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俄
圖片來自bbc

反俄情緒(俄語:Русофобия),泛指對於俄羅斯政府俄羅斯文化俄國人公民的偏見、恐懼或仇恨情緒。與親俄相對。

由於過去社會主義[1] 陣營的領袖是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因此反俄情緒通常與反共主義相結合。

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

台灣台東鹿野鄉敬老會全體合影。背後建物,以超過兩人寬的中文字體,由右至左書寫著「反共抗俄」字樣。此一口號曾在1950至60年代的台灣廣為傳播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由於東西冷戰,中華民國在意識形態制度上均偏向與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復加上蘇聯本身的封閉,使雙方幾乎沒有往來。以及中華民國政府普遍認為在國共內戰中敗退且失去中國大陸的原因,就在於蘇聯對中共及國民政府內部共諜的長期資助和扶持,遂在台灣長期宣揚「反共抗俄」的立場,不斷在教育及社會各層面醜化蘇聯及共產主義的形象,並嚴禁相關事物在臺灣的傳播。蔣中正本人也親自擴充《蘇俄在中國》一書,詳述俄國自清末以來對華之侵略歷史,以做為對蘇聯的警惕和提防(不過戰前日本一直認為蔣介石在放任共諜滲透國民政府,後來的分析顯示蔣介石到死前還不知道他逃往台灣之前的作為是赤化的帶路黨)。直到冷戰結束後始揚棄此政策。但此一時期的教育宣傳至今仍影響台灣社會對俄國的觀感。

當時對俄國的貶抑詞有俄寇

但在民主化多年後,當代台灣民間則對俄國無感,亦不乏有崇拜者。

各地情況

日本

反俄是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重要原因,日本一直希望與清政府及北洋政府合作防俄,蘇俄蘇聯)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扮演的角色、清黨國民政府內仍有大量的共諜、以及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排擠,讓日本對國民政府並不信任、並刺激了日本激進派奪權及漸次侵略中國。

二戰後,由於蘇聯拿下原隸屬於日本的庫頁島南部南千島群島,日俄(蘇)兩方對後者更存有主權爭議,因此部分日本右翼團體也經常以收復失土的名義製造反俄情緒。

中華人民共和國

晚清時期,中國國力衰弱,俄羅斯帝國吞併了中國北方大量領土(最主要的是外東北外西北)。其繼承者蘇聯則頻繁干涉中國內政,主導了外蒙古獨立長期策動新疆獨立武裝入侵新疆東北。中國一直存在反俄現象,多將俄羅斯人蔑稱為「毛子」。

蘇聯政府支持、幫助下,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正式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蘇關係經過建國之初短暫的蜜月期後,即因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的關係,進入長期交惡狀態。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兩國面臨全面戰爭。由於軍事、經濟實力遠遜於蘇聯,出於蘇聯全面入侵的擔憂,中國大陸當局和領導人在此後一直將蘇聯視為重點防備對象。1960、70年代的領導人毛澤東除強調「備戰備荒為人民」外,提出「深挖洞、廣積糧」。同時,藉由三線建設將國家工業建設的中心放致遠離中蘇邊界西南地區。外交上執行一條線、一大片的反蘇策略。毛澤東逝世後,鄧小平在1978年確定領導地位。1979年爆發中越戰爭,戰場雖然在中國最南方,但千里之外的北方——蘇聯同樣是防備重點。為防蘇軍入侵,中蘇、中蒙邊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均已進入臨戰狀態。

蘇聯解體前夕,中蘇關係緩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最主要的繼承者。進入21世紀,因中俄聯合反制美國的原因,中國大陸與俄羅斯關係較為親密,但中國大陸民眾的反俄情緒並未消失,基於歷史,很多人擔心與俄羅斯過於親密,在其國力勝於中國大陸之際會重蹈覆轍。網絡時代,一直有「死了(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的說法。

參考文獻

  1. 社會主義,mba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