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蜥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近蜥龍(學名:Anchisauria)是一種極為敏捷、小型、二足奔跑的原蜥腳類恐龍。1973年,貴州省108地質小隊,自貴州北部大方盆地中挖掘到一具中國近蜥龍(兀龍)的不完整骨架。但是具有近乎完全的頭骨部份。經過研究估算,這種恐龍大約1.7公尺長。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近蜥龍類是由古生物學家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在書籍《The Dinosauria》的第二版提出。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將近蜥龍屬與黑丘龍科歸類於近蜥龍類,近蜥龍與黑丘龍是其中最著名的屬。而更常見的原蜥腳類恐龍如板龍、大椎龍,被列入其姐妹演化支板龍類。

但是,2010年的證據指出近蜥龍較類似早期蜥腳下目恐龍,而離原蜥腳下目的關係較遠。根據這個研究,近蜥龍類將包含蜥腳下目。在2007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將近蜥龍、雲南龍歸類於近蜥龍類。

形態特徵

近蜥龍長着一個近似於三角形腦袋,一個細長的鼻腔。它的牙齒呈鑽石形,似乎很適合於取食樹葉。近蜥龍的脖子、身體和尾巴都顯得比較長,它那又長又窄的前肢掌上長着帶有大爪子能彎曲的大拇指,其上的爪子很可能是用來挖掘植物的地下根莖的。近蜥龍的前肢長度只有後肢長度的1/3,所以,它很可能像板龍一樣,平時大部分時間裡用四足行走,但是能夠靠後肢站立以便夠着食物。

近蜥龍的頭部跟它的頸部、背部以及尾巴的長度比起來,顯得非常小。它的頭部狹長,而且頭頂要比板龍等恐龍的頭頂扁平得多。近蜥龍的前額部分的斜面也相對較為平緩。它的上下頜長滿了牙齒,這些牙齒像鑽石一樣,這也暗示着近蜥龍是草食性恐龍。關於近蜥龍是否存在臉頰還有爭議: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近蜥龍不存在臉頰,這樣有利於它攝取和大口吞食食物;而認為近蜥龍存在臉頰的主要證據來源於解剖學,頰的存在方便近蜥龍留住食物進行咀嚼。

分布範圍

兀龍,原來是在1911年broom根據南非洲orange free省,侏羅紀早期地層中化石所命名的。這個恐龍屬到1976年,經過galton與cluver重新描述,他們注意到其實該化石與發掘自北美洲更早期命名的近蜥龍完全相似,因而被近蜥龍這一屬名取而代之。

生活習性

在侏羅紀早期,近蜥龍生活的地區氣候溫暖,它在湖邊活動並尋找食物。在氣候較乾燥時,的邊緣會露出淤泥,近蜥龍從上面經過時就會留下足跡,這些足跡被泥沙迅速掩埋之後就可能形成足跡化石。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足跡化石可以得知,當時與近蜥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有不具備攻擊性的腳類恐龍和肉食性的獸腳類恐龍。真正對它構成威脅的便是那些大型的獸腳類恐龍。近蜥龍一旦遇到它們,它可能就會依靠後肢急忙走開,如果實在躲閃不開,它就只能依靠它的大爪奮力一搏了。

近蜥龍前端的沉重身體使得它在行走時不得不往前傾。從它的頸部、身軀以及發育良好的前肢可以看出,這種恐龍通常都是以四肢行走,短而強健的前肢會支撐着胸部、頸部和頭部,而且它在四足行走時,會把前肢拇指的爪提起,以免與地面摩擦受損。有時,近蜥龍也會以兩足行走。近蜥龍在吃東西時,會把身體直立起來,結構堅實的骨盆將身體前端的重量轉移到後肢和尾巴部分,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撐身體。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1]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2]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3]。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近蜥龍 相關視頻

恐龍百科——近蜥龍
中國專家發現白堊紀之後的恐龍化石,恐龍有可能是在南方滅絕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