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许敬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许敬雅
Arthur Hacker
出生 1932年6月1日
英国威尔特郡梳士巴利
逝世 2013年10月9日(2013-10-09)(81岁)
英国
职业 插画家画家历史学家

许敬雅MBEEdward Arthur Hacker, 1932年6月1日-2013年10月9日),来自英国香港插画家画家历史学家,1967年至1989年任职于香港政府新闻处,1972年为清洁香港运动创作名为“垃圾虫”的卡通人物

许敬雅先后毕业于法汉姆艺术学校皇家艺术学院,来港前曾于伦敦历任《旗帜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设计师和艺术总监等职,1967年加入港府后任职艺术总监,随后于1974年升任创作总监。他创作的“垃圾虫”在七、八十年代深入民心、家喻户晓,成为清洁香港运动的标记。此外,他在港府供职期间也设计过不少海报邮票和书刊等。1989年退出港府后,他选择留港生活,并热衷于研究香港历史、著述自娱和从事艺术创作。

生平

早年生涯

许敬雅在1932年6月1日生于英国威尔特郡梳士巴利[1][2]父母分别是陆军准将爱德华·西德尼·赫加(Brigadier Edward Sidney Hacker,1887年-1955年)和身兼诗人小说家画家于一身的卡拉·兰尼恩·兰尼恩·赫加(Carla Lanyon Lanyon Hacker,1906年-1971年)。[3][4]许敬雅的曾祖父爱德华·赫加(Edward Hacker,1812年-1905年)是线雕画家Line engraving、叔祖亚瑟·赫加Arthur Hacker(Arthur Hacker,1858年-1919年)是皇家美术学院出身的古典派人像画家、外祖母海伦·兰尼恩(Helen Lanyon,1887年-1935年)则是爱尔兰诗人。[3][4]

许敬雅在家中排行最小,他的兄长乔治·兰尼恩·赫加George Hacker (bishop)(George Lanyon Hacker,1928年-)是圣公会神职人员,曾任坎布里亚郡彭里斯教区主教Bishop of Penrith[3]他的胞姊卡洛塔·赫加·勒米厄(Carlotta Hacker Lemieux,1931年-)是加拿大小说家[3]许敬雅从小便随家人迁居英国各地,以至是加拿大、直布罗陀百慕达等地。[2]1943年,他返回英国,入读位于伯克郡克罗索恩Crowthorne碧索德学校(Bigshotte School),其后于1946年至1949年升读德文郡凯利书院Kelly College(Kelly College)。[1]1949年至1953年,本身对艺术拥有浓厚兴趣的他入读萨里郡法汉姆艺术学校Surrey Institute of Art & Design, University College(Farnham School of Art,创意艺术大学前身),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1]许敬雅后来曾经加入国民服务,于陆军南方司令总部素描部门工作,除役后于1955年考入皇家艺术学院深造,钻研版画复制术,至1958年毕业,并考获该院的准院士资格(A.R.C.A.)。[2][1]

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许敬雅在1958年至1959年间以自由身从事设计和艺术创作,[1]周末有空的时候还会到苏豪脱衣舞馆作速写。[2]1959年,他获伦敦旗帜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聘用为设计师,由设计海报和社论版面做起。[2][1]1962年,他转投伦敦的飞利浦唱片Philips Records出任艺术总监,专职唱片包装封面设计,但在任仅一年后,便于1963年重返《旗帜晚报》升任艺术总监。[2][1]在伦敦生活期间,他还曾经分别参与皇家美术学院和伦敦画会The London Group(The London Group)的画展,为伦敦的剧院设计布景,以及两度举办个人画展。[5][1]

港府生涯

在伦敦《旗帜晚报》具多年创作经验的许敬雅,于1967年获香港政府聘请来港出任政府新闻处艺术总监,随后于1974年升任创作总监,到1989年从港府退休,职级为总新闻官;[6][1][7]任内,他也曾兼任邮票谘询委员会委员。[5]在港府任职22年间,他成为政府宣传品的主要设计人之一,在处内更有“Frankenstein' Hacker”(“科学怪人许敬雅”)的绰号,[8]经他设计的物品包括海报邮票、刊物、广告和展览布置等。[9]其中较为人所知的,计有分别在1973年和1982年首先发行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第四套和第五套通用邮票[10]以及为时任港督麦理浩爵士(后为勋爵)于1973年发起的扑灭罪行运动,设计出一把“断匕首”,作为运动的标志之一。[9]

不过,许敬雅最为人熟知的作品,要算他在1972年为清洁香港运动设计的卡通人物“垃圾虫”。[8]清洁香港运动同样由港督麦理浩爵士发起,透过举办海滩清洁日等宣传和教育活动,从而美化市容、培养市民爱护公德、和向大众灌输保持公众地方整洁的意识。[11]同年,麦理浩还在立法局通过《1972年裁判司(修订)条例》,授权执法人员对乱抛垃圾等有违公德的人士提出检控,加强阻吓性。[11]

File:Litter Bug.jpg
由许敬雅设计的“垃圾虫

为了配合清洁香港运动,由许敬雅于1972年设计的“垃圾虫”取代了六十年代的“平安小姐”,成为了整个运动的主角。[8]他设计的“垃圾虫”像一个身材矮小肥胖、形象顽皮淘气的小朋友,造型也参考了传统的[8][12]此外,虫身采用他最喜爱的酒瓶绿为主色调,再配上红色波点、眼罩和一条开叉的尾巴,以突显其奸角的身份。[8][12]整个设计过程并不轻易,许敬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前后画了350份草稿才能够定稿;[12]期间,他又从朋友圈子中寻找灵感,以不同朋友的面貌特征对草稿加以修改,并要依赖一点“运气”才最终成功设计出“垃圾虫”。[12]

凭借其丑陋的外形,再配上“人见人憎”等字眼作为宣传口号,“垃圾虫”成功令大众对留下深刻印象,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深入民心。[8]加上港府又推出一系列以“垃圾虫”为主题的海报和宣传广告,并播出题为《垃圾虫》、由女歌手叶丽仪主唱的宣传歌曲,使“垃圾虫”成为了整个清洁香港运动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主角。[8]事实上,“垃圾虫”在1972年推出的同一年,新闻处还设计出“清洁小姐”,后来又有在1975年推出的“小白兔”,但知名度皆远逊于许敬雅创作的“垃圾虫”。[8]

自清洁香港运动发起后,香港的市容在20年间得以逐步改善,市民对于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日渐提高,乱抛垃圾的情况渐较昔日少见,某程度上也有赖于“垃圾虫”所收的宣传效用。[12]踏入九十年代,“垃圾虫”终由“清洁龙”取代,退下火线,而许敬雅也在1989年4月从港府退休。[8][9]退休时,他特别获新闻处举办欢送会,曾任新闻处长的布政司霍德爵士和时任新闻处长丘李赐恩均有到贺。[9]在同年6月的英女皇寿辰授勋名单中,他更获英廷颁授MBE勋衔,以肯定他在港府供职期间的表现。[7]

退而不休

许敬雅从港府退休后选择留在香港定居,而且还花时间考究香港历史[13][14]他对香港历史的浓厚兴趣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当时香港博物美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前身)馆长温讷(John Warner)正举办一个名为“百年前之香港”的历史图片展,而负责设计展览场刊的许敬雅也参与其中,从而对香港的历史图片产生兴趣。[15]多年来,他收集了大量与香港有关的旧照片和明信片,并多次展出自己的收藏品,和把收藏品辑录成书,当中计有在1989年出版的Historic Postcards of Hong Kong(《香港历史明信片》)、1997年出版的Hong Kong: A Rare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he 1860s(《香港:罕有的1860年代相片纪录》)和同一年出版的Arthur Hacker's Wanchai(《许敬雅的湾仔》)等。[15][6]许敬雅也曾经为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后改称香港赛马会)在1995年搜集该会历任主席的照片;[13]以及于1997年出版The Hong Kong Visitors Book: A Historical Who's Who(《香港宾客簿:历史名人录》)一书,该书与他其他的明信片集不同,书中除了附以大量旧照片以外,还深入介绍历年来到访香港的中外名人。[14]

过往在政府工作以外,许敬雅闲时也不减对艺术创作的兴趣。[2]他于1976年出版一本名为Hacker's Hong Kong(《许敬雅的香港》)的插画书。[16]书中收录了不少以香港为题材的插画,这些插画都由他用墨水笔以轻松和富普普艺术风格的笔触,描画出香港的生活百态。[16]退休以后,他仍不时在香港创作和展出风格相近的画作。[14][2]

晚年生涯

2009年一次意外跌倒后,许敬雅行动变得不便,身体状况也渐不如昔,虽然得到家中佣人及不少好友照顾,但后来也不得不迁出位于愉景湾的住所,搬到一所政府疗养院接受专人照顾。[17]2013年10月9日,他因为肺炎并发症在玛嘉烈医院病逝,终年81岁。[17]虽然是“垃圾虫”的创作者,但许敬雅的身份本身并不广为人知,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许迅也表示,设计界除了为许敬雅的离世感到惋惜,也慨叹香港市民鲜有知道他就是“垃圾虫”之父。[18]

许敬雅的追思礼拜在2013年12月4日傍晚于中环圣约翰座堂举行,同日晚上香港外国记者会还为他举行守夜悼念仪式,多位好友,旧日政府同僚和香港记者俱乐部认识的各界好友也有出席。[19]

个人生活

许敬雅的主要兴趣包括绘画、写作、收藏旧照片和明信片、以及研究香港历史[15][5]他是伦敦绅士会所车路士艺术会Chelsea Arts Club,以及香港外国记者会香港木球会香港记者俱乐部皇家香港游艇会(后改称香港游艇会)的会员。[1]许敬雅特别喜爱香港外国记者会,闲时都爱到位于中环旧牛奶公司仓库的会址用餐或饮酒消遣。[6]除了母语英文外,他也能够说流利的广东话法文[2]

许敬雅虽然有不少朋友,但他终生不娶,也没有任何子女,他曾解释自己不结婚是为了免除离婚的重担。[17]

附录:主要经历
  • 以自由身从事设计和艺术创作
    (1958年-1959年)
  • 伦敦《旗帜晚报》设计师
    (1959年-1962年)
  • 伦敦飞利浦唱片艺术总监
    (1962年-1963年)
  • 伦敦《旗帜晚报》艺术总监
    (1963年-1967年)
  • 香港政府新闻处艺术总监
    (1967年-1974年)
  • 香港政府新闻处创作总监
    (1974年-1989年)

荣誉

部份著作

  • Hacker's Hong Kong. Hong Kong: G. Powell & T. Thomas, 1976.
    • (直译:《许敬雅的香港》。香港:G·鲍威尔及T·托马斯,1976年。)
  • Hacker's Cartographic Extravaganza, 1983.
    • (直译:《许敬雅的狂气图集》,1983年。)
  • Edited by Bob Davis, Historic Postcards of Hong Kong: from the private collection of Arthur Hacker. Hong Kong: Stock House Productions, 1989. ISBN 978-9-62742-401-7
    • (直译:卜·戴维斯主编,《香港历史明信片:许敬雅的个人藏品》。香港:斯托克府制作室,1989年。)
  • Hong Kong in Posters: a history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90.
    • (直译:《海报中的香港:公共服务广告史》。香港:政府印务局,1990年。)
  • Hong Kong: A Rare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he 1860s. Hong Kong: Wattis Fine Art, 1997. ISBN 978-9-62851-591-2
    • (直译:《香港:罕有的1860年代相片纪录》。香港:华蒂斯艺术,1997年。)
  • Arthur Hacker's Wanchai. Hong Kong: Odyssey, 1997. ISBN 978-9-62217-465-8
    • (直译:《许敬雅的湾仔》。香港:奥德赛出版社,1997年。)
  • The Hong Kong Visitors Book: A Historical Who's Who. Hong Kong: Guidebook Company, 1997. ISBN 978-9-62217-417-7
    • (直译:《香港宾客簿:历史名人录》。香港:旅行指南公司,1997年。)
  • China Illustrated: western views of the middle kingdom. Boston: Tuttle, 2004. ISBN 978-0-80483-519-0
    • (直译:《图说中国:西方眼中的中土王国》。波士顿:图托,2004年。)
  • Shanghai Century. Hong Kong: Wattis Fine Art, 2005. ISBN 978-9-62851-592-9
    • (直译:《上海世纪》。香港:华蒂斯艺术,2005年。)
  • British Hong Kong: fact and fable. Hong Kong: Lanyon, Lanyon, 2006. ISBN 962-85904-0-5
    • (直译:《英属香港:事实与传说》。香港:兰恩尔·兰恩尔,2006年。)

相关条目

注脚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Sinclair (1984), p. 135.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owring (2005)
  3. 3.0 3.1 3.2 3.3 Maitland (1976), p. 3.
  4. 4.0 4.1 Edited by Blain, Clements and Grundy (1990), p. 472.
  5. 5.0 5.1 5.2 Who's Who in Hong Kong (1979), p. 73.
  6. 6.0 6.1 6.2 "Favourites" (9 May 1999)
  7. 7.0 7.1 7.2 "Supplement to Issue 51772", London Gazette, 16 June 1989, p. 17.
  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hapter 13: Of Green Monsters and Broken Daggers", GIS Through the Years (1999)
  9. 9.0 9.1 9.2 9.3 〈创作总监许敬雅荣休,新闻处同僚举行欢送〉(1989年4月26日)
  10. 《香港邮政集邮目录第一册》(2004年第3版),页1.17至1.20。
  11. 11.0 11.1 梁可欣(2010年)
  12. 12.0 12.1 12.2 12.3 12.4 "Have we cleaned up our act?" (1992)
  13. 13.0 13.1 "Hacker on the Trail of Jockey Club Chairmen of Yesteryear" (24 September 1995)
  14. 14.0 14.1 14.2 "Gallery revisits pop art of city's Swinging '70s" (7 March 2006)
  15. 15.0 15.1 15.2 Hacker (2005), p. 102.
  16. 16.0 16.1 Maitland (1976), pp. 4-5.
  17. 17.0 17.1 17.2 Fenton (12 October, 2013)
  18. 〈垃圾虫之父肺炎病逝〉(2013年10月13日)
  19. "A Wake for Mr Arthur Hacker MBE" (retrieved on 23 December 2013)

参考资料

英文资料

  • Maitland, Derek, "A Disco Dim Sum with Hacker", The Correspondent Vol 1 No.13. Hong Kong: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Hong Kong, 1976, pp. 3-5.
  • Who's Who in Hong Kong: a bibl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79. ISBN 978-9-62702-804-8
  • Sinclair, Kevin, Who's Who in Hong Kong. Hong Kong: Database Pub., 1984.
  • Edited by Blain, Birginia, Clements, Patricia, and, Grundy, Isobel, The Feminist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women writers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B. T. Batsford Limited, 1990. ISBN 978-0-30004-854-4
  • "Have we cleaned up our ac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2.
  • "Hacker on the Trail of Jockey Club Chairmen of Yesteryea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4 September 1995.
  • GIS Through the Year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1999.
  • "Favourit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9 May 1999.
  • Hacker, Arthur, "Postcards of Hong Kong", Arts of Asia Vol. 35. Hong Kong: Arts of Asia Publications, 2005, pp. 102-113.
  • Bowring, Simon, "Writer and Artist Arthur Hacker", HK Magazine. Hong Kong: Asia City Publishing, 18 August 2005.
  • "Gallery revisits pop art of city's Swinging '70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7 March 2006.
  • Fenton, Anna Healy, "Historian and artist Arthur Hacker left legacy of creativit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2 October, 2013.
  • "A Wake for Mr Arthur Hacker MBE", 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Hong Kong, retrieved on 23 December 2013.

中文资料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