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侯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侯祠位於中國湖南省耒陽市城區蔡子池旁,原為東漢蔡倫的故宅,其發明造紙術後,封為龍亭侯,後人立祠紀念。

簡介

位於耒(lěi)陽市(湖南省衡陽市東南部)城北蔡子池畔。蔡侯祠原為東漢造紙術發明家蔡倫(公元63—121年)故宅,後人就其宅基建祠,紀念蔡倫。《水經注》載:「(耒水)西北經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有蔡子池」。蔡侯祠始建年代不詳,元至元四年(1338年)耒陽知洲陳宗義重修。後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古樸典雅。占地面積408平方米,坐南朝北,磚木結構。分三進兩院,前廳三間單坡小青瓦頂,兩側有走廊,中軸為甬道有屋蓋與中廳相連;中、後廳三間懸山頂,亦有走道、甬道相連。大門石額「蔡侯祠」,石聯:「芳池月映,故宅風存」。祠南北長144米,東西寬76米,呈長方形。殿宇皆磚木結構,以天井為中心,堂房兩廂呈平面,構架為穿逗式與抬梁結合的混合型。檐頭用青瓦當遮椽,方磚鋪地,斗拱出兩挑,雙下昂並由昂外淺及廂拱,內額大而直接由挑承壓,補間鋪作。房頂單檐、歇山造,拱穿頭全雕龍浮。祠內有漢桂一株,高9 米,直徑0.8米,挺拔蒼翠,中秋開花;並有古柏10株和幾株藥樹,枝繁葉茂,四季常青。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造出了「蔡侯紙」,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美國麥克·哈特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說:「今天,張成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

為緬懷蔡倫的千古功德,耒陽人民已在其故宅建「蔡侯祠」,2001年又以祠為基礎擴建成蔡倫紀念園。紀念園占地8萬多平方米,園內主要由主大門、蔡子池、懷聖台、碑廊、手工造紙作坊、思侯亭、蔡侯祠、蔡倫墓等景點組成,整體上體現了「弘揚蔡倫文化、緬懷蔡倫的功德」的主題思想,極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園林特色,是「尋訪蔡倫故里,領略紙史文化」的絕好佳所,是弘揚科學、傳承文明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2006年12月,蔡倫紀念園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點)[1]。郭沫若、周谷城、胡繩、周光召等先後為蔡倫墓、蔡倫紀念館、蔡倫紀念園題字。  

2001年8月,在原址按照東漢建築風格重建的蔡倫造紙作坊,相傳為蔡倫授徒造紙處。坊內展示了漚料、搗料、抄紙、榨紙、分紙、烘(或晾、曬)干紙的古老造紙工序。並藏有傳為蔡倫傳授造紙術時的搗料用石臼即蔡倫舂紙臼。來者可親自操作,體驗這一古老造紙工藝技術,造出的草紙可留作紀念。

蔡倫墓建於東漢末年,是蔡倫的衣冠冢。墓為單室券頂磚室墓,墓室高2.2米,長7.84米,寬2.7米,花崗岩墓圍,有墓門、階梯入墓室,磚有漢墓常見的幾何形紋飾。2001年8月。耒陽市人民政府在墓前建一座護碑亭。墓碑正面刻有郭沫若1959年題「蔡倫之墓」;背面刻有碑文[2]

歷史由來

蔡倫,耒陽人,東漢和帝時發明造紙,封龍亭侯。歿後,邑人為紀念了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在他故宅基地建祠設像以祭祀,在祠後左側築墓以吊念,祠前洗紙遺址開鑿蔡子池。祠後為洪水漂沒,元至元四年(1338)重建,祠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三棟。祠門聯:「芳池映,故宅存」。  

中廳柱聯云:「凝忠賢智勇創造發明傳播世界;集池湖橋亭弘揚精神激勵人民。」現闢為蔡倫紀念館,展出了蔡倫生平及其發明造紙的經過,造紙術向全世界的傳播,約對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蔡倫墓在蔡侯祠後面,相距約百步。墓為單室外雙拱。抗日戰爭時期,曾遭國民黨軍、日軍兩度盜墓,陪葬物品洗劫一空,現可從墓門進入墓室。解放後幾次修葺,1959年郭沫若題「蔡倫之墓」門額。祠、墓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防大學義教育基地之一。

視頻

蔡侯祠 相關視頻

中國湖南省耒陽市
造紙技術的改良,蔡侯紙的由來!

參考文獻

  1. 拜謁蔡侯祠 名家蔡倫的祭祀之地,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2018-06-20
  2. 蔡倫紀念園,華夏經緯, 20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