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原圖鏈接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in Hu-nan-Jiangxi Horcler Area) 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中旬),中國共產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地區領導農民自衛軍、工人糾察隊和革命士兵舉行的武裝起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湘贛邊秋收起義

外文名稱:Autumn Harvest Lprising in Hu-nan-Jiangxi Horcler Area

時間:1927年8月中旬

領導人:毛澤東,盧德銘等

目的:組織武裝起義

秋收起義示意圖原圖鏈接

簡介

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制定了《關於湘,鄂,粵,贛四省農民暴動大綱》,就發動農民秋收暴動、開展群眾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權等問題作出了明確指示。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正式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領導,確定實行土地革命武裝起義的總方針。 中共中央派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毛澤東彭公達到達湖南,改組湖南省委,並指定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8月30日,湖南省委作出決定,集中力量組織以長沙為中心,包括湘贛邊界等地的起義。根據這一決定,毛澤東被派湘贛邊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領導起義。[1]

9月初,毛澤東來到安源。在安源會議上,將湘贛邊界地區擁有5000餘人的革命武裝力量統一編為工農革命第1軍第1師。接着,毛澤東又親臨銅鼓。9月10日,在肖家祠召開排以上幹部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

11日晨,第3團集合在縣城橋頭大沙洲上,接受檢閱。隨後,向長沙進軍。部隊經石橋、上莊向湖南境內挺進,進占瀏陽白沙。9月15日,毛澤東率第3團回師銅鼓排埠。19日,在瀏陽文家市召開前委會議,決定繼續南移,尋找立足點。20日,從文家市出發。南移途中,宋任窮送來中共江西省委指示信:向寧岡地區轉移。於是,起義部隊向井岡山地區進發。進軍途中,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犧牲於萍鄉蘆溪。9月29日,起義軍進至永新三灣,毛澤東在三灣進行了中國革命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將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從此,在毛澤東領導下,中國革命開始了由城市向農村的戰略轉移

歷史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控制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汪精衛兩個反動集團,不顧以宋慶齡為代表的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對,先後背叛孫中山所決定的國共合作政策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綱領,勾結帝國主義殘酷屠殺共產黨人革命人民,加之中國共產黨還處在幼年時期,缺乏革命經驗,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占了統治地位,致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白色恐怖籠罩全國。

但是,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被國民黨的血腥屠殺所嚇倒,他們英勇不屈,繼續高舉革命大旗,頑強戰鬥。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號召全黨和全囤人民繼續戰鬥。在此前後,中共中央還作出了在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湖北廣東江西4省發動秋收起義的決定,中共中央在《關於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中指出:這次暴動要"以農會為中心"、"宣布農會為當地的政府"."奪取一切政權於農艮協會",除奪取鄉村政權之外、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奪取縣政權,聯合城市工人.貧民(小商人)組織革命委員會,使之成為當地的革命中心,並實行土地革命。中共中央在給湖南省委的多次指示信中還指出,秋收暴動與南昌起義一樣,"其主要日的就是要發動土地革命"。同時要求湖南的秋收起義,要在以衡陽為中心的湘南地區和以長沙為中心的湘中地區同時發動;在以寶慶(今邵陽市)為中心的湘西南地區,如有可能,也可同時發動;湘西地區也要有相當的準備,以備湖北省某一部隊能到湘西時舉行大暴動。

"八七"會議後,中共中央派政治局候補委員毛澤東、彭公達前往湖南省,傳達"八七"會議精神,改組湖南省委,發動秋收起義,並且指定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彭公達為省委書記。8月中旬,彭公達、毛澤東先後由武漢到達長沙。8月18~30日,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多次開會討論發動秋收起義問題。關於暴動區域,經反覆討論,會議接受毛澤東提出的縮小暴動範圍的主張。認為根據湖南省的主客觀條件,暴動的區域不能過多過大,而應集中力量,在條件較好的以省會長沙為中心,包括湖南省的湘潭寧多醴陵瀏陽平江岳陽江西省的安源等7個縣(鎮)舉行起義。會議認為,武裝起義不能單靠農民的力量,需要有一兩個團的軍隊作骨幹;同時,武裝起義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幟,而應直接打出共產黨的旗幟。會議還認為:"現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權的時期,此時黨對農民的政策,應當是貧農領導中農,拿住富農,整個推翻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毛澤東在會上強調說: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實行在槍桿子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為領導秋收起義,湖南省委決定成立兩個領導機構,一是以各部隊負責人組成的前敵委員會,由毛澤東任書記;一是以各縣委負責人組成的行動委員會,由易禮容任書記。起義時間,定於9月9日開始破壞鐵路,11日各縣同時起義,15日長沙起義,16日各路起義武裝會師長沙,奪取長沙。

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戰鬥序列暨主官姓名原圖鏈接

當時,由共產黨領導和掌握的能夠參加起義的武裝,分駐在湘贛兩省邊界修水銅鼓安源等地。9月上旬,毛澤東先後到達安源和銅鼓,多次召集湘贛兩省邊界一些縣市共產黨組織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關於舉行秋收起義的指示,討論制定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的行動部署。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把位於修水、銅鼓、安源等地的武裝,統一編成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全師共5000餘人,由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3十團:第1團,位於修水,由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和湖北省祟陽、通城兩縣農民自衛軍組成;第2團,位於安源,由安源工人糾察隊安源礦警隊和安福、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組成;第3團,位於銅鼓,由瀏陽工農義勇隊和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各一部組成,起義的行動部署是:首先,在各縣農民起義的配合下,第1團攻取平江,第2團攻取萍多、醴陵,第3團攻取瀏陽;爾後,各團齊向長沙推進,在各縣農民武裝起義和長沙工人武裝起義的配合下奪取長沙。

9月9日,根據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長沙的鐵路工人60餘人,開始分頭破壞長沙至岳陽和長沙至株洲段的鐵路,一度中斷了敵方的鐵路運輸。11日,工農革命軍第1師按照預定計劃舉行起義.其笫1團由修水、渣津出發,經龍門向長壽街推進。當該固主力進至會坪時,突然遭到起義前夕收編的貴州軍閥王天培殘部邱國軒團從側後的襲擊,部隊被打散,損失人槍200條:後經收容,改向平江、瀏陽兩縣邊界轉移,準備同第3團靠攏。第3團,在毛澤東直接指揮下由銅鼓出發,當天下午攻占瀏陽的白沙,12日又攻克東門市,各殲敵一部:14日,國民黨軍約兩個營分路向東門市反撲,第3團奮勇抗擊數小時後向上坪轉移。第2團由安源出發,進攻萍鄉未克,12日轉兵攻占萍鄉以西之老關,並隨即繼續西進,在起義農民勇猛配合下攻占醴陵縣城,擊潰守軍約1個營,繳槍數十支,救出被關押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300餘人,並成立醴陵縣革命委員會、總工會和農民協會等組織。14日,長沙之國民黨軍約兩個營,在萍鄉等地的國民黨軍策應下,向醴陵反撲。第2團當即轉兵向北,於15日襲占瀏陽縣城,但因疏於戒備,17日遭到醴陵追來之國民黨軍的突然襲擊,損失大部。在上述各路起義武裝進攻受挫的情況下,毛澤東干17日命令各團向瀏陽城東南之文家市集中。

在工農革命軍分路進攻期間,平江、瀏陽、醴陵、株洲、安源等地的工農群眾,在各地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下,都舉行了不同規模的武裝起義。起義的農民和工人,手持棱鏢、大刀和為數很少的長短槍,英勇地襲擊挨戶團,攻打團防局,打擊土豪劣紳。醴陵縣和瀏陽縣的起義群眾,還配合工農革命軍攻占縣城,進行建立革命政權,重新回復工會,農會等活動。株洲的起義群眾曾一度占領株洲火車站。平江縣的起義農民,在準備配合工農革命軍和單獨攻打平江城未成後,組成3支游擊隊,出沒無常地繼續打擊土豪劣坤。但是,由於當時全國政治形勢處於革命低潮,在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下,許多農民運動骨幹或被逮捕鎮壓,或被迫外逃,農民群眾存在着害怕起義失敗後又遭殘殺的顧慮,因而,就整體說來,這次起義,未能形成有更多農民參加的群眾性暴動。原定舉行的長沙城的工人起義,因國民黨戒備森嚴和工農革命軍進攻行動中途受挫,中共湖南省委於9月15日決定停止舉行。

19日,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3團全部、第1團餘部和第2l團I的零散人員陸續到達文家市。當晚,毛澤東主持召開前委會議,分析形勢,"論部隊的行動方針。決定放棄原定的進攻長沙的計劃,部隊迅速脫離容易遭受國民黨軍圍攻的平江、瀏陽地區,沿羅霄山脈南移,尋求立足點:21日,工農革命軍從文家市出發,22日,到達萍鄉縣的上栗市,得知萍鄉駐有國民黨軍,遂決定繞道經萍鄉縣城以東的蘆溪南下。24日抵蘆溪。25日晨,部隊繼續南下,在行進中遭到國民黨軍的突然襲擊,倉促應戰,總指揮盧德銘為指揮部隊掩護主力安全轉移而犧牲,部隊受到重大損失。26日,工農革命軍襲占蓮花縣城,29開進到永新縣的三灣村。此時,部隊人數不足一千,思想相當混亂,組織很不健全。為了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部隊在這裡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1個師縮編為l個同,稱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下轄兩個營,並建立和健壘了各級黨組織,把黨的支部建立在連上,開始實行民主制度。此後,工農革命軍繼續南下,10月3日抵達寧岡縣的占城。毛澤東在這裡會見了當地共產黨組織的負責人,同袁文才王佐兩支農軍建立了聯繫,並把傷病員安置在茅坪。接着,部隊經湖南酃縣的水口鎮轉至江西省遂川縣境,27日進至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從此,這支起義武裝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展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鬥爭。[2]

湘贛邊秋收起義原圖鏈接

起義過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自衛軍,工人糾察隊和革命士兵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地區舉行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和7月,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孫中山所決定的國民黨同共產黨合作政策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政策,勾結帝國主義,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在這一嚴重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並決定立即派幹部到各地組織農民舉行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後,中共中央發出一系列指示,對湖南、湖北、廣東、江西四省秋收起義作了具體布置,並把起義的重點置於農民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省。為了加強秋收起義的領導,中共中央派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毛澤東、彭公達到湖南,傳達"八七會議"精神,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員會,並指定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彭公達擔任省委書記。

8月中旬,彭公達,毛澤東先後由武漢到達長沙,從18日起,改組後的中共湖南省委,多次討論秋收起義問題。毛澤東和省委委員一致主張,秋收起義應直接打出共產黨的旗幟,並認為起義不能只靠農民的力量,需要有軍隊作骨幹,毛澤東等根據湖南的實際情況,認為不能按照中央的原定計劃在湘中、湘南、湘西、湘西南四個地區同時發動起義,而應首先集中力量,在條件較好的一個地區發動起義。中共湖南省委經反覆討論,於30日決定,集中力量組織以長沙為中心,包括湘潭、醴陵、瀏陽、平江、岳陽、寧鄉和江西安源七縣(鎮)的起義。根據這一決定,毛澤東被派到湘贛邊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領導起義。此後,中共湖南省委又決定:9月9日開始破壞鐵路,11日各縣同時起義,15日長沙起義,16日各路起義軍向長沙前進,奪取長沙。這時,由共產黨掌握的原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在修水休整,由羅榮桓率領的崇陽、通城農民自衛軍也集結在修水;瀏陽工農義勇隊在銅鼓休整;安福、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的部分農民自衛軍集中安源,同安源礦工武裝會合。

9月初,毛澤東先後到達安源和銅鼓,多次召集湘贛邊界一些縣共產黨組織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關於秋收起義的指示,研究制定了湘贛邊秋收起義的行動計劃。中共前委將在湘贛邊界地區的革命武裝共5000餘人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由原警衛團團長盧德銘任總指揮,副團長余灑度任師長,下轄3個團:第l團由原警衛團主力、平江工農義勇隊和崇陽、通城農民自衛軍組成,第2團由安源工人糾察隊、安源礦警隊和安福、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組成,第3團由原警衛團1個營和瀏陽工農義勇隊組成。中共前委計劃;在當地農民起義的配合下,第1團奪取平江,第2團奪取萍鄉、醴陵,第3團奪取瀏陽;達成上述任務後,各團齊向長沙推進,在各縣農民起義軍和長沙工人起義的配合下,奪取長沙。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史 原圖鏈接

9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組織一部分農民,開始破壞長沙至岳陽和長沙至株洲的鐵路。11日,工農革命軍第1師按計劃舉行起義。第1團由修水出發,經渣津、龍門,向駐守長壽街之國民黨地方武裝1個營進攻。當第1團一部向長壽街發起進攻,主力進到金坪時,突遭土匪武裝邱國軒部從側後的襲擊,部隊被打散,損失200餘人。經收容,轉向第3團靠攏。第3團由銅鼓出發,接連攻占瀏陽東北的白沙、東門市,殲靖衛團一部。14日,國民黨地方武裝約兩個營由達滸向東門市反撲,第3團被迫撤至上坪。第2團由安源出發,進攻萍鄉未克,12日轉而攻占萍鄉以西之老關,接着在起義農民的配合下,於13日攻占醴陵縣城,擊潰國民黨守軍1個營,繳槍60餘支。14日,國民黨軍兩個營由長沙經株洲向醴陵縣城反撲,第2團轉兵向北,在農民自衛軍配合下,於15日襲占瀏陽縣城,但由於戒備疏忽,遭到由醴陵追來之國民黨軍的突然襲擊,損失大部。鑑於三路進攻部隊均受挫,中共前委書記毛澤東於17日下午命令各團向瀏陽縣城東南之文家市集中。

在工農革命軍起義的同時,湘贛邊界平江、瀏陽、醴陵,株洲,安源等縣的工農群眾,在當地共產黨組織領導下,舉行起義。醴陵縣四鄉的起義農民配合工農革命軍攻占縣城,打開監獄救出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並成立了革命政權。瀏陽縣起義的工農群眾,成立了革命委員會,恢復了工會、農會的活動。株洲起義工農群眾,打擊了國民黨清鄉隊,並一度恢復了工會等組織。長沙縣的工農群眾打擊了團防局。另外,9月9~14日,一部分工農群眾在長沙附近進行破路活動,一度切斷長沙至岳陽和長沙至株洲的鐵路,配合了工農革命軍的行動。長沙市工人起義則因國民黨的嚴密戒備而未進行。

9月19日,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3團和第1團餘部及第2團的零散人員,陸續到達文家市,當晚,中共前委召開會議,分析了形勢,討論了行動方針。會議根據毛澤東的主張,決定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迅速脫離平江、瀏陽地區,沿羅霄山脈南移,尋求立足點。9月20日,工農革命軍從文家市出發,向南轉移,24日在萍鄉以東的蘆溪遭國民黨軍襲擊,部隊受到損失,總指揮盧德銘犧牲。29日,工農革命軍進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這時,部隊不足1000人,組織很不健全。為了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中共前委決定將部隊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l團,轄第l、第3營和特務連。此後,工農革命軍繼續向南轉移,10月3日進抵寧岡縣古城。毛澤東在這裡會見了當地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人,同袁文才、王佐兩支農軍取得聯繫,並把一部分傷員安置在茅坪。接着,經湖南酃縣的永口轉至江西遂川縣境,於10月27日進到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從此,這支武裝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3]

秋收起義部分成員合影原圖鏈接

起義成果

9月19日,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3團和第1團餘部及第2團的零散人員,陸續到達文家市。當晚,中共前委召開會議,分析了形勢,討論了行動方針。會議根據毛澤東的主張,決定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迅速脫離平江、瀏陽地區,沿羅霄山脈南移,尋求立足點。9月20日,工農革命軍從文家市出發,向南轉移,24日在萍鄉以東的蘆溪遭國民黨軍襲擊,部隊受到損失,總指揮盧德銘犧牲。29日,工農革命軍進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這時,部隊不足1000人,組織很不健全。為了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中共前委決定將部隊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轄第1、第3營和特務連。此後,工農革命軍繼續向南轉移,10月3日進抵寧岡縣古城。毛澤東在這裡會見了當地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人,同袁文才、王佐兩支農軍取得聯繫,並把一部分傷員安置在茅坪。接着,經湖南酃縣的水口轉至江西遂川縣境,於10月27日進到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從此,這支武裝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4]

歷史意義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第一次在武裝鬥爭中公開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進一步在廣大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戰爭的決心,在起義受挫後,毛澤東從實際情況出發,毅然改變了原定的進攻並奪取省城長沙的計劃,及時率領工農革命軍向國民黨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軍,走上了在農村開展辯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的道路。這條道路代表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革命的正確發展方向。秋收起義中組成的工農革命軍,後來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骨幹之一。[5]

參考資料

  1.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國網 2002年10月24日
  2.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來源 《北京日報》2006年8月1日
  3.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來源 《北京日報》2006年8月1日
  4.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來源 《北京日報》2006年8月1日
  5.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來源 《北京日報》2006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