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卑南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卑南遺址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基本資料

類別    國定古蹟

舊名    卑南文化公園

地址    台灣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主管機關  文化部

更名年代  2018年

卑南遺址位於台灣台東縣卑南山東南端的山麓,是屬於台灣東部之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個代表性遺址。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斷,該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1]

古蹟特色

遺址簡史

  • 卑南遺址最早的日本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所開始,他曾為卑南遺址的石柱拍攝兩幀照片,其拍攝時間可能約在1896年。
  • 鹿野忠雄則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在鹿野忠雄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曾敘述在卑南遺址所在處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
  • 1945年時,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的周圍開始進行試掘,並發現埋藏於遺跡地底的陶器以及住遺跡。
  •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雖然有不少台灣學者陸續前來卑南遺址進行調查,但都未曾做過發掘。
  • 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車站(即今臺東車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而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
  • 台東縣政府遂委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
  • 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台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

出土文化

聚落建築

  • 卑南遺址的範圍相當大,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不但聚落龐大,而且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已經是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
  • 其住屋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
  • 板岩石板、大漂石牆基木材,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
  • 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

傳承發展

工藝技術

陶器

  •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
  • 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
  • 外表以橙色素麵為主,少有紋飾
  • 主要器形有、小口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陶、陶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陶隨葬品如陶偶等。

玉器

  • 精緻的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
  • 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飾、飾(如長條形玉耳飾)、飾(如小玉鈴)、飾、飾、飾(如喇叭形環),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
  • 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並已被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選為該館的館徽。
  • 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從這些玉器的精細程度來判斷,很可能已經有人專門從事玉石飾品製作,並以玉製器物來交易。

石板棺

  • 有數以千計的石板棺埋在卑南遺址的建築物底部,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顯然意義非比尋常。
  • 棺內更有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可見當時人已有靈魂觀念,相信死後另有世界,並且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
  • 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成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 該遺址也發現了被獵頭的無頭遺骸,很可能是因為族群擴張領域、在爭奪自然資源開始出現部落間的流血戰爭。

遺址公園

相關文獻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連照美,1982,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no. 31:191-221。
  • 連照美,1989,卑南遺址搶救考古發掘始末。考古人類學刊,no. 45:66-84。
  • 連照美、宋文薰,1983,台東縣卑南遺址發掘報告(一)。考古人類學刊,no. 43:117-36。
  • 連照美、宋文薰,1985,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二卷:墓葬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林志興、林文賢、林娜鈴,1998,卑南遺址的故事。台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 呂理政、夏麗芳,1997,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台東市: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 宋文薰、連照美,1984,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宋文薰、連照美,1986,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宋文薰、連照美,1987,卑男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宋文薰、連照美,1988,卑男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譚麗平、連照美、余炳盛,1997,臺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材料來源之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no. 52:211-20。
  • 王強,1983,談台東卑南遺址。人類與文化,no. 18:36-49。
  • 楊淑玲,1997,卑南遺址出土的玉器。 台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開放時間

  • 星期日:09:00 – 17:00
  • 星期一:休息
  • 星期二:09:00 – 17:00
  • 星期三:09:00 – 17:00
  • 星期四:09:00 – 17:00
  • 星期五:09:00 – 17:00
  • 星期六:09:00 – 17:00

外部連結

視頻

卑南遺址公園 簡介影片

參考文獻

  1. 卑南遺址公園,台東觀光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