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標誌)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產品和服務,曾獲「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

2021年4月22日,華為正式官宣,進軍智慧教室產業[1]

發展歷程

早年歷史

1987年,創立於廣東深圳,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1989 年,自主開發PBX。

1990年,開始自主研發麵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並進行商用。

1992年,開始研發並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

1995年,銷售額達15億人民幣,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成立知識產權部、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6年,推出綜合業務接入網和光網絡SDH設備。與香港和記黃埔簽訂合同,為其提供固定網絡解決方案。成立上海研發中心,並於2004年通過了CMM5級認證。

開拓市場

試水香江

1996年,華為與長江實業旗下的和記電訊合作,提供以窄帶交換機為核心的「商業網」產品。華為的C&C08機打入香港市話網,開通了許多國內未開的業務。使華為大型交換機進軍國際電信市場邁出了第一步。

俄羅斯之旅

華為抓住中俄達成的戰略協作夥伴這一國際關係變化中隱藏的商機,加快與俄羅斯的合作。1996年,華為開始進入大獨聯體市場。歷時三年間,華為在莫斯科與西伯利亞首府諾沃西比爾斯克之間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光纖電纜。

進軍歐美

從1998年開始,華為就把觸角探向世界的核心市場歐美。雖然第一單合同只有38美金,但到2001年,華為與俄羅斯國家電信部門簽署了上千萬美元的GSM設備供應合同。

2002年底,華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長距離國家光傳輸幹線的訂單。到2003年,華為在獨聯體國家的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位居獨聯體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的前列。

歐洲市場已然成為華為業務開展的重地,其多項創新業務首單落地歐洲,比如第一個分布式基站、第一個2G、3G合併基站商用地點在德國;同時,華為的全球能力中心、財務中心以及風險控制中心都設在了歐洲;從銷售收入貢獻來看,歐洲更是舉足輕重。

征戰亞非拉

1999年,在印度班加羅爾設立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分別於2001年和2003年獲得CMM4級認證、CMM5級認證。成為中國移動全國CAMEL Phase II智能網的主要供應商,該網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和最先進的智能網絡。

1999年到2000年的兩年時間裡,華為緊緊抓住了「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東南亞客戶普遍追求高投資回報率的心理需求,憑藉比競爭對手低30%的價格優勢,先後拿下了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的GSM市場。隨後,華為又以同樣的手段把優勢逐漸擴大到中東地區和非洲市場。

2002年,海外市場銷售額達5.52億美元。儘管2001年到2002年間,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的投資下降了50%,華為的國際銷售額還是增長了68%,從2001年的3.2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億美元。華為通過了UL的TL9000質量管理系統認證。為中國移動部署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模式。

改造華為

市場部大辭職

華為的大規模人力資源體系建設,開始於1996年。1996年1月,華為市場部集體辭職。當時,華為市場部所有正職幹部,從市場部總裁到各個區域辦事處主任,所有辦事處主任以上的幹部都要提交兩份報告,一份是述職報告,一份為辭職報告,採取競聘方式進行答辯,公司根據其表現、發展潛力和企業發展需要,批准其中的一份報告。在競聘考核中,大約30%的幹部被替換下來。

改造管理

1997年,推出無線GSM解決方案。於1998年將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與Texas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聯合研發實驗室。

從1997年起,IBM、Towers Perrin、The Hay Group、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 Fraunhofer-Gesellschaft(FhG)成為華為在流程變革、員工股權計劃、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的顧問。

1998年,一部起草3年的《華為基本法》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一部總結企業戰略、價值觀和經營管理原則的「企業憲法」和制度體系。

華為鎖定IBM為自己通向世界級企業道路上的學習榜樣和戰略合作夥伴。華為首先確定業務模式由電信設備製造商向電信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轉型,以充分發揮華為產品線齊全的整體優勢。這樣也可以借鑑IBM[2]自1993年以來業務模式轉型過程中的知識和經驗。接下來,大約50位IBM管理諮詢顧問進駐華為。在前後5年時間內,華為為此投入約5000萬美元改造內部管理與業務流程。華為還組建了一個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顧問的工作。

1998年,產品數字微蜂窩服務器控制交換機獲得了專利。成立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6月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9年,華為員工達到15000人,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達120億元。

改造流程

2000年,華為引入IBM集成供應鏈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對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成立了統一的供應鏈管理部,它包括生產製造、採購、客戶服務和全球物流。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研發中心。合同銷售額超過26.5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在美國硅谷和達拉斯設立研發中心。

全球合資

2001年,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賣給愛默生。在美國設立四個研發中心。加入國際電信聯盟(ITU)。

2003年,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企業數據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Cisco Systems指控華為侵犯部分 Cisco技術專利;但是,Cisco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為沒有侵權行為。

2004年,與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開發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華為贏得中國電信的國家骨幹網優化合同。此項目的目標是優化中國電信在廣東省的163個骨幹網絡。根據合同,華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獲得了TSR採購合同100%的市場份額,成功地進入了國家骨幹網的兩個超級節點。

2005年,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與沃達豐簽署《全球框架協議》,正式成為沃達豐優選通信設備供應商。4月28日,英國電信(簡稱BT)宣布其21世紀網絡供應商名單,華為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廠商,與國際跨國公司入圍「八家企業短名單」,為BT21世紀網絡提供多業務網絡接入(MSAN)部件和傳輸設備。

2006年,以8.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與摩托羅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發UMTS技術。推出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充分體現了我們聚焦客戶、創新、穩健增長和和諧的精神。

在2006年香港ITU展上,華為推出了基於All IP網絡的FMC解決方案。華為移動軟交換用戶數突破一億。作為全球移動軟交換市場的領導者,華為移動軟交換出貨量居全球第一。

2007年,與賽門鐵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存儲和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與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絡解決方案。在2007年底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夥伴。被沃達豐授予「2007傑出表現獎」,是唯一獲此獎項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出基於全IP網絡的移動固定融合(FMC)解決方案戰略,幫助電信運營商節省運作總成本,減少能源消耗。

2008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根據Informa的諮詢報告,華為在移動設備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絡,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移動寬帶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2008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專利數占全球10%以上。

汶川地震發生後,華為公司及員工向災區捐款現金2630萬元和價值5800萬元的應急通信設備。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8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44位。

2009年1月16日,北歐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宣布簽署兩項4G LTE商用網絡合同,中國華為和瑞典愛立信將在歐洲建設LTE移動寬帶,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絡,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218億美元,增長19%,約合1491億元人民幣

2009年,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率先發布從路由器到傳輸系統的端到端100G解決方案。獲得IEEE標準組織2009年度傑出公司貢獻獎。獲英國《金融時報》頒發的「業務新銳獎」,併入選美國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的最具創新力公司前五強。主要產品都實現資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個新能源供電解決方案站點。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絡,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移動寬帶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2010年,華為未經審計的全年銷售收入達280億美元,合1850億人民幣,較2009年增長28%。

2010年,華為超越了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僅次於愛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全球部署超過80個SingleRAN商用網絡,其中28個已商用發布或即將發布LTE/EPC業務。在英國成立安全認證中心。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節能自願協議。加入聯合國世界寬帶委員會。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0年度公司創新大獎。

2011年,發布GigaSite解決方案和泛在超寬帶網絡架構 U2Net。建設了20個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計雲計算投入一萬人。推出華為honor榮耀手機,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2000 萬部。

2011年5月9日,華為宣布,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Everything Everywhere(簡稱EE)簽署合同,全面升級EE在英國的GSM 2G網絡。這是華為在英國獲得的首個大規模無線網絡合同;該合同為期四年。

2012年,持續推進全球本地化經營,加強了在歐洲的投資,重點加大了對英國的投資,在芬蘭新建研發中心,並在法國和英國成立了本地董事會和諮詢委員會。在3GPP LTE核心標準中貢獻了全球通過提案總數的20%。發布業界首個400G DWDM光傳送系統,在IP領域發布業界容量最大的480G線路板。和全球33個國家的客戶開展雲計算合作,並建設了7萬人規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雲。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榮耀等中高端旗艦產品在發達國家熱銷。2月26日,於巴塞羅那2012年WMC2012展會上發布了第一款搭載自研的四核心移動中央處理器K3V2的手機「Ascend D quad」,該處理器由華為旗下子公司海思研發,也是至今封裝最小的四核處理器。同時,華為也成為國內第一家推出自研手機移動中央處理器的手機廠商,該舉對於打破高通,德州儀器TI以及nvidia對手機CPU的壟斷,具有重要意義。3月18日,華為發布電子商城進入電商渠道,快遞公司已切換到順豐。3月27日,華為投標澳大利亞國家寬帶項目,遭到拒絕。7月30日,華為在北京正式發布Emotion UI系統,實現了華為可分享自主獨特的應用的目的。這是華為整合自身產品,探索研發獨立操作系統的一次勇敢嘗試,這也為華為在未來推出真正屬於自身獨立的操作系統提供了經驗。

根據IDC的數據,2012年7月,華為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2013年

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在英國倫敦成立,監管華為全球財務運營風險,確保財經業務規範、高效、低風險地運行;歐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運營,輻射歐洲、中亞、中東非洲國家

作為歐盟5G項目主要推動者、英國5G創新中心(5GIC)的發起者,發布5G白皮書,積極構建5G全球生態圈,並與全球20多所大學開展緊密的聯合研究;華為對構建無線未來技術發展、行業標準和產業鏈積極貢獻力量。

2013年,華為主要有三大板塊業務,包括通信網絡設備(運營商)、企業網和消費電子。其中,消費電子業務發展迅速,華為手機銷量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2014年

在全球9個國家建立5G創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個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網絡。為全球客戶建設48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160多個雲數據中心。全球研發中心總數達到16個,聯合創新中心共28個。在全球加入177個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在其中擔任183個重要職位。

2014年,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7500萬台。

2015年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數據,2015年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華為LTE已進入140多個首都城市,成功部署400多張LTE商用網絡和180多張EPC商用網絡。光傳送領域,華為與歐洲運營商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張1T OTN網絡,與英國電信合作完成業界最高速率3Tbps光傳輸現網測試。發布了全球首個基於SDN架構的敏捷物聯解決方案。發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開放架構小型機崑崙服務器。智能手機發貨超1億台。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居首位(GFK數據)。

2015年5月7日,華為宣布在比利時魯汶成立華為歐洲研究院。成立歐洲研究院,是華為在實施全球創新戰略過程中的重要舉措。歐洲研究院將負責管理華為在歐洲不斷發展的研發分支,協調華為分布在歐洲八國18個研究機構工作,主要聚焦於新一代網絡技術研究。

2015年,華為在松山湖基地啟動了全球認證檢測中心(GCTC)新實驗樓綠色建築試點。建成後將符合美國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金級和中國綠色建築三星認證要求。

2015年,華為在印度開設了新研發園區,將園區的容納人數從2500人提高到5000人。

2016年

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

2017年

2017年年初,華為明確了公有雲戰略。8月,華為內部發文宣布組織架構調整,雲業務部門Cloud BU升為一級部門,獲得更大的業務自主權。此前Cloud BU為華為二級部門,隸屬於該公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部。9月,華為宣布三年成為中國公有雲市場第一玩家並進入世界前五強。

2017年12月21日,百度與華為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2018年

2018年初,華為發布2017年年報,並發布新的願景與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2018年2月27日,華為與音頻及媒體技術研究機構Fraunhofer IIS簽署了一項MPEG-4音頻專利組合的全球許可協議。5月13日,電廣傳媒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6月21日,美國議員敦促Alphabet旗下的谷歌重新考慮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之間的關係。

2018年7月,大慶油田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10月10日,華為推出自動駕駛的移動數據中心。

2018年10月11日,華為和百度在5G MEC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2018年12月26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管委會、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重慶兩江新區物聯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掛牌成立。

2019年

2019年2月20日,華為雲宣布新加坡大區正式開服,計劃立足新加坡面向亞太區提供全棧雲平台及AI能力。

2019年4月,華為與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國網南京供電公司成功完成了業界首個基於真實電網環境的電力切片測試,這同時也是全球首個基於最新3GPP標準5G SA網絡的電力切片測試。本次測試的成功標誌着5G深入垂直行業應用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

2019年5月,華為宣布在劍橋城外建設一家可容納400名員工的芯片研發工廠,主要業務是開發用於寬帶網絡的芯片,2021年投入運營。

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簽發組織變動文件,標誌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隸屬於ICT管理委員會管理。

2019年8月2日,華為烏克蘭分公司發表公報說,公司中標烏克蘭首都基輔地鐵4G網絡建設項目。

2019年8月,華為公司計劃在澱山湖畔西岑社區投資100億元打造青浦研發中心,開展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

2020年2月27日,華為宣布在法國設立無線產品製造工廠,聚焦4G/5G無線通信設備生產。這是華為在歐洲設立的首個5G通信產品工廠,新工廠將打造成高度自動化智能製造工廠,生產的產品以供應歐洲市場為主。

2020年11月17日,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

2021年1月8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宣布,華為公司已經正式成為SOHO中國的客戶,租賃了麗澤SOHO約6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設為華為的中國總部。

2021年2月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西雲時代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成立的「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在山西太原揭牌。

2021年2月24日,華為發布數字能源零碳網絡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1年3月16日,華為在深圳總部召開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發布會,宣布將從2021年開始對5G設備實施專利許可收費計劃,對單台5G手機的專利許可收費上限為2.5美元。

2021年4月2日,華為內部發文對雲業務做了調整,任命張平安為 Cloud BU 總裁,同時撤銷雲與計算BG( Cloud&AI BG),原服務器、存儲等劃歸到「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該部門名稱改為ICT產品解決方案。

2021年4月22日,華為正式官宣,進軍智慧教室產業

視頻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安徽省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新基建戰略合作協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