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中文名稱;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地理位置;重慶市墊江縣

面積;亞熱帶季風

級別;國家級

別名;迎鳳湖

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重慶市墊江縣普順鎮,是墊江縣北大門最大的生態旅遊景區。"重慶市文藝創作基地"

公園總面積587.2031公頃,含濕地核心區、濕地保育森林區、濕地生態過渡區、外圍風景林區。

2016年8月,重慶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墊江縣普順鎮迎鳳村,是生態康養、休閒度假旅遊景區。景區距離縣城33公里,面積1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積876畝,湖面開闊,依山傍水,岸線曲折,該景區與金華山山麓相鄰,島嶼眾多、野鴨白鷺成群、果樹成林、山林茂密、瓜果飄香,有「世外桃源」之美譽,2016年被評為「國家濕地公園」。[1]


序言介紹

迎風湖興建於上個世紀70代。以前名叫老鴰凼。據傳說此處有一個高大的古柳樹,上面聚集了很多老鴰(烏鴉),故名。建湖以後,更名迎風湖。湖的東面,忠縣和墊江的交界處,有一個巨大鳳凰石,其頭朝忠縣,尾向墊江,當地有"吃在忠縣,拉在墊江,吃窮了忠縣,養肥了墊江"之戲說,因而又稱為"迎鳳湖"!

2007年7月11日,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濕地保護中心實地考察後,認為具有極高的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價值。 2013年6月,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正式啟動。[2]

2016年8月,重慶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地理環境

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重慶市墊江縣普順鎮,是墊江縣北大門最大的生態旅遊景區。在重慶到萬州陸上旅遊線上,特別是和墊江太平牡丹園"山野牡丹"、梁平雙桂堂佛教文化旅遊相結合,形成了重慶到萬州陸上旅遊線路腹心地帶的"金三角"。風景區距離縣城33公里、梁平縣城25公里,有長萬高速公路相連接,30分鐘內便可到達。

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587.2031公頃,其中原水庫面積71.04公頃,新增加濕地面積144.07133公頃,總濕地面積215.1141公頃;濕地面積占總公園面積的36.6%。

自然資源

景區水域面積876畝,蓄水量786萬方,湖面開闊,到處是重巒疊嶂,依山傍水,岸線曲折,可謂是湖光山色,水復山重。湖裡水生動植物成百上千,幾十種候鳥嬉戲停留,島嶼眾多、野鴨白鷺成群、果樹成林。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桃紅李白,每當荷花盛開的時候,微風習習,馨香暗涌,滿湖星月,恰似那璀璨的明珠,好一個荷塘月色!

旅遊信息

公交:在重慶紅旗河溝坐到墊江的班車,然後轉乘墊江到普順的班車可達。

自駕:直接走G50高速到墊江周嘉鎮下道,沿S303可到普順,然後沿迎風路直行到達公園。

人文資源

這裡巧妙的融入了牡丹文化、角雕文化、書畫之鄉文化、銅管樂之鄉文化等獨具墊江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同時在公園內還點綴有一些鮮亮的具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建築,與素雅的鄉村田園式川東民居建築有機融合到一起,一處一景,景致各有風韻,淡妝濃抹總是相宜,預示着墊江大地默然凝聚天地靈氣的過去和奼紫嫣紅的未來,一座古樸典雅但又帶着幾分靈動的現代化生態小鎮將在墊江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悄然誕生。隨着迎風湖濕地公園被授牌為"重慶市文藝創作基地",這裡是文人騷客創作的靈感與源泉。偶附以與景相映襯的詩詞歌賦,鄉村田園韻味兒十足。這裡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儼然一幅幅美麗的山水人文畫卷。

清晨,薄霧籠罩中,迎風湖就如清新的少女,它沉睡的夢還沒有被紛紜的腳步驚醒,一切都是那麼清新脫俗。它如世外的桃源,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微風徐徐,波光粼粼,萬頃煙波,水天一色。是市民和遊客遊覽生態濕地、領略湖光山色的又一個好去處。[3]

在湖的中心島上,有賓館,有露天游泳池釣魚池羽毛球場乒乓球場、歌舞廳等娛樂健身設施,並向遊人提供快艇、遊船服務。島上遍設室外音響和室外燈飾,並開設有特色燒烤,並可以根據顧客需要,開篝火晚會、殺年豬等活動。

本土詞客巴渝詞怪有詩讚曰:

十里煙波罩晩晴,一亭星月水風清。

層巒倒影明珠拱,野鷺舒閒碧秀橫。

洲渚長堤疑幻夢,詩廊畫韻誤蓬瀛。

滿湖春色任君釣,放醉瑤池魂不驚。

建設規劃

規劃目標

1、全面保護核心區濕地生態系統;

2、全面保護東部濕地保育森林區;

3、發展和建立外圍濕地生態過渡區;

4、發展和建立外圍風景林區;

5、構築規劃區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安全格局;

6、構築水陸交接生態敏感區的生態安全格局。

7、在發展區,建設旅遊休閒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濕地風景名勝區

8、把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成為重慶著名、全國示範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建設期限與階段目標[4]

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建設期限為2009年--2019年,共計10年,分三期進行建設,一期建設期限為2013年,二期建設期限為2017年,三期建設期限為2019年。

2013年完成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環湖濕地建設項目,完成基礎綠化、林相改造以及公園用地周邊生態緩衝帶建設、基本完成公園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建設。

中期目標:進一步建設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體系、科研監測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全面建設濕地公園的旅遊服務設施以及管理服務設施,加大公園內濕地的恢復以及修復力度,營造覆蓋整個公園的濕地景觀和濕地環境,營造功能完整,主題突出、以庫塘濕地景觀為主的富有特色的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

遠期目標:完善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體系、科研監測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完善生態旅遊設施,建成具有迎鳳湖濕地特色的生態旅遊精品,實現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完美結合。

總體布局與功能區規劃

根據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在分析濕地公園自然資源和建設條件的基礎上,將濕地公園各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的發展序列有機地組合起來,使該濕地公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總體布局。

整個濕地公園可規劃成如下四大功能區域:

1、濕地生態保育區;

2、水源涵養森林保護區;

3、科普宣教區

4、濕地發展區--風景林區--風景旅遊休閒娛樂度假區

相關視頻

重慶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隱藏在墊江的世外桃源——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