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蟬脫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外文名 a cicada casting off its skin -- to do a quick change),漢語成語,拼音是 jīn chán tuō qiào,意思是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出自《謝天香》。

另為三十六計之一。[1]

成語辨析

【近義詞】:緩兵之計瞞天過海

【反義詞】:瓮中捉鱉

成語故事

原圖鏈接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的故事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於實戰中,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的謀略。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內容,穩定對方,使自己脫離險境,達到己方戰略目標,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轉移的機會出擊另一部分敵人。[2]

實戰中不一定要硬拼硬,當感覺自己實力不濟的時候,適時的實施轉移或撤退是很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方法,這個撤退也很講技巧和方法,要不就成潰敗之勢,一發而難以收拾。

要穩步撤退,道士先撤,邊撤邊放技能,異人中間補心加萬骨後撤,高甲不必攻擊,殿後即可,當後撤到利於本方的環境和地形時再組織防守或反撲。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原圖鏈接金蟬脫殼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知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採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

原圖鏈接金蟬脫殼

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原來畢再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兵士將數十隻羊的後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拚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 幾十面鼓,羊腿拚命蹬踢,鼓聲隆隆不斷,這便是金蟬脫殼的故事。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作為逃跑手段的金蟬脫殼的故事,在歷史上與文學作品中,金蟬脫殼的故事俯拾即是。畢再遇、孫堅祖茂等人從敵軍的控制或追擊下逃脫都用的這一計謀。「空城計」中的典例中,公子元從鄭國撤退時,為了防止追擊,令營帳不拆,旗幡不動,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夜間溜出鄭國領土,也是一出相當出色的金蟬脫殼的故事。[3]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四折:【得勝令】呀,走將來揪住呂公絛。(六賊推倒正末科)(正末唱)哎喲,險跌破許由瓢。鶴泣霜天表,猿啼夜月高,他將那駿馬牽着。(帶雲)那馬嘶喊咆哮,回頭有顧主之心。(唱)可正是馬有垂韁報。(帶雲)稽首。

(唱)把性命相饒,怎生教人無刎頸交。(六賊下)(倈兒上,雲)自家是任屠的孩兒。任屠開門來!(正末雲)又是誰叫門?我開開這門。小哥哥,做甚麼?(倈雲)我問你要件東西。(正末雲)你要甚麼那?(倈雲)我要你那絛兒。

(正末雲)你半的去了,我可系甚麼那?(倈雲)你不與我,我就殺了你!(正末雲)你要將的去。(倈雲)我再問你要件東西。(正末雲)你又要甚麼那?(倈雲)我要你那領袍。(正末雲)你將的去了,我可穿甚麼那?

(倈雲)你不與我,我就殺了你!(正末雲)你要呵,將的去。(倈雲)我再問你要件東西。(正末雲)你又要甚麼那?(倈雲)我問你要那顆頭。(正末雲)哥哥也,連着筋哩。哥也,我和你有甚麼仇?

【川撥棹】嚇的我五魂消,怎提防笑里刀。他待顯耀雄豪,亂下風雹。天也,我幾時能夠金蟬脫殼?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

(倈雲)將頭來。(正末唱)

【七兄弟】我這裡勸着、道着,他不採分毫,別人的首級他強要。他小心兒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

(倈雲)將頭來!(正末唱)

【梅花酒】你敢忍不的也,我敢顯躁暴。我揝住你那頭梢,我敢爛臢臢打碎你腦,我敢各支支撧折你腰。(倈雲)你撧波。(正末雲)稽首。(唱)師父道且忍着。我又不曾宴蟠桃,又不曾煉丹藥,不死呵幾時了。

【收江南】呀,我則索咬着牙,又吃你這殺人刀。(倈殺正末科)(下)(正末雲)有殺人賊也!(丹陽上,雲)任屠,你省也嗎?(正末唱)原來是馬丹陽使的這圈套,險把個潑殘生傾在小兒曹。師父又撞着,我則索終朝每日打勤勞。

(丹陽雲)任屠,你見了麼?那六個人是你身邊六賊,那小孩兒是你菜園中摔死的小的。今日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你今日功成行滿。你聽着。(詩云)為你有終始,救你無生死。貧道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眾仙各執樂器迎科)(正末唱)

【尾】眾神仙都來到,把任屠攝赴蓬萊島。今日個得道成仙,到大來無是無非快活到老。(並下)[4]

視頻1

電影 金蟬脫殼 鐵血硬漢力破活死人墓 2013年11月04日上映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示例

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的法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視頻2

《三十六計 》04 金蟬脫殼

計謀典故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他帶着靈柩,秘密率部撤退。

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蜀軍。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模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

司馬懿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司馬懿知孔明死信已確,乃復引兵追趕。行到赤岸坡,見蜀兵已去遠,乃引還,顧謂眾將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無憂矣!」遂班師回。一路上見孔明安營下寨之處,前後左右,整整有法,懿嘆曰:「此天下奇才也!」於是引兵回長安,分調眾將,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陽面君去了。

原文與譯文

【原典】

存其形,完其勢①;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②。

【注釋】

①存其形,完其勢,保存陣地已有的戰鬥形貌,進一步完備繼續戰鬥的各種態勢。

②巽而止蠱:語出《易經·蠱》卦。蠱,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巽下艮上)。本卦上卦為艮為山為剛,為陽卦;巽為風為柔, 為陰勢。故「蠱」的卦象是「剛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靜,風行于山下,事可順當。又,艮在上卦,為靜;巽為下卦,為謙遜,故說「謙虛沉靜」,「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計引本卦《彖》辭:「巽而止,蠱。」其意是我暗中謹慎地實行主力轉移,穩住敵人,我則乘敵不驚疑之際脫離險境,就可安然躲過戰亂之危。「蠱」,意為順事。

【按語】

共友擊敵,坐觀其勢。尚另有一敵,則須去而存勢。則金蟬脫殼者,非徒走也,蓋為分身之法也。故大軍轉動.而旌旗金鼓,儼 然原陣,使敵不敢動,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敵而返,而友敵始知,或猶且不如。然則金蟬脫殼者,在對敵之際,而抽精銳以襲別陣也。如:諸葛亮卒於軍,司馬懿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向懿者,懿退,於是儀結營而去。檀道濟被圍,乃命軍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輿徐出外圍,魏懼有伏,不敢逼,乃歸。

視頻3

福五鼠故事三十六計-21 金蟬脫殼

作品出處

《金蟬脫殼》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中,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參考文獻

  1. 金蟬脫殼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09]
  2. 三十六計:金蟬脫殼(第二十一計)全文_原文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2-11-01]
  3. 三十六計之金蟬脫殼的寓意和典故 2018年3月19日 - 今天給大家帶來三十六計之金蟬脫殼之計的寓意跟在中國歷史上的運用案例。 金蟬脫殼。它的本意指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幼蟲的殼。後比喻為製造表面假象,...
  4. 《三十六計》金蟬脫殼,兵法 《三十六計》21計 【混戰】金蟬脫殼【原文】存其形,完其勢①;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②。 【注釋】①存其形,完其勢,保存陣地已有的戰鬥形貌,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