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菊花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菊花樹

菊花樹原圖鏈接

菊花(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ev):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麗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樹原圖鏈接

植物學史

根據經典的記載,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從周朝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和屈原的《離騷》中都有菊花的記載。《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說明菊花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在秦朝的首都咸陽,曾出現過菊花展銷的盛大市場,可見當時栽培菊花之盛了。 [1]

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西京雜記》:「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當時帝宮后妃皆稱之為「長壽酒」,把它當作滋補藥品,相互饋贈。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三國時代。「蜀人多種菊,以苗可入萊,花可入藥,園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藥肆」。從這些記載看來,中國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的。

晉朝陶淵明355-417年)愛菊成癖,曾廣為流傳。他寫過不少詠菊詩句,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攝其英」等名句,今仍膾炙人口。當時上大夫慕其高風亮節,亦多種菊自賞,並誇讚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艷群英」。

菊花樹原圖鏈接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將菊花分為「真菊」和「苦薏」兩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這對菊花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術也進一步提高,採用嫁接法繁殖菊花;並且出現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種。如李商隱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黃」。白居易詩:「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等就是明證。這時,菊花從中國傳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讚賞。之後他們將菊花與日本若干野菊進行雜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統。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隨着培養及選擇技術的提高,菊花品種也大量增加,這是從藥用而轉為園林觀賞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的菊譜,對所栽的品種即以花色歸類,並對花形也有較詳細的記載。劉蒙的《菊譜》(1104年)是最早記載觀賞菊花的一本專著,記有菊花品種26個。范成大菊譜(1018)記載有35個品種,其中的「合蟬」、「紅二色」是管瓣出現的最早記載。其後,花色又出現了綠色的「綠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對菊花的整形摘心、養護管理和利用種子繁殖獲得新品種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經驗。《致富廣集五記》記載:「臨安園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勝,謂之開菊會」。《杭州府志》中記載:「臨安有花市,菊花時制為花塔」。可見南宋時的首都臨安有了花市、花會。流傳至今的菊花會是在南宋杭州開始的。宋末史鑄的《百菊集譜》記載有131個菊花品種。

菊花樹原圖鏈接

[[明朝]栽菊技術又進一步提高,菊花品種又有所增加,菊譜也多了起來。如黃省曾馬伯州周履臣高濂樂休園等人都著,有《菊話》。在黃省曾的《菊譜》中記載了220個菊花品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80年)和王象晉的《群芳譜》(1630年)對菊花都有較多記載。《群芳譜》對菊花品種作了綜合性研究,記有黃色92個品種,白色73個品種,紫色32個品種,紅色35個品種,粉紅22個品種,異品17個品種,共6類、271個品種;至少有16種花型。

清朝的菊花專著更多,有陳昊子《花鏡》、劉灝《廣群芳譜》、許兆熊《東籬中正》、陸延燦《藝菊志》、閩延楷《養菊法》、徐京《藝菊簡易》、顏祿《藝菊須知》、計楠《菊說》、陳謀善《藝菊瑣言》、吳儀一《徐園秋花譜》等等。《花鏡》一書記載當時菊花有黃色的54種,白色的32種,紅色的41種,紫色27種,共計154個品種。計楠的《菊說》載有菊花品種233個,其中新培育的品種有100多個,並提出了菊花育種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種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間還有人向清帝獻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當時花卉畫家鄒一注進宮作畫,並裝訂成冊。在文人中畫菊題詩,也蔚然成風。

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1688年荷蘭商人從中國引種菊花到歐洲栽培,1689年荷蘭作家白里尼曾有《偉大的東方名花——菊花》一書。18世紀中葉,法國路易·比爾塔又將中國的大花菊花品種帶到法國。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窮(Fortune)曾先後在中國浙江省舟山群島和日本引入菊種,並進行雜交育種,而形成英國菊花各色類型。不久,又由英國傳至美國。從此,這一名花遍植於世界各地。中國的栽培菊花也就成為當今西洋菊花的重要親本。

民國以來,菊花品種大批失散,已無正式文獻可查。解放後,隨着園藝事業的發展,菊花也經歷了曲折歷程而日益發展壯大。菊花的栽培歷史,是中國花卉園藝發展的一部分。

菊花樹原圖鏈接

近年來,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高栽培技術,採用雜交育種、輻射誘變、組織培養等新技術,不僅提高了菊花的生產質量,並使品種數量劇增,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達7000個品種以上。大立菊一株可開花5000朵以上,案頭菊、盆景菊的發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觀賞價值。一些省(市)還選菊花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繼召開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或成立菊花協會,出版菊花書刊,每年舉辦菊花展覽會,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識和交流了藝菊經驗,為中國的菊花栽培、應用,開拓了廣闊前景。

形態特徵

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直徑 2.5-20厘米,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實多不發育。 [2]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孽芽。 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於枝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范片構成花苞。花序上着兩種形式的花:一為簡狀花,俗稱"花心",花冠連成簡狀,為兩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頭2裂,子房下位1室,圍繞花住主5孜聚葯雄蕊;另一為舌狀花,生於花序邊緣,俗稱"花瓣",花內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狀花多形大色艷,形狀分平、匙、管、桂、畸等5類。瘦果(一般稱為"種子")長1-3毫米,寬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縱棱紋,褐色,果內結一粒無胚乳的種子,果實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約1克。 [3]

菊花品種具有極大多樣性,分類工作者們探討菊花的原祖。或認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認為甘菊是原祖,或認為它的原祖是小紅菊,或者開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單。中國科學工作者有的還進行過屬間雜交實驗,在探討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測性和實驗性工作。無論推測和實驗,都是試圖把菊花的來源落實於該屬的某一個或某兩個種上,並且試圖指出,在這些浩瀚的品種中,哪一個品種最為原始,即是說,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種。 [4]

可以肯定,菊花的來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單元起源。菊花是異花受粉植物。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運用種間,甚至屬間雜交的辦法,來獲取菊花的新性狀,並通過返交、互交等有性過程來獲得新性狀的分離。這樣如此返復的遺傳重組合和性狀的分離,新性狀就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的人工雜交和隨機的自然選擇都可以同時出現或交替發生。但是,去劣擇優的人工選擇過程,卻永遠起着主導作用。菊花染色體極其有限。僅記錄到菊花是6倍體,2n=54。菊花新品種產生的另一個可能的途徑是體細胞的突變(芽變),用固定芽變的辦法來獲得新品種。

菊花樹原圖鏈接

.● 野菊(原種):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長或短匍匐莖。莖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較多。基生葉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羽狀半裂、淺裂或分裂不明顯而邊緣有淺鋸齒。葉柄柄基無耳或有分裂的葉耳。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淡綠色。頭狀花序直徑1.5-2.5厘米,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約5層,外層卵形或卵狀三角形,中層卵形,內層長橢圓形,長11毫米。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寬膜質,頂端鈍或圓。舌狀花黃色,頂端全緣或2-3齒。瘦果長1.5-1.8毫米。花期6-11月。 [5]

菊花樹原圖鏈接
菊花樹原圖鏈接

.● 甘菊(原種):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莖。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僅上部傘房狀花序分枝。基部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二回羽狀分裂。全部葉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柄基有分裂的葉耳或無耳。頭狀花序通常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或稍緊密的復傘房花序。總苞碟形,總苞片約5層。中內層卵形、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部苞片頂端圓形,邊緣白色或淺褐色膜質。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端全緣或2-3個不明顯的齒裂。瘦果長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6]

菊花樹原圖鏈接

.● 小紅菊(原種):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有地下匍匐根狀莖。莖直立或基部彎曲,自基部或中部分枝,但通常僅在莖頂有傘房狀花序分枝。中部莖葉腎形、半圓形、近圓形或寬卵形,通常3-5掌狀或掌式羽狀淺裂或半裂,全部裂片邊緣鈍齒、尖齒或芒狀尖齒。根生葉及下部莖葉與莖中部葉同形,但較小;頭狀花序少數(約3個)至多數(約12個)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傘房花序,少有頭狀花序單生莖端的。總苞碟形,;總苞片4-5層。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膜質。舌狀花白色、粉紅色或紫色,舌片長頂端2-3齒裂。瘦果長2毫米,頂端斜截,下部收窄,4-6條脈棱。花果期7-10月。 [7]

生長環境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旱,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干,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地理分布

菊花遍布中國各城鎮與農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島天津開封武漢成都長沙湘潭西安瀋陽廣州中山市小欖鎮等為盛。 8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被推崇為日本國徽的圖樣。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品種分類

花期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農曆5月及9月各開花一次。現今利用保護設施栽培可在陽曆5月及10月各開花一次。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寒菊:又稱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8]

花徑

大菊:花的直徑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標本菊栽培。

中菊:花的直徑為6-10厘米,老用作花壇菊及大立菊栽培。

小菊:花的直徑在6厘米以下,屬滿天星型,可作盆菊、懸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園或陳設。

菊花樹原圖鏈接


顏色

單色:單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黃、白、紫、紅、粉、綠、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個色系又可分成多個色調。這就比較難以描述和準確把握。

複色:複色是指即一花有兩種以上的顏色,色彩變化也較豐富。有一朵花兩種顏色的如紅黃各半的二喬」、紅黃二色的「鴛鴦荷」;有背腹兩種顏色的,如背面為黃色腹面為紅色的」金背大紅」;有花瓣以一色為底色,其上有其他顏色條紋或斑點的,如以粉紫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點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為一色,先端為另一色的,如管瓣為紅色,先端為黃色的「赤線金珠」;有心花為一色,邊花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鳳」、「綠水」。

瓣形

平瓣:舌狀花呈平面伸展,依瓣的闊狹分為闊瓣(花瓣最闊處2厘米以上)如「帥旗」;中瓣(花瓣最闊處1-2厘米),如「墨荷」;狹瓣(花瓣最闊處1厘米以下)如「梨香菊」。

匙瓣:舌狀花為平瓣與管瓣之間的中間型,花冠基部連合部分比平瓣長,花瓣先端展開如匙稱為「匙片」。匙瓣又依匙片的長短可分為長匙瓣、中匙瓣和短匙瓣。依形狀又有直伸、內曲和反卷之分。

管瓣:舌狀花呈管狀伸展。依管的先端開口或封閉分開管和閉管。又依管的粗細分粗管(管中部直徑在0.6厘米以上)、中管(管中部直徑0.3-0.6厘米)和細管(管中部直徑0.3厘米以下)。

桂瓣:舌狀花為平瓣或匙瓣或管瓣1-3輪。筒狀花變為桂瓣狀(或稱星管狀)。

畸瓣:花瓣奇特,可分為毛刺瓣、龍爪瓣和剪絨瓣。

葉形

菊花的葉片形態變化較小,常作為識別菊花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按其形態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正葉:葉形端正,長闊、大小、厚薄適度。主脈、支脈和缺裂都較整齊。

深裂正葉:葉形與正葉相似,缺裂較正葉為深,先端尖銳。

長葉:葉形較正葉狹長,缺裂較深。五裂整齊。

深裂長葉:葉形狹長,缺裂較長葉深,先端尖銳。

圓葉:葉長寬相近略呈圓形,葉肉較厚,鋸齒淺鈍。

葵葉:葉面積大,淺裂形如葵花葉。

蓬葉:葉形瘦長,深裂成5片狹長羽狀裂葉。形如蓬蒿葉。

反轉葉:葉緣反轉,葉面突起,如船反扣,缺裂較淺或不規則。

柄附葉:葉柄基部附生葉肉或托葉。

栽培方式

菊花樹原圖鏈接

菊花依栽培方式可分為盆栽菊、地被燙、切花菊、造型菊(藝菊)四大類。

盆栽菊(盆菊

獨本菊(品種菊、標本菊):用大菊培育,每盆一株,着花一朵,單株獨秀。最能充分體現品種的特徵特性,除供觀賞外,可作品種鑑定,故又名品種菊或標本菊。

多本菊(多頭菊、多頭品種菊):用大花培育,每盆一株多本,着花數朵至數十餘。供庭園、會場等陳列觀賞。

案頭菊:將大菊植於小盆內,每盆一株,每株一花,枝挺葉秀,裙葉遮盆,株小花大,高不盈尺,適宜擺在几上案頭,可布置廳堂、臥室、書齋。

瓦筒菊:採菊苗栽於瓦簡內。待現蕾後除去瓦筒移入盆內供觀賞。

套盆菊:將菊苗先地栽,待菊株長到一定大小時,從盆孔套入瓦盆栽培,待顯色後將盆底根部切斷起盆供觀賞。

地被菊:地被菊是指主要作露地地被栽培特定的小菊品種群。地被菊有其宏觀群體美的特色,可用於園林綠地栽培,也可採用叢植、帶植、片植、花壇值及盆栽擺花布置景點。

切花菊:切花菊是將鮮花從栽培的菊株上帶莖葉剪切下來供應用的裁培方式。以地栽生產,依品種可分大花、中花和多花枝。依栽培方式可分獨本和多本。

造型菊:造型菊是利用不同的菊花品種經過藝術處理,把菊株培育成一種特定的型式,以供觀賞。

大立菊(立菊):在一棵菊株上着生成百上千餘大小相同、排列整齊的花朵。經吊扎整形呈圓平面形或半球形。花圈直徑可達3-4米,亦有紮成圖案的。大立菊主要用於節日、菊展,以顯壯觀,增強氣氛。

懸崖菊:利用小菊培育而成主幹特長,分枝繁多,花朵密集,後寬前窄,首尾勻稱,長而下垂之形,小的長約1米,大的可達4-5米。此菊用作環境裝飾,置於廳堂或庭園假山岩畔,野趣橫生。

塔菊:一株經人工培育形成主幹挺立、層次分明、花色勻稱協調,如寶塔狀的菊株。此菊可由幾層或十幾層組成,高可達3-4米,置於庭園屹立於叢花之中,如鶴立雞群,蔚為壯觀。

造型菊(扎菊):以滿天星小菊連盆或脫盆套以小蒲包綁紮,置於用竹或洋元等做成的亭、台、樓、閣、各種動物等形式的花架上,以添庭園景觀。

盆景菊:多以小菊為素材,運用盆景技藝,經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種古木。懸崖等姿態或具有一定主題思想的藝術盆景。盆景菊包括樁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叢林式、菊石式、水旱式。此外,還有以花抱形式分類的。即以菊花的舌狀花冠排列的姿態變化來分的,有內抱、追抱、折抱、自然抱、露心抱、亂抱等。有以菊株高度分類的,分為高、中、矮;還有以菊株長勢分類的,有強、中、弱。雖然分類方法很多,但更為普遍應用的分類方法是以花瓣、花型分類。

兩級分類

為了使菊花品種歸類分型工作逐步統一起來,中國園藝學會、中國花卉盆景協會於1982年11月在第一屆中國菊花品種展覽會期間,在上海召開了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討論了花期在10月1日以後、花頭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晚秋菊品種分類問題(小菊品種另列系統),確定以花瓣、花型兩級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初步確定菊花共分為五個瓣類,包括30個花型和13個亞型。花色的劃分與順序為白、黃、棕、粉紅、紅、紫、綠、複色共8種,以此八色為基礎,各地可增一兩色,為便於品種編號以不超過10個為宜。以下介紹這一分類方案並配以花型圖。

【平瓣類】

1.寬帶型:舌狀花1-2輪,花瓣一般較寬展。有的花瓣呈船底形,且拱曲;有的長如帶狀,無端捲曲。筒狀花序發達,顯著外露。該型有兩個亞型,即平展直伸者為平展亞型,下垂飄逸者為垂帶亞型。

2.荷花型:舌狀花3-6輪,花瓣寬厚,各瓣排列疏鬆、內抱。全花外形整齊,略呈扁球狀,外觀似荷花。筒狀花顯著,盛開時外露。

3.芍藥型 :舌狀花多輪或重輪,花瓣直伸,內外輪各瓣近等長;花瓣豐滿,全形頂部稍平呈扁球狀。筒狀花稀少或缺如,盛開時不露或微露。

4.平盤型:舌狀花多輪,花瓣狹直;外輪花瓣長,向內側花瓣層層漸短。有時內輪花內抱。全花稍呈扁形如盤狀,筒狀花正常,盛開時不露或微露。

5.翻卷型:舌狀花多輪,外輪花瓣向下反抱,且花瓣背面向內翻卷,內輪花瓣向心合抱或亂抱。整個花形外觀為外翻內卷。內輪花瓣隨花開程度逐漸外翻。筒狀花稀少,盛開時不露或微露。

6.疊球型:舌狀花重輪,各瓣長短整齊,排列緊密;外輪間或有少數匙瓣甚至管瓣花。絕大多數花瓣內曲,可能作正抱、追抱、亂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疊,整個花型呈球形。

【匙瓣類】

7.匙荷型:舌狀花1-3層,多為短匙瓣,匙片呈船形,內曲或合抱,或平伸散展。全花整齊,頂部稍平呈扁球形,筒狀花正常,開時外露。

8.雀舌型:舌狀花多輪,外輪狹匙瓣,直伸;匙片擴大,端尖,形如雀舌。筒狀花正常或稀少,盛開時外露。

9.蜂窩型:舌狀花多輪,短匙瓣,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齊。全花呈球形,由於匙片卷如鈴口,形似蜂窩,故而得名。筒狀花稀少或缺如,開時不外露。

10.蓮座型 :舌狀花多輪,外輪花瓣長,內輪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內拱曲。各瓣排列整齊,疏鬆或緊密合抱,整個花形稍扁,形似觀音神像下的蓮座。筒狀花正常,盛開時外露。

11.卷散型:舌狀花多輪,內輪間或有平瓣,多輪間或有管瓣花。內輪諸瓣向心合抱,外輪花瓣四出散垂,整個花形表現為內卷外散,筒狀花不發達,盛開時微露。

12.匙球型 :舌狀花重輪,多中匙和短匙瓣,內輪間或有平瓣,外輪間或有管瓣。各瓣匙片內曲,排列整齊,緊密合抱使全花呈球型,亦有外輪長匙瓣或管瓣飄散下垂。簡狀花稀少或不發達,盛開時少有外露。

【管瓣類】

13.單管型 :舌狀花1-3輪,多為粗管或中管,間或有長匙瓣。筒狀花顯著,外露。該型分兩個亞型,即各瓣平伸四射者為輻芒亞型,各瓣下垂者為垂管亞型。

14.翎管型 :舌狀花多輪,中管或粗管,內、外輪各瓣近等長,不抱不捲,整個花形似鬆散的半球形或球形。筒狀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5.管盤型:舌狀花多輪,多為中管或粗管瓣,內輪間或有匙瓣,外輪花瓣長而直伸,內輪較短而向心合抱。頂部近平,全花扁形。管狀花稀少,盛開時微露。該型分兩個亞型,花型中心稍凹下者為缽盂亞型,管瓣端都向內彎曲如鈎似抓物狀者稱卷亞型。

16.松針型:舌狀花多輪,細管長直。各瓣近等長,間或有稍彎的管瓣,放射伸展。有如松葉束;全花朵半球型。筒狀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7.疏管型:舌狀花多輪,中粗管,內、外輪花瓣近等長。疏伸不整。筒狀花稀少,不外露。有管瓣蓬鬆披垂形如獅鬣者稱獅鬣亞型。

18.管球型:舌狀花重輪,中徑管瓣,稍短,彎曲不整,各瓣向心緊密追抱或亂抱,或整齊合抱,全形呈球狀,筒狀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9.絲髮型:舌狀花多輪或重輪,細長管瓣柔弱彎垂。筒狀花稀少或缺如,盛開時不外露。細長管瓣大部平順而只彎垂者為垂絲亞型細長管瓣多不規則捻彎扭曲者為扭絲亞型。

20.飛舞型:舌狀花多輪乃至重輪,多為較粗徑的管瓣花。有的為中徑管瓣,也有的品種在中輪或內輪具長匙瓣。各瓣卷展無定。參差不齊,全花姿態婆娑瀟灑。筒狀花不發達,盛開時微露或不外露。該型有兩個亞型,粗徑長管下部直伸,端部彎大鈎,且常在鈎基具喙,全瓣似鷹爪伸張,剛勁有力,此等種類稱鷹爪亞型。外輪管瓣,曲卷散出或下垂,內輪管瓣向心抱,全形有似蝴蝶飛舞之種類稱舞蝶亞型。

21.鈎環型:舌狀花多輪,粗徑及中徑管瓣,內輪間或有匙瓣花,管瓣端部彎卷如鈎或成環。筒狀花正常或稀少,盛開時外露或微露。管瓣端環卷相集如雲朵者稱雲卷亞型。管瓣下垂,管端捲曲者稱垂卷亞型。

22.瓔珞型:舌狀花多輪,細徑管瓣直伸四出或下垂,瓣端具彎鈎但不捲曲。筒狀花稀少或缺如,盛開時不外露。

23.貫珠型 :舌狀花重輪,外輪細徑管瓣甚長,或直或彎,但皆柔弱下垂,內輪細管瓣較短。管端部皆緊曲捲成小環如珠。筒狀花稀少或缺如,盛開時不外露。

【桂瓣類】

24.平桂型:舌狀花為平瓣1-3輪,筒狀花變為桂瓣狀(或稱星管狀),甚顯著。

25.匙桂型:舌狀花為匙瓣,1-3輪。筒狀花變為桂瓣狀(或稱星管狀),甚顯著。

26.管桂型 :舌狀花為管瓣,1-3輪。筒狀花交為桂瓣狀(或稱星管狀)甚顯著。

27.全桂型:無舌狀花或僅具一輪退化舌狀花,全形顯著變為桂瓣狀的筒狀花。

【畸瓣類】

28.龍爪型:舌狀花數輪或多輪,一般為管瓣花,但也有為匙瓣或平瓣的品種,所有舌狀花端部枝裂呈爪狀或劈裂呈流蘇狀。筒狀花正常或稀少。

29.毛刺型:舌狀花可為各種瓣形,輪數亦不定,可以單輪、數輪乃至多輪、重輪。特點是在舌狀花花瓣上生有細短毛或硬刺。筒狀花正常或稀少。

30.剪絨型 :舌狀花多輪至重輪,狹平瓣,瓣端細裂如剪切成絨,有的品種各瓣交搭如絨球。筒狀花正常或稀少。

菊花的品種繁多,變異也很大。新品種不斷出現。雖然菊花的分類方法有了初步的統一,但尚在研討探索中,在進行菊花的系統分類工作時,必然會碰到一些問題,如因看法不一致或因有的品種介於兩種類型之間(中間類型),以致歸屬不一等。這也不必強求一致,可暫併入接近的類型,以待進一步研究。

日本分類

大菊類:日本大花品種頗具特色,近年中國引入不少,深受歡迎。秋菊大花類分下列幾種:

厚物(肥厚):花球狀,舌狀花重輪,各瓣長短整齊、內曲,排列緊密,如中國疊球型。品種有「國華青光」、「國華天城」、「國華松園」、「大芳白山」、「大芳秋月」、「紅蘭」、「寶幸平和」、「泉鄉白山」等。

厚走(中厚):花球狀。花型與厚物相似,唯外輪有伸長的匙瓣或管瓣。品種有「國華光林」、「國華山水」、「國華星露」、「大芳桃月」、「大芳早春」、「大芳美山」、「武藏野」、「寶幸山吹」等。

大摑(大抓):花型似厚走,外輪特長而下垂,盛開時兩側花瓣向心對抱,似兩拳相對。品種有「華嚴之潼」、「富山之雲」、「古河積雲」等。

管物(管狀):管瓣型,依管瓣的粗細分為4類:①太管(粗管):品種有「國華赤**」、「蓬萊境」、「大芳白波」、「泉鄉冰河」等;②間管(中管):品種有「大和姬」、「國華菊水」、「泉鄉吹雪」、「松之名所」等;③細管:品種有「國華極光」、「泉鄉小町」、「王穗之譽」等;④針管:品種有「泉鄉汐風」、「牧場之秋」、「玉光之秋」、「大芳白系」等。

一字文:又稱御紋章菊,舌狀花一輪,花瓣一般較寬,平展呈船底形,花瓣排列整齊,如一枚徽章,以具16瓣者為上品。品種有「月光御殿」、「探梅殿」、「玉光院」、「香里御殿」、「高砂殿」等。

美濃菊:很早以前在美濃地方(日本歧阜縣)發展起來的,是由一字菊演變而來,其花瓣2-4輪,平瓣,半重瓣花型,花瓣40-50枚,花朵色彩濃艷。品種有「庵姬」、「美濃錦」等。

菊花樹原圖鏈接

古典菊類

日本特有的地方品種,為中花,花形、葉形都較特殊。中國雖有引進,但由於民族習慣不同,市場尚難接納觀賞,效果也欠佳。日本古典菊類可分為:[9]

伊勢菊:花瓣像絲線般下垂而開啟的中菊,其特徵為寬1-2毫米的細小花瓣呈扭歪狀或裂開,收縮等,是自古以來最常用作茶花且甚具風味的菊花。代表品種有「灰白髮」、「亂絲」等。

江戶菊:最早被稱為「狂菊」。江戶菊在開始開放時,全部的花瓣會稍呈下垂狀而橫開,之後再由中心花瓣依序呈現各種折曲狀,並包住花蕊予以合抱起來。因合抱的方式不同可分為追抱、 折抱、追褸抱、丸抱、自然抱、立抱、露心抱等。代表品種有「江戶繪卷」、「江戶寶生」、「清水之池」等。

嵯峨菊:據說這是300多年前由京都嵯峨村的農民開始栽培的古老種類。伊勢菊即為此菊的變種。花像絲線般的數十枚細小花瓣,以帚狀直立向上開放。自古以來被用作茶花或插花等。代表品種有「嵯峨美姿」、「嵯峨錦緞」、「嵯峨映光」。

肥後菊:據說肥後諸侯細川重賢公為了提升武士的德性,獎勵栽培的具有淵源的菊花,並被列為肥後六花撰之一。花形很單純,有平瓣花、管瓣花和匙瓣花等,有大、中、小花朵,也有很多色彩優美的品種。其中管瓣花和匙瓣花可耐雨淋,適合露地栽培。代表品種有「三保古典」、「三保之光」等。

丁子菊:據說早在18世紀就被取名丁子菊。在歐美則叫翁草花。此花的特徵是花蕊部的花瓣呈筒狀(筒狀花)的丁子瓣(形如丁子花)而鼓起開花。如依丁子部周圍的花瓣形狀分為平瓣丁子、管丁子、八重丁子、匙瓣丁子等。代表品種有「岸邊海鳥」、「岸邊盤梯」等。

繁殖方法

有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兩法。營養繁殖包括杆插、分株、嫁接、壓條及組織培養等。通常以扦插繁殖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葉芽插。

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杆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後,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c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 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為插穗,插後善加管理。在18-210C的溫度下,多數品種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移苗上盆。

地插

介質可用園土配上1/3的礱糠灰。在高床上搭蘆簾棚遮蔭。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動噴霧設備,不需遮蔭。 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1張帶腋芽的葉片插之。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樣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Artemisia annuaak 或青蒿A.apiacea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采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田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壓條:僅在繁殖芽變部分時,才用此法。

種子

菊花種子在10攝氏度以上緩慢發芽,適溫250C。2-4月間稀播,在正常情況下當年多可開花。

組織培養

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用材料少,成苗量大,脫毒、去病及能保持品種優良特性等優點。培養基為MS+6BA=(6一苄基嘌呤)1毫克/升十 NAA(蔡乙酸)0.2毫克/升,pH5.8。用菊花的莖尖(0.3-0.5mm)、嫩莖或花蕾(直徑9-10mm),切成0.5 厘米的小段,接種。室溫攝氏26度士1攝氏度,每日加光8小時(1000-1500勒 克司)。經1-2個月後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再過 1-2月,分化出綠色枝芽。再將分化出來的綠 色芽轉移到White+NAAI-2毫克/升培養基 上,約1個月後可誘導生出健壯根系。又培養1 個月,可種於室外。按原來培養液的半量澆灌,這 是試管苗取得成功的關鍵。 [10]

栽培技術

盆土

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至向陽處。 [11]

澆水

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摘心與疏蕾

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12]

主要價值

觀賞

賞菊,一直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習慣,遠從古代的京都帝王宮廷官宦門第庶民百姓,近至當今中國各城市的人民群眾,每年都在秋天舉行菊花會、菊展和菊式等各種形式的賞菊活動。北京植物園每年秋季都會舉辦賞菊活動。廣東省中山縣小欖鎮菊花會始辦於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延續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菊會之一,人數最多時可達一百萬。 [14] [13]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

食用

菊花能入藥治病,久服或飲菊花茶能令人長壽。宋代詩人蘇轍:「南陽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經過長期摸索製作成的一種菊菜,它由一塊塊用蔗糖熬漿炮製的白嫩豬肉加工製成,玲瓏剔透,有如白玉。每塊之上黏上幾絲菊瓣,飽飲油脂糖甜,觀其金黃色澤,吃到口裡葷中有素,素中有葷,香甜不膩,實為名菜。還有菊花魚球、油炸菊葉、菊花魚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豐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鍋子」(即在涮羊肉火鍋里放些菊花煮湯),清淡味美,更是別有風味。

食用的花樣,例如:【菊花粥】、【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羹】、【菊花飲】

保健

【菊花膏】、【菊花枕】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植物文化=

市花

菊花是中國北京太原德州蕪湖中山湘潭開封南通濰坊彰化市市花。也是日本皇室的國花。[14]

花語

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因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徵。菊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含意也不盡同。

黃色的菊花:淡淡的愛

白色的菊花:在中國哀輓之意,一般用於追悼死者的場合;在日本,則是貞潔、誠實的象徵。

暗紅色的菊花:嬌媚

菊花象徵久長: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徵,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同音,「」又與「」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並且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義,多用其精製菊花茶,更有人將這一天采的菊泡陳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壽」之意。

如果在一個畫面上畫有菊花和九個鵪鶉,因為「」的發音與「」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

菊與松樹畫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願接受此畫的人長壽。

還有人把一隻蟈蟈兒畫在菊花之上,因「」同音,即表示祝願別人長久()占據官位,其畫名為「官居一品」。

國畫

吳昌碩《菊花圖》、齊白石《》、朱宣咸《秋色》、婁師白《》等。

詩詞

唐·杜甫《雲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唐·黃巢《不第後賦菊

唐·太宗《賦得殘菊

宋·蘇軾《趙昌寒菊

唐·黃巢《題菊花

唐·白居易《詠菊

唐·李商隱《菊花

唐.劉禹錫《菊花

唐·吳履壘《菊花

宋·朱淑貞《菊花

唐·元稹《菊花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宿贊公房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飲酒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長安晚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贈劉景文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醉花陰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寒菊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詠菊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詠菊

甘頂風霜枝上老,拒隨枯葉伴旋風。《[[菊花》左河水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趙昌寒菊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殘菊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菊花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重陽席上賦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重陽後菊花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殘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