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穗花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穗花杉 |
---|
|
台灣穗花杉(學名:Amentotaxus formosana)是裸子植物穗花杉屬下的物種,為小型至中型常綠喬木,因其雄花之花序呈穗狀而得名。為孑遺殘存且分佈稀少之台灣特有種,只產於台灣南部地區,目前依中華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被行政院農委會列為五種珍貴稀有植物之一。[1][2]
命名由來
台灣穗花杉最早紀錄是在1893年[3],由愛爾蘭籍植物學家奧古斯汀·亨利所發現,他當時任職於打狗港海關(高雄海關[4]),並在工作之餘進行植物調查,便邀請當時鵝鑾鼻燈塔管理人史密塞(Schmüser)幫忙,史密塞於是找了不少當地居民代為採集植物標本,在亨利所收集到的標本中,若採集地點標示為南岬(South Cape),則大部分為史密塞所提供,採集範圍可能包括整個恆春半島,台灣穗花杉應也屬於史密塞所採集到的,其地點很可能是位於現今屏東縣獅子鄉的里龍山[5]。
日治時期,日籍植物學家金平亮三也於1924年在台東大里力山海拔915公尺處採集到標本,其後又有學者陸續於大里力山西南稜線、草埔後山稜線、日暮山、里龍山等地發現台灣穗花杉蹤跡[6]。
而最早於十九世紀鑑定的學名為Amentotaxus argotaenia,並一直延用至1952年,在當時台灣大學植物系教授李惠林[7]對本屬植物進行分類訂正時,發現過去鑑定有誤,本種應為台灣特有種,遂將其種名改為formosana。而其屬名Amentotaxus其中「amento」係由英語(ament)或西班牙語 (amento)轉變而來,意義為柔荑花序,而「taxus」 則表示為紅豆杉屬,因此Amentotaxus代表本物種是類似於紅豆杉但有柔荑花序特徵之樹種[5]。
分類
在植物分類學上,穗花杉屬最早於1916年由德國植物學家羅柏特·皮爾格依據Amentotaxus argotaenia建立的,並以種的名義置於羅漢松屬(Podocarpus)之下,後又被移至三尖杉屬(Cephalotaxus)(或稱粗榧屬),之後獨立出來為穗花杉屬,1926年皮爾格根據雄株毬果的複合性將穗花杉屬與三尖杉屬一同併入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同科的還有台灣粗榧、日本榧樹等,1931年,另一日本學者工藤祐舜觀察雌株毬果後認為它不應放在三尖杉科而應成立新科穗花杉科或是作為紅豆杉科的亞科或族,所以與另一日本植物學家山本由松一同建議成立穗花杉科,然而,另一日本植物學家小泉源一認為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認為穗花杉屬與三尖杉屬仍有聯繫,因此主張將紅豆杉科與三尖杉科置於同一科內,將兩者降至亞科的地位[8]。
現今,三尖杉屬、穗花杉屬與紅豆杉科之間的關係,還尚未完全釐清,因此植物分類上有許多分歧,例如《台灣植物誌》將粗榧科(三尖杉科)穗花杉科獨立出來;但《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維管束植物科屬)將這兩屬一同放在三尖杉科當中;但也有將三尖杉科獨立,穗花杉屬至於紅豆杉科,如《世界松柏類名錄及文獻》。但多數學者仍認為紅豆杉科分5個屬,有許多共同之處,是比較自然的分類群。
分佈
台灣穗花杉於地質史上為新生代第三紀變動後的孑遺物種,根據化石紀錄穗花杉科自白堊紀晚期以來,曾廣泛分佈於北美西部及歐洲等地區,現僅有穗花杉1屬3種,且大多以小族群散佈於台灣及中國南部、中部、西部及越南北部 。
台灣穗花杉主要分佈於台灣南部中央山脈海拔800至1400公尺間的原始闊葉林中,生育地有大武山、大里立山、姑子崙山、茶茶牙賴山、大漢山、浸水營、里龍山及草埔等地,在稜線兩側散生或呈帶狀不連續散分布[6][9],大里力山至渡鴨原山支稜為台灣穗花杉分佈的最北界,里龍山為最南界。[10]
特徵及習性
台灣穗花杉為中小型喬木,樹高10公尺,胸高直徑30至36公分,大枝稀疏,小枝斜展,樹形呈圓形或接近方型,雌雄異株,葉為鎌刀狀,長5至6公分,葉表面深綠色具光澤,葉背中脈兩側有二條寬約2公厘之白色氣孔帶,葉緣反捲。
雄花序呈3至5穗狀生長於小枝頂端,長3公分,無梗,花蕊具5-8個花葯;雌花單生於葉腋,呈球形,有長梗,一芽四至六朵;於每年4月初長出新芽並同時開花,雌花授粉後發育成幼種實,呈橢圓形或倒卵狀,長2至2.5公分,至隔年2月成長不明顯,直到4月左右逐漸發育成熟且假種皮漸轉暗紅色,於5至6月間成熟落果,與紅豆杉屬最大不同就是其雄毬果兩兩對生,形成穗狀花序,而非單生雄毬果。
由於台灣穗花杉樹高有限,很少超過中冠層(15公尺)以上,所以屬於中下層耐陰樹種,喜生於溪谷或較為潮濕山坡及谷地,常與闊葉林混生。[11][12][13]
參考文獻
- ↑ 黃增泉等(2003年):《台灣植物誌》,第一卷,第553頁,台灣:國科會。
- ↑ (2005年):珍貴稀有植物簡介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1-09.,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 ↑ 吳永華(2006年):《台灣特有植物發現史》,第88頁,台灣:晨星出版社。
- ↑ (2011年):高雄關稅局歷史沿革,台灣:財政部高雄關稅局。
- ↑ 5.0 5.1 劉和義(2008年):《台灣針葉樹學名之名詞解說》,第109頁,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 ↑ 6.0 6.1 楊勝任等(2007年):《台灣穗花杉族群分布及植物社會之研究》,第1頁,台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
- ↑ 《台灣植物資源調查研究史》 ,台灣:中央研究院。
- ↑ 王艇等(2001年):《紅豆杉及相關類群rbcL基因PCR-RFLP分析》,載《植物學通報》第716~717頁,中國。
- ↑ 臺灣穗花杉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8-30.,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 ↑ 茶茶牙賴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1-09.
- ↑ 臺灣穗花杉 ,台灣,林務局台灣樹木解說。
- ↑ (2008年):台灣穗花杉林分結構與苗木繁殖之初步研究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24.,台灣,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
- ↑ 稀有珍貴植物台灣穗花杉 又發現兩千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