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指桑骂槐,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sāng mà huái,意思是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1]
在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六计中,指桑骂槐这一计的内容是:当我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已经控制了比较弱小的一方之后,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一种警惕告诫的方法对弱小的一方进行诱导。适当的运用一些特殊的办法,可以让人们归顺,然后获得胜利。
这条计谋在实际的运用之中,更应该理解为“杀鸡儆猴”或者是“敲山震虎”。实际上“指桑骂槐”就是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委婉的达到自己的目的。[2]
目录
成语辨析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更加详细的解释一下指桑骂槐的含义。
第一点就是杀鸡儆猴,相传说猴子是最怕鲜血的,所以养猴子的人都会在猴子不听话的时候,在他的面前去杀掉一只鸡,用鲜血淋漓的画面来震慑猴子,之后比喻为,在很多人犯了错误但是又不能够惩罚所有人的时候,通过严厉的惩处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第二点是敲山震虎,通过敲打岩石,来向老虎示威展现出自己强硬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通过间接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
第三点是旁敲侧击,虽然不直接指明问题而是绕了一个弯子,但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比如某个对象有不对的地方,却又不适合公开的批评,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3]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红楼梦.第五九回》:“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
《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只有文爷见了统领,听了隔壁闲话,知道统领是指桑骂槐,已经受了一肚皮的气。”
也作“指鸡骂狗”、“指猪骂狗”、“指桑说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原文及解析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注释】 ①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 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这正如军旅之象,故名为“师”。本卦《彖》辟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 民从之。”“刚中而应”是说九二以阳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刚中”,又上应上 坤的六五,此为此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故又有“行险 而顺”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毒”, 督音,治的意思。
【解读】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 遇顺。
古人按语说: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 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 此遣将之法也。
统率不服从自己的部队去打仗,如果你调动不了他们,这时你想用金钱去利诱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怀疑。正确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制造些错误,然后责备别人的过失,借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挥的人。这种警戒,是从反面去诱导他们:迄就是用强硬而险诈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从。或者说,这就是调遣部将的方法。
对待部下将士,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军纪不严,乌合之众,哪能取胜? 如果只是一味地严厉,甚至近于残酷,也难做到让将士们心服。所以关心将士,体 贴将士,使将士们心中感激敬佩,这才算得上是称职的指挥官。《孙子兵法》中对此早有名训:“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这就是强调治军要严。“视卒 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就是强调要关心将士,使他们愿意与将帅一同战死。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先生可否用宫女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练呢?”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做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4]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待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
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
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继续操练。他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
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按规定动作 ,鸦雀无声,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见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挤进强国之列。
用计战例
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其意义更为深刻。它是作战指挥者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来慑服部下、树立领导威严。通俗地说,作为一个有德、有信的军事指挥员,必须严明法纪、雷厉风行,要善于抓住一、二个突出的负面典型,从严处理,以使全体将士引以为戒。
1.假骂樊哙
前汉时期,韩信在“明修栈道” 时,先令将军樊哙、周勃二人,带领一万余人,限期3个月内修完栈道。但,先前烧毁的栈道断断续续有300多里,地势险要,其修复工程非常艰难。上万人日夜苦干了十几天,才完成了一小段。官兵们不知修栈道的真正意图,于是一片载声怨道。同时,韩信来到汉军的时间不长,他在军中威信不高,很多人对他就任大将军颇有不满;尤其是宿将樊哙,更是牢骚满腹,他大声骂道:“这么大的工程,既使用10万劳力,用一年时间,也是很难完成的呀。”。韩信见到如此状况,自己在军中的威严受到严重挑战,并且,眼看工期要延长,从而会延误战机。于是,韩信断然决定,对樊哙、周勃等头领作出撤职处分。军中大震,再也没有怨气和消极怠工的现象,修复栈道的工程如期完成,也使得韩信的“暗渡陈仓、奇袭关中”作战方略胜利在望。
2.楚庄王优待功臣之后
优孟是春秋时有名的戏子,平日里以滑稽调笑取欢左右,深得楚庄王的宠爱。
楚国贤相孙叔敖死后不久,优孟在郊外看到孙叔敖的儿子在山上砍柴。优孟这才知道此位贤相身死萧条,儿子沦落到靠砍柴为生的地步。
优孟决心帮孙叔敖的儿子渡过难关。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特制了一套孙叔敖平时常穿的服装,每日细心模仿孙叔敖的一举一动。
一天,楚庄王在宫中大宴群臣,优孟穿着孙叔敖的服装走了过来。
楚庄王远远一望,误以为孙叔敖复活,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及至近前,才看出是优孟所扮。
楚庄王想起孙叔敖以前的功劳,感慨地对优孟说:“你若有孙叔敖的才干,我愿意拜你为相。”
出人意料的是,优孟并未磕头谢恩,而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做丞相有什么好处,最后连自己的儿子的生计都保障不了!”
接着,他把孙叔敖身后萧条的状况如实地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听后,幡然醒悟,下令召孙叔敖的儿子入朝,加封晋爵,赐绢赏地,从此孙叔敖的儿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优孟并不是直接劝谏楚庄王,而是装扮成孙叔敖,对楚庄王进行旁敲侧击,使楚庄王明白了“人走茶凉”这一做法的危害性,从而帮助孙叔敖的儿子改善了生活条件。
优孟这一指桑骂槐的计谋巧妙适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禳苴依军法斩监军
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禳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禳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禳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
禳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禳苴的话不以为然。禳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禳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禳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庄贾。
禳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人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禳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
4.孙权劈帅案表决心
公元208年,曹操的大军逼近江陵,打算进攻孙权。曹操向孙权下战书说:“我奉献帝之命来讨伐罪臣。现在刘琮已经投降,刘备也战败逃走,我亲率80万水军,准备同将军决一雌雄。如若降我,可免你血光之灾。”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降曹,有人主张抗曹,弄得孙权一时也没了主意。这时,诸葛亮前来舌战群儒,又加上鲁肃、周瑜对形势的全面分析,使孙权最后下定决心,要倾东吴之兵抗击曹操。孙权义正辞严地对大家说:“我与曹操这个老贼誓不两立,东吴要与曹操血战到底。”接着,他抽出刀来,一下子劈掉帅案的一角,提高声音说:“从现在起,谁再说投降曹操,下场如同此帅案!”见此情景,那些主张降曹的人缄默无言了。
孙权刀劈帅案目的是警告那些主张降曹的人,这种敲山震虎的做法,强行压制住了不同意见,为有效地统一内部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5.郭威斩爱将
五国时代的时候,后汉爆发了叛乱,之后朝廷派大将军郭威带着军队去征讨,在出征以前,郭微向老太师冯道请教治军的方法,老太师说:“如果你能够重伤士兵,体恤士兵,让士兵服从你,那么你就一定能够凯旋而归。”
之后郭威便对自己的士兵非常好,有功的人就立即给予赏赐,有士兵受伤了就立即去探望,甚至士兵犯了错也不加惩罚,这样时间一长,郭威果然获得了军心,但是却助长了姑息养奸的风气。
在两军对战的时候,叛军派出一只精明的士兵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然后在郭威的军队旁边开了许多的酒店,酒店不仅价格非常的便宜,甚至还可以赊账,郭威的士兵经常三五成群的到酒店里喝酒,并且还喝的伶仃大醉,而将领们也不去约束他们。之后叛军抓住了战机,突然发起进攻,郭威差一点就被打得大败。
这一次叛军的突然袭击,让郭威提高了警惕,郭威已经感觉到军纪松散的危险,于是郭为下军令道:“如果不是犒赏三军,所有的将士都不能够私自饮酒,违令者斩。”谁知到军令刚刚颁布不久,郭威的爱将李审就私自饮酒,这让郭伟非常生气,郭威再三思索,虽然李审是他的爱将,但还是把李审给斩首了。
这个时候众将士看到郭威连自己最喜爱的将领都杀,才稍稍有所收敛,军队纪律也得以维护,不久之后郭威向叛军发起进攻,一举就平定了反叛军。在这个故事中,郭为就是用了杀鸡儆猴的方法,重新整顿来军纪,提高来军队的战斗力,从而才能够取得胜利。
6.朱元璋要杀爱将
在1356年,朱元璋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想要攻打镇江,但是就在攻打镇江的前夕负责指挥战役的大将军徐达却迟迟都没有出现。时间不长,一条惊人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消息说这个时候徐达将军已经被抓了,并且马上就要被处死。
这个消息让很多将士都大惊失色,很多人都知道徐达自从跟朱元璋起兵以来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徐达究竟是犯了什么罪,竟然要被砍头。之后朱元璋带着被捆缚的徐达来到了校场,朱元璋大声的宣布道:“徐达身为大将军,不严加看管自己的将士,军中多次发生士兵欺压老百姓的事情,这破坏了军队的名声,所以为了整顿军纪,要将徐达斩首示众。”
众将士一听全部都吓得脸色惨白,因为如果平时不是他们就欺压老百姓,他们的大将军徐达就不会落到这个下场。所以这个时候所有的将士都站出来为徐达求情,并且保证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违反军纪。之后朱元璋对着众将士道:“我们之所以起兵就是为了要替天行道除暴安民,如果我们像元朝一样,总是去欺压老百姓,那我们不就和元朝的官兵一样了吗,到那个时候用不了多久,别人就会把我们铲除掉。”
最后朱元璋看在众将领已经悔恨的份儿上,就饶了徐达一命,之后朱元璋把徐达带到自己的营帐里,拉住徐达的手说:“刚刚委屈你了。”徐达笑道:“还是主公英明,如果没有刚刚教场的那一幕,怎么会有现在这样好的军纪。”
原来这都是朱元璋和徐达商量好的,因为在他们打下南京以后,军队的纪律就变得松弛,欺压百姓调戏妇女的事情经常发生,朱元璋知道,如果只是抓几个违反军纪的士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他就和许导演了这场戏。
这就是朱元璋用的指桑骂槐的计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朱元璋要杀徐达,但实际上是朱元璋在警告其他的将士,不要再去违反军纪。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视频
猫小帅 三十六计
参考文献
- ↑ 引证解释出自《汉典》“指桑骂槐” .汉典
- ↑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的含义及历史案例 2018年10月13日 - 指桑骂槐在运用的时候,是一种质明明是在骂张三,但是实际上却能够达到骂李四的目的。指桑骂槐是一种运用暗示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在三十六计当中,指...
- ↑ 三十六计:运用“指桑骂槐”这条计谋的那些经典历史故事 2018年10月13日 -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指桑骂槐的含义,它的表面意思是:指着张三但实际上却是在骂李四,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贬义词,不过这条计谋在实际的运用之中,更应该理解为“杀鸡儆...
- ↑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兵法_劝学网 《三十六计》26计 【并战】指桑骂槐【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注释】①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