚低;總葉柄長15-40厘米,羽片葉片間常有腺體。花玫瑰紅色,組成單生或簇生、直徑5-6厘米的頭狀花序,生於葉腋果瓣綠色肉質,成熟時變成近木質黑色;種子約25顆,埋於果瓤中。花期8-9月。

原產於熱帶美洲,廣植於全世界熱帶地區;中國台灣廣東福建海南雲南有引種栽培。為熱帶南亞熱帶季雨林樹種。性喜光濕熱耐旱耐瘠薄粗生、速生樹種之一。

該種生長迅速,枝葉繁茂,可為園庭綠化樹種。果味甜多汁,喜食之;在南美西印度群島常植作收場蔭蔽樹和飼料樹。幼樹木材鬆軟,老樹材質堅硬,可做車輪。 [1]

形態特徵

無刺大喬木樹冠極廣展,高10-25米,分枝甚低;幼嫩部分被黃色短絨毛。羽片3-5(-6)對,長達15厘米;總葉柄長15-40厘米,羽片片間常有腺體;小3-8對,由上往下逐漸變小,斜長圓形,長2-4厘米,寬1-1.8厘米,上面光亮,下面被短柔毛。

花玫瑰紅色,組成單生簇生、直徑5-6厘米的頭狀花序,生於葉腋;總花梗長5-9厘米;花萼長6毫米;花冠長12毫米;雄蕊20枚,長5厘米。莢果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1.2-2.5厘米,稍彎不裂無柄,通常扁壓,邊緣增,在黑色的縫線上有淡色的條紋;果瓣厚,綠色肉質,成熟時變成近木質黑色;種子約25顆,埋於果瓤中。花期8-9月。

生長環境

雨樹為熱帶南亞熱帶季雨林樹種。性喜光濕熱耐旱耐瘠薄粗生、速生樹種之一。對於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土壤肥沃濕潤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丘陵平緩坡地生長較快。在瘠薄石礫、黏土板結地生長緩慢、形較差、主短、生勢較差。

分布範圍

原產於熱帶美洲,廣植於全世界熱帶地區;中國台灣廣東廣州)、福建廈門)、海南儋州瓊海樂東)和雲南西雙版納)有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採種

莢果青色轉變呈色至黑褐色時為成熟。成熟的果實長時間掛在樹枝上,由於風吹日曬,種子自然脫落,可在樹下收集。收集後放置在陽光下暴曬,當果莢後,用木棍敲打,種子脫出,揚淨雜質即得種子。千粒重233克。一般將種子置於通風乾燥陰涼處,可貯藏1年以上,用低溫貯藏可以保持數年。 [2]

播種

苗圃地宜選擇在土壤結構好、疏鬆、排灌方便且陽光充足的地方。起畦作床,要求床面平整。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催芽處理,用2倍於種子體積的90℃熱水浸種24小時(自然冷卻)後,將種子洗淨晾乾,撤播在苗床上,用小木板將種子壓入土中,覆土0.5-0.8厘米,蓋稻草或用遮光網搭蔭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濕潤,每天早、晚淋水1次。約6大左右開始發芽出土。出苗達1/3強時揭開稻草,發芽率達90%以上。

用芽苗移入營養杯栽培,分床栽培則以20厘米×20厘米株行距為宜。移植後中午至下午3點要遮蔭,約6天苗木恢復生長後可不再遮蔭,每天早、晚淋水1次。以後按照苗圃常規加強管理措施,3個月苗高達40厘米,半年苗高達80-100厘米,可以出圃栽種。

栽培技術

栽植

在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坡地、台地或沖積地均可栽種,但要求土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為磚紅性黃壤,粘重板結的立地不宜栽種。雨季來臨前進行砍雜灌煉山,用穴狀整地,植穴規格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或60厘米×60厘米×50厘米,株行距為:3米×3米或3米×5米,在雨季7-8月雨後或冒雨定植,定植時要施基肥。

撫育

幼苗栽種後要加強撫育管理措施,3個月後進行穴狀除鬆土擴穴、施複合肥1次,每株約50克。在3年內,每年撫育砍雜灌,穴狀除草、鬆土、施肥、修枝整形等2-3次,以後仍要堅持每年撫育管理1次,特別要注意清除藤蔓的纏繞,以培養優良干形。

病蟲防害

苗期有蚜蟲夜蛾類等危害嫩枝頂芽,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灑。針對白粉病、立枯病等病害,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

主要價值

雨樹粗生、速生、耐乾旱、耐瘠薄、適應性廣,樹姿優美,樹冠擴展。材質優良,適作為用材和造紙材的速生豐產林樹種發展。也是香草蘭、咖啡、可可、胡椒及肉豆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遮蔭樹種和紫膠蟲寄主樹種。

木材散孔材,紋理略直.結構細緻,邊材灰白色,不耐腐,易被蟲蛀。心材褐色耐腐輕軟、切面平滑有光澤,乾燥後不翹不裂;木材必須經過防蟲防腐處理供制家具、雕刻、門、窗、箱板等用材。果作飼料,葉作綠肥,果肉含有糖分,可制酒精。

植物文化

雨樹,顧名思義,就是能夠落雨的樹。這種樹的葉子長約40厘米,晚上捲成小團,把水汽凝結在裡面,一夜間可飽吸0.5-1千克的水,待第二天太陽出現後,葉子便慢慢展開,常常會把水滴灑在路人身上,不知情者還以為是下雨呢。雨樹在中國西雙版納地區也有生長,不過的「雨」要少些。 [3]

視頻

參考文獻

  1.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1-18
  3. [潘秀英編著.地球奇觀 神秘的地球之旅[M],安徽美術出版社,2014.06,第1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