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PQ-17船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PQ-17船团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PQ-17船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北冰洋战区中的盟军援助苏联物资的一支船团,PQ-17船团在1942年7月驶往苏联的途中,遭到德国海军与空军持续1星期的大规模进攻,船团的34艘船中有22艘沉没,苏联失去的军物资足以武装1个军团,且之后盟军的北极船队延到夏季结束才继续启航。攻击行动中,虽然德国水面舰队发起跳马行动德语Unternehmen Rösselsprung),企图与盟军直接交战,但因为种种问题而没有接战,大部份的商船是由潜艇飞机所击沉,水面舰则仅有作为存在舰队[1] 的影响力。

背景

随著德国进攻苏联后,苏联许多领土皆落入德军之手,红军开战前建立的军事力量有67%被歼灭,大部分的工业中心均迁往乌拉山地区,但恢复生产需要一段时间,苏联便向英国美国要求迫切的军事援助。在1941年10月弗布鲁克-哈里曼英美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后,盟军同意了将一系列军援物资送往苏联。最直接的方式进行这些物资是由北角海域,通过北极海,抵达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港口。在盟国该协议中,苏联负责接收在英美港口装载物资的船只,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船只能送往苏联,英美两国开始组建大型的通商船团。由英国皇家海军负责提供护航舰队,美国海军总司令恩斯特·金恩也预定派遣华盛顿号战舰 (BB-56)胡蜂号航空母舰支援。

1941年早在希特勒下令防止英国一直重复于在挪威的突击行动前(他认为英国一直想破坏德军在威瑟演习作战中所获得的成果),德国海军就已开始去消灭援苏船团,大量集中海军力量于挪威北部,其后又因为海峡冲刺作战,德国海军于北极地区的力量又加入了3艘主力舰和6艘驱逐舰。此外挪威的地理位置对盟军的意义来说,不但是有德国空军与潜艇基地,盟军在此一带也没有空军基地,十分危险。在相继被击毁多艘商船后,盟军又在继续拟定下一支护航船团。起初6月因为地中海战况危急,隆美尔元帅率领非洲军团持续进攻东部,马尔他防御也快要到极限,实在是难以在从其他地方抽调舰队来保护北极船团,但德军在6月28日发起夏季攻势,目标直指史达林格勒,运往苏联的军备需求更为迫切,史达林要求盟军得在地中海局势稳定后尽速让下一班北极船团启航。

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认为需要获得更多的成果来证明海军舰队的价值,虽然挪威一带离北极海船团通航路线极为接近,空军轰炸机都能到达,但希特勒对海军水面舰队的消极态度、赫尔曼·戈林对空军的权力欲与对苏作战的战争资源需求,大幅抵销了德国在该处的优势。雷德尔计画要以海军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协同攻击:跳马行动,给予北极船队最大的打击。

计画

德军兵力

雷德尔计画动用手上所有能使用的船舰来进行这次的行动,将所有船舰分为两个战斗群:

这是自开战以来,德国海军水面舰队最大规模的攻击计画,雷德尔要求空军只攻击商船与航空母舰,替船团护航的主力舰则交由铁必制号和席尔上将号应付,而袖珍战舰则去攻击商船。当雷德尔将他的计画告知希特勒后就被受到反对,希特勒坚持要先摧毁英国航空母舰再让水面舰出击,认为战舰容易被舰载机击毁,雷德尔便将计画修改为:由空军侦查告知船团行进方向后,战斗群随之埋伏于阿丁峡湾那维克,到确认英国本土舰队无力干预的范围后,再下令将两个战斗群聚于熊岛以东,攻击船团,而希特勒同意了此计画。除了雷德尔的水面舰队外,该区还有邓尼兹的10艘潜艇和约有42架He-111、102架Ju-88、30架Ju-87、15架He-115和74架侦察机,编制为:第5航空舰队、第405沿岸航空部队和第405沿岸航空部队,盟军护航路线接在德军领空范围内,形势对德军极为有利。

盟军兵力

PQ-17船团共有33艘商船(原35艘,一艘在冰岛启航时搁浅,另一艘被浮冰撞损),船团载有297架军机、594辆坦克、4246辆卡车装甲车,共约16万吨的货物,而护航兵力编制是:

  • 第一护卫队:由杰克·布洛姆中校指挥,由驱逐舰5艘、扫雷舰3艘、护卫舰4艘、武装渔船4艘、潜艇2艘所组成。
  • 第1巡洋舰队:由路易斯·哈米顿少将指挥,由重巡洋舰4艘:诺福克号、塔斯卡卢萨号、威奇托号、伦敦号、驱逐舰2艘所组成。
  • 警戒部队:自英国本土舰队抽出部份组成,由约翰·克罗宁·托维上将指挥,由胜利号航空母舰、战舰2艘:约克公爵号、华盛顿号、坎柏兰号重巡洋舰、轻巡洋舰2艘:奈及尼亚号、曼彻斯特号、驱逐舰14艘、潜艇舰队12艘(含荷兰、苏联与他国舰只)

另外,盟军位于冰岛驻有第120飞行中队、第210飞行中队、第240飞行中队,有B-24轰炸机和少数水上飞机。

过程

6月27日PQ-17船团在增加完护航舰队后从冰岛峡湾出发,7月1日时船团被德国潜艇U-456发现并开始跟踪。不久德国侦查机BV138自上空目击船团,德国岸基飞机开始对船团发出第一波攻击。德国空军第一波攻击规模很小,仅有少量He 111轰炸机,双方损失也不是很大,德军损失一架飞机,船团则无损伤。在此时,海军作战部已发布跳马行动的执行,特洛汗战斗群做好了出击准备。7月3日船团仍无受到损伤,而德国的那维克战斗群也做好出击准备。7月4日,当天一早德军的攻势变得更为强烈,1天内击沉3艘商船,重创一艘,而船团仍持续往东航行。

7月4日晚上英国海军借由侦察机发现德国水面舰队的踪迹,赶紧对船团发出警告电报。这时英国海军并未掌握到铁必制号的行踪,他们陷入两种可能的设想,一是由船团护航舰队迎击铁必制号,二是要将船团分散以减少被其击沉的损失。但铁必制号如果没有出击,分散将会使船团暴露在德国空军与潜艇的威胁之下,海军指挥部为了此情势的判定发生了争论。

对船团发出的警告电报共有3通,内容分别为“十万火急,巡洋舰部队以最高速度向西撤退”、“火急,因敌军水面舰队威胁,船团即刻解散,各自前往俄国港口”和“十万火急,船团立刻解散”,接著第1巡洋舰队快速的与船团脱离,往西驶去,而第1护卫队的杰克·布洛姆因为没有收到第1通电报,误判第1巡洋舰队是要与德国海军接战,于是率领其指挥舰队中的驱逐舰前去支援。

其后由于听到德国水面舰队前来接战,考虑到铁必制号战舰与当地德军所拥有的海空优势(尤其是空中力量远超过胜利号航空母舰)和潜艇威胁,以及与船团距离过远,本土舰队组成的警戒部队指挥官在5日一早下达撤回斯卡帕湾的命令。

现在船团业已分散,失去了群体的保护能力,德国海军利用了因为英国海军担心水面舰队而分散的结果,开始猛烈攻击没有反击能力的船团,但因为德国海军惧怕英舰航空母舰对水面舰的打击能力,也认为没必要继续让舰队出击,改将攻击的角色交给了潜艇与飞机,而在7月6日晚上9点半,下令将铁必制号、席尔上将号和希佩尔上将号召回港内。

自从进行分散动作,船团损失就大幅增加,光是7月5日1天内就12艘商船被击沉或无法航行,此外还有1艘油舰无法航行和1艘救难船被击沉,6日有两艘商船被击沉、7日又再两艘、8日又1艘,从9日深夜到10日又失去两艘商船,但还是有11艘商船平安抵达了苏联港口。PQ17船团共损失22艘商船和153名船员,货物则损失了430台坦克、210架飞机,3,350辆的车辆,大约10万吨的物资,足以武装一个军团,而德军的损失只有飞机5架。

结果

邱吉尔称这次的结果为:“一场最令人沮丧的海军事件”,而没有责怪船团的指挥官。美国原本就对英国不信任出了名的金恩上将则是非常不满,他要求要将美舰调回太平洋,表示不愿意再参与任何由英军指挥的联合行动。史达林则对于船团被击沉、获得物资减少一事感到非常不满,对英美两国表达强烈抗议,并要求盟国赶紧派遣下一支船团,但盟国鉴于PQ-17船团的损失,重新整顿设计护航体制,下一班的船团PQ-18被延到9月2日才出发;原因除了上述外,此时北非战场埃尔温·隆美尔又再度发起攻势,朝埃及推进,英军的克劳德·奥金莱克将其阻挡于阿拉曼,而情势仍旧危急,马尔他也是需要立即的支援。

德军在这一场军事行动中虽然歼灭不少商船,击沉多项物资,但并非雷德尔起初所想的计画—以水面舰接战,他向希特勒报告:“我们的潜艇和飞机,完全摧毁了最后一队船团,迫使敌人暂时性的放弃这条航线…”,希特勒却没有注意、甚至忽略了这场行动中水面舰队的角色,影响英军的行动,并未对它们的存在感到有价值,这个想法到后面也导致下令拆毁舰队与雷德尔请辞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存在舰队,acewin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