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叉子圓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叉子圓柏學名Juniperus sabinaSabina vulgaris)是柏科(Cupressaceae)圓柏屬(Sabina)的匍匐灌木植物。枝斜向伸展,鮮枝葉揉之有臭味,一年生枝柱形,交互對生或3葉輪生,先端刺尖,中部有矩圓狀腺體,交互對生,先端鈍或銳尖,背面中部有橢圓形或卵形腺體。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橢圓形或矩圓形,雌球花曲垂或先期直立而後俯垂。球果生於向下彎曲的小枝頂端,熟時褐色或紫藍色或黑色,三角狀球形,有種子2-3粒,種子常為卵圓形,微扁,有縱脊與樹脂槽。

叉子圓柏分布於歐洲以及中國大陸內蒙古陝西新疆寧夏甘肅青海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3,3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亞高山陽坡、高山陽坡、乾旱坡地、高山林緣、沙地灌叢、亞高山、疏林中、山坡雲杉林中、石縫、林緣、石坡、半固定沙丘、荒漠固定沙丘、山坡林中、沙丘、河谷及陽坡,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在傳統醫學中它有很重要的作用。

形態特徵

叉子圓柏是一種灌木,一般高1至2米,少數能夠達到5米。它很少直長,大多數匍匐生長。老樹的樹皮是紅棕色的。樹枝的截面是圓形的,有時少許有點邊角。

叉子圓柏有兩種不同形狀的葉子。年輕的時候它的葉子是輪生的,4至5毫米長,針狀,它的上部有點藍色。老年的樹的葉子越來越多是在莖連邊交替生長,它們的形狀像鱗:卵形,長1至4毫米。它們被揉碎後散發出一股難聞的味道,一般葉子的壽命為2到3年。

叉子圓柏有兩性同株的也有異性異株的。開花期為三月至五月。松球卵形或球形,5至7毫米大小。在受精童年的秋天或者隔年的春天成熟,成熟時呈藍黑色。每個松球里有一至三枚卵形受精的種子。

宿主

叉子圓柏是危害梨樹的梨鏽菌(Gymnosporangium sabinae)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過去它被大面積消滅。

分布範圍

叉子圓柏在歐洲多個國家共生殖,在這裡它共有四個亞種。從西班牙內華達山脈通過比利牛斯山阿爾卑斯山脈巴爾幹半島上的山脈和其它中部山區一直到克里米亞。另一個分布中心是高加索山脈。在阿爾及利亞泰勒阿特拉斯山脈有小部分分布[1]。東部的分布中心是中亞。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國西部和蒙古國北部有少量分布。

在阿爾卑斯山脈它的分布地區有意大利博爾扎諾自治省奧地利克恩頓州蒂羅爾州瑞士瓦萊州格勞賓登州以及德國巴伐利亞州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脈阿梅爾高阿爾卑斯山脈。由於它在傳統醫學裡的應用它的實際分布範圍比它的自然分布範圍廣得多。

叉子圓柏喜光,一般生長在平坦多岩石,往往鹼性的土壤上。它生長在1400至2300米高處的岩縫、陡壁、草地或者稀疏的松樹或落葉松林里[2]

威脅和保護

叉子圓柏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但是別規劃為無危。不過這個定位不是使用最新的數據做的。

瑞士的紅色名錄把叉子圓柏列為無危[3],德國的列為有危[4]

分類

1753年卡爾·林奈在《植物種志》中首次記錄叉子圓柏[5]

叉子圓柏有四個亞種:

  • Juniperus sabina var. sabina的分布區域從北非、歐洲和亞洲一直到太平洋海岸
  • Juniperus sabina var. arenaria的分布區域在蒙古和中國的甘肅、青海、陝西和內蒙古自治區
  • Juniperus sabina var. davurica的分布區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以及中國的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 Juniperus sabina var. mongolensis的分布區域在蒙古

毒質

叉子圓柏的所有部分都有毒,其最主要的有毒成分是易揮發的叉子圓柏油。和刺柏的油相比它含有許多乙酰基的成分比較高,是右手性的。它含有藻烯杜松萜烯,以及達50%的檜烯、35%的醋酸檜酯以及其它非酯的檜萜醇丁二酮

它傷害人的胃膜,在導致出血,因此導致血尿。其它內部器官也會受傷害。叉子圓柏油能夠使得婦女月經過多和導致流產。因此在中世紀它被用來墮胎。幾滴叉子圓柏油就已經能夠致死,而且光是塗上它的油就已經可以導致中毒。

在過去往往摻有叉子圓柏種子的刺柏種子被使用來製造琴酒,因此至少在西班牙用來製造琴酒的刺柏種子需要經過國家機構的檢查[6]

別名與別種

  • 新疆圓柏、天山圓柏、砂地柏(中國樹木學):Juniperus semiglobosa
  • 新疆方枝柏Juniperus pseudosabina
  • 雙子柏(中國樹木學),爬柏(甘肅張掖),臭柏(內蒙古烏審旗)

異名

  • Juniperus jarkendensis Kom.
  • Sabina vulgaris Antoine var. erectopatens Cheng et L. K. Fu
    松潘叉子圓柏學名Sabina vulgaris var. erectopatens)是柏科圓柏屬叉子圓柏的變種。分布於中國大陸四川:松潘等地,生長於海拔2,700米的地區。
  • Sabina vulgaris Antoine var. jarkendensis (Kom.) C. Y. Yang
    崑崙多子柏學名Sabina vulgaris var. jarkendensis)是柏科圓柏屬叉子圓柏的變種。分布於中國大陸西藏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3,000米的地區。
  • Sabina vulgaris Antoine var. yulinensis T. C. Chang et C. C. Chen

參考文獻

  1. P. Quézel, S. Santa: Nouvelle flore de l'Algérie et des régions désertiques méridionales. Tome I,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s Scientifique, Paris 1962,36–38頁 (PDF文件 Template:Wayback).
  2. Juniperus sabina,The Gymnosperm Database,2015年4月25日查詢
  3. Rote Liste der gefährdeten Arten der Schweiz: Farn- und Blütenpflanzen,PDF文件; 1194 kB,D. Moser, A. Gygax, B. Bäumler, 2002年,72頁
  4. FloraWeb
  5. Carl von Linné: Species Plantarum. 第二卷, Lars Salvius, Stockholm 1753, 1039頁
  6. R. Casares,《Eurotox Symposium Hazards (Eurotox) held in Brussels on 3–6 June 1964,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naturally-occurring substances》,680頁,1964年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