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伏見稻荷大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伏見稻荷大社

圖片來自tabirai

伏見稻荷大社(ふしみいなりたいしゃ)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三萬所[1]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也是近畿地方初詣參拜者最多的社寺(2010年日本國內第4位)[2]。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

式內社名神大社)、二十二社(上七社)之一社。舊社格官幣大社,現在是不屬於神社本廳的單立。現存舊社家是大西家。

歷史

相傳伏見稻荷大社是在奈良時代的711年(和銅4年)2月19日時,由伊侶具秦公奉命在伊奈利山(稻荷山)三峰設置,用以祭祀秦氏世代以來的守護神(氏神)也是農耕之神的稻荷神,並將神社命名為「伊奈利社」(「伊奈利是日文中「稻生」的發音直接轉譯)。

伏見稻荷大社的社家(世襲神社內神職人員一職的家族)曾經出過多位學者,其中又以江戶時代中期的國學者荷田春滿最為知名。今日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可以見到被特別保存下來的荷田春滿舊宅,在一旁則可以見到原本是為了祭祀荷田春滿所設、目前已獨立而出的東丸神社。東丸神社前的小徑旁的牆上可以見到大量的繪馬,是長年來來到此地求取考運的學子為了祈福而懸掛。[3]

參拜

伏見稻荷大社位於稻荷山的山麓,在傳統上整個稻荷山的範圍都被視為是神域(聖地)的範圍。伏見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商業的神明,除此之外也配祀包括佐田彥大神大宮能賣大神田中大神四大神等其他的神明。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神社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使得該神社成為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另外,起源於江戶時代的習俗,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往往會捐款在神社境內豎立一座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見稻荷大社的範圍內豎有數量驚人的大小鳥居,而以「千本鳥居」之名聞名日本全國乃至於海外。捐款豎立鳥居的單位包含個人、公司行號乃至於各地的商會組織,目前現存的鳥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間。

在神社的分類上,伏見稻荷大社屬於式內社(被延喜式神名帳所收錄的神社)中的名神大社(祭祀知名神明、自古以來就非常靈驗的神社)等級,為二十二社之一,舊時神社社格屬官幣大社等級。

建築

伏見稻荷大社最初的本殿已於應仁之亂時燒毀,今日所見到的本殿為明應8年(1499年)時重建的版本,目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除了主殿建築之外,伏見稻荷大社境內最受注目的建物莫過於滿佈整座山頭的各式大小鳥居。除此之外,神社的範圍之內也可以見到許多狐狸(稻荷神的使者)的雕像,與非常特殊的狐狸造型繪馬。

流行文化中的曝光

  • 以京都的藝妓生活作為主題的美國電影《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中,出現過以千本鳥居作為背景的場景。
  • 日本動畫《名偵探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片尾曲出現千本鳥居作為背景。
  • 日本動畫《名偵探柯南》的旅遊特別篇《明治維新神秘之旅》中出現過。
  • 漫畫及動畫作品《狐仙的戀愛入門》中的「伊奈里神社」(日語中與稻荷神社讀音相同)即以此為原型。
  • 漫畫及動畫作品《ARIA水星領航員》中有以此為原型創作其中一話的景點。
  • 假面騎士Fourze》 第32集也是在此地取景。
  • 小說《歡迎光臨陰陽屋》中的主角在書中也是在稻荷神社中找到,可以化身為狐狸。
  • 日本動畫《此花綺譚》第12集出現以千本鳥居作為背景的場景。
  • Galgame《美少女萬華鏡-理與迷宮的少女》中出現大量以千本鳥居作為背景的場景。
  • 中國遊戲《原神》中「鳴神大社」門口的大量鳥居以此為原型。

交通

在許多前往伏見稻荷大社的交通方式之中,鐵路是最為便捷的一種。隸屬於JR西日本奈良線沿線的稻荷車站,與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僅有一街之隔,是來此參訪的香客們主要的進出管道,而車站月台的遮雨棚樑柱也特別漆成像鳥居的橘紅色。另外京阪電鐵亦設有伏見稻荷車站,離大社入口約步行5分鐘。

另市內公車則有從京都站開出的南5及105號線兩個選擇,下車後走7分鐘即可到達入口。

影片

伏見稻荷大社 本宮祭~好多燈籠!台灣料理店RAMEN TORITON 好吃雞排 高CP神推薦|【京都旅遊景點攻略】

參考文獻

  1. 伏見稲荷大社. よくあるご質問 - 全國に稲荷神社はどのくらいあるの?.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2. MAPPLE観光ガイド. 初詣の人出ランキングベスト10(1〜5位) - おすすめ初詣スポット2011. [201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9). 
  3. 外國人為何會覺得伏見稻荷神社「很酷」?. nippon.com. [2017-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