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锡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杜锡珪(1874年11月12日-1933年12月28日)[1],字慎丞、慎臣,号石锺,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府闽侯县(今福建福州区),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海军总司令、北洋政府海军上将、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第十二位国家元首、中华民国总理。
简介
直系军阀。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曾率海军舰队镇压武昌起义,后来率领舰队在九江起义,投靠革命军。192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封将军府瀛威将军。1925年,出任海军总长。
1926年,曾代理国务总理并摄行大总统职,后又出任福州海军学校校长。北伐开始后,归附南方国民革命军。1931年,授海军上将衔。
1933年11月,在上海病逝。
生平
海军的世界
杜锡珪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因哥哥是海军军人,所以杜锡珪也向往加入海军。1902年(光绪28年),他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第2期驾驶班。随后赴英国见习。1904年(光绪30年),他任当时中国最大级别的战舰「海天」号的大副。后来该舰在驶向江阴途中,管带刘冠雄不顾杜锡珪的劝阻,在暴风雨中继续猛进,结果「海天」舰触礁沉没。杜锡珪自己则顺利升职,1911年(宣统3年)7月被任命为戦舰「江贞」号的管带。[2][3]
武昌起义后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奉袁世凯之命,杜锡珪乘「江贞」号驶向汉口。后来清朝军队攻打汉阳之际,杜锡珪见到清军的暴虐行为,遂决定离弃清朝。他和同僚汤芗铭合作,开始为革命派行动。首先,他们推动海军统制萨镇冰自动下野。此后,海军在九江宣布起义。此后,杜锡珪被革命派任命为巡洋舰「海容」号的管带。[2][3]
此后杜锡珪返回汉口同清朝军队作战,在最前线厮杀。1912年(民国元年)1月,他作为北伐舰队司令汤芗铭的手下,支援中国沿海各地的革命派。他组建海陆军联合会参与了辛亥革命中支援安徽、湖北革命军的军事行动,帮助光复武汉三镇。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和北京政府合流。[2][3]
1912年12月,他升海军上校,任闽江要塞司令兼代理福建防军司令。1913年(民国2年)二次革命爆发,他随海军总长刘冠雄镇压革命派。1915年(民国4年)12月护国战争中,他支持反袁活动。翌年,他和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前海军总司令李鼎新发表独立宣言,参加护国军。[2][3]
直系的一员
袁世凯死后,杜锡珪复归北京政府。1917年(民国6年)8月,他升任第2舰队司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北京政府表示参加协约国,杜锡珪拿捕长江流域的德国、奥匈帝国舰船、商船,立下功勋。此后在北京政府的派阀争斗中,他支持直系,支援吴佩孚的军事活动。1921年(民国10年)10月,他升任海军中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切断了奉系的补给线,为直系的胜利作出贡献。因此项功绩,1923年10月,他升任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获将军府授予“瀛威将军”。[2][3][4]
但是随后,他和得到皖系支持的的第1舰队司令林建章矛盾激化。林建章利用不满北京政府拖欠军饷的海军军官另立势力。1924年(民国13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败北,杜锡珪被迫下野。林建章成为海军总长,杨树庄任海军总司令。[2][3][4]
代理国务总理
1925年(民国14年)12月,杜锡珪重任海军总长。1926年6月,在奉系的压力下,颜惠庆摄政内阁倒台,杜锡珪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同时代行大总统职),成立杜锡珪临时摄政内阁。然而,杜锡珪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権力,受到奉系掣肘。同年10月辞去国务总理职务。在此期间,中国国民党北伐取得进展,杜锡珪给与第1舰队、第2舰队行动自由,遂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3月海军正式宣告加入国民革命军。[2][3][4]
1927年(民国16年)6月,张作霖就任海陆军大元帅,杜锡珪下野。杜锡珪本人对参与政治缺乏热情,又加上和冯玉祥的交往受到蒋介石猜疑,此后他遂和政界几乎无关。1929年11月,杜锡珪奉国民政府命令到欧、美、日考察海军,并在返回中国后编纂了《考察欧美日本海军报告书》。1931年7月,杜锡珪以海军上将的军衔出任马尾的福州海军学校校长职务,但并未就职。1932年1月,他被聘为国难会议委员。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在福州爆发后,杜锡珪拒绝与福州的中华共和国政府合作而离开福州赴上海暂避。[2][3]
1933年(民国22年)12月28日,杜锡珪在上海病逝。享年60岁(满59岁)。[3]
杜锡珪死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其明令褒扬。他的陵墓位于福州西门外怀安村,即如今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其墓志铭后来被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收藏。[2]
杜锡珪与上海的交集
民国六年(1917年)7月,程璧光准备率舰南下护法,派杜锡珪、林颂庄率“海容”‘海筹”二巡洋舰北上,将在北京日本使馆中避难的大总统黎元洪接至上海。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杜锡珪趁乱收编驻沪海军,被任命为海军总长。
1927年4月,北伐战争第二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上海后,杜锡珪正式宣告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政府,杜锡珪拒绝与其合作,离开福州赴上海暂避。
人物秩事
杜锡珪早年嗜烟成瘾,终日卧在鸦片铺上,很少到海上巡弋。所以,萨镇冰讥笑他是“陆军司令”。
杜锡珪任马尾海军学校校长期间,还留下一段看手相分专业的笑话。当时,马尾海校规定,已被录取的新生要经校长测试后划分专业。这是一件棘手的事,因为大家都认为学航海专业(清末称驾驶班)将来能当官,所以趋之若鹜;而轮机专业(清末称管轮班)却少有问津。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专业,的确需要动一番脑筋。杜锡珪任校长时,却有他独特、快捷的“测试”方法。他让每位新生伸出左手,由他来看相。他认为是将军材料的,就分到航海专业,否则就分到轮机专业。这样,每次近百名学生,他只需一个上午就能轻松“测试”完毕。
参考文献
- ↑ 陈贞寿、刘传标《杜锡珪》178页作生于1874年11月12日。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增订版》426页作生于1874年。但据该辞典,《民国军人志》作生于1880年,《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作生于1875年。Who's Who in China 3rd ed.,p.753又作生于1875年。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978-7-80122-400-2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陈贞寿・刘传标「杜锡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传 第11卷. 中华书局. 2002. ISBN 7-101-02394-0.
- ↑ 4.0 4.1 4.2 刘寿林等编. 民国职官年表.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22x20px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