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興世(420年—478年),字文德,本名張世,竟陵郡竟陵縣(今湖北天門)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領。
- 張興世少時家中貧窮,初為竟陵太守宗珍之的門客。竟陵設軍府,以張興世任軍府的參軍督護,未就職。以平民身份隨從王玄謨征討蠻寇,每次作戰,總是有所俘獲,王玄謨將軍都不及他,很是驚異,王玄謨向宋文帝稱讚張興世的膽氣勇力。
- 後隨劉駿(宋孝武帝)鎮守尋陽,任南中郎參軍督護。討伐劉劭時,在柳元景部下擔任前鋒,平定戰亂後,改任員外將軍。南郡王劉義宣反叛,他又隨王玄謨出梁山,立下戰功,任建平王劉宏的中軍行參軍。又隸屬西平王劉子尚任直衛,因隨劉子尚入台時丟下甲仗遊蕩獲罪,下獄罷官。
- 宋明帝即位後,各地叛亂四起,張興世奉命討伐叛賊,大敗賊軍將領劉胡,平定江陵。因功升任左軍將軍,不久任督豫、司二州南豫州的梁郡諸軍事,封為唐縣侯,食邑干戶。又被征任游擊將軍。
- 後奉命自海道北伐,任輔國將軍,無功而回。泰始四年(467年),升任太子右衛率、驍騎將軍。泰始五年(468年),改任左衛將軍。泰始六年(469年),中領軍劉勔出鎮廣陵,張興世暫兼領軍。
- 泰豫元年(472年),為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和郢州的競陵、隨二郡諸軍事,冠軍將軍,雍州刺史,不久,加授寧蠻校尉。元徽三年(475年),入朝任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元徽五年(477年),因病重徙任光祿大夫。升明二年(478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基本信息
姓名 張興世
|
字號 字文德
|
別名 張世
|
爵位 唐縣侯
|
官職 散騎常侍、左衛將軍
|
出生地 竟陵郡竟陵縣(今湖北天門)
|
出生時間 420年
|
去世時間 478年
|
所處時代 南朝劉宋
|
主要成就 雍州刺史、寧蠻校尉、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光祿大夫
|
人物生平
每戰有獲
- 張興世,字文德,竟陵郡竟陵縣(今湖北天門)人。本名張世,宋明帝劉彧為其增加一字,改為張興世。張興世年少時家中貧窮,南郡宗珍之任竟陵郡太守時,張興世投靠並當了宗珍之的門客。竟陵以往設置軍府,宗珍之以他補軍府的參軍督護,不就職。以平民身份隨從王玄謨征討蠻寇,每次作戰,總是有所俘獲,王玄謨老部下各將領都不及他,很是驚異。返回京都時,王玄謨向宋文帝劉義隆稟告,稱讚張興世的膽氣勇力。 [1]
獲罪罷官
- 後來張興世隨從劉駿(宋孝武帝)鎮守尋陽,劉駿以他補任南中郎參軍督護。在進京討伐劉劭時,他在柳元景部下擔任前鋒,亂事平定後,改任員外將軍,領從隊。南郡王劉義宣反叛時,他又隨從王玄謨出梁山,立下戰功。除授建平王劉宏的中軍行參軍,領長刀。又隸屬西平王劉子尚任直衛。因隨從劉子尚入台時丟下甲仗遊蕩獲罪,下獄罷官,又以平民身份充當直衛。[2]
克敵奇計
- 大明末年,張興世為員外散騎侍郎,仍除宣威將軍、隨郡太守。未及赴任,正逢宋明帝即位。各地發生叛亂。朝廷進張興世號龍驤將軍,率領水軍,在赭圻抵禦南方叛賊晉安王劉子勛。叛賊在湖口營建兩座城寨,偽龍驤將軍陳慶率領戰船在城前作為流動作戰的部隊。張興世率領龍驍將軍佼長生、董凱之攻克了兩座城,於是進擊陳慶,陳慶接戰大敗,投水而死的有數千人。當時台軍占據赭圻,叛賊屯駐鵲尾,雙方久久相持,互不相下。張興世建議說:「叛賊占據上游,兵力強盛,地勢優越。我軍如今與敵兵相持力有餘,但克敵制勝則力不足。現在如果派出數千名士兵,暗地裡開往敵軍的上游,憑藉險要之地堅守,見機截斷敵軍,將使他們頭尾難以照應,進退猶疑受阻。同時中游一旦受到梗阻,敵軍的糧運自然困難。克敵制勝的奇計,沒有超過這一計的了。」沈攸之、吳喜都贊同他的計謀。當時豫州刺史殷琰占據壽陽,同為叛逆,受到劉勔的攻討,叛軍派遣龐孟虬率領軍隊援助殷琰,劉勔派使者求援,很是急迫。建安王劉休仁想派張興世前去救援,徵求沈攸之的意見。沈攸之說: 「龐孟虬是不足一提的小股匪徒,一定起不了什麼作用,只要派一名別將帶馬步兵幾千人前去,就足以對付他。如果發生意外,暫且將江西之地給他。上游如果獲勝,不愁不能消滅他。張興世出兵上游,是全局安危的關鍵,一定不能中止。」於是派遣段佛榮等人去援救劉勔。 [3]
大敗劉胡
- 張興世想率領本部軍徑往攻取大雷,可是朝廷各路大軍沒有完全集結,而本部軍人少,不夠分布。正逢薛索兒叛亂已被平定,宋明帝命張永率步騎兵五千人留守盱眙,餘下二萬人馬全部派去南征。不久,又平定了山陽,徵召阮佃夫所統率的各路軍,都回來參加討伐南賊,所有各路軍隊大量集結。於是分出七千名戰士配屬張興世,張興世就命令所部乘小船沿長江逆水而上,不久又轉頭回來,在一兩天中,總是一再如此,使賊人輕視而不加防備。賊將劉胡得知張興世想占據上游,嘲笑他說:「我尚且不敢越過他們往下游攻取揚州,張興世這人是什麼東西,想要輕易地占據我的上游!」張興世對沈攸之等人說:「上游只有錢溪可以據守,地勢既很險要,江面又很狹窄,距離大部隊也不遠,策應赴援沒有困難。同時此處江水有旋渦暗流,上水船下一定要停泊,岸邊有橫浦港,可以隱藏大小船隻,占據錢溪,非常有利。」於是乘夜渡過湖口,來到鵲頭,又再回船往下游來迷惑敵人。當夜四更天,正逢有風,依舊舉帆直向上游。劉胡也派遣胡靈秀各軍,在長江東岸與張興世的船平行而上。張興世夜晚時在景江浦住宿,岸上賊人也停止前進。他在當夜暗地裡派黃道標帶領七十條小船,徑往占領錢溪,營建城寨防守。次日早晨,張興世同他的部隊都在錢溪聚集。過了一夜,清晨時劉胡親自率領水兵、步兵二十六營來進攻。將士們將要迎擊敵人,張興世禁止他們說:「賊兵雖然來了,但距離我軍還很遠,他們士氣旺盛,射箭很急,箭射得急就容易把箭用完,士氣旺盛也容易衰竭,這就是從前曹劌能打敗齊軍的緣故啊!」他命令將士不得妄自行動,照舊營建城寨。不久,賊軍漸漸逼近,賊船進入江中渦流,張興世就命令壽寂之、任農夫率領數百名勇士攻擊他們,各軍相繼跟上,劉胡部隊於是戰敗而逃,有數百人被斬首,投水而死的很多,劉胡收回部隊,向下游撤退。 [4]
平定江陵
- 當時張興世所築的營壘還不夠堅固,司徒、建安王劉休仁擔心叛賊集合兵力再次攻打錢溪,打算分散敵軍的力量,命令沈攸之、吳喜、佼長生、劉靈遺等人用二十條蒙上皮革的戰船,在濃湖進攻賊軍,苦戰了整整一天,斬殺俘獲賊兵上千人。當日,劉胡果然率領眾軍,想要再攻張興世。還差幾十里路就要到達錢溪,袁顗因濃湖危急趕緊把他追回來,錢溪的城寨由此而能建成。賊軍連續作戰而連連失敗,張興世又阻止了他們運糧的通道,尋陽派人運糧到南陵,不敢再往下遊走,賊眾逐漸乏糧。劉胡就派遣袁顗的安北府司馬、偽右軍沈仲玉率領一千多人,從陸路步行往南陵,迎接糧運。沈仲玉到達南陵,領取米三十萬斛以及幾十艘木筏裝載的錢、布等物,在木筏上豎起木板作為營壘,想要強行通過。他走到貴口,不敢再向前進,派密使報告劉胡,要他派遣重兵來援救接應。張興世、壽寂之、任農夫、李安民等三千人到貴口襲擊敵軍,與沈仲玉遭遇,雙方打了整整一天,沈仲玉逃回袁顗大營,張興世等截獲了他們的全部物資,賊眾大敗,劉胡丟下部隊逃走,袁顗部跟着也散了。張興世率軍追討,同吳喜一道平定了江陵。升任左軍將軍,不久,為督豫、司二州南豫州的梁郡諸軍事,封為唐縣侯,食邑干戶。又被征入任游擊將軍。 [5]
因病去世
- 朝廷命張興世從海道北伐,任輔國將軍,加授持節置佐史,沒有立功而回軍。泰始四年(467年),升任太子右衛率,又以本官領驍騎將軍,與左衛將軍沈攸之參員置。泰始五年(468年),改任左衛將軍。泰始六年(469年),中領軍劉勔將出鎮廣陵,張興世暫兼領軍。泰豫元年(472年),為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和郢州的競陵、隨二郡諸軍事,冠軍將軍,雍州刺史,不久,加授寧蠻校尉。桂陽王劉休范反叛,張興世派本部軍奔赴朝廷,還未出發,叛亂已經平定,進號征虜將軍。後廢帝元徽三年(475年),徵召張興世入京任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元徽五年(477年),因病重徙任光祿大夫,常侍如故。宋順帝升明二年(478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追贈本官。[6]
人物軼事
- 張興世家住沔水之濱,沔水從襄陽向下,一直到九江,在長達兩千里的水道中,原先沒有沙洲島嶼。張興世剛出生的時候,對着他家門的水中,有一天忽然出現沙洲,一年年逐漸擴大,等到張興世任地方長官,沙洲已有十多頃的面積。他的父親張仲子,由於兒子張興世的緣故而得到給事中的職位。張興世想要帶父親到襄陽居住,但他愛戀家鄉,不肯離去。他曾經對張興世說:「我雖然是鄉下種田的老頭,卻喜歡聽鼓角之聲,可以送一部鼓吹樂給我,種田時聽聽。」張興世一向恭敬謹慎,害怕違法,就開導父親說:「這是天子所用的禮樂,是不能為鄉下老翁吹奏的。」張興世要拜掃祖墓,張仲子對他說:「你的侍從太多,祖先一定會害怕。」張興世於是減少侍從,然後再去掃墓。[7]
人物評價
史籍記載
參考資料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張興世,字文德,竟陵竟陵人也。本單名世,太宗益為興世。少時家貧,南郡宗珍之為竟陵郡,興世依之為客。竟陵舊置軍府,以補參軍督護,不就。白衣隨王玄謨伐蠻,每戰,輒有禽獲,玄謨舊部曲諸將不及也,甚奇之。興世還都,白太祖,稱其膽力。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後隨世祖鎮尋陽,以補南中參軍督護。入討元兇,隸柳元景為前鋒。事定,轉員外將軍,領從隊。南郡王義宣反,又隨玄謨出梁山,有戰功。除建平王宏中軍行參軍,領長刀。又隸西平王子尚為直衛。坐從子尚入台,棄仗遊走,下獄,免官。復以白衣充直衛。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大明末,除員外散騎侍郎,仍除宣威將軍、隨郡太守。未行,太宗即位,四方反叛。進興世號龍驤將軍,領水軍,距南賊於赭圻。築二城於湖口,偽龍驤將軍陳慶領舸於前為游軍。興世率龍驤將軍佼長生、董凱之攻克二城,因擊慶,慶戰大敗,投水死者數千人。時台軍據赭圻,南賊屯鵲尾,相持久不決。興世建議曰:「賊據上流,兵強地勝。我今雖相持有餘,而制敵不足。今若以兵數千,潛出其上,因險自固,隨宜斷截,使其首尾周遑,進退疑沮,中流一梗,糧運自艱。制賊之奇,莫過於此。」沈攸之、吳喜並贊其計。時豫州刺史殷琰之據壽陽同逆,為劉勔所攻,南賊遣龐孟虬率軍助琰,劉勔遣信求援甚急。建安王休仁欲遣興世救之,問沈攸之。攸之曰:「孟虬蟻寇,必無能為。遣別將馬步數千,足以相制。若有意外,且以江西餌之。上流若捷,不憂不殄。興世之行,是安危大機,必不可輟。」乃遣段佛榮等援勔。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興世欲率所領直取大雷,而軍旅未集,不足分張。會薛索兒平定,太宗使張永以步騎五千留戍盱眙,餘眾二萬人悉遣南討。山陽又尋平。征阮佃夫所領諸軍,悉還南伐,眾軍大集。乃分戰士七千配興世,興世乃令輕舸溯流而上,旋復回還,一二日中,輒復如此,使賊不為之備。劉胡聞興世欲上,笑之曰:「我尚不敢越彼下取揚州,張興世何物人,欲輕據我上!」興世謂攸之等曰:「上流唯有錢溪可據,地既險要,江又甚狹,去大眾不遠,應赴無難。江有洄洑,船下必來泊,岸有橫浦,可以藏船舸,二三為宜。」乃夜渡湖口,至鵲頭,因復回下疑之。其夜四更,值風,仍舉颿直前。賊亦遣胡靈秀諸軍,於東岸相翼而上。興世夕住景江浦宿,賊亦不進。夜潛遣黃道標領七十舸,徑據錢溪,營立城柴。明旦,興世與軍齊集。停一宿,劉胡自領水步二十六軍平旦來攻。將士欲迎擊之,興世禁曰:「賊來尚遠,而氣盛矢驟,驟既力盡,盛亦易衰,此曹劌之所以破齊也。」令將士不得妄動,治城如故。俄而賊來轉近,舫入洄洑,興世乃命壽寂之、任農夫率壯士數百擊之,眾軍相繼進,胡於是敗走。斬級數百,投水者甚眾,胡收軍而下。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時興世城壘未固,司徒建安王休仁慮賊併力更攻錢溪,欲分其形勢,命沈攸之、吳喜、佼長生、劉靈遺等以皮艦二十,攻賊濃湖,苦戰連日,斬獲千數。是日,劉胡果率眾軍,欲更攻興世。未至錢溪數十里,袁顗以濃湖之急遽追之,錢溪城柴由此得立。賊連戰轉敗,興世又遏其糧道,尋陽遣運至南陵,不敢下,賊眾漸飢。劉胡乃遣顗安北府司馬、偽右軍沈仲玉領千人步取南陵,迎接糧運。仲玉至南陵,領米三十萬斛,錢布數十舫,豎榜為城,規欲突過。行至貴口,不敢進,遣間信報胡,令遣重軍援接。興世、壽寂之、任農夫、李安民等三千人至貴口擊之,與仲玉相值。交戰盡日,仲玉走還顗營,悉虜其資實;賊眾大敗,胡棄軍遁走,顗仍亦奔散。興世率軍追討,與吳喜共平江陵。遷左軍將軍,尋為督豫司二州南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封作唐縣侯,食邑千戶。征為游擊將軍。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海道北伐,假輔國將軍,加節置佐,無功而還。四年,遷太子右衛率,又以本官領驍騎將軍,與左衛將軍沈攸之參員置。五年,轉左衛將軍。六年,中領軍劉勔當鎮廣陵,興世權兼領軍。泰豫元年,為持節、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冠軍將軍、雍州刺史,尋加寧蠻校尉。桂陽王休范反,興世遣軍赴朝廷,未發而事平。進號征虜將軍。廢帝元徽三年,征為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五年,以疾病,徙光祿大夫,常侍如故。順帝升明二年,卒,時年五十九。追贈本官。
- ↑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興世居臨沔水,沔水自襄陽以下,至於九江,二千里中,先無洲嶼。興世初生,當其門前水中,一旦忽生洲,年年漸大,及至興世為方伯,而洲上遂十餘頃。父仲子,由興世致位給事中。興世欲將往襄陽,愛戀鄉里,不肯去。嘗謂興世:「我雖田舍老公,樂聞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興世素恭謹畏法憲,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興世欲拜墓,仲子謂曰:「汝衛從太多,先人必當驚怖。」興世減撤而後行。
- ↑ 8.0 8.1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國學導航.2013-10-14
- ↑ 9.0 9.1 《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國學導航.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