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見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伏見區是京都市11區之一,位於京都市南部,區內主要為住宅區,為京都市內人口最多的區。[1]
歷史
現在的伏見區範圍在令制國時期分屬山城國紀伊郡、乙訓郡、宇治郡、久世郡、綴喜郡。平安時代此地多為京都貴族的別莊,16世紀末豐臣秀吉晚年在此建立了伏見城,此後開始以城下町的形勢發展,因此出現大量的武士住宅[2],雖然一度遭遇慶長伏見地震損毀,但很快地有完成重建,而豐臣秀吉最終過世於伏見城內。此後伏見城成為德川家康監視位於大阪的豐臣秀賴的據點,1600年關原之戰前發生的伏見城之戰,西軍先進攻了德川家康所擁有的伏見城,造成伏見城再次燒毀,但德川家康為了繼續監視豐臣家,再次迅速的完成重建;最終德川家康在此就任征夷大將軍,此後建立了江戶幕府。
在江戶時代初期伏見城遭到廢除,改建淀城,並成為淀藩的領地,由於位於京都與大阪之間,此地藉由淀川的水上運輸成為港口伏見港及宿場町伏見宿 (京街道)繼續發展。
由於鄰近京都,在19世紀江戶時代末期的動亂中,著名的兩次寺田屋事件即發生於伏見,決定德川幕府結束的關鍵戰爭鳥羽伏見之戰也發生於此,此戰也造成伏見半數的民宅遭到焚毀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現在的伏見區範圍在當時分屬:伏見町、深草村、向島村、堀內村、竹田村、下鳥羽村、橫大路村、納所村、醍醐村、久我村、羽束師村、淀村、淀町、美豆村。
在1929年,伏見町改制為伏見市,但由於市區逐漸與京都市相連,在1931年與周邊的深草村、向島村、堀內村、竹田村、下鳥羽村、橫大路村、納所村、醍醐村一同併入京都市,並成為新設立的伏見區;1950年至1957年期間,久我村、羽束師村、淀町也先後被併入京都市,並劃入伏見區,形成現在的伏見區範圍。[3]
參考文獻
- ↑ 伏見區の概要 : 伏見區の沿革・特長・文化.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12-11-12 [2017-06-06] (日語).
- ↑ 安土桃山時代 秀吉が開いた城下町.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08-09-12 [2017-06-06] (日語).
- ↑ 伏見區の歴史 : 近代産業への飛躍/明治・大正・昭和へ.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08-09-12 [2017-06-06]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