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村三義廟大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婁村三義廟大殿,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婁村,為保定市淶水縣的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公布時間為1993年7月15日。
婁村三義廟大殿的歷史年代為清代。
保定市
保定市,簡稱保,古稱保州、清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重要城市。市境北臨北京市、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滄州市,南鄰石家莊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拒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東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總面積22,185平方公里,人口1,155.24萬,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市人民政府駐競秀區。保定為清代直隸省省會及直隸總督駐地,曾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的省會,素稱首都「南大門」,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1]。
歷史
考古
石器時代保定市區、縣域內已有人類活動,文明繁盛。今市區的徐水南莊頭遺址是迄今為止在華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距今約10500-9700年,填補了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性遺存與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的空白。市內還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曲陽縣釣魚台遺址,夏商時期的唐縣北放水遺址、商周時期的滿城區要莊遺址等。
夏商時期
據《史記》《資治通鑑》記載,黃帝與各諸侯「合符釜山」,成為天下共主,即在今保定市徐水區釜山。 順平、唐縣等地為堯帝故國,望都縣原名慶都縣,以堯母慶都部族於此得名。易縣一帶是夏商時期有易氏故地。
先秦時期
周代保定地區分屬燕、趙、中山國。戰國中期(約前311年)燕昭王於今保定市易縣東南建燕下都,是發現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前295年,燕昭王在今保定市中心東五里建廣養城,城周五里。因河流交匯,水草豐美,被燕昭王選做牧戰馬之城,又稱為空城,是為保定市區最早的城池。
漢晉隋唐
秦屬上谷郡,故又稱上谷。漢時起,保定處於冀州中山郡與幽州涿郡的交界地帶,因處中山之北而稱北平,北魏時期市境內設北平郡。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東北約五里建樂鄉城,置樂鄉縣,屬信都國,保定始設縣;又有樊輿縣、樊輿候國,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樊輿侯劉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稱樂丘,東漢廢;西晉重置,屬高陽國;北魏新置清苑縣,與樂鄉縣同屬高陽郡;北齊清苑、樂鄉均廢入永寧,後改永寧為樂鄉;隋改樂鄉縣為清苑縣,屬河間郡;唐屬河北道莫州。
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縣為保塞縣,置保塞軍。宋真宗趙恆曾在聖旨中說:「保州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之舊里也。」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易州滿城縣南境入保塞縣,並升保塞軍為保州。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贊、李繼宣先後知保州,築城關、葺營舍,疏浚一畝泉河與雞距泉水匯合流入保州城關。
金天會七年(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節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復保塞縣為清苑縣。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廢。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滿城。
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將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今保定址),令賈輔、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轄七州(含十二縣)、八縣,共二十縣。十七年(1280年)置官領保定織染局。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移駐保定。明初年,設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設保定巡撫。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書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後改稱金台書院。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書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東南角建清真寺。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薊遼總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
參考文獻
- ↑ 《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 保定市人民政府. [201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