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皮膚瘙癢症是指自覺皮膚瘙癢的症狀。多因風邪外襲,或因血熱內擾,或血虛失養等所致。常見於各種皮膚疾病,以及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經前隱疹、妊娠風疹、陰癢等病。皮膚瘙癢症患者平時多注意飲食,避免刺激發病部位。[1]
目錄
皮膚瘙癢疾病病因
皮膚瘙癢症是一種自覺瘙癢而臨床上無原發損害的皮膚病。皮膚瘙癢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認為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等;同時還與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關,如寒冷、溫熱、化纖織物等。皮膚瘙癢症有泛發性和局限性之分,泛發性皮膚瘙癢症患者最初皮膚瘙癢僅限局限於一處,進而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或全身,皮膚瘙癢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由於不斷搔抓,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蘚樣變化等繼發損害。局限性皮膚痞癢症發生於身體的某一部位,常見的有肛門痞癢症、陰囊瘙癢症、女陰瘙癢症、頭部瘙癢症等。皮膚瘙癢症患者忌過多食用辛辣魚腥酒類等,以免皮膚瘙癢加劇。不斷搔抓不僅可使皮膚增厚,而且皮質變厚後反過來又加重了皮膚瘙癢,因此會形成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此外,患者不宜燙洗患處,因為燙洗的方法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不僅沒有治療效果,而且會使病情加重。
很多患者在出現皮膚瘙癢時喜歡用鹽水或花椒水燙洗,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會加重瘙癢。此外儘量不要搔抓,搔抓不僅會使皮膚破損,還會繼發皮炎、濕疹改變,而且會使局部的感覺神經因反覆刺激更加興奮、敏感,使瘙癢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出現皮膚瘙癢我們該怎麼辦呢?專家建議大家在出現皮膚瘙癢時可使用含蘆薈、荷葉成分的專業癢藥膏來止癢,蘆薈消炎霜是不錯的選擇。切不可亂用激素類的藥物,當時有效,停藥後又會復發,造成更深層次的傷害。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膚瘙癢:
膽酸濃度過高 膽酸在血中的濃度增高時,會沉積於皮膚,導致嚴重的皮膚瘙癢。因此,當皮膚發癢又發黃時,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肝和膽,看是否患有膽結石。[2]
血中鈣、磷過高 血中的鈣、磷濃度過高也會出現皮膚發癢。如果此時皮膚較乾燥,並同時伴尿頻、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樣,或尿少等情況,就要想到腎臟病的可能。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
內分泌紊亂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由於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皮膚溫度增高,導致皮膚發癢,尤以睡覺後瘙癢更劇;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高,身體防禦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細菌和真菌感染,也會導致皮膚瘙癢。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癢;腦瘤患者當病變浸潤到腦室底部時,也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瘙癢,且這種瘙癢僅限於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統腫瘤 如葷樣肉芽腫、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癢。
總的來說,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
皮膚瘙癢內因
精神緊張:過度緊張、興奮、憂鬱、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
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溫度的升高或皮脂腺分泌減少,以及細胞內成分的變化,都可能引起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病:可分為局限性和全身性,局限性常見的是外陰、肛周部位的皮膚瘙癢,還有頭皮的瘙癢。全身性可分為老年性,季節性等,比如到了冬天,冬季瘙癢症較為常見。
皮膚瘙癢外因
氣候變化:除潮濕天氣外,冬季氣候寒冷乾燥,人體皮膚也變得乾澀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也容易使皮內神經末梢受刺激而發癢。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可導致蟲咬性皮炎,產生瘙癢的症狀。食物過敏:一些食物如海鮮、牛羊肉等容易成為致敏源,從而導致皮膚瘙癢。
因此,當皮膚瘙癢並伴有其他症狀時,決不能等閒視之,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好到醫院查明原因,對症下藥。
皮膚瘙癢症狀體徵
- 陣發性劇烈瘙癢 瘙癢發作常有定時,一般以精神變化、入睡前、氣溫變化、飲酒及食辛辣食物最易引起。一經發作,常難以忍受,須強力搔抓,有時甚至藉助器械搔抓,直至皮破血流,感覺疼痛,始可住手。
- 無原發損害 由於頻繁搔抓,皮膚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濕疹化、苔蘚化等繼發損害。
- 本病發生隨年齡、季節而有不同。一般以老年人多見(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冬夏易發(冬季皮癢症、夏季皮癢症),發於冬季者,春暖可愈;發於夏季者,入冬即輕。
- 泛發性皮癢症(P.universalis) 常由一處開始,逐漸擴延,甚至可遍布全身。多見於老年人。除因老年皮膚萎縮乾燥,易於發生外,內臟癌腫、肝臟病、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均易伴發本症。
- 限局性皮癢症(P.localis) 瘙癢限於某一局部,有可同時數處被侵。多與局部因素有關,一般以外陰、肛門、頭部、小腿、掌跖、外耳道等處多見。
皮膚瘙癢症其它
- 外陰瘙癢症:男女均可發生,多見於中年。男性多發於陰囊(陰囊瘙癢症P.scroti)有可擴展至陰莖根部。女性多見於大陰唇女陰瘙癢症P.vulvae及其附近部位。外陰瘙癢每因處理不當或濫用刺激性藥物而轉為慢性,皮膚表現為浸潤肥厚,易繼發濕疹化,瘙癢劇烈,病程遷延,多年不愈。[3]
- (肛門瘙癢症(P.ani):中醫稱谷道癢,認為和大腸濕熱,蘊結生蟲有關。瘙癢一般局限於肛門及其周圍皮膚。以中年男性多見。蟯蟲病的患兒,肛門瘙癢多在夜間加重,可發現蟯蟲及找到蟯蟲卵 (夜間的陽性檢出率較高)。成人則多由痔瘡、肛裂等所致,少數患者找不到明顯的原因。常因反覆搔抓,局部潮濕,使肛周皮膚出現浸潤、糜爛、皺襞肥厚,輻射狀皸裂,濕疹化或苔蘚樣變。
- 頭皮瘙癢症(P.capitis):多見於頭皮脂溢患者,尤以黎明醒覺時為著,頭皮劇癢難忍,往往繼發濕疹、毛囊炎或癤。
- (P.cruris):主要見於小腿靜脈曲張、魚鱗病或皮膚乾燥者。寒冷刺激,襪帶及裹腿束縛緊張常為誘因。
皮膚瘙癢臨床表現
- 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可因搔抓而出現繼發性皮損;
- 瘙癢輕重不一,常陣發性加重,與情緒、氣候、飲食等因素有關;
- 部分反覆發作的患者可出現一些神經衰弱的症狀;
- 局限性瘙癢症多見於肛門、陰囊和女陰。
皮膚瘙癢外治驗方
治療皮膚瘙癢症專家推薦姜氏衛膚霜,此驗方創製於清光緒年間,系純天然中草藥經研磨熬製而成,是姜氏中醫世家百年留傳的皮膚瘙癢症驗方。用於皮炎、皮膚瘙癢症、皮膚癬、濕疹、過敏、瘙癢等皮膚問題的治療。
此方近十年略統計用藥10000餘例,總有效率可達99%,且治癒後不復發。可以淘寶網購。用法是外用,先局部使用,然後每天2-3次,塗抹患處。
皮膚瘙癢疾病治療
- 臨床對以皮膚瘙癢為主症的病種尚未確定時,可以皮膚瘙癢待查作為初步診斷,並進行辨證論治。
- 皮膚瘙癢常為皮膚疾病的主要症狀,有時可並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蘚樣變及色素沉着。
根據病史、病情等進行診斷思考,如:
- 皮膚瘙癢為突出表現,全身可無明顯不適者,多為皮膚科疾病。
- 因食物、藥物、蟲毒或其他物質過敏、侵襲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瘡、藥毒、粉花瘡、食魚蟹中毒、野屎風、水毒、沙虱病、惡蟲叮咬等,一般可通過病史詢問而明確診斷,且多伴有瘙癢、風團、水腫等症。
- 年老體弱、氣血虧虛者,其皮膚瘙癢,多為血虛風燥。
- 由情緒波動而引發皮膚瘙癢,多為肝鬱血虛。
- 皮膚專科檢查,免疫生化實驗檢查,如過敏實驗、致敏實驗等,可以有助於明確診斷。血常規、尿常規可作必備檢查。
皮膚瘙癢辨證論治
- 風寒外襲證:瘙癢多發於暴露部位,天氣寒冷或氣溫急驟變化時可誘發或加重,或夜間解衣臥床時亦甚,皮膚乾燥,惡寒、微發熱,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浮緊。疏風散 寒、調和營衛。
- 風熱郁滯肌膚證:瘙癢好發於夏秋季節,氣溫乾燥時可誘發或加重,或夜間臥床 時加重,身熱,微惡風寒,口渴,出汗,大便乾結,小便色黃,舌質紅,苔薄黃或干,脈浮數。疏風清熱、調和營衛。
- 濕毒蘊結肌膚證:瘙癢好發於肛門周圍、陰囊及女陰部位,癢時難以控制,引起過度搔抓,抓後局部可有抓痕、紅腫,日久則肥厚、苔蘚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誘發或加重,婦人可伴有帶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清熱除濕止癢。
- 血熱風盛證:周身瘙癢劇烈,肌膚灼熱,抓破出血,遇熱癢劇,得涼則安,身熱心煩,口燥咽干,多見於青壯年,春夏好發,舌質紅苔黃干,脈數。清熱涼血、消風止癢。
- 血虛風燥證:多見於年老羸弱者,皮膚瘙癢,發無定處,夜間尤甚,難以入眠,周身皮膚乾燥脫屑,抓痕累累,經久不愈,冬重夏輕,伴倦怠無力,大便艱澀,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脈細無力。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 肝鬱血虛證:皮膚瘙癢多因情緒激動時產生,精神抑鬱,面容憔悴,嘆息,心煩,口苦,婦女月經失調或閉經,唇甲色淡,舌質淡或暗,苔薄,脈細澀。疏肝解郁、養血祛風。
皮膚瘙癢可選用的西藥
1.局部治療:以鎮靜止癢防治皮膚繼發改變為原則,可選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楊酸、0.025%膚輕鬆乳劑等。泛發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後應注意其吸收後的副作用。
2.全身治療:
- 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於瘙癢劇烈者。
- 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於瘙癢劇烈者。
- O.05%普魯卡因:每天1次口服50-100ml,10天為一療程。
- 煙酸:每次O.3-0.5g,一日口服3次。
- 丙酸睾酮:一次肌肉注射50mg,每周2-3次。適用於更年期或老年瘙癢症患者。
皮膚瘙癢可選用的中成藥
1.濕熱型:
- 龍膽瀉肝丸(片):水丸劑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1/2成人量。片劑每次4-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 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 菌陳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血虛型:
- 四物丸(合劑):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劑每次7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合劑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時搖勻。
- 歸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溫開水或生薑湯送服。片劑每次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合劑每次10ml,一日3次,用時搖勻。
3.心火亢壅型:
- 導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 天王補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濃縮丸每次8丸,均為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4.風重型:
- 烏蛇止癢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 防風通聖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皮膚瘙癢部位不同用藥有區別
不少人在皮膚發生瘙癢時,為省事或省錢,往往自行到藥店選購外用藥,殊不知,發生瘙癢的部位不同,用藥也是有區別的,下面就此作一簡單介紹。
皮膚瘙癢發生在頭皮,可選購硫黃乳膏、希爾生洗液、采樂洗液,用來洗頭,每三天洗一次即可。因為頭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來一種新型的真菌感染--糠 孢子菌,此類藥物有去脂、拮抗真菌的作用。
皮膚瘙癢發生在面部,可選用3%硼酸溶液濕敷,方法為用浸滿該溶液的4—6層紗布覆蓋在面部,持續時間約為一小時,然後薄薄塗上一層艾洛鬆軟膏,每天一次即可,同時須停用所有護膚品。此類外用藥有收斂、保護皮膚作用,還有抗過敏、消退紅疹作用,對面部皮膚無不良刺激,不會發生面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質激素類副作用。
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後側、背部、四肢伸側、手背和足背,可選用皮炎平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此類藥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作用,對皮膚刺激性比較強,但是由於上述部位表皮角質層比較厚,能耐受此類藥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
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藥物對皮膚有安撫、保護、涼爽止癢作用,對皮膚也無刺激性。這些部位表皮角質層比較薄,不能選用以酒精為溶劑的藥水。
皮膚瘙癢發生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複方咪康唑霜、複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複方康鈉樂霜。上述部位皮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於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時,往往同時會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癬菌、毛癬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類藥物有抗過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適合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發生在足底、足趾間,可選用孚其藥水聯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將孚其藥水塗於患處,待其藥水干透後再薄薄塗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這些部位好發生真菌感染,孚其藥水是以酒精為溶劑的酊劑,有抗真菌止癢作用,聯合其他抗真菌霜劑,可加強抗真菌感染作用,以防發生真菌耐藥性而影響療效。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發生在何部位的皮膚瘙癢,如果瘙癢部位皮膚已經出現紅腫、糜爛和滲液,那首先要選用3%硼酸溶液濕敷患處,直到局部皮膚紅腫消退,表皮長好,然後再按照上述不同部位,酌情選用外用藥。
皮膚瘙癢食療
通過食療的方法以養血滋陰是最佳的選擇:
泥鰍煲紅棗
泥鰍30~50g,紅棗20g,食鹽少許。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服用宜每天1劑,連服10劑。泥鰍性味甘平.入脾,肝,腎三經,能補中益氣,強精補血,與紅棗共奏養血潤燥之功效,
穿山甲煲
穿山甲肉1 00g,生薑5片,食鹽少許。穿山甲肉切碎,放鍋內,加生薑、清水適量,慢火煎煮,至熟透加食鹽調味,服食。3~5天服1次。可適當服食,不宜多服。此藥膳中,主要取穿山甲走竄之性以開血凝,散血聚,兼有滋陰的作用,達到養血熄風的目的,對頑固性皮膚瘙癢可見功。
八寶肉皮粥
胡蘿蔔100g、白芨10g、杞子20g、海參20g、肉皮100g、粳米100g,煮粥。或者可用熟地當歸粳米粥:熟地黃30g.當歸20g,粳米40g。陳皮末少許。每日服2次,中晚各1次。
雞血藤膏
雞血藤500g,冰糖500g。將雞血藤水煎3~4次,過濾取汁。微火濃縮藥汁,再加冰糖製成稠膏即可,可常服。雞血藤能養血活血、冰糖潤燥,此膏對用血虛風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當然,除了以上的藥膳方法,患者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濃酒,濃茶。並且應該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產生熱量幫助人們抵禦寒氣,並能使皮膚得到滋潤,脂肪食物也有利於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它們有防治皮膚乾燥和老化的作用。
皮膚瘙癢偏方治療
- 川芎15g,桂枝、白芍、大棗、生薑、蟬蛻、炙甘草各10g,肉桂6g,蜈蚣1條 研沖。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扶正祛邪,調和氣血。主治全身性皮膚瘙癢症,風寒症。
- 熟地黃、露蜂房、丹參、地膚子、苦參各100g,蟬衣、烏梢蛇各50g。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過120目篩後備用裝瓶密閉。用時,每服藥末4g,每日3次。1周為1個療程。直至痊癒止。主治皮膚瘙癢症。
- 槐花、茜草、丹皮、紫草各20g,銀花、蚤休、白鮮皮各15g,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3次,前2煎分2次服,第3煎待溫後外洗。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祛瘀透疹。主治全身性皮膚瘙癢症,風熱症。
- 木香10g,炒棗仁20g,陳皮、大腹皮、地膚子、帶皮苓、苦參、白鮮皮、防風、荊芥各9g,浮萍6g。每日1劑,水煎服。行氣安神,散風利濕。用治各種頑固性皮膚瘙癢症。
- 制首烏、生龍骨、生牡蠣各20g,龍眼肉、茯神、炒棗仁、當歸、秦艽各10g,蟬蛻、胡麻仁各8g,大棗4枚,炙甘草5g。水煎,每日1劑,2次服。主治皮膚瘙癢症。
皮膚瘙癢預防常識
瘙癢症是一種病因複雜的疾病,在治療上首先應去除可能的病因如內臟疾病,另外,去除可能加重的因素如搔抓、燙洗、大量的皮膚清潔劑、限制飲用酒類、濃茶、咖啡及辛辣食物,保持外陰局部清潔乾燥,再配合適當的治療,外用藥物,疾病可逐漸好轉。
皮膚瘙癢症的常見針灸療法
- 體針
- 四肢及軀幹的瘙癢症可針刺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快速進針,小幅度提插捻轉,得氣後留針3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 耳針
- 取神門、交感、腎上腺、皮質下、肺區、癢點等區域,每次選3-5穴,可埋針、壓豆,雙耳交替,每周輪換1次。
- 耳背放血
- 耳背常規消毒,以無菌三棱針刺破耳背靜脈,放少許血,待其自止,每周1次。
- 灸療法
選擇瘙癢相對應穴位,針刺或電針後,將2根寸艾卷燃着,置艾器內,放於瘙癢部灸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皮膚瘙癢注意事項
注意飲食,避免誘因。蕁麻疹和白癜風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醃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 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蕁麻疹和白癜風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近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髮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 注意藥物因素引起的過敏。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和白癜風,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 積極治療原有疾病。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和白癜風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 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係。
- 採用中藥預防。某些中藥,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藥、黨參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
視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