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村三義廟大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娄村三义庙大殿,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娄村,为保定市涞水县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3年7月15日。
娄村三义庙大殿的历史年代为清代。
保定市
保定市,简称保,古称保州、清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城市。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185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竞秀区。保定为清代直隶省省会及直隶总督驻地,曾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1]。
历史
考古
石器时代保定市区、县域内已有人类活动,文明繁盛。今市区的徐水南庄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距今约10500-9700年,填补了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性遺存与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间的空白。市内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曲阳县钓鱼台遗址,夏商时期的唐县北放水遗址、商周时期的满城区要庄遗址等。
夏商时期
据《史记》《资治通鉴》记载,黄帝与各诸侯“合符釜山”,成为天下共主,即在今保定市徐水区釜山。 顺平、唐县等地为尧帝故国,望都县原名庆都县,以尧母庆都部族于此得名。易县一带是夏商时期有易氏故地。
先秦时期
周代保定地区分属燕、赵、中山国。战国中期(约前311年)燕昭王于今保定市易县东南建燕下都,是发现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前295年,燕昭王在今保定市中心东五里建广养城,城周五里。因河流交汇,水草丰美,被燕昭王选做牧战马之城,又称为空城,是为保定市区最早的城池。
汉晋隋唐
秦属上谷郡,故又称上谷。漢時起,保定處於冀州中山郡與幽州涿郡的交界地帶,因處中山之北而稱北平,北魏时期市境内设北平郡。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东北约五里建乐乡城,置乐乡县,属信都国,保定始设县;又有樊舆县、樊舆候国,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樊舆侯刘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称乐丘,东汉废;西晋重置,属高阳国;北魏新置清苑县,与乐乡县同属高阳郡;北齐清苑、乐乡均废入永宁,后改永宁为乐乡;隋改乐乡县为清苑县,属河间郡;唐属河北道莫州。
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县为保塞县,置保塞军。宋真宗赵恒曾在圣旨中说:“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之旧里也。”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易州满城县南境入保塞县,并升保塞军为保州。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赞、李继宣先后知保州,筑城关、葺营舍,疏浚一亩泉河与鸡距泉水汇合流入保州城关。
金天会七年(1129年)于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复保塞县为清苑县。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军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废。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满城。
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将张柔由满城移驻保州(今保定址),令贾辅、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为顺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辖七州(含十二县)、八县,共二十县。十七年(1280年)置官领保定织染局。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移驻保定。明初年,设蓟辽总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设保定巡抚。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书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后改称金台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书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东南角建清真寺。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蓟辽总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
參考文獻
- ↑ 《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保定市人民政府. [2017-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4).