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醴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醴陵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醴陵,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株洲市代管。地處湖南省東部,東鄰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上栗縣,北接瀏陽市,西倚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南界攸縣[1]。全市總面積2156.4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現轄19個鎮、5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戶籍人口為103.5萬人(2021年)。

1949年屬長沙專區,1952年屬湘潭專區,1983年屬株洲市。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76號)撤銷醴陵縣,設立醴陵市(縣級),以原醴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醴陵市的行政區域;8月15日掛牌成立。

基本內容

中文名:醴陵市

外文名:Liling City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國家/地區:湖南省株洲市

下轄地區:19鎮、4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

電話區號:0731

面積:2156.46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戶籍人口103.5萬人(2021年)

地區生產總值:825.2億元(2021年)

人均生產總值:74026元(2019年)

政府駐地:醴陵市仙岳山街道左權路59號

郵政編碼:412200

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屬楚國黔中郡。

秦朝,屬長沙郡臨湘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屬長沙國臨湘縣。漢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食邑600戶,並建侯城於轉步古城村。

東漢,從臨湘縣劃出一部分置醴陵縣,並從湘南縣劃入部分地區。時縣境東至今江西楊岐山,西至湘江沿岸。據此,醴陵建置伊始。三國時,醴陵屬吳國荊州長沙郡。

隋朝,屬荊州長沙郡。大業三年(607),改臨湘為長沙縣,撤醴陵併入長沙。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復從長沙縣劃出置醴陵縣。

宋朝,屬荊湖南路潭州長沙郡。

元朝,屬湖廣行省天臨路。元貞元年(1295)升為中州,天曆年間(1328~1330)由州降為縣,至正二十四年(1364)復升為州。

明朝,洪武二年由州改縣,屬湖廣布政使司潭州。

清朝,康熙三年(1664),隸屬湖南省長寶道長沙府。

民國元年(1912年),屬湖南省湘江道。

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醴陵和平解放,屬湖南省長沙專區。

1952年,長沙專區改名湘潭專區。醴陵屬湘潭專區。

1959年1月,淥口、姚家壩等鄉鎮共349.3平方公里地域劃入株洲市郊區管轄。

1983年7月,醴陵縣劃入株洲市管轄。

1985年8月,撤縣建市(縣級市)。

1997年6月,石亭鄉撤鄉設鎮。

1998年9月王坊鄉撤鄉設鎮。

1999年東富鄉、栗山壩鄉、茶山鄉、神福港鄉撤鄉設鎮。至此,醴陵市轄5個街道、20個鎮、17個鄉。

2002年,撤銷解放路街道、城東街道,設立來龍門街道;撤銷淥江鄉。2004年,醴陵市轄4個街道、20個鎮、16個鄉:陽三街道、西山街道、黃泥坳街道、來龍門街道;南橋鎮、富里鎮、白兔潭鎮、浦口鎮、王坊鎮、王仙鎮、東富鎮、泗汾鎮、沈潭鎮、船灣鎮、大障鎮、賀家橋鎮、馬戀鎮、栗山壩鎮、茶山嶺鎮、神福港鎮、均楚鎮、石亭鎮、仙霞鎮、黃獺嘴鎮;大林鄉、東堡鄉、黃沙鄉、梘頭洲鄉、孫家灣鄉、清水江鄉、嘉樹鄉、轉步鄉、軍山鄉、高橋鄉、長嶺鄉、板杉鄉、八步橋鄉、新陽鄉、官莊鄉、楓林市鄉。

2015年,清水江鄉與船灣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船灣鎮。賀家橋鎮與大障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明月鎮。神福港鎮與栗山壩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茶山鎮;新陽鄉與仙霞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左權鎮;楓林市鄉與黃獺嘴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楓林鎮;撤銷富里、南橋2個鎮,設立李畋鎮;撤銷王坊鎮;調整浦口、王仙、東富3個鎮,東堡、板杉2個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和黃泥坳、來龍門、陽三石3個街道部分管轄範圍,並將東堡鄉改設為溈山鎮,黃泥坳街道改設為國瓷街道、西山街道更名為仙岳山街道;板衫、嘉樹、孫家灣、官莊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區劃概況

截至2021年,醴陵市下轄5個街道、19個鎮、1個開發區。

區劃詳情

5個街道:陽三石街道、仙岳山街道、國瓷街道、來龍門街道、長慶街道.

19個鎮:白兔潭鎮、浦口鎮、王仙鎮、泗汾鎮、沈潭鎮、船灣鎮、均楚鎮、東富鎮、石亭鎮、孫家灣鎮、官莊鎮、嘉樹鎮、板杉鎮、溈山鎮、楓林鎮、李畋鎮、明月鎮、左權鎮、茶山鎮。

1個開發區:湖南醴陵經濟開發區。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醴陵市位於湖南東部,[10]羅霄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位於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經濟區東南部。

地質地貌

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崗地為主,平原占16%,水域占5%。土壤成分以板頁岩為主,占47.8%;次為紅色粘土,占20.7%。

氣候

醴陵市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00至191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至1600毫米之間。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醴陵市森林資源豐實,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之一,全市林地面積12.57萬公頃,有727種木本植物,森林蓄積量為200.47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2.3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以上。境內有仙岳山省級森林公園1個、縣級自然保護區5個、縣級生態保護區5個。

礦產資源

瓷土、陶土、耐火泥、石灰石、沙石等非金屬礦產和鉛、鋅等金屬礦產蘊藏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鈾、金、銀、鐵、錳、鉛、鋅、煤、石灰石、瓷泥等23種,礦產地117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6處。

水資源

境內江河交織,均屬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淥水、昭陵河和澗江,屬中亞熱帶東南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無霜期28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00至191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至1600毫米之間。水利資源蘊藏量為87462千瓦,地下水量16.3億立方米。市內共有大中小型水庫193座。

人口

2021年末,全市人口總戶數為28.2萬戶,戶籍人口數為103.5萬人,其中男性53萬人,女性50.5萬人。按年齡分布:18歲以下20.85萬人,18-34歲19.96萬人,35-59歲42.24萬人,60歲以上20.45萬人。年末常住人口88.1萬人,城鎮化率64.63%。

經濟

綜述

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5.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6.9億元,增長9.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41.2億元,增長10.9%,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1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07.1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7:52.0:38.3調整為9.3:53.5:37.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依次為9.8%、58.1%和3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個、5.6個和3.1個百分點。[3]

第一產業

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10.9%;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增長6.7%。

2021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71.7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4.5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達49.5萬噸,其中稻穀47.4萬噸。蔬菜產量86萬噸,增長1.1%,水果產量10.5萬噸,增長1.1%。全市種糧大戶(30畝以上)、家庭農場、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組織等規模經營主體共發展到6022戶(個),流轉耕地46.7萬畝,流轉率76% 。

2021年,全市肉類總產量8.4萬噸,增長15.7%;水產品產量2.8萬噸,下降0.1%。出欄肉豬92.1萬頭,增長31.1%;出欄羊45.6萬隻,增長8.1%;出籠家禽759.72萬羽,下降4.2%。

2021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31.59萬千瓦,比上年增加4.16萬千瓦,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到85.6%。機耕、機收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有建設項目56處,其中大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有建設項目16處,鞏固和新增自來水人口1.2萬人。[3]

第二產業

2021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18.6%,工業增加值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0家,產值增長2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3%。按可比價計算,工業經濟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5%。

2021年,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5.4%,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4.9%;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

2021年,陶瓷、鞭炮煙花兩大傳統支柱產業產值增速分別增長18.1%和增長24.1%。服裝行業產值增長17.7%,玻璃行業產值增長52.7%,汽配行業產值增長20.2%。

2021年,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39家,完成產值119.8億元,增長17.6%;建築房屋施工面積398萬平方米,增長11.5%,房屋竣工面積329.6萬平方米,增長7.4%。

第三產業

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末,全市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48家,完成房屋施工面積425.5萬平方米,增長3.8%;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86.7萬平方米,增長5%;完成銷售額41.5億元,下降3.9%,其中:住宅銷售額35.3億元,下降12.5%。

202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6.1%。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下降4.8%,第二產業增長5.6%、第三產業下降32.9%。從投資方向來看,工業投資增長5.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3.7%。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

2021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加6.3%。全年完成旅遊資源產業路30 公里、村組聯通公路50公里,改造危橋10座,完成幹線公路路基拓寬15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85公里。全市共有公共汽電車運營車輛178台、營運線路12條,總營運里程達170公里,全年公交客運總量達1964.1萬人次,行政村通客班車率達到100%。

2021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91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07億元。年末移動電話用戶91.4萬戶。

內外貿易、旅遊和招商引資

2021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9億元,增長14.4%。分地域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53.8億元,增長14.9%;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2.1億元,增長11.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252.1億元,增長14.2%;住宿餐飲業實現33.8億元,增長16.3%。

2021年,新批自營進出口企業56家,年末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515家。新培育自營進出口企業56家,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9.55億元,增長24.9%。

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14萬美元;內聯引資110.1億元,增長28.9%。

財政、金融

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3億元,增長8.4%。其中,地方稅收收入19.5億元,增長15.8%。地方稅收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為63.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2.3億元,增長6.2%,其中:教育、科學技術、衛生健康、文化體育與傳媒、農林水事務支出分別為11.5億、4.3億、8.7億、1.4億、9.3億,分別增長5.4%、0.1%、8.4%、21.6%、9%、;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支出9.6億、1.5億,分別下降15.3%、20.9%。

202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74.9億元,比年初增加46億元,增長10.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88億元,比年初增加46.9億元,增長13.7%;各項貸款餘額355.5億元,比年初增加39.7億元,增長12.5%。

交通

鐵路

醴陵市境內有滬昆鐵路橫貫東西,醴茶鐵路連通南北,西距特等貨運編組站株洲北站僅40公里。

滬昆高鐵長沙到南昌段於2014年9月16日建成通車,標誌着醴陵進入高鐵時代。

公路

醴陵市境內的重要公路幹線有滬昆高速、岳汝高速、醴潭高速、106國道、320國道等。

以及在建的蓮株高速、東城大道和待建婁醴高速。

機場

醴陵市距西北部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約90公里。

社會

教育科技

2021年,全市有各類基礎教育學校數551所: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第八中學);完全高中2所(第七中學、株洲市五雅中學);高級中學5所(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第四中學、第五中學);初級中學3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小學151所;另有教學點61所;幼兒園287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市有中等職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在園幼兒共155506人,其中:中學生(含高中、中職學生)51521人、小學生68101人、在園幼兒35716人、特校學生168人。學校、幼兒園教職工共11233人。

2021年,全市小學入學率為100%、輟學率為0、升學率為100%,初中輟學率為0、升學率為100%,幼兒三年入園率為96.9%。

2021年,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6家,成功申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株洲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株洲市眾創空間1家、株洲市企業技術創新所中心1家、株洲市工業設計中心4家。全市有47家企業獲得省級研發獎補資金,共計583.7萬元。全市新增18家高新技術企業,年末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6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05.7億元,增長32.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4.9%。

文體衛生

2021年,全市廣播綜合覆蓋率達到100%,電視綜合覆蓋率為100 %,收視收聽率進一步提升;電視頻道播出節目700餘期。推出「飛越千重 · 行走湘贛邊」「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產業項目建設年·邁進千億時代」「向兩會報告·我們的五年」「聚力黨代會· 醴陵這五年」「醴陵黨史故事」「淥水兒女心向黨」「記者帶你打卡醴陵紅」「黨建·為醴引擎」「創新·助醴騰飛」「電瓷·促醴跨越」「五治」行動· 百日攻堅」「柔性引才」「激發醴陵發展新動力」等主題報道、系列報道70餘組;推出「壯闊征程更向前」「在這『醴』創未來」「百年釉光·鳳凰涅槃「」新時代瓷城女性的數字故事」「人民教師無上光榮」等40多個專題片;《今日醴陵》報全年刊發100期,推出《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我為群眾辦實事》《產業項目建設年· 邁進千億時代》《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創建·我們在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醴陵》《走在鄉村振興大道上》等專版專題47個;新媒體平台「醴陵發布」微信公眾號共發布2170篇文章,其中單篇最高瀏覽量為121534次,醴陵雲客戶端發布或轉發文章2690篇,直播15場,「醴陵融媒」抖音號發布視頻作品408個;醴陵市融媒體中心綜合廣播(頻率FM102.7)每日播出時長17個小時,自辦8檔日播欄目累計播出節目近2000期;策劃、組織、執行了「永遠跟黨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十四周年暨第三屆「最美退役軍人」表彰大會、慶祝第37個教師節活動暨頒獎典禮、2021湖南醴陵首屆線上房博會等13場(次)大型活動。

2021年,承辦省級全民健身活動1次,參加省級比賽和健身活動4次,組織實施市本級比賽和健身活動20餘次,直接參與全民健身人數達40萬人次。送戲下鄉120場;放映公益電影2956場;市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已經全部實現免費開放。

2021年末,全市現有醫療衛生機構699家。其中,三級醫院2家、二級醫院12家、甲級疾控機構1家、建制鎮衛生院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家、衛生院分院11家、村衛生室495家、民營醫院16家、診所144家。系統共有7100人。其中,本級政府舉辦機構3336人(在職在編1720人),民營機構2023人,駐醴機構1215人,村衛生室526人。專業技術人員3748人,中級以上職稱1726人(其中正高70人、副高376人)。全市每千人常住人口醫師、護士、床位數分別為2.39個、3.01個、7.17張。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81.126萬人,參保率95.2%,全年累計住院報銷19.88萬人次,基本醫療報銷6億元;全年累計門診報銷人次17.9萬人次,報銷金額6367.87萬元。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5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45元,同比增加3464元,增長7.7%;農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6元,同比增加3109元,增長10.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43,比上年縮小0.03。

2021年,民生領域支出61.5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74.7%。全市新增城鎮就業7015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26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2.05%。2021年全市「三項六險」社會保險總參保人數 82.64萬人,基金總收入27.07億元,總支出26.86億元。社保卡制卡人數達75.97萬人。

2021年,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4所,農村五保分散供養標準達5616元/年,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達6360元/年。發放住房困難租賃補貼367戶。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機制,落實「六項制度」,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

節能環保

2021年,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耗能下降13.6%。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5天,優良率達97.3%。三刀石、望仙橋水庫、官莊水庫等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加強重金屬污染土壤防治,污泥無害化處置率100%。全市新增造林面積2.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47%。

安全生產

2021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8起,死亡19人,受傷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發生17起,死亡18人,受傷2人;其他事故1起,死亡1人。[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