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銅鼓(壯語:皷銅 gyongdoengz,又作鈨 nyenz;越南語:trống đồng/𪔠銅)是中國古代西嶺南及西南地區(今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地)的樂器。1976年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萬家壩出土5個銅鼓,據考古學家鑑定,是2700年前的古物,也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銅鼓[1]。
銅鼓形狀像圓鼓,有各式圖案,有的銅鼓上還有蟾蜍圖案(越人崇拜蛙)。銅鼓的直徑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國出土的銅鼓有一千五百多個,共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和西盟型。在東南亞各地(老撾)也發現二百多個銅鼓。
「銅鼓」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出征交趾,得駱越銅鼓,鑄為馬。」製作銅鼓的以百越中的駱越為多,即是黎族與壯族。
主要特徵
銅鼓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銅器,它原是一種打擊樂器,以後又渲化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它為民族首領貴族所獨占,被視之為一種珍貴的重器或禮器,因此也成為被祭祀的對象。自春秋戰國直至明清均有銅鼓,而以漢代製作得最為精美,式樣最多,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依照銅鼓流行地區和式樣不同,可分為滇系和粵系兩大系統。大體上滇系銅鼓體型較小,花紋大都用單弦分暈,暈圈構成大小寬窄的變化。粵系銅鼓體型高大,鼓面多有立體的青蛙浮雕。
銅鼓的裝飾花紋,常見以下幾種:太陽紋是銅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飾紋[2],它有兩種表現形式,滇系的太陽紋光芒呈長的銳角,而粵系的太陽紋光芒則細長如針。
蛙紋是最富特色的一種裝飾,均作立體浮雕狀,有四隻、五隻、六隻不等。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個方向旋轉。最有趣味的是疊蛙,也稱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達三四層的。
此外,還有舞蹈紋、競渡紋等。
民族樂器
銅鼓,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全部銅鑄,一般的銅鼓鼓面直徑約五十公分,高約三十公分(個別的較大)。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緻的花紋。 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一面銅鼓,高67.5、面徑166厘米,重300公斤[3]。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在古代,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曾以占有銅鼓的多少,作為代表自己統治權力大小的象徵。
後流傳到東南亞地區,如仰光,作用巨大。一般用於祭祀、樂器、召集、婚慶、節日等等。
視頻
銅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內僅存商代銅鼓驚現世博 ,新浪博客,2017-03-10
- ↑ 淺談銅鼓太陽紋飾的源流,道客巴巴 ,2014-1-8
- ↑ 【文物之最】探秘世界考古史上最大銅鼓 重約300公斤 ,搜狐,201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